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海霞(1908-1998)北京人。歷任陝西美協山水畫家,西安美院國畫教師,陝西國畫院副院長、名譽院長,中國畫研究院研究員等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長安畫派代表人物之一。其主要代表作品有《雨後山嵐》《潑色寫青山》《泰山雄姿》等。
何海霞1926年入北平中國畫學研究會,1934年師從張大千。1936年,他與齊白石、張大千、于非闇在長春、大連等地舉辦作品聯展。 1951年春,由重慶遷居西安。1956年在中國美術家協會陝西分會任專業畫家。

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與石魯、趙望雲等一起切磋山水畫創新,受到美術界的廣泛關注並成為長安畫派的重要畫家。 1961年,他曾應中央美術學院之邀,在該院授課兩年,培養了一批中國畫人才。 何海霞1976年後,他應邀為很多大型重要場所創作許多巨幅山水畫,為社會矚目。

1983年,何海霞任陝西國畫院副院長。不久後調到北京,在中國畫研究院任專業畫家,創作了大量的優秀作品。他此間兼任中國國際友好聯絡委員會顧問,以藝術為紐帶,為中外文化交流貢獻了力量。 何海霞先生擅長山水畫,他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飽遊沃看,師法自然。

在當代中國畫壇上,何海霞先生是一個被人當做「大師」對待的人。何為大師?「大師」是有著實實在在的內涵,這種內涵就是:他比一般的實踐家有著更大的綜合力、創造力和完善力。用何老師自己的話說:「在我一生中,先是畫古人,後是畫老師,再後是畫生活,最後才是畫自己。」

何海霞所創造的中國重彩寫意山水,超越了歷代流行的工筆重彩山水、水墨與寫意山水、水墨淡彩山水,完成了重彩與寫意的結合,把中國畫傳統的發展推向一個前所未有的新進展,在美術史上具有開創性地位。

何海霞是當代青綠山水畫的集大成者,他的畫風獨樹一幟,在青綠山水畫的繼承、弘揚、創新方面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在當代中國美術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他在保護和繼承傳統的同時,開闢中國青綠山水畫絢麗斑斕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