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平凡的藍色印花布,圍著一張普通的方桌,撐起米就成了一個絕妙的舞臺。舞臺上的操偶師用精湛的技藝和豐富的口白讓觀眾進入了另一個世界,這便是風靡閩南地區的傳統戲劇——布袋戲。隨著時代的發展,布袋戲不再是閩南地區人民的專屬娛樂方式,在重慶亦有這樣一群布袋戲愛好者,他們對每一集布袋戲的劇情爛熟於心,在觀看布袋戲之外,他們還衍生出了許多其他的玩法,他們說:「每一個大偶都有著白己的生命,而他們的人生,就是一出精彩的戲劇」。
傳承兩百多年的戲腳
即使是土生土長的福建閩南人,提起對布袋戲的印象,也已經不再是搬張小板凳到廟口搭設的木質彩樓下,引頸翹首看操偶師拿著手掌般大小的布袋戲偶,上演名著《三國演義》等古書戲畫面的野臺戲,取而代之的是充滿特效和影音聲光效果的電視布袋戲。雖然傳統戲臺演出及形式仍有其吸引人之處,但隨著時代的進步,戲劇的生命力已深植在社會的文化內涵中,並傳承和發展出更多的表現形式,得以被其他地區的人們所認識和接受。
對於西南地區的人們來說,對於布袋戲,大多只聞其名,對於它的了解卻少之又少。其實,布袋戲又稱掌中戲,早在明末清初便在泉州地區出現,因其對於場地和道具的要求非常之低,僅僅需要一布、一桌、一人便可完成,加之情景豐富,內容生動,所以得以迅速發展。演出時,布袋戲操偶的師父生動地將戲偶擬人化演出,採用獨特的一人變音口白方式,將中國風俗民情、歷史章回故事、俠義柔情等娓娓道來,很容易讓觀眾融入劇情,感動。
時光飛逝,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人們的娛樂活動變得越來越豐富和多元化,但布袋戲卻恆久彌新,長盛不衰,除了本身豐富的內容和文化內涵以外,與時俱進也是布袋戲保持長久生命力的原因所在。電視這種媒介成了布袋戲全新的表演舞臺,讓這種戲劇藝術呈現在更多觀眾面前。為了吸引新一代年輕觀眾,在演出過程中還加入了特效和其他流行元素,劇情上不斷推陳出新,創造似真似假的夢幻時空與超凡入聖的中國功夫,布袋戲的舞臺空間及呈現方式更加豐富,衍生出「霹靂布袋戲」、「金光布袋戲」等分支形式,並且以傳統戲劇的身份參與各種動漫展,成立cosplay社團,可以說,布袋戲真正做到了與時俱進。
用布袋戲演繹自己的人生
「如果江湖真要將我捲入,那我,只能一手撫平這風浪。」「吾之身前,便是界線;吾之身後,不存東瀛之人」「逆天,尚有例外,逆吾,絕無生機!」「勝負由吾不由天,談笑戎馬慣狼煙。爭,天地有數;戰,敗吾不存。」阿素嘴裡的這些口白,便是如今風靡電視和網絡的霹靂布袋戲電視劇中各角色的臺詞。阿素是鐵桿的霹靂布袋戲愛好者,當記者詫異於他是如何記住這些複雜拗口的臺詞的時候,阿素說:「這就是每一個大偶的宿命」。
阿素談論的角色和劇情,是偏向於現代的霹靂布袋戲。和傳統的布袋戲略有差異,霹靂布袋戲以1984年《霹靂城》內容為創始,並從1988年開始播出的電視劇《霹靂金光》開始被人熟知,劇情以霹靂三大主角清香白蓮素還真、百世經綸一頁書、刀狂劍痴葉小釵作為主線而衍生發展的天下武林故事,劇情以魔幻為主,劇集之間既環環相扣又可獨立成章。霹靂系列從《霹靂金光》、《霹靂眼》、《霹靂至尊》三部作品開始,到2015年上檔的《霹靂狼煙之九輪燎原》,劇中僅有名有姓的主要人物不下數千,近30年時間已播出兩千多集作品,其中劇集《霹靂九皇座》的導演王嘉祥榮獲2005年臺灣金鐘獎「戲劇類導演獎」。霹靂布袋戲的愛好者們互稱「道友」,來自重慶的「道友」大多數是被劇情和畫面所吸引,繼而「入了坑」。
「大家平時了解布袋戲主要還是從網絡和電視劇入手,線下有時會聚在一起為自己手中的大偶做擺拍和口白,或是參加一些Cosphv的活動,看著自己變成了喜歡的人物,會有一種特別的成就感。」大毛兔這樣解釋自己對於布袋戲的喜愛。「道友」們告訴記者,不要看著鏡頭中的大偶有著豐富的肢體動作和精彩的演出,其實操偶是一個非常複雜和困難的技能,「一般來說,沒有5到10年的功底,是沒辦法操作好一個大偶的,但是,每一位操偶師都會努力地練習口白和操控,希望自己手中的大偶可以真正地活過來,演繹出屬於自己的人生。
在記者和「道友」們在網上交流的時候,他們偶爾會發過來一些自己製作的布袋戲表情包,畫面中,每一個大偶仿佛成為了作者的代言人,用自己的肢體和臺詞描述著自己的心緒。也許,在每一位布袋戲愛好者心中,人生就是一場精彩的戲劇,而布袋戲,將會陪伴他們一生的時光。
「入夜了,我該離開了,我的承諾,會讓暗潮一直陪著你……」在「霹靂開疆紀」的第39集,為助風飛沙,皇甫定濤以自身根基強行接受女媧之力,最終身故。兩人的緣分,也隨著這位阿鼻地獄重犯的離去,畫上了並不完滿的句點。而這一幕,亦被諸多熱愛布袋戲的「道友」,引為遺感。當然,對於那時的大毛兔,一樣沒有例外。
當時間回溯到2005年,彼時的大毛兔雖然早已聽說過所謂的「霹靂布袋戲」,但對於這種由傳統布袋戲、電腦特效和蒙太奇拍攝手法所完成的產物並無興趣。不過,一切的轉變都從沙坪垻的一場cosplay開始了。
這天,大毛兔受邀去觀看一位朋友的cosplay,從未接觸過「霹靂布袋戲」的她瞬間便被朋友柳湘音的裝扮所吸引,這也導致在之後的時間裡,大毛兔都始終痴迷於劇中人設類似的女霸主——妖后。
自此之後,大毛兔對於布袋戲的痴迷一發不可收拾,用她自己的話來說,是「N家齊修」。除去聲名大噪的「霹靂」,「天宇」「金光」「神魔」等系列,也都是她的心頭愛,因為對於她來說,它們都「各有各的刀光劍影,快意恩仇。」幾年之後,大毛兔終於畢業,擁有了穩定的經濟收入,她很快便接了兩尊大偶回家。而這兩尊大偶正是皇甫定濤和風飛沙,雖然在劇中兩個人的故事頗為悲情,但在劇外,大毛兔卻讓他們終成眷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