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霞
何海霞(1908年—1998年8月5日),名瀛,字海霞,以字行。北京市人。1956年調入陝西美協從事專業創作,為「長安畫派」代表畫家之一。1983年任陝西省國畫院副院長,不久調北京中國畫研究院工作。擅長山水,亦能花卉。其創作往往將青綠工筆與水墨筆意融為一體,立意新奇,筆力雄健,風格渾厚而不失秀麗。
德風堂考藏何海霞國畫作品欣賞
在長安畫派中,他與石魯、趙望雲成為三足鼎立,缺一不可的領軍人物。」何紀爭、曹湘琴,更高度評價何氏的繪畫是「世紀末的豐碑」。原任中國國家畫院院長的龍瑞先生認為「何海霞先生是中國畫界的『全能冠軍』。」當代名家黃永玉先生稱其為「鬼手何海霞」、著名畫家周韶華稱何氏是「世紀藝術大匠何海霞」以及當代著名作家賈平凹認為「真正的中國山水畫,何海霞可能是最後的一個大畫家」等
德風堂考藏何海霞國畫作品欣賞
何海霞的藝術特色較為明顯,他善畫山水間花卉,其山水有界畫青綠和水墨之風,畫風奔放雄厚而又雄壯,綺麗繁,其畫作大都構圖嚴謹,筆墨雄健,而題材多以西部風光獲得契機,可謂深得張大千,真傳合適,青綠山水的特點突出,通常以西部景色為主,其筆下的自然風光都呈現出變幻莫測而又雄姿英發的狀態,設色華麗比例,寧建意象雄奇,極富情趣。
德風堂考藏何海霞國畫作品欣賞
從山水畫中,我們可以集中體味中國畫的意境、格調、氣韻和色調。或可這樣說,山水畫是一個能帶給國人更多更豐富情感的畫科。藝術創作要像寫情書那樣充滿感情,有了感情,畫也就有了氣氛,有了氣氛畫就活起來了。
何海霞的山水作品氣勢磅礴、意境悠遠。這些洋溢著歡樂和熱情的作品中,隱藏著畫家特有的思想觀念情感精神和審美風格,折射出其對美的信念,對光明善良陽光圖強的情感追求。
德風堂考藏何海霞國畫作品欣賞
何海霞的青綠金碧山水畫曾受教於張大千,但又大大拓展並超越了張大千青綠金碧山水,經過他的綜合與發揮,不再背傳統模式的包袱,而是面對現實世界,解放形式,解放傳統觀念,總攬過去、現在、未來,走進了藝術內在生命的自由王國,追求的是表現自由的藝術結構,進入了心靈自由的精神空間。
何海霞在「外師造化」的過程中,陶冶靈性、領悟畫道、消化傳統,有心造像、尋求新法,逐漸解決了傳統繪畫技巧描繪的難題,突破了傳統的筆墨程序與寫生寫實結合的難關,把自己的學養才思外化於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石,逐漸表現出獨特的個性和審美取向。
西安市徳風堂畫廊以「傳承弘揚、誠信求真」為宗旨。長期購、銷近現代書畫名家作品。當代名家、名人字畫訂製(帶視頻或作者本人與作品的合影),幫您免費鑑定字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