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給母親祝壽寫下一首詩,其中一句流傳至今千古傳唱!

2020-12-09 讀史鑑智

「世間爹媽情最真,淚血溶入兒女身。殫竭心力終為子,可憐天下父母心!」這首詩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其中最後一句更是流傳至今千古傳唱的佳句。如今許多人都知道「可憐天下父母心」這句話,但卻鮮為人知道它的出處,實際上,這句話就是慈禧給母親祝壽寫下的一首詩。

慈禧

一說到慈禧,人們的印象就是賣國賊,一個視權勢如命,貪圖享樂,把中國硬生生打上「東亞病夫」的招牌,玩弄權謀,垂簾聽政,不是皇帝卻勝似皇帝的無冕女皇。她從「辛酉政變」到逝世,總攬同治、光緒兩朝軍政大權長達47年,是中國歷史上實際掌權時間最長的女人。終其一生,慈禧太后為權而生,為權而死。

在慈禧掌權期間,把大清的江山敗的是乾乾淨淨,讓中國輝煌的歷史寫上了100多年的屈辱,但是拋開這些來看,慈禧的政治手腕確實玩的不錯。可以說慈禧的統治硬生生的把大清滅亡時間推遲了足足將近30年,就連袁*世*凱、孫*中*山推翻清朝的統治也是在慈禧死後才成功的。

慈禧

雖然慈禧遺臭萬年,但是慈禧曾經做過一首詩,老人們經常掛在嘴邊,其中最後一句流傳至今千古傳唱! 據慈禧的後人葉赫那拉·根正在《我所知道的慈禧太后》中講過一件小事,頗能體現這個政治強人柔軟的一面。

光緒二年(1876年)慈禧母親過七十大壽,按照常理,慈禧應該是必到祝壽的。但那天正趕上有國外使節到宮裡拜會,實在是走不開,於是慈禧就籌備了一份祝壽的禮品,並親筆寫了一幅書法,裱好後送去了。

這幅書法是一個大「壽」字,在「壽」字的下方,用滿、漢兩種文字寫了一首詩,詩曰:「世間爹媽情最真,淚血融入兒女身。殫竭心力終為子,可憐天下父母心。」這首詩細細品讀起來並不算是佳作,但最後一句「可憐天下父母心」卻成了經典,一直流傳至今千古傳唱!

網絡配圖 慈禧

「可憐天下父母心」詩中的「可」是值得、應該的意思;「憐」是珍惜、讚嘆的意思。慈禧表示天下父母的仁愛之心值得讚嘆!「可憐天下父母心」還可以理解為:天下父母無怨無悔地為子女付出、擔憂著急的苦心不能被子女理解,甚至會被誤會而令人同情和嘆惜。

如今很多人可能想不到,「可憐天下父母心」這句廣為人知,包含著對父母養育之恩的款款深情的話實際上出自慈禧,這與我們印象的那個為人殘忍、刻薄無情的老妖婆慈禧截然不同。

乾隆

坦率的說,慈禧最後一句詩比乾隆一生四萬首更顯得有含金量,乾隆的四萬首一句都沒什麼流傳,但慈禧就一首給母親祝壽詩,最後一句卻廣為流傳,今千古傳唱!

另外閒話一句,慈禧好像特別注重過壽,無論是她自己的,還是她母親的。在慈禧過60大壽的時候,恰逢甲午戰爭,慈禧最終為了過壽,寧願儘快結束清日戰爭,籤訂了馬關條約。

相關焦點

  • 慈禧寫過一首詩,詩寫得一般卻流傳至今,其中一句還成為千古名句
    我們都知道慈禧太后這個人,卻很少有人知道她還會寫詩,她曾經寫過這樣一首詩:世間爹媽情最真,淚血融入兒女身。殫竭心力終為子,可憐天下父母心。這首詩看上去就像記流水帳,但是其中的最後一句「可憐天下父母心」,卻一直流傳至今,可謂是人人皆知。這首詩翻譯成現代文就是:作為子女們不能去感同身受父母們的良苦用心,有的時候還會去誤會父母們的苦心。但是父母們還是會奮不顧身的對子女們多加關愛和照顧。
  • 慈禧的文學造詣不凡,她寫了一首詩,其中一句成千古名句流傳至今
    也正應為這樣,慈禧在文學方面的造詣被她的政治手腕掩蓋,很多人都不關心慈禧留下什麼作品,她懂些什麼等等,但是我們想像,他作為八旗女子,能夠在皇帝的選秀中脫穎而出成為貴人,自認是琴棋書畫都有很深的研究,其實他有一句成了千古名句,而且很多人都會念。
  • 慈禧一生只寫一首詩卻流傳至今,其中一句最經典,你絕對也背過
    雖然這些人比不上李白杜甫,比起寫詩狂人乾隆,還是要好些的,乾隆一生寫下了2萬多首詩,平均一天就要寫一首,然而卻始終沒有佳句,如果不是看在他皇帝的份上,只怕這些詩詞,也不能流傳下來。
  • 慈禧是個孝順的女兒,為母親寫下一首詩,其中一句廣為傳頌
    因為不能去參加母親的六十大壽而心生愧疚,遂寫下一首致歉詩交給母親,其中一句之間還廣為流傳。慈禧不能親自為母親賀壽慈禧的母親在家中正忙著過六十大壽。然而慈禧深處宮中。我們都知道慈禧是一位大忙人,不僅要忙後宮之事,還要忙前朝的政事。
  • 慈禧在自己母親70歲生日那天,寫下一首詩,其中一句人人皆知
    ,這其中還有一首詩中的句子在今天廣為流傳。 那是在慈禧的母親七十歲生日的時候,慈禧為了給母親祝壽,專門的寫了一首詩給母親: 世間爹媽情最真, 淚血溶入兒女身。 殫竭心力終為子, 可憐天下父母心!
  • 慈禧曾寫過一首詩,其中一句流傳上百年,至今被很多人掛在嘴邊
    晚清時期朝廷大權的實際掌控者慈禧太后,在剛進宮的時候,只是被封為蘭貴人,在後宮中的等級為正七品,在她之上至少還有幾十人。然而,在短短幾年當中,慈禧的地位如坐火箭般上升,最終與慈安並駕齊驅的西太后,並在慈安死後獨掌清廷大權,先後架空了鹹豐和光緒兩位皇帝。慈禧憑什麼能夠從一個不顯眼的貴人,成為掌控大權幾十年的太后呢?
  • 慈禧一生只作了一首詩,最後一句無人不知
    專權、保守、老佛爺、殘忍…… 作為晚清的實際統治者,在政治上,慈禧堪稱鐵腕,在政治之外,慈禧也有溫情的一面。 今天,要分享一首慈禧寫給母親的詩,通俗易懂,如大白話般,最後一句幾乎所有的中國人都會背。
  • 慈禧寫過的唯一的一首詩,最後一句流傳千古,成為了父母的口頭禪
    但是他的這三個弟弟都不爭氣,入朝之後和慈禧一樣,整日只知道享樂,慈禧對此也很無奈。 有一年,恰逢母親七十歲大壽,古人能活到這個歲數不容易了,慈禧就準備好好給母親慶祝一番,提前很久就開始準備。
  • 慈禧為母親60大壽寫了一首詩,其中一句無人不知,中國人當成格言
    的氣象,清朝因她的能力而續命十年,但實際上正是慈禧太后把清朝一步步帶向滅亡。慈禧太后一生罪惡累累,但也得到了應有的下場,在她死後僅僅3年,清王朝走向覆滅,20多年後,軍閥孫殿英等人將其陵墓盜掘一空,拋屍於外,可謂下場極慘,因果報應。但很少人知道,就是這樣一個大家印象中的權利惡魔,也有感人知性、重視親情的小女人一面,她在母親60大壽時特意作詩一首,以表祝賀,其中一句成為無人不知的至孝之言,被世人廣為推崇,成為孝道教育的格言。
  • 母親過生日,慈禧寫一首詩當賀禮,沒想到成為千古名句,流傳至今
    寫下這句話的,就是近代飽受爭議的慈禧太后。世人對她的評價,有褒有貶,讚揚的是清朝在她的掌管下,得以延長數十年的統治;批評的是她在面對外國入侵時選擇避戰,主動求和,割地賠款,讓中國喪失了在領土上的主權、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人無完人,慈禧也只是一個凡人而已。暫且不論她的功過,但她是一個才女,這是不爭的事實。
  • 她一生只寫過一首詩,最後一句至今流傳,道盡父母對子女的恩情
    清朝一共經歷了二百餘年,在這數百年中不僅一些皇帝被人們熟知,一些皇后也因為特殊原因被載入史冊廣為人知,其中慈禧是我們不得不提的一位皇后,在人們印象中,她是一位貪戀權力,不肯接受新事物的昏庸之人。 的確,慈禧此人掌控清朝時間幾十年,在這期間,我國打了諸多敗仗,有被逼籤下有損國威的羞辱條約。
  • 母親70大壽時,慈禧寫了一首詩祝壽,最後一句被許多人常掛嘴邊
    說道慈禧,恐怕大家能想到的所有不好的詞兒都會能她身上招呼。雖說個人能力氣場確實強大,在爭權奪利的過程中,殺伐果斷毫不猶豫,但是過於追求物質上的奢華,致使晚清遭受重創,也留下了千古罵名。圖片來源於網絡首先便是鹹豐留下的八名託孤大臣,他們極力阻撓慈禧專政,引起慈禧的嫉恨,她聯合鹹豐弟弟恭親王奕訢發動著名的辛酉政變
  • 慈禧一生只寫一首詩就能流傳千古,乾隆寫四萬多首卻都是垃圾
    無論是李白還是杜甫,他們的詩都能夠流傳千古,而慈禧一生只寫過一首詩,同樣能流傳千古。清朝迅速衰敗,和慈禧分不開關係,但也只是一部分原因罷了。自乾隆閉關鎖國之後,清朝的命運就已經註定。不過慈禧能寫出一首流傳千古的詩也的確讓人想不到,甚至很多人知道詩,卻不知道詩是慈禧寫的。
  • 慈禧寫的這句詩,一字一淚,千古流傳,可你千萬別當真
    公元1876年,時逢慈禧母親富察氏70大壽,慈禧禮物都準備好了,欲親自回家見老母的,不料有外國使節突然造訪。慈禧一聽老外,腿就有些發軟,只好打消了陪母親過生日的念頭,去接待老外。想想覺得挺對不住母親的,於是慈禧拿起筆,寫了一首詩,託人帶去,詩曰:此詩前三句倒是稀鬆平常,唯最後一句"可憐天下父母心"一字一淚,千古流傳;如平地一聲雷,引起幾乎所有人的共鳴; 又如一顆子彈,瞬間擊中人心中之最軟弱處……
  • 慈禧太后的母親過60大壽時,她作一首詩,現成千古名句,人人會念
    中國古代人才輩出,湧現出很多人才,而很多名言名句更是流傳至今。下面,就來看古代一男一女兩牛人的千古絕句。提起三國的才子曹植,大家就會想到他的《七步詩》,其「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這句詩更是廣為流傳,而曹植也憑此躲過曹丕的「屠龍刀」。
  • 慈禧一生只寫過28個字,有一句流傳至今成為千古佳話,卻無人知曉
    說到慈禧太后,大家對她的第一印象應該更多的是昏庸或者腐敗,或者導致了清朝的加速滅亡吧?而且當時在慈禧太后的操控下,還籤訂了很多不平等條約,回看這5000年來中國的歷史,也就慈禧能夠昧著良心做出喪權辱國的行為。
  • 慈禧母親七十大壽,她寫了一首打油詩,沒想到最後一句成千古名句
    慈禧思念母親關於慈禧的孝順我們無法辯駁。為什麼?因為現在許多父母經常脫口而出的一句口頭禪「可憐天下父母心」就是出自慈禧之手,如今更是成為流傳千古的名句。小編不是開玩笑這可是有史可考。此時有恰逢自己的老母親七十大壽,想想母親的不容易,慈禧也是思母心切。
  • 喜歡李白的慈禧,一生寫過一首詩卻流傳百年,如今老年人常掛嘴邊
    歷史上的封建統治者,幼年出生在宮廷之中,受到了良好的儒家教育,因此他們往往也能夠吟風弄月,不少人都有著寫詩的愛好,比如劉邦寫下《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再比如寫下「肅肅秋風起,悠悠行萬裡」的隋煬帝以及「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
  • 母親大壽不能到賀,慈禧愧疚之下寫了一首詩,最後一句人人都會說
    所以在民間就經常流傳著一句經久不衰的詩句:可憐天下父母心。這句詩既反映了父母對孩子的重視與寵愛,也反映了孩子對父母的愛的回饋。母親大壽不能到賀,慈禧愧疚之下寫了一首詩,最後一句人人都會說!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清朝的最後的實際掌權者就是傳說中的西宮太后慈禧太后。慈禧的出身也不低微,甚至可以說是高貴了。慈禧太后是滿洲鑲藍旗的正統葉赫那拉氏族。
  • 母親慶祝70大壽,慈禧作了一首詩,其中一句流行至今人人都在說
    導語:說到慈禧,十個有八個是罵的。從同治皇帝登基開始,她便用盡各種手段來控制。先有慈安太后離世,後有罷黜大臣,到最後垂簾聽政。又自作主張跟世界列強宣戰,有了後來的八國聯軍侵華,遭遇了割地賠款的後果,還讓中國民族在歷史上經歷了上百年的屈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