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鼎以潑墨潑彩呈現出一種山水畫新體

2021-01-17 西安德風堂畫廊

萬鼎1955年生於西安,師承著名山水畫家何海霞先生。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第八屆理事,第十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商會議陝西省委員會委員,陝西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西安美術學院山水畫專業教授,西安中國畫院副院長。

從當代山水畫的語言程式上來講,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之一是對筆墨與色彩關係的處理。近百年來已有很多繪畫大家做出了充滿勇氣與智慧的嘗試,如張大千、何海霞、周紹華等畫家對於傳統筆墨與當代視覺體驗的結合方面,都做出了不懈努力。在這一點上,當代山水畫家萬鼎也有其獨到的理解和有效地探研。

在萬鼎的山水作品中,另外一種具有強烈個人面貌的作品是潑彩與彩墨相結合的山水畫。從中能夠看出他早年在西安美術學院師從何海霞山水脈絡所獲得的理念思考與創作實踐。由於萬鼎出生於中國西北地域,所以他眼中的祖國河山更多展現的是壯闊與粗糲。

儘管這種特徵應和了長安畫派山水繪畫的藝術理念,但是萬鼎並沒有囿於地域性繪畫風格,特別是他早年經常到美國及歐洲等地考察、交流與展覽的經歷,使得他進一步從暈染與疊加的角度強化了色彩的流變性與視覺的衝擊力。與此同時,萬鼎從未放鬆對於山水造型的把握,沒有遊弋出傳統山水繪畫的邊界,從而體現出他作為中國本土山水畫家的文化自覺。

萬鼎的潑彩潑墨山水既有青綠與金碧的結合,也有水墨與潑彩的相融,畫面與張大千的潑墨潑彩有異曲同工之妙,卻不似其畫的無理路可循顯得更為沉穩。與何海霞筆下精神意象的秦嶺圖式相比,萬鼎又有別於其用線賦彩而更為濃重。

可以說,萬鼎於這二者之外,在運用水墨、青綠、淺絳、工寫、暈染等諸多技法下形成了某種瑰麗般的語言圖式,並在秀潤的水墨,斑斕的色彩間呈現一種山水新體,讓人在其中能夠得以體味中國美學之精神。

相關焦點

  • 萬鼎以潑墨潑彩呈現出一種山水畫新體
    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第八屆理事,第十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商會議陝西省委員會委員,陝西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西安美術學院山水畫專業教授,西安中國畫院副院長。在萬鼎的山水作品中,另外一種具有強烈個人面貌的作品是潑彩與彩墨相結合的山水畫。
  • 萬鼎山水畫中的中國美學精神
    萬鼎山水畫中的中國美學精神2020-11-13 12:01萬鼎1955年生於西安,師承著名山水畫家何海霞先生,1990年畢業於西安美術學院國畫系,獲藝術家碩士學位,現任西安美術學院山水畫專業教授。多次到日本、美國舉辦畫展和進行學術交流,出版有《萬鼎山水畫技法》《萬鼎1997》《萬鼎扇面畫集》等專集。萬鼎作品與大師何海霞、師祖張大千一脈相承,多以秦嶺山水為主題,風格深厚磅礴,融西北文化、中國傳統技法與西洋技法於一體,展現了一種舒展寬闊的藝術意境。萬鼎的山水畫於墨彩秦韻間重幟山水精神之時,以此開闢了當代山水畫的新格局。
  • 萬鼎潑彩山水畫展示了玄妙無窮的自然山水光色
    1990年畢業於西安美術學院國畫系,獲藝術學碩士學位,現任西安美術學院山水畫專業教授。陝西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多次到日本、美國舉辦畫展和進行學術交流,並應邀於北京釣魚臺國賓館,為中央領導同志作畫。出版《萬鼎山水畫技法》《萬鼎1997》《萬鼎扇面畫集》等專集。1995年應美國路易斯安娜州「世紀大學」邀請,赴該校舉辦學術講座及畫展。
  • 萬鼎潑墨潑彩山水丨渾厚磅礴 蒼辣大氣
    ,其畫風渾厚磅礴,蒼辣大氣,融西北文化、中國傳統技法和西畫技巧於筆端,自得一種寬廣舒展的意趣。他在距西安4小時車程的佛坪老縣城舊址附近購置了十幾畝地,命名為「萬鼎藝術基地」。沒課的日子,他在基地過著近乎隱居的生活。基地常有客人來,萬鼎的學生們是來這裡寫生的常客,中國散文家協會和中國作協也將這裡作為作家們體驗生活的一個好去處。
  • 萬鼎青綠金碧山水丨流光溢彩 氣勢輝煌
    雖然萬鼎早年曾創作了一系列青綠工筆山水作品,但其成熟的藝術風貌是體現在以潑彩、潑墨為主的青綠山水作品。他的山水繪畫並不是完全地描繪自然山川,也很難說這幅作品具體描繪的是哪座山水,而是萬鼎以秦嶺作為山水創作的基礎元素,通過潑墨、潑彩重新構置了一幅氣勢雄渾、起伏跌宕的山水長卷。
  • 萬鼎:以秦嶺山川表達祖國氣象
    萬鼎山水繪畫中最重要的藝術特徵是大青綠設色技法,而且與隋唐以來的青綠山水有著明顯的區別。雖然萬鼎早年曾創作了一系列青綠工筆山水作品,但其成熟的藝術風貌是體現在以潑彩、潑墨為主的青綠山水作品。例如萬鼎的代表作品《看山還看祖國山》,其作品標題本身就具有深刻的涵義,他顯然是想通過秦嶺的自然山川為代表來表達祖國的山河氣象,從而更加精準和典型地體現了新中國蒸蒸日上的繁盛氣象。所以說,萬鼎的山水繪畫並不是完全地描繪自然山川,也很難說這幅作品具體描繪的是哪座山水,而是萬鼎以秦嶺作為山水創作的基礎元素,通過潑墨、潑彩重新構置了一幅氣勢雄渾、起伏跌宕的山水長卷。
  • 張大千潑墨潑彩探究
    作為一個視野開闊、知識全面、傳統功力深厚的畫家,在其所開創的與前半生截然不同的潑墨潑彩山水畫藝術的形成過程中,畫家所處的社會生活背景和藝術中求變創新的勇氣與精神,足以引起我們研究探討的興趣,而潑墨潑彩作品的時代精神則召示了一種全新的山水畫時代的來臨,其作品的藝術品格與美學價值給我們探索求新以深刻的啟示。
  • 美術研究|論張大千潑墨潑彩山水畫形成的原因及其藝術價值!
    作為一個視野開闊、知識全面、傳統功力深厚的畫家,在其所開創的與前半生截然不同的潑墨潑彩山水畫藝術的形成過程中,畫家所處的社會生活背景和藝術中求變創新的勇氣與精神足以引起我們研究探討的興趣,而潑墨潑彩作品的時代精神則召示了一種全新的山水畫時代的來臨,其作品的藝術品格與美學價值給我們探索求新以深刻的啟示。
  • 張大千潑彩山水畫,師古人師造化完成自我創新,增加山水畫新語言
    張大千的潑墨山水畫一反細筆勾皴的特點,是將調好的墨汁直接潑在紙上,還在泡沫的基礎上,又融入了頗色使畫面,豐富呈現一種神秘感,在潑彩之後邊緣加上線條,然後在留白處刻畫出人、房屋、花草,使整張畫富有意趣。潑墨潑彩是張大千的藝術頂峰,既實現了師古人師造化又實現了創新自我的審美要求,突破了傳統繪畫的語言,對山水畫發展有著重大的意義。張大千的潑墨山水畫呈現出多種圖式,早年的他有傳統功底,在圖像的表現上並沒有脫離傳統,到了晚年之後他開始走向抽象畫的山水道路,也有人說張大千的晚年山水畫,真正達到了得其環中,超以象外的藝術效果。
  • 萬鼎山水畫丨於墨彩秦韻間重幟山水精神
    出版《萬鼎山水畫技法》《萬鼎1997》《萬鼎扇面畫集》等專集。萬鼎的山水多以秦嶺山水為主題,以其大氣偉岸的筆墨形式,冶張大千、何海霞墨韻華彩之精華,賦予青綠山水以更新的內涵和發展,表現了綿延渾厚的秦嶺山水形貌,畫面結構上,萬鼎使西方繪畫的多層次和中國畫的潑墨語言相結合,以增加畫面的厚度和分量,風格沉厚磅礴、蒼辣大氣,融西北文化、傳統技法與西方技法於一體,展現了一種畫家心目中的大秦嶺、大自然。
  • 筆墨煙雲,氣象萬千——瞿塘潑墨潑彩山水畫欣賞
    並在潑墨山水畫中展現出了獨有的個人風格,讓人耳目一新。他的山水畫常以雲霧流橫、山勢磅礴、吞吐萬象的全景表達一種廣闊的意境和畫家豐富的情感世界。筆墨煙雲,氣象萬千——瞿塘潑墨潑彩山水畫欣賞在天山書院揮毫潑墨之際,方有幸立於旁親睹先生潑墨,觀其畫作,其山其水其雲,性情所至,墨彩落處,渾然天成,趣味頓現,眼前即生一縷煙雨豪情。觀其作品墨彩淋漓,柔中有剛、綿而不斷、雋永娟秀又瀟灑不羈,且濃且淡且飄逸。給人一種既莊重厚實,又和諧豔麗,充滿活力的意境,令人耳目一新,為之震撼。
  • 萬鼎攜17米巨幅山水畫大秦嶺「走進」大會堂
    今年應邀為人民大會堂創作巨幅山水畫《看山還看祖國山》。新京報記者 侯少卿 攝  新京報訊 一直以丹青名義「守護」大秦嶺的萬鼎此次帶其巨幅山水畫進駐了人民大會堂。近日,萬鼎受邀為人民大會堂二樓東大廳創作的巨幅山水畫《看山還看祖國山》在人民大會堂完成了交接。昨日在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時萬鼎透露了創作的始末。
  • 萬鼎山水畫丨於墨彩秦韻間重幟山水精神
    1990年畢業於西安美術學院國畫系,獲藝術學碩士學位,現任西安美術學院山水畫專業教授。陝西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多次到日本、美國舉辦畫展和進行學術交流,並應邀於北京釣魚臺國賓館,為中央領導同志作畫。出版《萬鼎山水畫技法》《萬鼎1997》《萬鼎扇面畫集》等專集。
  • 張大千潑墨潑彩繪畫之如是我聞
    其中,激烈的有張少俠、李小山,他們認為張大千的潑墨潑彩繪畫是「以西方的抽象畫法,結合中國畫工具的特點,作了勉強的湊合。其實際的後果就是把中國畫降低到水彩畫的地位。」對於此,張大千有自己的反駁意見:「我的潑墨方法(即潑墨潑彩法),是脫胎於中國的古法,只不過加以變化罷了」。同時,在「張大千潑墨潑彩藝術源於傳統」的支持者中,有許多意見是極其有道理的。
  • 大千潑墨技法傳承人張若古畫家作品 潑彩山水畫欣賞
    張若古畫家作品創作風格:作為大千潑墨技法傳承人---張若古畫家的潑彩山水作品,蘊含五大特點:即用彩多變,用墨沉厚,用筆有勢,彩墨出奇,大氣磅礴。更蘊含著四大國畫美:即陽剛之美,含蓄之美,意象之美及抽象之美。畫風猶如大千再世,精、氣、色、墨無不彰顯出一代巨匠大千神韻!
  • 高山飛瀑圖——張若古潑墨潑彩山水畫作品賞析
    作為張大千的再傳弟子,張若谷悉心研究傳統中國畫的同時,在潑墨潑彩上加以深刻地研究,讓張大千的潑墨潑彩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並給與人們以嶄新的形象。張若谷這幅《高山飛瀑圖》裡面就有張大千晚年變法的潑彩影子,這樣的繼承相對來說是好的,有的技法畫法是需要傳承的。
  • 張大千的潑墨潑彩世界
    這兩位先生雖然是著言於大千又扛起了復古的大旗——延續唐代王洽的潑墨畫法、北宋米芾、米友仁父子獨創的「雲山戲墨」和「米點皴」繪畫性表現以及追摹敦煌富麗端莊的重彩等,但從張大千用潑墨潑彩的手法將中國畫的意象性本質呈現給世界這一點來講,也是百年一人的。
  • 張大千潑彩潑墨山水賞析
    張大千潑墨潑彩是以潑灑的水、墨、色在紙上產生的痕跡,在此基礎上再將其收拾成一幅別有意趣、可遊可居的山水畫。他在潑墨潑彩藝術上不斷嘗試新的技法和新的媒介,畫面上出現一些新的、極具偶然性的效果充滿了各種可能性和變數。
  • 萬鼎:長安畫派中極具代表性的藝術家之一
    萬鼎是長安畫派中極具代表性的藝術家之一,其山水作品形成了鮮明而獨立的藝術面貌。他不僅擅長表現鴻篇巨製的大景山水,而且表現了一種氣勢宏偉、渾厚博大的山河境象,從而與當今時代所倡導和弘揚的精神內涵相得益彰,並且奠定了萬鼎山水繪畫的整體特徵。
  • 《大美中國·藝播百城》七十周年特別推薦藝術家——萬鼎
    ×17m應人民大會堂管理局之邀為人民大會堂二樓東大廳創作巨幅潑彩山水畫萬鼎《雲橫秦嶺》尺寸:2m×6m 陝西重大歷史題材人文千年金碧生輝賦大秦——讀萬鼎山水王魯湘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任教授渡海西遊的張大千從歐風美雨幻化出魔幻大潑彩,遺棄在西安的何海霞從長安畫派變革出廟堂大氣象。魔幻大潑彩與廟堂大氣象,現在交集在萬鼎山水畫上了。如果考慮到中國美術史上這一路繪畫的源遠流長而又貴種單傳,我們對萬鼎的存在就要多加小心呵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