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起源於中國,迄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17世紀大航海時代,茶傳至英國,經400多年本土化發展,形成獨具特色的英式茶文化。
如今,在喝茶這一塊,英國人的熱衷程度已超中國。據統計,我國每年每人喝茶1斤多,而英國,每年每人消耗近4斤,有喝茶習慣的人更是佔到80%!
「當時鐘敲響四下,世上的一切瞬間為茶而停。」這首英國民謠,唱出了其享譽世界的下午茶文化。
英國上層社會對茶的膜拜,源於一位葡萄牙公主。1662年,嗜好飲茶的葡萄牙公主凱薩琳嫁給了英國國王查理二世,她的嫁妝包括221磅紅茶和精美的中國茶具。
新王后優雅的泡茶方式令英國貴族爭相效仿,飲茶成為高貴的象徵,凱薩琳則被稱為「飲茶皇后」。
19世紀40年代,英式下午茶流行起來。
當時英國的生活習慣是,午餐非常簡單,而晚餐通常在晚上八點之後,下午容易感到飢餓。
一位公爵夫人安娜·福德,就吩咐僕人做一些小餅乾和鬆餅,配上中國的紅茶,招待她的閨蜜們。這麼有創意的方式,很快在英倫三島流傳,形成風氣。
發展到今天,兩國茶文化具體有哪些不同?
茶飲種類
中國茶葉種類很多,主要分為六大類茶:綠茶、紅茶、烏龍茶、黑茶、白茶、黃茶。每類茶因產地、工藝等的不同,還有更多細分。
英國人最初飲用的是綠茶,後來則鍾情於紅茶(black tea)。
原因據說一是紅茶更易保存,二來,英倫三島四面環海,終年陰冷潮溼,溫和暖身的紅茶自然大受歡迎。大吉嶺、阿薩姆奶茶等混合水果茶在當地頗受歡迎。
茶葉外觀
中國人泡茶時,將茶整片放在開水中,在氤氳的熱氣中欣賞茶葉的舒展。
英國用袋裝的茶葉末替代了茶葉,稱為速溶茶。茶葉較碎,需過濾裝置。
茶的配料
中國人喝茶習慣清飲,只用開水泡。有的也放一些枸杞、西洋參或棗片。
英國人喜歡在茶裡加入牛奶和糖。用佛手柑油調製的格雷伯爵茶、阿薩姆紅茶,成為經典而獨特的當地品種。
他們甚至將胡椒、黃油、雞蛋、威士忌等入茶,隨心所欲創造出多種口味。
佐茶糕點
中國人喝茶一般用花生、瓜子等乾果來配。廣東早茶文化,則有豐盛的糕點、小菜。
英國下午茶的典型就是三層託盤、上置不同糕點。最下層是鹹味的手指三明治,中間層是英式鬆餅,最上層是甜品蛋糕。
點心由下而上品嘗,從鹹到甜。音樂和鮮花必不可少,以古典為美。
飲茶器具
中國飲茶器具眾多,最具代表性的如陶瓷茶具、紫砂壺等。
英國飲茶器具,以骨瓷、銀錫製品為主。
飲茶時間
在多數國人眼裡,飲茶隨時可以進行,沒有儀式。有的是飯後喝茶,有的將茶作為全天的主飲料。或自己喝,或招待朋友,各有不同。
英國人嗜茶的風氣濃厚得多,一個典型的英國家庭一天至少喝5次茶。
早晨醒來的醒早茶、上午11點左右的紅茶佐茶點,午餐時奶茶,下午4點是著名的下午茶時間,晚上睡前還要喝告別茶。
飲茶禮儀
中國人接待客人時,常常會泡上一壺熱茶。在飲茶時,國人有「屈指代跪」的風俗,主人敬茶時,客人會將食指中指點碰桌面兩三下,以示感謝。
在英國,傳統英式下午茶是僅次於晚宴的社交活動,一般正裝,通常由女主人親自為客人服務,以表示對來賓的尊重。
茶道精神
中國茶,受佛家、道家思想影響,講究「和」「靜」「真」。一杯茶,一盞燈便可營造出超然不凡的精神境界。
英國茶文化講究淑女紳士文化,更活潑,重社交,強調一種優雅的格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