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鼎:以秦嶺山川表達祖國氣象

2020-12-17 收藏推薦

《山雨欲來》 180cmx97cm

以秦嶺山川

呈祖國氣象

萬鼎的山水作品改變了我們以往對於西北山水繪畫的認識與理解。尤其是「長安畫派」中以趙望雲、石魯、方濟眾為代表畫家的作品風貌,更多是去描繪和表現黃土高原上的人物與情景,成為20世紀中國山水繪畫從傳統筆墨轉化為現實山水的經典範例。而萬鼎的山水繪畫雖然也是「長安畫派」的一種表現形式,但卻是我們在史論研究中沒有充分注意到的創作類型。

《不知雲外幾重山》 96cm×96cm

也就是說,在「長安畫派」實際還有何海霞、鄭乃光等繪畫大家形成的藝術風格,其中何海霞是以青綠金碧山水描繪了陝西秦嶺的山水面貌。而鄭乃光曾任西安美術學院國畫系教授,善於以鐵線鉤的線描來創作花鳥繪畫。同時,包括趙望雲表現秦嶺高山峻岭、叢林茂密的一些作品,都體現了「長安畫派」的另一種創作思路。所以說,我們在考察「長安畫派」繪畫特徵的時候,往往只注重總結和歸納描繪西北黃土高原的作品,而忽略了在我們印象當中並不常見,但無疑是屬於「長安畫派」繪畫傳統的藝術形態。

《訪友圖》 68cm×68cm

萬鼎長期深扎於秦嶺一帶,對於秦嶺的山石景致、自然植被和瀑布流溪都非常熟悉,並且注重氣韻與氣勢的宏觀表達。所以,在萬鼎的山水作品中,他把秦嶺豐沛的樹木體貌與高山流水的山水氣象有機轉化為自己的筆墨氣韻,可以說是秦嶺高原哺育了萬鼎繪畫的藝術風貌。

萬鼎山水繪畫中最重要的藝術特徵是大青綠設色技法,而且與隋唐以來的青綠山水有著明顯的區別。雖然萬鼎早年曾創作了一系列青綠工筆山水作品,但其成熟的藝術風貌是體現在以潑彩、潑墨為主的青綠山水作品。例如萬鼎的代表作品《看山還看祖國山》,其作品標題本身就具有深刻的涵義,他顯然是想通過秦嶺的自然山川為代表來表達祖國的山河氣象,從而更加精準和典型地體現了新中國蒸蒸日上的繁盛氣象。所以說,萬鼎的山水繪畫並不是完全地描繪自然山川,也很難說這幅作品具體描繪的是哪座山水,而是萬鼎以秦嶺作為山水創作的基礎元素,通過潑墨、潑彩重新構置了一幅氣勢雄渾、起伏跌宕的山水長卷。

《春回大秦》 96cm×96cm

因此,從形制上來看,萬鼎的山水作品已經不是古人在案頭把玩和品味的繪畫長卷,而是可以懸之於壁上的「壁畫式」巨幅山水,所以他不能將宣紙平鋪在長案上細緻描繪,只能將畫面豎立起來進行創作,因此如何將潑墨、潑彩的藝術效果保留在畫面之中成為繪畫的重點,可見這幅作品在創作技巧上困難程度。當我們把萬鼎的潑墨、潑彩山水繪畫與張大千、劉海粟的作品進行比較時,可以發現張大千、劉海粟的山水作品仍屬於傳統文人觀賞的長卷作品,而且他們使用的潑彩技法只在某些局部塑造中有所呈現,而萬鼎潑墨、潑彩的山水繪畫更多體現出了一種具有視覺張力和濃鬱意象的當代青綠山水繪畫,所以說萬鼎創作的體量、潑彩的厚重和整體的氣象都顯得更加宏大。

《不與世沉浮 豈隨波下上》 96cm×96cm

在萬鼎的山水作品中,最為精彩的是他的水墨山水繪畫,在拋棄濃重賦彩技法之後,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萬鼎在筆墨語言、水墨氣韻、意境表現以及立意構思上做得非常精到,既把北方山水繪畫的雄偉氣象與江南山水的靈巧柔美結合在一起,還主要體現了北方大山大水的繪畫特徵,這實際是深刻考量了萬鼎的學術素養和藝術功底。

文|尚輝

中國美協美術理論委員會主任、《美術》主編、博導

《峰插天界外》 180cmx97cm

橫過手機看大圖:

《看山還看祖國山》 2.15m×17m2014年

應人民大會堂管理局之邀為人民大會堂二樓東大廳創作巨幅潑彩山水畫

萬鼎

中國美術家協會第八屆理事

第十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陝西省委員會委員

中央文史館書畫院研究員

陝西省美術家協會第四屆主席團副主席

陝西省人民政府參事室研究員

相關焦點

  • 萬鼎:秦嶺深處繪丹青
    祖國的山川無處不美,無處不秀,所以,我在創作時擺脫了地域束縛,以此山此水作為載體,升華為對祖國山川的熱愛,歌頌祖國欣欣向榮,這也是我為什麼把畫作題目定為《看山還看祖國山》的原因。」     《美術》雜誌執行主編尚輝在《看山還看祖國山》中感受到了深深的正能量。他指出,這幅力作脫胎於大秦嶺的崇山峻岭、流泉飛瀑,又不局限於此。
  • 萬鼎 大秦嶺「走進」大會堂
    今年應邀為人民大會堂創作巨幅山水畫《看山還看祖國山》。新京報記者 侯少卿 攝  一直以丹青名義「守護」大秦嶺的萬鼎此次帶其巨幅山水畫進駐了人民大會堂。近日,萬鼎受邀為人民大會堂二樓東大廳創作的巨幅山水畫《看山還看祖國山》在人民大會堂完成了交接。昨日在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時萬鼎透露了創作的始末。
  • 萬鼎:秦嶺深處繪丹青 闡釋著心中的那份情愫
    祖國的山川無處不美,無處不秀,所以,我在創作時擺脫了地域束縛,以此山此水作為載體,升華為對祖國山川的熱愛,歌頌祖國欣欣向榮,這也是我為什麼把畫作題目定為《看山還看祖國山》的原因。」《美術》雜誌執行主編尚輝在《看山還看祖國山》中感受到了深深的正能量。他指出,這幅力作脫胎於大秦嶺的崇山峻岭、流泉飛瀑,又不局限於此。
  • 萬鼎17米長作品《看山還看祖國山》「走進」大會堂
    今年應邀為人民大會堂創作巨幅山水畫《看山還看祖國山》。新京報記者 侯少卿 攝   一直以丹青名義「守護」大秦嶺的萬鼎此次帶其巨幅山水畫進駐了人民大會堂。近日,萬鼎受邀為人民大會堂二樓東大廳創作的巨幅山水畫《看山還看祖國山》在人民大會堂完成了交接。昨日在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時萬鼎透露了創作的始末。
  • 萬鼎攜17米巨幅山水畫大秦嶺「走進」大會堂
    今年應邀為人民大會堂創作巨幅山水畫《看山還看祖國山》。新京報記者 侯少卿 攝  新京報訊 一直以丹青名義「守護」大秦嶺的萬鼎此次帶其巨幅山水畫進駐了人民大會堂。近日,萬鼎受邀為人民大會堂二樓東大廳創作的巨幅山水畫《看山還看祖國山》在人民大會堂完成了交接。昨日在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時萬鼎透露了創作的始末。
  • 卓信藝術家 · 萬鼎
    》 文/邵大箴最近,人民大會堂又增加了一件具有豐富文化內涵和形式美感的巨幅山水畫,那就是為新闢的二樓會議大廳東側面牆正中位置創作的《看山還看祖國山》。這幅大畫高5425px.寬42500px.作者是一位勤於思考和探索的傑出山水畫家萬鼎。萬鼎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陝西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同時也是西安美術學院教授,他長期紮根在秦嶺,以秦嶺巍峨雄偉而秀麗的大山為生活基地,在那裡生活、觀察、體驗、寫生和創作。古稱「南山」的秦嶺是橫亙於我國中部的東西走向的巨大山脈,不僅面積大,而且氣勢磅礴。
  • 萬鼎潑彩山水畫展示了玄妙無窮的自然山水光色
    萬鼎的山水多以秦嶺山水為主題,以其大氣偉岸的筆墨形式,冶張大千、何海霞墨韻華彩之精華表現了綿延渾厚的秦嶺山水形貌,畫面結構上,萬鼎使西方繪畫的多層次和中國畫的潑墨語言相結合,以增加畫面的厚度和分量,風格沉厚磅礴、蒼辣大氣,融西北文化、傳統技法與西方技法於一體,展現了一種畫家心目中的大秦嶺、大自然。
  • 《大美中國·藝播百城》七十周年特別推薦藝術家——萬鼎
    萬鼎中國美術家協會第八屆理事第十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陝西省委員會委員陝西省美術家協會第四屆主席團副主席陝西省人民政府參事室研究員萬鼎《看山還看祖國山》尺寸:2.15m青綠之上再加金碧,非大富大貴者不能辦,那就是所謂的「廟堂氣象」了。
  • 萬鼎山水畫丨於墨彩秦韻間重幟山水精神
    萬鼎,1955年10月3日生於西安。師承山水大師何海霞先生。1990年畢業幹西安美術學院國畫系,獲藝術學碩士學位,現任西安美術學院山水畫專業教授。陝西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多次到日本、美國舉辦畫展和進行學術交流,並應邀於北京釣魚臺國賓館,為中央領導同志作畫。
  • 萬鼎山水畫丨於墨彩秦韻間重幟山水精神
    出版《萬鼎山水畫技法》《萬鼎1997》《萬鼎扇面畫集》等專集。萬鼎的山水多以秦嶺山水為主題,以其大氣偉岸的筆墨形式,冶張大千、何海霞墨韻華彩之精華,賦予青綠山水以更新的內涵和發展,表現了綿延渾厚的秦嶺山水形貌,畫面結構上,萬鼎使西方繪畫的多層次和中國畫的潑墨語言相結合,以增加畫面的厚度和分量,風格沉厚磅礴、蒼辣大氣,融西北文化、傳統技法與西方技法於一體,展現了一種畫家心目中的大秦嶺、大自然。
  • 萬鼎山水畫中的中國美學精神
    萬鼎山水畫中的中國美學精神2020-11-13 12:01萬鼎1955年生於西安,師承著名山水畫家何海霞先生,1990年畢業於西安美術學院國畫系,獲藝術家碩士學位,現任西安美術學院山水畫專業教授。多次到日本、美國舉辦畫展和進行學術交流,出版有《萬鼎山水畫技法》《萬鼎1997》《萬鼎扇面畫集》等專集。萬鼎作品與大師何海霞、師祖張大千一脈相承,多以秦嶺山水為主題,風格深厚磅礴,融西北文化、中國傳統技法與西洋技法於一體,展現了一種舒展寬闊的藝術意境。萬鼎的山水畫於墨彩秦韻間重幟山水精神之時,以此開闢了當代山水畫的新格局。
  • 萬鼎青綠金碧山水丨流光溢彩 氣勢輝煌
    萬鼎,1955年10月3日生於西安,師承著名山水畫家何海霞先生。萬鼎山水繪畫中最重要的藝術特徵是大青綠設色技法,而且與隋唐以來的青綠山水有著明顯的區別。雖然萬鼎早年曾創作了一系列青綠工筆山水作品,但其成熟的藝術風貌是體現在以潑彩、潑墨為主的青綠山水作品。他的山水繪畫並不是完全地描繪自然山川,也很難說這幅作品具體描繪的是哪座山水,而是萬鼎以秦嶺作為山水創作的基礎元素,通過潑墨、潑彩重新構置了一幅氣勢雄渾、起伏跌宕的山水長卷。
  • 賈平凹:萬鼎在墨彩的流動中找出了山水律動的脈搏
    多次到日本、美國舉辦畫展和進行學術交流,出版《萬鼎山水畫技法》《萬鼎1997》《萬鼎扇面畫集》等專集。 萬鼎作品與大師何海霞、師祖張大千一脈相承,多以秦嶺山水為主題,風格深厚磅礴,融西北文化、中國傳統技法與西洋技法於一體,展現了一種舒展寬闊的藝術意境。
  • 駐日本大使程永華出席《萬鼎—大秦嶺山水畫展》開幕式
    2月1日下午,中國駐日本大使程永華前往東京中國文化中心出席了為紀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而舉辦的《萬鼎—大秦嶺山水畫展》開幕式。日本眾議院議員、前內閣總理大臣鳩山由紀夫,眾議院議員、前運輸大臣和經濟產業大臣二階俊博,國土交通省觀光廳長官溝畑宏,陝西省美協副主席、畫家萬鼎,西安市旅遊局局長周愛全,西安電視臺總編惠毅等陝西省文化旅遊交流團主要成員及日中文化各界代表近200人出席了開幕式。程永華大使、鳩山由紀夫前首相和畫家萬鼎等分别致辭並為展覽剪彩。
  • 賈平凹:萬鼎在墨彩的流動中找出了山水律動的脈搏
    多次到日本、美國舉辦畫展和進行學術交流,出版《萬鼎山水畫技法》《萬鼎1997》《萬鼎扇面畫集》等專集。萬鼎作品與大師何海霞、師祖張大千一脈相承,多以秦嶺山水為主題,風格深厚磅礴,融西北文化、中國傳統技法與西洋技法於一體
  • 萬鼎:以當代精神為河山立傳
    其次,在紀念建國65周年之際,萬鼎為人民大會堂繪製的青綠金碧山水長卷《看山還看祖國山》(2014年),從這幅作品中,可以看到他把張大千的潑彩山水與何海霞的殿堂山水融為一體,並且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強化了石青、石綠和金箔等礦物質顏料的絢麗色彩,形成了強烈的視覺衝擊力。再次,萬鼎還強化了傳統墨法中水性和墨漬之間形成的帶有偶然性和隨意性的流淌效果,進而演化出特殊的視覺肌理,形成了自己獨到的藝術風格。
  • 萬鼎山水畫是出水芙蓉與鏤金錯採兩大古典美學的完美結合
    萬鼎,1955年10月3日生於西安,師承著名山水畫家何海霞先生。1987年就讀西安美術學院山水畫專業碩士研究生,1990年畢業於西安美術學院國畫系,獲碩士學。1995年應美國路易斯安納洲「世紀大學」邀請赴該校學術講座及畫展。
  • 萬鼎:這幅華山論劍《西嶽崢嶸》巨幅畫獨一無二
    2003年10月,金庸老先生曾在此論劍;2017年10月,我國著名書畫藝術家萬鼎先生率白海紅、韓春濤、李春燕3名弟子在此地潑墨揮毫,創作出巨幅國畫作品《西嶽崢嶸》。萬鼎,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陝西美術家協會副主席,陝西省政協委員,師承著名山水畫家何海霞。
  • 美術研究|我看萬鼎先生的畫,統萬歸一,鐘鼎如斯!
    初識萬鼎先生的畫,即被那攸然神來的性情化筆墨和流彩給吸引住了,凝神那萬千氣象中,各見其韻的山水體態,無論是巋然如斯的鐘鼎般骨架,還是令人恪然心動的煙流雲影,似曾相識,總覺得是大秦嶺生態藝術與生命精神的真實寫照。
  • 「祖國山河,如詩如畫」2020 萬鼎 大幅創作
    萬鼎萬鼎中國美術家協會第八屆理事第十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陝西省委員會委員中央文史館書畫院研究員陝西省美術家協會第四屆主席團副主席陝西省人民政府參事室研究員名 家 點 評萬鼎的山水有人說是新青綠山水,或者新金碧山水,猛一看確實有點青綠山水和金碧山水的輝煌,而且比古人的青綠山水和金碧山水還要靈動,渾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