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霞山水畫,大氣凜然,氣勢磅礴

2020-10-06 雲生活ABC

何海霞出生在北京,是張大千的入室弟子,很受器重。他出生於一個滿族的書香世家,從小受父母的薰陶喜愛書畫。1935年投師大風堂,拜師張大千學習繪畫。

何海霞對書畫摯愛,筆耕不輟,刻苦鑽研古代繪畫的技法,臨摹古畫。技法嫻熟又結合現代的畫法,有所創新。

他的作品在釣魚臺國賓館,中南海紫光閣,北京飯店等重要場所都有懸掛何海霞的作品。在國內外舉辦過多次畫展,得到了高度讚揚!

著名書畫家黃永玉先生稱其為「鬼手何海霞」。周韶華對何海霞寫道:「『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等等。很多的大師們對他的作品均讚賞有加。

何海霞擅長山水畫,遊歷名山大川,注重寫生,當年隨張大千大師學畫,第二年就參與了張大千和齊白石的畫展,可見老師對這個學生的欣賞程度。

1998年何海霞去世,享年90歲。好的作品一起欣賞,好的故事一起回顧,希望大家喜歡,謝謝點讚評論和關注!

相關焦點

  • 德風堂丨何海霞:思接千載、追隨時代的山水畫巨匠
    德風堂考藏何海霞山水作品欣賞20世紀80年代後期何海霞大膽實施80叟變法,甚至將水彩晚年時,何海霞調至中國畫研究院開始嘗試在傳統青綠山水畫中加入泥金一色,用泥金鉤染山廓、石紋、彩霞等,這種獨創的畫法,設色鮮豔,筆調雄渾,極度發揮了水墨彩功能,使山水畫浪漫奔放。
  • 何海霞山水丨氣勢磅礴、蔚為壯觀
    何海霞(1908年—1998年8月5日),名瀛,字海霞,以字行。70年代末,他從西安回到北京,為釣魚臺等處創作巨幅山水畫,作為廳堂裝飾。這些畫作,氣勢恢弘,主題明確,抒發了畫家對如畫江山的純真情感。骨體堅凝,意象雄奇,無論是繪畫語言亦或是思想境界、美學風格上都表現出何海霞吞吐山川、擁抱時代的力量和氣魄,折射出一種積極向上,氣勢磅礴,無所畏懼的精神氣象,著實令人讚嘆和欽佩。
  • 「德風堂」何海霞山水丨氣勢磅礴、蔚為壯觀
    1908年9月生於北京,其父母酷愛文藝,對少年時代的何海霞影響頗深。何海霞幼時即喜愛書畫,青年時期曾參加中國畫學研究會,1924年拜韓公典為師,為「長安畫派」代表畫家之一。70年代末,他從西安回到北京,為釣魚臺等處創作巨幅山水畫,作為廳堂裝飾。這些畫作,氣勢恢弘,主題明確,抒發了畫家對如畫江山的純真情感。
  • 「津門網」何海霞的藝術特色及精品山水畫欣賞
    提起當代青綠山水畫大家,何海霞是不可不提的人物。他是當代山水畫大師,又是長安畫派創始人之一。對當代中國畫有著重要的影響,其畫風自成一家,後學者眾多。何海霞(1908-1998年)初名何福海,字瀛,又字登瀛。出生於北京一個貧寒的滿族家庭。
  • 氣勢磅礴、蔚為壯觀
    1908年9月生於北京,其父母酷愛文藝,對少年時代的何海霞影響頗深。何海霞幼時即喜愛書畫,青年時期曾參加中國畫學研究會,1924年拜韓公典為師,為「長安畫派」代表畫家之一。70年代末,他從西安回到北京,為釣魚臺等處創作巨幅山水畫,作為廳堂裝飾。這些畫作,氣勢恢弘,主題明確,抒發了畫家對如畫江山的純真情感。
  • 「長安畫派」時期何海霞的山水畫藝術
    作為「長安畫派」初創主體之一的畫家何海霞,以其獨特的山水畫藝術風貌為中國畫壇所矚目。「面對著他的作品我無法談論某一方面的見解,談出都失水準,行話全淪為小技,露出我一副村相了。我只想到項羽力舉千鼎,氣蓋山河。
  • 中國當代最著名國畫大師,何海霞山水畫作品欣賞!
    1908年10月,何海霞出生在北京復興門處的一個滿族家庭,何海霞弟兄三人,他排行老三,小名福海,學名登瀛,因其母無女,十四歲時改名海霞。何海霞大師作品「他的藝術是徵服的藝術,他的存在是一種震懾。 真正的中國山水畫,何海霞可能是最後的一個大畫家。」
  • 鬼手何海霞山水畫精品欣賞!
    ,字瀛,又字登瀛;1908年9月生於北京,其父母酷愛文藝,對少年時代的何海霞影響頗深。 何海霞 九寨溝 193.7 cm×178.7cm 作品風格 何海霞的山水畫成熟於20世紀50年代,他在水墨
  • 何海霞丨中國美術史上具有開創性的一代山水畫大師
    德風堂考藏何海霞國畫作品欣賞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與石魯、趙望雲等一起切磋山水畫創新,受到美術界的廣泛關注並成為長安畫派的重要畫家何海霞1976年後,他應邀為很多大型重要場所創作許多巨幅山水畫,為社會矚目。
  • 山水畫大師何海霞突破藩籬、完成自我的繪畫心路
    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與石魯、趙望雲一同進行山水畫創新,從西北山水獲得創作契機,共創」長安畫派」。出版《何海霞畫集》《何海霞書畫集》等。1988年入英國《世界名人錄》。1956年任中國美術家協會陝西分會專業畫家,1983年任陝西國畫院副院長,後調北京,任中國畫研究院研究員。
  • 何海霞賦予了山水畫新的時代氣息並提升了大眾的審美理念
    山水畫從五代至元以上升、發展為主;明清以突破、革新為主;到了近代,由於複雜的政治、經濟環境以及外來藝術思潮的影響,中國傳統繪畫在表現語言和精神面貌上都經歷了一番巨變,呈現出一種砥礪前行的狀態。儘管近代中國處於內憂外患的社會大背景下,可還是湧現出了一大批藝術家,何海霞就是其中的一位山水畫大師。
  • 何海霞丨開闢了中國青綠山水畫絢麗斑斕的新天地
    何海霞何海霞(1908>何海霞是當代青綠山水畫的集大成者,在他的作品中,小青綠、大青綠、金碧、潑彩、潑墨和水墨淺絳,早已高度嫻熟地融為一體,水乳交融,天衣無縫,而且相得益彰,形成強烈的對比與和諧的統一。
  • 何海霞丨極具影響力的中國現當代山水畫大師
    何海霞(1908年—1998年8月5日),名瀛,字海霞,以字行。長安三傑之一的何海霞,追隨二十世紀歷史的車輪,一生跌宕起伏,顛沛流離,於藝術創作上卻從未固步自封。何海霞曾告訴友人:「在我的一生之中,先是畫古人,後是畫老師,再後是畫生活、畫政治,最後才是畫自己。」
  • 醉心自然,得之天成:評何海霞
    何海霞少年時以修補,臨仿字畫謀生,在傳統筆墨的修習過程中下過苦功。他從臨摹吳門畫派人下,吳門畫家寫景工整,法度精嚴,奠定了何海霞在繪畫結構和筆墨上的基礎,使他在繪畫起步時走得很穩很正。16歲時他加人中國畫學研究會,受金城影響,又將臨班對象鎖定在五代和宋元的山水名家身上。
  • 德風堂丨何海霞:20世紀中國青綠山水畫第一人
    提起當代青綠的山水畫,大家和海霞是不可不提的人物,他是當代山水畫大師,又是長安畫派創始人之一,在金碧青綠山水畫領域的成就可謂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在20世紀的中國畫壇上,第一人非何海霞莫屬。作為開宗立派的繪畫大師,何海霞曾對繪畫境界有著很高的見解,他曾說:「繪畫不是自我陶醉,是畫家對客觀事物的體察,將自然萬物形象地印入自己的腦海,從而激起創作激情,再注入真摯情感,創造美的藝術作品。山水畫之可貴處,在於面對自然繪出主觀心靈與客觀自然的融合,尋求二者完美結合的美的形象。傳統畫論中亦有神、情之說,即所謂『登山則情滿於山』。
  • 德風堂丨何海霞:20世紀中國青綠山水畫第一人
    提起當代青綠的山水畫,大家和海霞是不可不提的人物,他是當代山水畫大師,又是長安畫派創始人之一,在金碧青綠山水畫領域的成就可謂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在20世紀的中國畫壇上,第一人非何海霞莫屬。作為開宗立派的繪畫大師,何海霞曾對繪畫境界有著很高的見解,他曾說:「繪畫不是自我陶醉,是畫家對客觀事物的體察,將自然萬物形象地印入自己的腦海,從而激起創作激情,再注入真摯情感,創造美的藝術作品。山水畫之可貴處,在於面對自然繪出主觀心靈與客觀自然的融合,尋求二者完美結合的美的形象。傳統畫論中亦有神、情之說,即所謂『登山則情滿於山』。
  • 德風堂丨何海霞的青綠金碧山水走進了藝術內在生命的自由王國
    何海霞(1908年—1998年8月5日),名瀛,字海霞,以字行。當代名家黃永玉先生稱其為「鬼手何海霞」、著名畫家周韶華稱何氏是「世紀藝術大匠何海霞」以及當代著名作家賈平凹認為「真正的中國山水畫,何海霞可能是最後的一個大畫家」等
  • 靠山圖裝飾山水畫 氣勢磅礴顯豪氣
    國畫名家山川手繪山水畫《東方日出》 作品來源:易從網客廳裝飾山水畫選擇氣勢磅礴的靠山圖是常見選擇,雄壯高闊的山脈與天相接,是靠山之意,寓意生活和工作都有靠山相持,生活與事業會穩步提高,越來越好!客廳靠山圖山水畫欣賞一:背靠長城,步步高升易天也金色長城靠山圖《金色長城耀華夏》 作品來源:易從網靠山圖裡最氣勢磅礴之景當屬萬裡長城圖,這幅《金色長城耀華夏》是一幅非常大氣的作品,由實力派畫家易天也老師所繪,是一幅非常大氣的作品。
  • 鬼手何海霞,作品中的金碧輝煌無人可及!
    ——周韶華節選自《百年何海霞》何海霞 / 坐看雲起何海霞的山水畫不僅有著紮實的傳統根據,同時又具備深切的生活關照。筆墨與章法上決不失傳統規範,同時又有現代性靈活運用。在視覺感受上絕不丟棄傳統三遠法,同時又有現代人觀物的角度和視線。
  • 山水畫大師何海霞論畫語錄,字字璣珠,句句經典,值得收藏
    大染是山水畫非常重要的處理,染後滿紙雲煙,氣象頓覺生動。但大染不能解決全部氣勢,大染易衝淡墨彩。所以在提筆落墨的過程中,注意保墨,有好墨就要保存。怎樣保存?筆墨精到之處,待幹後,加色保之,因色有膠,大染階段水色烘託墨彩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