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坦言:「情商低」的孩子,大多都有這樣的父母,怨不得旁人

2020-12-02 騰訊網

一個「雙商」高的人,在當今這個社會是很吃得開的,尤其是「情商高」,會說話,走哪都受歡迎。

那麼,情商高的人,都是先天就這樣的嗎?還是說因為家長的教育方式不同,才導致了孩子情商上的差異呢?

對此,我國公安大學心理學教授---李玫瑾給出了自己的看法,她認為一個孩子的「情商」跟他的家庭和父母脫不了干係。如果父母是那種是非分明的人的話,那麼孩子很可能也會是個高情商。

而如果家長整天怨天尤人,渾身充滿了負面的情緒,那麼這個孩子的情商也不會高到哪裡去,這就是家長對孩子的影響力!

那麼,在生活中,家長應該怎麼做才幫助孩子提高情商呢?

一、家長要身作則,成為一個好榜樣

李玫瑾教授也說了,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力是超過大家想像的。很多時候,父母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潛移默化的影響之下,孩子也會慢慢變成那樣的人。

舉個例子,一對夫妻從來不知道和左鄰右舍好好相處,只知道聊八卦、嚼舌根,碰到一點小事斤斤計較,從來都只能他佔別人便宜,別人想落一點好處都不可能。長期生活在這樣的家庭裡,父母的這種思想就會根深蒂固地印在孩子的腦海裡,孩子可能會覺得,爸爸媽媽這樣做是對的,自己也該向他們看齊。

最終,一大家子人都變成了這樣的人。而這樣的人,絕不可能是高情商!

二、培養孩子容忍的肚量

一個情商高的人,明顯的特徵就是「會說話、會來事」,在和他的相處過程中,總是讓人覺得舒服。那麼,這種人必須具備一種素質,就是能「容人」。

現實生活是很殘酷的,有些說話特別難聽,做事特別讓人不爽,那麼怎樣才能和這樣的人打好交道呢?一個字,忍。

如果對方別的都還好,就只是說話不中聽,做事太衝動的話,其實自己是不應該隨隨便便和對方鬧掰的,這也是人際交往的一環。

而高情商的人為什麼在這些人當中也能混得風生水起呢?就是因為他們懂得忍耐,知道分寸和輕重。這一點,正是家長們應該教給孩子的。

三、教孩子積極樂觀的心態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直一帆風順,在打拼的道路上,在成功的過程中,總會碰上千千萬萬的艱難險阻,大家一定要積極面對,不要抱怨,因為即使你抱怨了也沒多大用處!唐僧取個西經還要經歷九九八十一難呢,你成功怎麼可能不付出相應的「代價」呢?

如果你做到以上3點,相信你的孩子未來會更優秀。

但是很多父母往往做不到這些,總是把自己的不良習慣在孩子的面前表現的淋漓盡致,卻忘了這樣的潛移默化教育方式,會讓孩子慢慢變成那樣的人。

其實,這世上沒有完美的孩子,也沒有完美的父母,在孩子成長的路上,其實家長也在成長,既然都是第一次做孩子,第一次做父母,又怎能知道自己一定就是對的呢,教育孩子父母要講究方法,為了讓孩子成長為更好的人,父母要多多努力,科學育兒。

父母一定要利用好「繪本」這個育兒的好工具。

在孩子對文字的理解不是那麼敏感的時候,圖畫是教育孩子的最好方式,孩子可以通過圖畫的形式,從中學到知識,慢慢改正自己的行為。

而繪本中故事主人公的做法也會讓孩子進行模仿和學習。

而繪本就是讓孩子接受知識最快最有效的好助手。近幾年,繪本作為一種教育方式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家庭所認可接受。

通過對繪本的學習,孩子體驗到了生活中的恐懼、焦慮、擔心、羨慕、生氣、沮喪、無助等負性情緒。也學習到了生活中常遇到的問題的處理辦法,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相關焦點

  • 李玫瑾教授:「情商低」的孩子,大多有這樣的父母,與旁人無關
    中國公安大學心理學家李玫瑾在一次節目訪談中就發表過這樣的言論:父母對於孩子的撫養不應當僅限於物質,更要注重精神撫養。情商在日常生活中真的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東西,家長們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個情商高的人,因為情商高的人走到哪都吃的開,但是有一些孩子的情商就不是很高,這些孩子不知道什麼樣的場合該發表什麼樣的言論,說出的話語令人感到十分厭惡,甚至是招人反感。那麼孩子為什麼會「情商低」呢?
  • 李玫瑾坦言:缺乏「情商」的孩子,家長大多有這些顯著特徵
    對於這個問題,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在一次公開演講上是這樣說的:情商高低並不是先天的,孩子的情商主要是與父母后天的教育有關,情商低的孩子父母大多有這些顯著特徵。 心胸狹窄,愛計較 「低情商」父母大多也都是心胸狹窄的人,他們看不得別人過得比自己好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家長大多有這些特徵,千萬別不信
    智商和情商對於每個人都至關重要,家長們不難發現,一個"雙商"高的人在社會中可以做到"如魚得水",尤其是"情商高"的人,這類人能說會道,走到哪都受歡迎。而關於孩子的情商,中國公安大學心理學家李玫瑾曾在一次節目訪談中發表過這樣的言論:父母對於孩子的撫養不應當僅限於物質,更要注重精神撫養。
  • 李玫瑾教授坦言:這幾種孩子的情商低,責任全在父母身上!
    前段時間李玫瑾教授在某大學開展了一次跟孩子情商高低有關的育兒講座,身為犯罪心理學專家,青少年犯罪心理預防專家,李玫瑾教授開場便點出本次講座的中心——"孩子情商高低,與父母有著最為直接的關係。"當李玫瑾教授話一脫口,臺下響起了一片譁然聲,家長們本意是想著如何提高孩子的情商,沒想到開場便被李玫瑾教授來了次"重擊",但在家長們滿懷質疑時,李玫瑾教授接下來的話讓家長們拜服。
  • 李玫瑾教授:情商低的孩子,一般都有這幾種父母,但願你不是
    著名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曾說過:情商和智商之間存在比較大的差異,情商低的孩子,大多數都有這樣的父母,怨不得其他人。就是說孩子情商低,跟父母從小的教育方式,行為相處模式有直接的關係。01影響孩子情商的幾種父母?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大多有這6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對青少年心理頗有研究的李玫瑾教授曾提到過:情商低的孩子,大多有這6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不會傾聽的孩子,往往缺少耐心、比較以自我為中心,這也是情商低的表現。 6、嘲笑別人 嘲笑別人的孩子,往往缺少包容心和同理心,也容易給人留下沒有教養的印象,這也是情商低的表現。
  • 李玫瑾教授坦言:孩子從小有這4個「特徵」,長大後情商多半不高
    李玫瑾教授坦言:孩子從小有這4個「特徵」,長大後情商多半不高很多家長對李玫瑾教授說的話不以為然,覺得李玫瑾教授說的話都是無稽之談,但是很多家長不知道的是,李玫瑾教授長期研究犯罪心理乃至青少年的心理問題,獲得過不少專家們的認可,曾在多次講座中提到,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時期都在孩子的3-6歲的時候,處於這時期的孩子的家長一定要多加留意
  • 李玫瑾教授:如果你的家庭是這樣,那孩子將來情商會很低
    馬雲在浙商業會議上回答了這個問題:如果你想成功,你必須有很強的情商。所以,父母對孩子的情商教育,在孩子小的時候就應該引起留意。實際案例分析李玫瑾教授很早就分析了孩子的情商:情商低的人與童年成長有關,而父母是重中之重的因素。
  • 李玫瑾教授:孩子小時候符合3個「特徵」,長大後情商令父母堪憂
    李玫瑾教授是我國犯罪心理學的「頂尖人物」,她從多年的實戰經驗中總結出:一個孩子,如果小時候符合這3個「特徵」,那他長大後的情商,可能會令父母擔憂。李玫瑾教授曾坦言:情商低的孩子,有個「致命傷」,就是愛抱怨,對於抱怨的劣勢,古今中外名人,無一不贊同,特別是那句「牢騷太盛防腸斷腸,風物長宜放眼量。」
  • 李玫瑾教授: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3種表現,家長要及時制止
    李玫瑾教授: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3種表現,家長要及時制止中國公安大學的教授李玫瑾,在教育孩子這一領域有著獨到的見解,很多家長在看過李玫瑾教授關於育兒教育的講座視頻,都深受啟發,在一次講座中李玫瑾教授直言:情商不高的孩子,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 情商低的孩子很難在社會上立足,李玫瑾教授:培養孩子情商要趁早
    情商低的孩子很難在社會上立足,李玫瑾教授:培養孩子情商要趁早那麼如果想要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除了在抓他們的學習的時候,高情商的養成也是不容忽視的,這種東西雖然先天影響因素佔很大部分,但後天的生長環境的影響也不容忽視,我們做家長的可以從這方面著手,在孩子小的時候通過科學的方式經過系統的培育來提高孩子的情商。
  • 李玫瑾告誡: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就能看出來,家長要趁早糾正
    所以在平日裡家長應該注重孩子的餐桌禮儀,因為通過餐桌上的一些行為能夠反映出孩子的教養有以及情商高低,而在家長培養的過程中教養以及情商都會有所提升。公安大學的李玫瑾教授,由於長期研究餐做心理以及青少年心理,因此總是能夠一針見血地說出孩子問題的真正根源所在。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些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而情商低的孩子,他們不會與人相處,不能正確的表達自己的情緒,長大後處處碰壁。很多人說,一個孩子有沒有教養,從一頓飯上就能看出來,情商也是如此。家長的教育方法,決定了孩子未來的教養!奶奶看到了之後,不僅沒有及時的管教,反而將桌子上的蝦都擺到了孩子面前,因為周圍都是人,客人也就笑笑就繼續吃了。從這件事情能看出來,孩子不僅情商低,還特別的沒教養,其根本原因就是家長沒有教育到位。
  • 李玫瑾: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孩子若有這3種表現,暗示情商低不了
    我們會發現,現在往往有能力的人除了基礎的智商而更多的是依靠情商,就連公安大學心理學教授李玫瑾也曾說過,「情商要比智商更重要」。李玫瑾認為「一個人他特別會為人處事的時候,未來的發展前途特別好」。情商高的孩子往往在小時候有三種表現,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是哪三種表現,如果你家孩子有那就暗示將來情商一定低不了
  • 李玫瑾教授坦言:吃飯時有這「3種表現」的孩子,情商高不到哪去
    在中國的部分家庭,都很注重孩子的餐桌禮儀。孩子在飯桌上的表現,能夠一眼看穿他家庭的教養,更能體現一個孩子的情商高低。,父母和長輩事事都以他為主。其實軒軒在飯桌上的這種行為,正好說明了他的情商不高,否則不會因為自己而讓媽媽成為同學中的交往黑名單。李玫瑾教授作為我國知名的育兒專家,曾經在某次講座中專門說到餐桌禮儀,並表示如果孩子在吃飯時有以下三種表現,說明情商高不到哪去。
  • 李玫瑾直言:情商低的孩子,平時會有這5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有了孩子之後,父母們的生活重心大部分就都圍繞著孩子了,有時候儘管為了教養孩子付出了很多精力和心力,但是孩子的表現卻還是很不盡人意。由此可見,教育孩子真的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說起對孩子的教育,大部分父母最關心的應該就是自己的孩子智商高不高、聰不聰明、將來能不能有所成就了吧。
  • 情商低的孩子大多會有這5個表現,父母別疏忽大意,會害了孩子
    現如今人們雖然依舊十分看重能力,但卻更看重一個人的情商,如果一個人能力雖然很不錯,但情商卻很低,那麼他可能很難有所作為。因此越來越多的父母想要自家的孩子情商更高,但卻並不懂得如何分辨自家孩子的情商是不是很低。實際上,一般來說情商低的孩子大多會有以下這5個表現,父母千萬別疏忽大意,否則一不小心就會害了孩子。
  • 李玫瑾:當孩子開始頂嘴時,父母學會這樣說,孩子將來會更有出息
    隨著孩子一天天的長大,要說最令家長頭疼的問題有哪些,那頂嘴一定是其中之一。 其實很多寶媽都和我吐槽過自家孩子頂嘴的過程,有些家長甚至會有暴力來解決,不過每次打完都後悔,但是不打又不知道怎樣做才適合,對此可以說是非常苦惱。
  • 李玫瑾:孩子從小有4種「行為」,長大後情商高不了,太容易吃虧
    如今,越來越多的家長會認真聽取李玫瑾教授的言傳身教,因為她講的很多道理,都不是空穴來風,都是有事實依據的。 就比如李玫瑾教授曾在一場講座中提到:孩子從小有4種行為,他們長大後基本沒情商,很容易吃虧,家長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孩子的情商。
  • 李玫瑾教授坦言:情商低的孩子,和這幾種父母離不開關係
    1.嚴於律己,有規矩,成方圓  現在的孩子都是家中的「山大王」,家長對於孩子幾乎百依百順,很多家長在孩子面前時無底線無原則的,孩子的所有要求不論是否妥當合理,通通滿足,這樣的孩子幾乎都被寵成了溫室裡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