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鼎,1955年10月3日生於西安,師承著名山水畫家何海霞先生。1987年就讀西安美術學院山水畫專業碩士研究生,1990年畢業於西安美術學院國畫系,獲碩士學位,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第八屆理事、第十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陝西省委員會委員、陝西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西安美術學院山水畫專業教授、西安中國畫院副院長。多次到日本、美國舉辦畫展和進行學術交流。
萬鼎山水繪畫中最重要的藝術特徵是大青綠設色技法,而且與隋唐以來的青綠山水有著明顯的區別。雖然萬鼎早年曾創作了一系列青綠工筆山水作品,但其成熟的藝術風貌是體現在以潑彩、潑墨為主的青綠山水作品。他的山水繪畫並不是完全地描繪自然山川,也很難說這幅作品具體描繪的是哪座山水,而是萬鼎以秦嶺作為山水創作的基礎元素,通過潑墨、潑彩重新構置了一幅氣勢雄渾、起伏跌宕的山水長卷。
萬鼎山水繪畫的創作載體中不僅有水墨色彩,而且其中還運用了丙烯顏料,形成了特殊的肌理和質感,所以在色彩疊加中衍生出了一種奇幻深厚的輝煌氣勢。從色彩技法的運用上來看,可以發現除了青綠賦彩之外,萬鼎還融入了金碧勾勒的手法,儼然呈現出一片雷騰雲奔的景象,成為其作品抒寫大美與壯美的關鍵要素。
對於「運用中國繪畫觀念與現代材料結合」的創作方式,萬鼎曾說:「藝術家對於傳統文化的把握一定要有度,既不能丟棄傳統文化,也不能閉關自守。我希望在創作中,將新的技術、新的能量與民族文化交融,而不失民族文化的根本。」
在筆墨章法的起承轉合之中,萬鼎為祖國河山樹碑立傳。尤其是使用藍靛色作為主色調對於主題的描繪與塑造,突顯了中國傳統山水文化中的仁智之樂與比德思想。他不僅汲取了傳統山水繪畫的筆墨精髓,而且運用當代的審美風尚結合唐代以來青綠金碧山水創作理念,形成了一種既充滿魔幻玄妙、富麗堂皇的流光溢彩,又兼具傳統水墨風格的渾厚與深沉,這也正是萬鼎主題性山水繪畫的審美價值與時代意義。
在萬鼎的山水作品中,另外一種具有強烈個人面貌的作品是潑彩與彩墨相結合的山水畫。從中能夠看出他早年在西安美術學院師從何海霞山水脈絡所獲得的理念思考與創作實踐。由於萬鼎出生於中國西北地域,所以他眼中的祖國河山更多展現的是壯闊與粗糲。儘管這種特徵應和了長安畫派山水繪畫的藝術理念,但是萬鼎並沒有囿於地域性繪畫風格,特別是他早年經常到美國及歐洲等地考察、交流與展覽的經歷,使得他進一步從暈染與疊加的角度強化了色彩的流變性與視覺的衝擊力。與此同時,萬鼎從未放鬆對於山水造型的把握,沒有遊弋出傳統山水繪畫的邊界,從而體現出他作為中國本土山水畫家的文化自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