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晚報-開屏新聞
2020年12月17日 10:27
12月15日晚,景海高速公路項目建設取得重大突破!由雲南交投集團承建的主跨為300米的景海高速公路瀾滄江特大橋主體鋼箱拱成功合龍,向全線早日通車目標又邁出重大一步,也為昆曼公路大通道建設進一步完善奠定了基礎。
8月15日試吊,12月15日成功合龍
當晚9點30分,隨著最後一吊鋼箱拱合龍段精準對位,景海高速公路瀾滄江特大橋鋼箱拱順利實現合龍,標誌著大橋主體工程關鍵節點目標的完成。
據悉,景洪至勐海高速公路瀾滄江特大橋位於K7+795處,為橫跨瀾滄江所設,北岸接路基,南岸接曼回1號連拱小淨距隧道。全橋跨徑布置為3×40米組合梁+300米上承式鋼箱拱橋+2×40米組合梁,橋面為雙向四車道,是景海高速公路重點控制性工程,大橋建成後將成為中國第一大跨徑的上承式鋼箱拱橋。
記者了解到,景海高速瀾滄江特大橋自2018年8月全面展開施工,在面臨工期緊、任務重、施工條件惡劣、外部因素影響大等諸多不利,承建單位攻堅克難、迎難而上,順利完成施工節點。2020年,景海高速瀾滄江特大橋開始試吊,12月15日成功合龍。
特大橋建設採用了一系列新工藝、新技術
在這座特大橋建設中,承建單位採用了一系列新工藝、新技術,總結提煉出了一套山區拱橋的施工方法並獲得多項技術創新成果。據西雙版納景海高速公路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柯鑑介紹,建設過程中,困難最大地方在於大直徑的樁基施工,主墩鑽孔樁基直徑3.5米,樁長55米,如此大直徑鑽孔樁為雲南省首例。「由於巖層構造傾斜,軟弱夾層頻繁出現,且局部基巖強度高、裂隙發達,樁基臨近瀾滄江畔,靠近瀾滄江主航道,鑽孔困難大、進度慢、泥漿漏失嚴重,經過反覆推敲鑽孔方法,最終採用膨潤土造漿、投放水泥、回填塊石及高標號混凝土、衝鑽結合的方法解決了這一施工難題。」柯鑑說。
此外,由於特大橋斜撐樁為小角度(俯角14度)支撐設計,常規施工方法無法確保斜撐樁拱部混凝土密實,國內可以借鑑的施工經驗較少。面對該難題,景海公司組織各參建單位積極與專家溝通諮詢,召開專題會研究,採用小角度大截面門洞式斜撐樁施工工法進行施工作業,解決了建設的關鍵性難題。
景海高速建成後,西雙版納將「縣縣通高速」
瀾滄江特大橋的建設,為景海高速全線如期通車打下了堅實基礎,對貫徹落實「一帶一路」倡議,完善國家高速公路網,貫通雲南面向東南亞、南亞出境國際大通道,提升綜合運輸服務水平,促進中國西南片區對外經濟發展等具有重大意義。「下一步,我們將緊緊圍繞拱上立柱、鋼混疊合梁和橋面等工程開展後續工作,按質按量,確保大橋如期建成通車。」柯鑑說。
記者了解到,景洪至勐海高速公路項目主線全長54.2公裡,主線起自景洪市東,止於勐海縣城南,是勐海縣的第一條高速公路,也是國家高速公路網G85重慶—昆明公路的聯絡線G8512昆明—打洛(口岸)的一部分,同時也是雲南省「9210」幹線公路骨架網的聯絡線之一和雲南省高速公路網「七出省、四出境」公路主通道中連接東南亞、南亞國家的昆明—曼谷國際大通道。
瀾滄江特大橋成功合龍,300米大橋跨徑創紀錄!景海高速再傳好消息 羅宗偉 通訊員 王卓 攝
景海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後,將實現西雙版納州「縣縣通高速」的目標,屆時從景洪到勐海的行車時間從目前的1個半小時縮短到30分鐘左右,實現半個小時經濟圈的目標。同時,將打通景洪市後花園便捷安全通道,助力普洱茶原產地經濟提速升級。此外,為實現國道G8512高速化打下堅實基礎,實現昆洛公路全程高速化目標指日可待。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於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繫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雲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