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霞丨中國美術史上具有開創性的一代山水畫大師

2020-12-04 西安德風堂畫廊
何海霞

何海霞(1908-1998)北京人。歷任陝西美協山水畫家,西安美院國畫教師,陝西國畫院副院長、名譽院長,中國畫研究院研究員等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長安畫派代表人物之一。其主要代表作品有《雨後山嵐》《潑色寫青山》《泰山雄姿》等。

何海霞1926年入北平中國畫學研究會,1934年師從張大千。1936年,他與齊白石、張大千、于非闇在長春、大連等地舉辦作品聯展。 1951年春,由重慶遷居西安。1956年在中國美術家協會陝西分會任專業畫家。

德風堂考藏何海霞國畫作品欣賞

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與石魯、趙望雲等一起切磋山水畫創新,受到美術界的廣泛關注並成為長安畫派的重要畫家。 1961年,他曾應中央美術學院之邀,在該院授課兩年,培養了一批中國畫人才。 何海霞1976年後,他應邀為很多大型重要場所創作許多巨幅山水畫,為社會矚目。

德風堂考藏何海霞國畫作品欣賞

1983年,何海霞任陝西國畫院副院長。不久後調到北京,在中國畫研究院任專業畫家,創作了大量的優秀作品。他此間兼任中國國際友好聯絡委員會顧問,以藝術為紐帶,為中外文化交流貢獻了力量。 何海霞先生擅長山水畫,他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飽遊沃看,師法自然。

德風堂考藏何海霞國畫作品欣賞

在當代中國畫壇上,何海霞先生是一個被人當做「大師」對待的人。何為大師?「大師」是有著實實在在的內涵,這種內涵就是:他比一般的實踐家有著更大的綜合力、創造力和完善力。用何老師自己的話說:「在我一生中,先是畫古人,後是畫老師,再後是畫生活,最後才是畫自己。」

德風堂考藏何海霞國畫作品欣賞

何海霞所創造的中國重彩寫意山水,超越了歷代流行的工筆重彩山水、水墨與寫意山水、水墨淡彩山水,完成了重彩與寫意的結合,把中國畫傳統的發展推向一個前所未有的新進展,在美術史上具有開創性地位。

德風堂考藏國畫作品欣賞

何海霞是當代青綠山水畫的集大成者,他的畫風獨樹一幟,在青綠山水畫的繼承、弘揚、創新方面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在當代中國美術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他在保護和繼承傳統的同時,開闢中國青綠山水畫絢麗斑斕的新天地。

相關焦點

  • 中國美術史上具有開創性的一代山水畫大師
    1961年,他曾應中央美術學院之邀,在該院授課兩年,培養了一批中國畫人才。 何海霞1976年後,他應邀為很多大型重要場所創作許多巨幅山水畫,為社會矚目。 他此間兼任中國國際友好聯絡委員會顧問,以藝術為紐帶,為中外文化交流貢獻了力量。 何海霞先生擅長山水畫,他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飽遊沃看,師法自然。
  • 中國當代最著名國畫大師,何海霞山水畫作品欣賞!
    何海霞大師作品「他的藝術是徵服的藝術,他的存在是一種震懾。 真正的中國山水畫,何海霞可能是最後的一個大畫家。」:無論對於唐宋院體畫,元明清文人水墨畫;對於小青綠、大青綠、金碧、潑彩、潑墨和水墨淺絳都是才能兼具的國手;其學生史論研究者李德仁則認為:他所創造的中國重彩寫意山水,超越了歷代流行的工筆重彩山水、水墨與寫意山水、水墨淡彩山水,完成了重彩與寫意的結合,把中國畫傳統的發展推向一個前所未有的新進展,在美術史上具有開創性地位。
  • 何海霞丨開闢了中國青綠山水畫絢麗斑斕的新天地
    >何海霞是當代青綠山水畫的集大成者,在他的作品中,小青綠、大青綠、金碧、潑彩、潑墨和水墨淺絳,早已高度嫻熟地融為一體,水乳交融,天衣無縫,而且相得益彰,形成強烈的對比與和諧的統一。其畫風獨樹一幟,在青綠山水畫的繼承、弘揚、創新方面做出了傑出的貢獻,開闢了中國青綠山水畫絢麗斑斕的新天地,在當代中國美術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 何海霞丨極具影響力的中國現當代山水畫大師
    何海霞(1908年—1998年8月5日),名瀛,字海霞,以字行。長安三傑之一的何海霞,追隨二十世紀歷史的車輪,一生跌宕起伏,顛沛流離,於藝術創作上卻從未固步自封。何海霞曾告訴友人:「在我的一生之中,先是畫古人,後是畫老師,再後是畫生活、畫政治,最後才是畫自己。」
  • 20世紀藝術史上力能扛鼎的一代山水畫大師
    第二年就與張大千、齊白石共同舉辦畫展,這不僅說明先輩大師對他的垂青,也說明這位青年藝術家所蘊含的潛力和才華。 德風堂考藏何海霞山水作品欣賞 何海霞青綠山水畫創作的成功經驗和繪畫思想,在當代青綠山水畫發展進程中具有重要的借鑑價值。
  • 何海霞丨為中國美術乃至世界美術都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其中,「長安畫派」代表性人物、「長安三傑」之一的何海霞先生,其主要的藝術成就集中體現在他的山水畫創作方面。何海霞隨張大千習畫期間,飽覽了中國古代名畫並大量臨摹了宋、元、明、清時期的繪畫真跡;1936年,他與齊白石、張大千、于非闇在長春、大連等地舉辦作品聯展。1951年春,由重慶遷居西安。1956年在中國美術家協會陝西分會任專業畫家。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與石魯、趙望雲等一起切磋山水畫創新,受到美術界的廣泛關注並成為長安畫派的重要畫家。
  • 山水畫大師何海霞突破藩籬、完成自我的繪畫心路
    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與石魯、趙望雲一同進行山水畫創新,從西北山水獲得創作契機,共創」長安畫派」。出版《何海霞畫集》《何海霞書畫集》等。1988年入英國《世界名人錄》。1956年任中國美術家協會陝西分會專業畫家,1983年任陝西國畫院副院長,後調北京,任中國畫研究院研究員。
  • 何海霞丨當代青綠山水畫壇的成功典範
    他是當代山水畫大師,又是長安畫派創始人之一。對當代中國畫有著重要的影響,其畫風自成一家,後學者眾多。在藝術拍賣市場上,其作品一直穩中向上,市場頗為看好,具有較強的升值潛力。15歲在琉璃廠拜韓儀典為師,得韓氏嚴謹筆法,遍臨宋元明清諸大師作品。
  • 德風堂丨何海霞:20世紀中國青綠山水畫第一人
    提起當代青綠的山水畫,大家和海霞是不可不提的人物,他是當代山水畫大師,又是長安畫派創始人之一,在金碧青綠山水畫領域的成就可謂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在20世紀的中國畫壇上,第一人非何海霞莫屬。作為開宗立派的繪畫大師,何海霞曾對繪畫境界有著很高的見解,他曾說:「繪畫不是自我陶醉,是畫家對客觀事物的體察,將自然萬物形象地印入自己的腦海,從而激起創作激情,再注入真摯情感,創造美的藝術作品。山水畫之可貴處,在於面對自然繪出主觀心靈與客觀自然的融合,尋求二者完美結合的美的形象。傳統畫論中亦有神、情之說,即所謂『登山則情滿於山』。
  • 德風堂丨何海霞:20世紀中國青綠山水畫第一人
    提起當代青綠的山水畫,大家和海霞是不可不提的人物,他是當代山水畫大師,又是長安畫派創始人之一,在金碧青綠山水畫領域的成就可謂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在20世紀的中國畫壇上,第一人非何海霞莫屬。作為開宗立派的繪畫大師,何海霞曾對繪畫境界有著很高的見解,他曾說:「繪畫不是自我陶醉,是畫家對客觀事物的體察,將自然萬物形象地印入自己的腦海,從而激起創作激情,再注入真摯情感,創造美的藝術作品。山水畫之可貴處,在於面對自然繪出主觀心靈與客觀自然的融合,尋求二者完美結合的美的形象。傳統畫論中亦有神、情之說,即所謂『登山則情滿於山』。
  • 何海霞賦予了山水畫新的時代氣息並提升了大眾的審美理念
    山水畫從五代至元以上升、發展為主;明清以突破、革新為主;到了近代,由於複雜的政治、經濟環境以及外來藝術思潮的影響,中國傳統繪畫在表現語言和精神面貌上都經歷了一番巨變,呈現出一種砥礪前行的狀態。儘管近代中國處於內憂外患的社會大背景下,可還是湧現出了一大批藝術家,何海霞就是其中的一位山水畫大師。
  • 大器晚成的一代中國山水畫大師
    1950年代中期奠基的錢松喦「新山水畫」,在1960年代開始成為山水畫推陳出新、表現時代的代表。錢松嵒先生的藝術生涯中經歷了數次社會劇變,在時代節點上,他以卓越的才情進行中年變法,從由傳統中衝決而出,成為大器晚成的一代中國山水畫大師。
  • 何海霞山水畫,大氣凜然,氣勢磅礴
    何海霞出生在北京,是張大千的入室弟子,很受器重。他出生於一個滿族的書香世家,從小受父母的薰陶喜愛書畫。1935年投師大風堂,拜師張大千學習繪畫。何海霞對書畫摯愛他的作品在釣魚臺國賓館,中南海紫光閣,北京飯店等重要場所都有懸掛何海霞的作品
  • 「津門網」何海霞的藝術特色及精品山水畫欣賞
    提起當代青綠山水畫大家,何海霞是不可不提的人物。他是當代山水畫大師,又是長安畫派創始人之一。對當代中國畫有著重要的影響,其畫風自成一家,後學者眾多。何海霞(1908-1998年)初名何福海,字瀛,又字登瀛。出生於北京一個貧寒的滿族家庭。
  • 萬鼎丨繼何海霞之後,一顆正在上升的「長安畫派」新星
    萬鼎丨繼何海霞之後,一顆正在上升的「長安畫派」新星2020-09-02 10:47萬鼎,生於西安,1990年畢業於西安美術學院國畫系,獲碩士學位,現任西安美術學院山水畫專業教授,陝西省美協副主席。萬鼎是長安畫派巨匠何海霞大師的親傳弟子,二十餘年隨師從藝,以其大氣渾厚的筆墨形式賦青綠山水,以更新的內涵和拓展成為繼何海霞先生之後,一顆正在上升的「新長安畫派」的新星。
  • 開闢了中國青綠山水畫絢麗斑斕的新天地
    德風堂考藏何海霞國畫作品欣賞 何海霞是當代青綠山水畫的集大成者,在他的作品中,小青綠、大青綠其畫風獨樹一幟,在青綠山水畫的繼承、弘揚、創新方面做出了傑出的貢獻,開闢了中國青綠山水畫絢麗斑斕的新天地,在當代中國美術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 中國近現代山水畫歷史上絢爛的一筆
    何海霞熟識傳統山水畫技法,對大青綠、小青綠、金碧潑墨、潑彩和水墨淺絳技法無所不能,再加上對生活自然深入觀察,通過千錘百鍊的藝術實踐,和對外來文化的吸收借鑑,形成獨具一格具有廟堂氣象的山水畫風貌。 何海霞先生的藝術生涯以山水畫著稱於世。
  • 「長安畫派」時期何海霞的山水畫藝術
    他使我從病痛中振作,怯弱生勇改造我的性格……真正的中國的山水畫,何海霞可能是最後的一個大畫家。」從這一時期的《西秦第一關》《春到田間》《寶成鐵路》《徵服黃河》等作品中可以看出,何海霞正努力突破傳統山水畫技法的程式規範,力求將傳統古法與自然山水融匯統一。他對自己熟稔的中國傳統山水畫技法進行取捨篩選、調整改造後運用到表現蘊藏無限生機的真山真水中去,在此過程中進一步消化傳統,尋找新的表現技法,使自己的作品充滿鮮活的自然氣息和時代精神。
  • 石魯丨20世紀中國美術史上最具個性的藝術大師
    石魯是20世紀中國美術史上最具個性的藝術大師,是中國畫領域裡最富於探索性、創造性和實驗性的代表,也是長安畫派的領軍人物之一。他在坎坷多難的一生中致力於藝術規律和新中國畫的探索,創作了許多極具特色的優秀作品,為新中國美術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深深的影響了一批又一批有志於中國畫創新的畫家。
  • 德風堂丨何海霞:藝術貴乎獨特的創造,必須深入生活、沙裡淘金
    年—1998年) ,長安畫派創始人之一;中國現代著名國畫家、書法家,中國畫研究院(中國國家畫院的前身)的專業畫家;滿族,初名何福海,字瀛,又字登瀛;1908年9月生於北京,其父母酷愛文藝,對少年時代的何海霞影響頗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