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霞丨當代青綠山水畫壇的成功典範

2020-12-05 西安德風堂畫廊
何海霞創作圖

提起當代青綠山水畫大家,何海霞是不可不提的人物。他是當代山水畫大師,又是長安畫派創始人之一。對當代中國畫有著重要的影響,其畫風自成一家,後學者眾多。在藝術拍賣市場上,其作品一直穩中向上,市場頗為看好,具有較強的升值潛力。

德風堂考藏何海山水作品欣賞

何海霞(1908-1998)初名何福海,字瀛,又字登瀛。出生於北京一個貧寒的滿族家庭.由於母親無女,在14歲時被改名海霞。幼年時就深受父親影響,研習書法。15歲在琉璃廠拜韓儀典為師,得韓氏嚴謹筆法,遍臨宋元明清諸大師作品。

何海霞(左二)與張大千(左一)等合影

1953年,27歲的何海霞在北京琉璃廠拜張大千為師,何海霞隨張大千習畫期間,遍遊名山大川,飽覽了中國古代名畫並大量臨摹了宋、元、明、清時期的繪畫真跡。他採取多看多悟的方式,將名畫和名山消化於胸,藝術技藝進展迅猛。可以說投師張大千是何海霞人生藝術道路中重要的轉折點。

德風堂考藏何海霞山水作品欣賞

上世紀40年代,因為時局動蕩,何海霞不得不以賣畫為生,生活非常貧困,期間,何海霞還得了一場大病,家庭幾乎瀕於絕境,幸好同門李樹人時常資助他,才能夠度過那段艱苦的歲月。

何海霞(左一)與石魯(左二)

1951年春,何海霞由重慶遷居西安。20世紀50年代末,何海霞與石魯、趙望雲一同進行山水畫創新,從西北山水獲得創作契機,共創「長安畫派」。

德風堂考藏何海霞國畫作品欣賞

1961年,他曾應中央美術學院之邀,在該院授課兩年,培養了一批中國畫人才。1976年後,他應邀為人民大會堂、釣魚臺國賓館等重要場所創作許多巨幅山水畫,為社會矚目。

1987年夏為人民大會堂作畫《風光多綺麗

1983年,他任陝西國畫院副院長。不久後調到北京,在中國畫研究院任專業畫家,從此開始他晚年變法的藝術道路,也就是他所說的開始畫自己的階段,創作了大量的優秀作品。他此間兼任中國國際友好聯絡委員會顧問,以藝術為紐帶,為中外文化交流貢獻了力量。

德風堂考藏何海霞山水作品欣賞

至上市價90年代,何海霞的國畫作品已經進入其個人繪畫生涯的高度成熟時期,尤其是金碧青綠山水畫達到了當時無人企及的境界,至今尚無來者可追。

何海霞是當代青綠山水畫壇的成功典範。他立足生活,緊隨時代,在青綠山水畫中注入了較強的時代元素,契合了現代人的審美理想,發揚了「丹青」的青春和剛陽,不論是思想內涵上還是取材與技法上,都有很大的突破和發展,形成自己蒼潤粲然的寫意青綠山水畫面貌。

德風堂考藏何海霞山水作品欣賞

回顧中國美術發展史,不難看出,中國重彩寫意山水畫的形成,是自何海是自何海霞先生始的。他在繪畫藝術歷史上的重大意義正在於此,這對時代的繪畫美學產生了不可低估的影響。他以守護與繼承傳統的自覺意識,開拓了中國山水畫斑斕多姿的色彩世界。

相關焦點

  • 當代青綠山水畫壇的成功典範
    何海霞創作圖 提起當代青綠山水畫大家,何海霞是不可不提的人物他是當代山水畫大師,又是長安畫派創始人之一。對當代中國畫有著重要的影響,其畫風自成一家,後學者眾多。在藝術拍賣市場上,其作品一直穩中向上,市場頗為看好,具有較強的升值潛力。
  • 德風堂丨何海霞的青綠金碧山水走進了藝術內在生命的自由王國
    擅長山水,亦能花卉。其創作往往將青綠工筆與水墨筆意融為一體,立意新奇,筆力雄健,風格渾厚而不失秀麗。當代名家黃永玉先生稱其為「鬼手何海霞」、著名畫家周韶華稱何氏是「世紀藝術大匠何海霞」以及當代著名作家賈平凹認為「真正的中國山水畫,何海霞可能是最後的一個大畫家」等
  • 何海霞丨開闢了中國青綠山水畫絢麗斑斕的新天地
    >何海霞是當代青綠山水畫的集大成者,在他的作品中,小青綠、大青綠、金碧、潑彩、潑墨和水墨淺絳,早已高度嫻熟地融為一體,水乳交融,天衣無縫,而且相得益彰,形成強烈的對比與和諧的統一。其畫風獨樹一幟,在青綠山水畫的繼承、弘揚、創新方面做出了傑出的貢獻,開闢了中國青綠山水畫絢麗斑斕的新天地,在當代中國美術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 德風堂丨何海霞:20世紀中國青綠山水畫第一人
    提起當代青綠的山水畫,大家和海霞是不可不提的人物,他是當代山水畫大師,又是長安畫派創始人之一,在金碧青綠山水畫領域的成就可謂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在20世紀的中國畫壇上,第一人非何海霞莫屬。何海霞藝術生涯的三個階段,畫風雖然不一,但旗艦有著緊密的傳承性,如果沒有早年的臨摹,仿古階段就不可能打下堅實的傳統理論激發基礎,如果沒有漸變期,就不能融入非理性的藝術性精神因素,如果沒有創新期,就不可能創造出重彩寫意山水心法。
  • 德風堂丨何海霞:20世紀中國青綠山水畫第一人
    提起當代青綠的山水畫,大家和海霞是不可不提的人物,他是當代山水畫大師,又是長安畫派創始人之一,在金碧青綠山水畫領域的成就可謂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在20世紀的中國畫壇上,第一人非何海霞莫屬。德風堂考藏何海霞國畫作品欣賞何海霞將自己的繪畫過程總結為三個階段,即畫古人,畫老師,最後是畫自己。
  • 「津門網」何海霞的藝術特色及精品山水畫欣賞
    提起當代青綠山水畫大家,何海霞是不可不提的人物。他是當代山水畫大師,又是長安畫派創始人之一。對當代中國畫有著重要的影響,其畫風自成一家,後學者眾多。何海霞(1908-1998年)初名何福海,字瀛,又字登瀛。出生於北京一個貧寒的滿族家庭。
  • 何海霞山水丨氣勢磅礴、蔚為壯觀
    ,他長於將青綠、淺絳、水墨相互融會貫通,形成強烈的對比與和諧的統一。德風堂考藏何海霞山水作品欣賞何海霞所繪山水無論是雄奇之景,亦或是詩意小景無一不令人稱奇德風堂考藏何海霞山水作品欣賞何海霞山水功力深厚,以至賈平凹稱其為「中國山水畫最後一位大家
  • 何海霞丨中國美術史上具有開創性的一代山水畫大師
    德風堂考藏何海霞國畫作品欣賞在當代中國畫壇上,何海霞先生是一個被人當做「大師」對待的人。何為大師?德風堂考藏何海霞國畫作品欣賞何海霞所創造的中國重彩寫意山水,超越了歷代流行的工筆重彩山水、水墨與寫意山水、水墨淡彩山水
  • 何海霞賦予了山水畫新的時代氣息並提升了大眾的審美理念
    中國山水畫在公元第4、5世紀形成其獨立的姿態,由此,中國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繪畫題材——山水,就開始了它長達數千年的發展。儘管近代中國處於內憂外患的社會大背景下,可還是湧現出了一大批藝術家,何海霞就是其中的一位山水畫大師。
  • 「福田花雨」何海霞:萬物適我總清新
    長安畫派中何海霞與石魯、趙望雲三足鼎立,是缺一不可的領軍人物。1935年春,何海霞拜師張大千,時年張大千36歲,何海霞27歲,成為大風堂中得意門生。……真正的中國的山水畫,何海霞可能是最後的一個大畫家。」
  • 「德風堂」何海霞山水丨氣勢磅礴、蔚為壯觀
    ,他長於將青綠、淺絳、水墨相互融會貫通,形成強烈的對比與和諧的統一。德風堂考藏何海霞山水作品欣賞何海霞所繪山水無論是雄奇之景,亦或是詩意小景無一不令人稱奇德風堂考藏何海霞山水作品欣賞何海霞山水功力深厚,以至賈平凹稱其為「中國山水畫最後一位大家
  • 德風堂丨何海霞作品價格 何海霞作品市場行情
    ,閱盡百年中國畫壇滄桑,對於唐宋院體畫、元明清文人水墨畫以及小青綠、大青綠,金碧、潑彩、潑墨和水墨、淺絳才能兼具的國手。德風堂考藏何海霞國畫作品欣賞何海霞的作品中,大小青綠、金碧、潑彩、潑墨和水墨、淺絳的畫法早已高度嫻熟地融為一體
  • 誰能扛起當代青綠山水的大旗?
    84件套青綠山水作品,或絹,或宣;或重彩鋪陳,或水墨淡彩;或長於燦爛明豔,或妙在溫蘊俊秀……而最攝人心魄的,總是那一抹絕豔青綠。唯一遺憾的是沒有當代青綠山水作品涉獵其中。故宮歷代青綠山水特展之後美術界熱議:誰能扛起當代青綠山水大旗?
  • 青綠山水 水墨韻致 | 當代青綠山水國畫作品欣賞
    從繪畫風格上看,青綠山水亦算是一種解渴解乏的山水畫風格,滿目青綠色鬱鬱蔥蔥的叢林樹木,閒雲貫穿其中,清泉叮咚叮咚纏綿入心,處處瀰漫著的生命律動,總給人一種心曠神怡之感。縱觀當代名家筆下的青綠山水畫作品,大都畫風清麗淡雅,綠意蔥蔥,畫面清淨真正,色墨極富變化而又和諧共融,細細品味,這份寧靜和美的氛圍讓人頓感細柔之美,觸動人心,令人回味無窮。
  • 萬鼎青綠金碧山水丨流光溢彩 氣勢輝煌
    萬鼎,1955年10月3日生於西安,師承著名山水畫家何海霞先生。萬鼎山水繪畫中最重要的藝術特徵是大青綠設色技法,而且與隋唐以來的青綠山水有著明顯的區別。雖然萬鼎早年曾創作了一系列青綠工筆山水作品,但其成熟的藝術風貌是體現在以潑彩、潑墨為主的青綠山水作品。他的山水繪畫並不是完全地描繪自然山川,也很難說這幅作品具體描繪的是哪座山水,而是萬鼎以秦嶺作為山水創作的基礎元素,通過潑墨、潑彩重新構置了一幅氣勢雄渾、起伏跌宕的山水長卷。
  • 德風堂丨何海霞:在我的繪畫中,我是老傳統的「叛徒」
    德風堂考藏何海霞國畫作品欣賞山水畫革新首先要賦予山水畫筆墨,當隨時代的藝術思想,用藝術的手法表現現實生活,自然山水,何海霞致力於傳統中國畫的創新,並解決了傳統中國畫向現代轉型過程中的一系列問題。,這使得他在水墨、青綠、界畫等諸多領域均有所建樹。
  • 山水本色微展丨牛克誠——當代青綠山水的淵源
    山水依舊,我們的自然情懷依舊,但若目光不同,看到的山水也就不同。用「墨分五色」的觀察之眼去看自然,便濾掉了那原本表徵著自然生命狀態的萬般色彩;而當代青綠山水畫家則用「以色貌色」的目光看自然,他們深深感動於大自然的多姿色彩,並看到了那色彩背後的自然的蓬勃生命。作為色彩山水的青綠山水實現了對傳統的重溫和對當代的回應。
  • 當代山水畫壇的「兩架馬車」——吳冠中、苗重安
    ,雖然形式眾多,但還是以中西合璧的新水墨畫和色彩豔麗的青綠山水最能呈現時代氣息。貫通中西的著名畫家吳冠中和殿堂級青綠山水名家苗重安無疑是此二畫種的傑出代表。苗重安的青綠山水與以往歷朝歷代的青綠山水都不一樣,他在借鑑古人傳統青綠之法的基礎上,更加注重筆墨的凝練、氣勢的彰顯和色彩的變化。他的作品體現的是新時代大山水、大氣魄、大情懷。
  • 山水本色微展丨牛克誠——當代青綠山水之意義
    山水依舊,我們的自然情懷依舊,但若目光不同,看到的山水也就不同。用「墨分五色」的觀察之眼去看自然,便濾掉了那原本表徵著自然生命狀態的萬般色彩;而當代青綠山水畫家則用「以色貌色」的目光看自然,他們深深感動於大自然的多姿色彩,並看到了那色彩背後的自然的蓬勃生命。作為色彩山水的青綠山水實現了對傳統的重溫和對當代的回應。
  • 德風堂丨何海霞:思接千載、追隨時代的山水畫巨匠
    ,北京人,16歲拜琉璃廠韓公典為師學畫,師從吳門四家,後習宋元明清諸大家,1935年被張大千賞石隨拜張大千為師,與趙望雲石魯等共創長安畫派,曾任陝西畫院副院長名譽院長中國畫研究院研究員,擅長山水人物花卉尤精青綠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