我家的愛國課 | 汪月霞:愛島尚武的「海霞」原型

2020-12-06 溫州新聞網

  「大海邊喲/沙灘上/風吹榕樹沙沙響/漁家姑娘在海邊/織啊織魚網/高山下喲懸崖旁/風卷大海起波浪/漁家姑娘在海邊/練啊練刀槍……」40年前,這首《漁家姑娘在海邊》的歌曲作為電影《海霞》的主題曲,紅遍了大江南北。

  《海霞》這部電影以上世紀60年代初浙江南部沿海漁民生活為背景,講述一群女民兵參加保衛新中國戰鬥的故事。而影片中的女主角海霞的原型就是當年洞頭女子民兵連連長汪月霞。

  2019年一個夏日午後,83歲高齡的汪月霞——短髮,衣著樸素如尋常人家的奶奶,說話仍舊中氣十足。伴隨著夏日的蟬鳴聲,她從箱子裡拿出一張張珍藏多年的老照片、一本本手寫的筆記本,為孫女汪麗含和曾外孫女上了一堂特殊的「愛國課」。回憶起那一段崢嶸歲月,汪月霞至今仍記憶猶新,清楚記得每一個細節。

  伴隨著她的講述,汪麗含和曾外孫女仿佛一同穿越時空,來到了那段革命歲月。

   「我們都不求報酬,心甘情願,就是堅決要保衛我們的家園。」

  上個世紀30年代,汪月霞出生在洞頭縣北岙鎮一戶普通漁家。當時海島上土匪、漁霸橫行,島民苦不堪言,童年的汪月霞常常吃不飽飯。「那時候漁民出海要過『三關』;牌照關、海匪關和風浪關,生活真是水深火熱。」

  汪月霞回憶說,新中國剛剛成立後,百島洞頭處於我國東南海防前線,安全形勢依舊十分複雜。「洞頭是1952年才解放,那時候條件很艱苦,島上土地很少,漁民基本靠海生存,還不時有國民黨特務、惡霸不斷破壞生產、生活秩序。」

  剛一解放,社會治安較亂,大家的警惕性也較高。1953年,洞頭北沙成立了武裝工作隊,各村相繼建立了青年團、婦女會、兒童團等組織。兒童團站崗放哨,盤查陌生行人。在青年團的組織下,村民們掀起了一股為部隊做好事的熱潮。

  當時的洞頭北沙,沒有公路,不能通汽車,部隊的給養、彈藥等軍需物資全部靠船從海上運入,船只能停泊在大王殿村的岙口。從大王殿岙口到部隊駐地桐橋,是一段山路。每當部隊運物資的船一到,群眾就自發集中起來,成群結隊地去為部隊搬運物資。大家的心都想到一塊了:「解放軍為解放洞頭,犧牲了那麼多可愛的戰士,我們為部隊做點事是應該的。」

  接著,部隊開始了國防施工,群眾自發地分成兩組:一組是以婦女為主體,幫助部隊做後勤工作;一組是以男人為主力,參加國防施工,開山築路,挖戰壕,修坑道。部隊用的是風鑽,老百姓就手提肩扛,幫助排渣。軍民關係一開始就出現魚水般的融洽。

  16歲,稚氣未脫的汪月霞,在這樣氛圍的影響下,加入了解放洞頭戰役的後勤支前隊伍,給解放軍燒飯送水、護理傷員。

  1958年,毛主席向全國發出了「大辦民兵師」、「全民皆兵」的號召,每個村都成立了民兵連。女子民兵單獨成立了一個排,汪月霞任排長。隨著女子民兵排的成立,女民兵的力量加強了,聯防、聯訓、聯歡工作又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大家都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的所有力量花在了這項工作上。

  身為排長的汪月霞的主要任務就是,帶著幾個女民兵幫助部隊洗衣服、種地、養豬,有時還要和戰士們一起挖戰壕、站崗放哨。

  一開始,部隊戰士不肯把髒衣服拿出來,他們總是把髒衣服、被子藏起來。女民兵等部隊一出工,就爭先恐後地跑進營房,把戰士們的髒衣服、被子找出來洗,晾乾後又整整齊齊地折好,然後又風風火火地去找別的事幹。

  「我們都不求報酬,心甘情願,就是堅決要保衛我們的家園。」她對後輩們說,當民兵就是要靠自己,保衛國家,把新中國建設好。

  「那時候,心裡總覺得,能為戰士們做點事,是莫大的光榮,不怕做事情,只怕沒事做,真的軍民魚水情。後來,我們的材料被報上去了,我作為代表,受邀參加了全國民兵代表大會。」

  毛主席側過頭,對我們說:「我到你們那兒當個民兵要不要哇?這時,我們所有人激動地什麼話也說不出……」

  「這張照片是1960年,在北京開全國民兵代表大會,我受到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中央領導的親切接見。 」汪月霞指著一張老照片,對後輩們回憶道。

  1960年4月,工作成績突出的汪月霞作為民兵代表,出席了全國民兵代表大會。作為民兵代表,在大會上發言的並不多,汪月霞是其中之一,面對上萬人的會場,她講了洞頭人民,講了洞頭民兵,講了洞頭的軍民聯防……

  「當時去開會的時候,我們大家都期盼毛主席是不是能接見我們。」汪月霞說起這段經歷時,至今仍十分激動。

  「那一天,我們懷著無比興奮的心情,在懷仁堂廣場等待毛主席的到來。毛主席不但接見了我們,還跟我們拍了集體照,我在毛主席旁邊,我被排在第一排,跟毛主席同排。」

  只見毛主席側過頭,對我們說:「我到你們那兒當個民兵要不要哇?這時,我們所有人已什麼話也說不出,只是一個勁地鼓掌,我們大家都是很激動……」

  當汪月霞從懷仁堂出來的時候,一大群記者圍了上來,要她談談感受。「感受確實很多,我是一個不懂事的漁家女,是解放軍救我跳出火坑,是共產黨給我新的生命。沒有毛主席和共產黨,就沒有我們的今天。」這一夜,汪月霞激動得一整夜沒睡覺。

  也就是在那次盛會上,國防部以毛主席的名義授給民兵代表每人一支半自動步槍,100發子彈。「全場的人都鼓掌啊,比給錢都高興,比什麼給我們都好,這支槍,當時連部隊都還沒配備啊。」

  全國民兵代表大會之後,熱血沸騰的汪月霞便去了一趟南京,向南京軍區提出建立女子連的打算,軍區首長當即贊同了她的建議。回到洞頭後,汪月霞就立馬著手組建女子民兵連的工作。

  然而女子連的組建並非一帆風順,受封建思想的影響,反對女人參加民兵的人不少。

  「特別是她們的家人,都覺得女人在家裡乾乾家務就好了,整天泥裡來土裡去不成體統。」不少人說閒話,認為女人整天泥裡來土裡去不成體統。

  汪月霞和幾位女兵就分頭做思想工作,利用各種形式進行宣傳,部隊還用憶苦思甜的方法對群眾進行教育。汪葡萄,一個長得很秀氣的姑娘,參加女子連的積極性很高,但她的母親不同意,只好悄悄跟著女子連訓練。後來,經過多次做工作,她母親終於答應了。汪葡萄在民兵連表現很好,不久就提為排長,成為特等射手。

  鄭玉香的母親,很是反對女兒參加民兵。汪月霞和幾位女兵不厭其煩地家訪了好幾次,最後她說:「毛主席都這麼支持民兵,就讓她去吧!」接著,又親自動員兒媳婦也參加女子連……

  汪月霞為了做通女民兵家人的思想工作,四處奔走,磨破了腳皮又說破了嘴皮。

  就這樣,功夫不負有心人,1960年6月,由120名海島姑娘組成的「北沙女子民兵連」(後稱「洞頭先鋒女子民兵連」)成立,汪月霞為首任連長。

   「大家咬破指頭,寫了血書,誓死保家衛國,要求單獨撥給女子連一個陣地。」

  女子民兵連成立以後,女民兵們以超人的毅力進行令常人難以想像的工作:又是生產,又是訓練,又是國防施工,又是政治學習,又是夜校掃盲……

  面對當年敵我鬥爭的嚴峻形勢,女子連的女兵們沒有絲毫退縮,「大家咬破指頭,寫了血書,誓死保家衛國,還要求單獨撥給女子連一個陣地。」汪月霞提高了幾個聲調,對後輩們說道。

  那時候,陣地在柴岙村,女子民兵連一守就是18個晝夜。有的女民兵把孩子帶在身邊,有的女民兵連家也不回,堅守陣地。女民兵的口號是:「女民兵要爭氣!」

  在連隊成立後的幾十個春秋裡,女兵們用自己的青春和熱血為連隊增添了無數的榮譽,也讓連隊走上了一個光輝的歷程。

  特別是在上世紀70年代中期,根據洞頭女子民兵連成長過程為原型的電影《海霞》一經公映後,「洞頭女子民兵連」在全國聲名大噪,而作為電影女主角的原型汪月霞也成了那個年代的「明星」。也就是從那時起,洞頭先鋒女子民兵連多了一個美麗的名字——「海霞」民兵連。

  2000年4月8日,汪月霞在省城杭州受到了中央軍委副主席、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遲浩田上將等領導同志的接見。遲浩田對女子連取得的建設成就給予了充分肯定,並勉勵新一代「海霞」要珍惜榮譽,再接再厲,把先鋒連的旗幟舉下去,把「海霞」精神傳下去。

  「愛島尚武,立志奉獻。」正是憑著這股子精神,女子連成為了海島前哨一面鮮紅的旗幟,引領著一代又一代漁家姑娘加入民兵連,戍邊守島,艱苦創業。「我們當民兵就是為了保衛國家,國家強,我們就強,國家富,我們就富。汪月霞說。

  洞頭女子民兵連成立六十年,海霞精神還在洞頭不斷延續、傳承。年代更迭,以汪月霞為引領,如今海霞是一個豐碑,佇立在洞頭,絢爛在海上。進入新時代,海霞們更要發揮模範作用,緊密聯繫海島發展,迸發出新活力。

  60年來,洞頭女子民兵連先後獲得集體一等功、「全國三八紅旗集體」等多項榮譽,湧現出了一批全國、全軍英模人物,「海霞精神」融入了洞頭各個角落。

  如今,在洞頭,海霞村、海霞中學、海霞軍事主題公園,以及海霞媽媽志願服務隊、海霞電力女子服務隊等以「海霞」命名的組織和隊伍,在洞頭遍地開花。「海霞精神」,正不斷助力「海上花園」高質量建設。

  現在,汪月霞早已退休在家,但卻依然心系連隊。但她還經常到連隊看望女民兵,為連隊建設出謀劃策。 「『海霞』是一支光榮的連隊,新時代賦予新的使命,要在繼承優良傳統的同時,更好地服務好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汪月霞說,「這是我的初心,也是我的期望!」

  在汪月霞的家中客廳裡,一幅遲浩田評價汪月霞的書法「獨有英雄驅虎豹,更無豪傑怕熊羆」,正是這位巾幗不讓鬚眉的傳奇女民兵一生真實寫照。

相關焦點

  • 央視新聞聯播:愛島尚武勵志奉獻 「海霞精神」永不褪色--洞頭新聞網
    央視新聞聯播:愛島尚武勵志奉獻 「海霞精神」永不褪色2021年01月06日 14:47:36來源:洞頭新聞網核心提示: 關鍵詞:編輯:郭芬芬洞頭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①凡本網註明"稿件來源:洞頭新聞網"的所有文字
  • 「海霞精神」生生不息!60年,看溫州巾幗力量演繹最美風景
    洞頭先鋒女子民兵連建連60年來,一代代如汪月霞一般的「海霞」女民兵始終秉持「愛島尚武、勵志奉獻」的海霞精神,牢記初心使命、踐行興武惠民。在有著光榮革命傳統的溫州土地上,歷經歲月浪潮淘洗的「海霞精神」如今已成為溫州所擁有的深厚紅色資源的典型代表之一。
  • 常熟興福禪寺四眾弟子禮拜月霞祖師塔
    月霞祖師塔碑(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興福禪寺)2019年11月4日至24日,常熟興福禪寺舉辦為期21天的華嚴法會,依照華嚴法會流程,常熟興福禪寺於11月10日舉行感恩拜塔法會,與會四眾弟子虔誠禮拜月霞祖師塔
  • 我家的愛國課 | 王碎奶:從農村灶臺走向市場櫃檯
    在她身上,有著很多標籤:橋頭紐扣市場個體協會首任會長,電視劇《溫州一家人》主人公趙銀花的原型、第八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先進個體勞動者、浙江省優秀共產黨員、溫州改革開放十大風雲人物……  如果不是改革開放,王碎奶可能在農村默默無聞地生活一輩子,然而敢為人先的她借著改革開放的歷史大潮,通過小小紐扣,扭轉了命運。
  • 月霞極目以精湛光藝點亮深圳大運會
    大運中心三個主體育館以水晶石概念呈現的外觀設計令人印象深刻,其夜景效果是由月霞極目(LEDGOGHTM)營造的LED光藝術作品,搭配聚積科技DC/DC轉換器產品-MBI6651,一同演繹「水晶之光」。    月霞極目曾以「水立方LED光藝術作品」在第二屆國家半導體照明產品及應用創新大賽中拿下「工程應用創新獎」的殊榮,並榮膺國際照明界「奧斯卡」IALD大獎。
  • 中國詩歌之島;我與「海霞」的情緣故事
    文藝名家講壇、詩歌文藝採風等活動組成,面對大海,詩人們各有感懷……307-2020我與「海霞上世紀七十年代,以洞頭先鋒女子民兵連為原型創作的小說《海島女民兵》,以及由此改編的電影《海霞》,一度風靡神州……推薦閱讀
  • 月霞法師:7歲結婚,18歲留後出家,守叢林制度,辦華嚴大學
    月霞法師出家不久,下一年就到九華山受具足戒,此後更是行腳參學各大宗門,學習各教論典經文,雲遊各大名山,和許多居士善知識的一起參學佛法經要。1882年,月霞法師在終南山定居結茅靜修。因為終南山自古多隱士,都是佛門龍象之才,期間一綠營軍官和他結緣,供養月霞法師,月霞每次都把相關供養食物分發各個茅蓬。一次向軍官說法:「布施一人,功德有限,全面供養,就是功德無量。
  • 「漢族」這個民族尚武嗎?網友:曾經尚武,後面不尚武!
    估計很多人的答案是尚武,今天我要告訴各位漢族嚴謹點說應該是中華民族,我們這個民族其實不尚武,而是尚禮有武功的民族。是一個講文明的民族。古人其實就對民族的講法有自己的定義:「認同我文化皆為我族,不認同我文化者非我族類。
  • 央視美女主播海霞:我的丈夫羅永章!
    央視美女主播海霞:我的丈夫羅永章!說到央視主持人,大家可能就會想到董卿、撒貝寧、李思思這樣的大咖。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除了自身的素質之外,臺下也是沒有少下功夫的。今天我們說的這一位是海霞。海霞從小就是個多才多藝的女孩,她的母親是一個老師,或許就是這樣的原因,她一直都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20歲畢業之後她就去了央視主持,她最早開始主持節目是在1993年,當時的早晚間新聞都是她負責。
  • 「硬核」工地朗讀者,海霞發聲力挺
    在《朗讀者》第三季呼之欲出之際,央視主播海霞迎來了工地朗讀者李小剛,這位來自陝北的工地朗讀者私下裡的深情吟哦,經由視頻傳播,令人動容。海霞當時表示有機會兩人要碰面交流。
  • 老師來我家了
    1916班 史微寧 證號:200110717140 指導老師:蔡麗珠「家訪」,在我眼裡一直都是一個很陌生的詞彙,因為小學的時候老師從來都沒有來過我家,所以,我對家訪從來只是「只聞其聲,不見其人」。而初中,重新刷新了我對家訪的認識。
  • 我家書櫥
    正是在那種窘迫的境況下,鄰居汪阿姨及時向我施予援手,將他們家那隻大碗櫥,妙變成「書櫥」來到我家。我們家那一帶是上海老式裡弄,我家住二樓,最高四樓,汪阿姨家就住四樓。汪阿姨有一兒一女,他們小我幾歲,他們覺得我們家熱鬧,經常下樓來我家玩;我和弟妹也會去他們家玩。汪阿姨家那隻碗櫥上端玻璃移拉門,常常被我們拉來拉去玩耍,比誰用手撥得輕,門卻滑得遠,當然,這樣玩肯定是趁大人不在的時候。
  • 海霞委員的兩會「關鍵詞」:繫心、傳音、寄情
    (兩會人物)海霞委員的兩會「關鍵詞」:繫心、傳音、寄情中新社北京3月11日電 題:海霞委員的兩會「關鍵詞」:繫心、傳音、寄情中新社記者 朱曉穎在日前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的小組討論會中,全國政協委員、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主持人海霞娓娓道來。圖為3月3日,海霞在「委員通道」接受採訪。 中新社記者 於海洋 攝談到其心之所系的中國職業教育話題,她引用了上述例子。她想要說明——社會需要大量各類職業技能人才,人工智慧的作用其實是有限的。
  • 【尚州尚武改名金泉尚武,新隊徽公布】K聯賽軍旅球...
    懂球帝首頁>足球新聞> 【尚州尚武改名金泉尚武,新隊徽公布】K聯賽軍旅球... 【尚州尚武改名金泉尚武,新隊徽公布】K聯賽軍旅球... 韓足9點新聞 2020-12-08 16:28 【尚州尚武改名金泉尚武,新隊徽公布】K聯賽軍旅球隊尚州尚武搬家到金泉後更名為金泉尚武,根據韓國職業足球聯盟的規定,2021賽季他們要從K2聯賽開始打起。金泉尚武近日公布了新隊徽。隊徽當中既保留了尚武的「不死鳥」元素,還加入了金泉標誌性的「三山二水」(삼산이수)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