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一曲水磨悠揚,看一出生旦淨末醜。首屆青浦江南國潮節打開長三角...

2020-12-14 瀟湘晨報

「看江山在望中,一團簫管香風送。」當崑曲《浣紗記》曲調響起,拉開江南國潮節戲曲名家薈的序幕。看到舒捲飄逸的水袖甩動,身處江南園林實景的每一位觀眾彷佛置身於元朝。磕著瓜子、品著清茶,看著小曲……

12月12日,首屆江南國潮節在青浦的江南水鄉園林——大觀園舉行。古戲臺上,越劇、崑曲、滬劇、淮劇、黃梅戲、評彈……長三角代表劇種的戲曲名家薈聚。大觀樓前,二十多家老字號與非遺輪番展現時尚國潮魅力。滬蘇浙皖文化交匯,傳承與創新交融,在青浦這塊有著七千年歷史的土地上共同推開了一扇文化之門。

戲曲藝術,傳唱於江南小巷、低吟於焦窗之下。長三角作為戲曲藝術誕生、傳承的重要區域,此次江南國潮節,特邀多位戲曲名家聯袂登臺上演「戲曲名家薈」。既有崑曲表演藝術家谷好好展現的颯爽英姿,也有評彈表演藝術家範林元和馮小瑛吳儂軟語裡的兒女情長,還有滬劇表演藝術家朱儉激情澎湃的英雄氣概、淮劇表演藝術家梁偉平「都市新淮劇」的高亢激昂、越劇表演藝術家趙志剛婉轉雋永的尹派唱腔、京劇表演藝術家陳少雲海派京劇的蒼勁渾厚……

「銜山抱水建來精,多少工夫始築成!」上世紀80年代,大觀園在上海落地,園內的亭臺軒榭、假山池沼、花草樹木、近景遠景,無一不體現著明末清初江南古典園林的風貌,被稱為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上海地區具有代表性的園林佳作。

12月12日,當百年中華老字號和青浦非遺項目集結上海大觀園的亭臺樓閣,以「國潮集市」的形式,展現國潮新魅力。在大觀園裡和老一輩一起哼唱幾句「天上掉下個林妹妹」,品嘗一下兒時逛街要吃的狀元糕、還有媽媽身上護手霜的香味……都是年輕一輩回憶裡的「白月光和硃砂痣」。

在江南國潮節——國潮集市上,除了回憶還有時尚新潮,長三角老字號喬家柵、上海制皂、童涵春堂、美加淨、老廟黃金、馬利畫材、採芝齋、東陽酒業、玉德青瓷、張萃豐、知味觀、朱府銅藝……紛紛帶著他們的時尚新產品、聯名潮款來到現場。

在青浦的老牌文化地標——上海大觀園舉辦江南國潮節,凝聚長三角戲曲名家、中華老字號、青浦非遺項目。

近年來,青浦作為進博會的永久舉辦地和上海引領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最前沿,加快樹立青浦作為「上海之門」新形象,打造中國全球購物的橋頭堡、長三角協同創新的主陣地、上海對外服務的大前門和江南文化發展的示範區。首屆青浦江南國潮節正是在這一大背景下應運而出,用國潮這個切入口助力打開一扇長三角文化之門。

來源:周到

【來源:周到客戶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戲韻江南,用國潮打開長三角文化之門,首屆江南國潮節在青浦大觀園舉行
    12月12日,首屆江南國潮節在青浦極富江南水鄉園林特色的大觀園裡舉行。古戲臺上,越劇、崑曲、滬劇、淮劇、黃梅戲、評彈……長三角代表劇種的戲曲名家薈聚;大觀樓前,二十多家老字號與非遺輪番展現時尚國潮魅力,滬蘇浙皖文化交匯,傳承與創新交融,在青浦這塊有著七千年歷史的土地上共同推開了一扇文化之門。
  • 用國潮打開一扇長三角文化之門
    12日,首屆江南國潮節在青浦極富江南水鄉園林特色的大觀園裡舉行。古戲臺上,越劇、崑曲、滬劇、淮劇、黃梅戲、評彈……長三角代表劇種的戲曲名家薈聚;大觀樓前,二十多家老字號與非遺輪番展現時尚國潮魅力,滬蘇浙皖文化交匯,傳承與創新交融,在青浦這塊有著七千年歷史的土地上共同推開了一扇文化之門。「看江山在望中,一團簫管香風送。」
  • 偶人寫實生旦淨末醜(圖)
    (原標題:偶人寫實生旦淨末醜(圖))   系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
  • 生旦淨末醜亮相校園(圖)
    生旦淨末醜亮相校園(圖)
  • 青浦:首屆「江南國潮節」亮相大觀園
    青浦將以此次「江南國潮節」為契機,以藝術為媒,連通古典和現代、連通市民群眾和藝術家、連通青浦與長三角,以優美的江南曲韻唱響示範區文化合作交流。
  • 巴中說唱不一般 生旦淨末醜一人扮
    巴中說唱不一般 生旦淨末醜一人扮       「閒來無事談古今,士農工商要勤勞;天下耕讀最為本,嫖賭洋菸要誤人……」2月
  • 生旦淨末醜,唱本與戲曲中的幸福、勵志與不朽
    作者 | 千卷花萼樓來源 | 孔夫子舊書網App動態偶聽得梨園前輩趙榮琛先生唱《春閨夢》選段,不由耳心一亮,句句清音婉轉、細膩生動、聲情並茂,一字一聲入了我這久不聞國粹的濁耳我並非是票友,對各劇種了解很淺,只大體掌握一點常識,知道京劇有四大名旦「梅、程、尚、荀」,記得幾句經典曲目的唱段,如豫劇《花木蘭》「劉大哥講話理太偏」,黃梅戲《天仙配》「樹上的鳥兒成雙對」、《女駙馬》「為救李郎離家園」,越劇《紅樓夢》「天上掉下個林妹妹」,還有京劇《鍘美案》「駙馬爺近前看端詳」等等,戲曲藝術為生活的幸福感增加了甜味,我雖沒有聽過歌劇,但我覺得戲曲是各國百姓共通的精神語言。
  • 中國國粹京劇,生旦淨末醜,分別代表什麼
    中國國粹京劇,生旦淨末醜,分別代表什麼文/@成長新視點京劇,是中國的國粹。京劇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其中的多種藝術元素被用作中國傳統文化的象徵符號。生、旦、淨、末、醜是中國戲曲中人物角色的行當分類。在初期,京劇的行當仍分為生、旦、淨、末、醜五大類,後來才把生行和末行合併,取消了末行,變為生、旦、淨、醜四大類。一、生行。生行,是京劇中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種行當,也是重要行當之一,分為老生(鬚生)、紅生、小生、武生和娃娃生等。
  • 喬磊執導古裝大戲《生旦淨末醜》順利殺青
    網易娛樂3月4日報導 由華影紀元影視文化(北京)有限公司出品的古裝武俠電影《生旦淨末醜
  • 趙煊本色出演電影《生旦淨末醜》引發圍觀
    《生旦淨末醜》也是主演的古裝大戲正在後期中 .期待這個不一樣的富二代 。
  • 視頻︱一曲馬頭琴,悠揚大海邊
    視頻︱一曲馬頭琴,悠揚大海邊大眾日報記者 薄克國2020-07-22 21:11:11 發布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7月21日晚,以紅瓦綠樹、碧海藍天為背景的青島太平角海邊,飄來了悠揚的蒙古長調,
  • 南國書香節潮州分會場暨首屆讀書月將於8月1日正式啟動
    南國書香節潮州分會場暨首屆讀書月將於8月1日正式啟動 網信潮州 網信潮州微信號 gh_c02faa1cc2d3 功能介紹 發布網信工作動態,解讀網信政策法規,回應網信工作熱點。夏日炎炎,疫情未散,這個暑期,我們不如捧一本好書,暢遊於書海,享受一份屬於自己的「清涼天地」▼▼▼「全面小康 書香芬芳」2020南國書香節潮州分會場暨首屆讀書月將於8月1日正式啟動屆時紅桃粿APP全程視頻直播
  • 聽一曲悠揚的手風琴,走進油畫中的邊境之城
    奧布森生態農場一路,天空很藍雲朵很低,低得有時錯覺最遠的那一朵落在了地上,電線桿、風車、公路、孤獨的樹、天與地,構成線條簡潔的畫面,穿過似乎一望無際的荒原,一個鮮綠的農場闖入視野,如乾渴已久遇見了清泉,高高的白楊林包圍中的奧布森農場讓人眼前一亮:整齊的菜地、大片玫瑰花間雜著薰衣草
  • 水磨的吟唱
    因歷史悠久,洋布水磨群已被多次更換、修繕,並逐漸發展到現在的11座水磨,11座獨立的水磨坊集中分布在約150米長、15度陡降坡度的多兒河之上。在晨霧中,村寨裡升騰起嫋嫋炊煙,水磨裡泛起點點水花,洋布人的生活拉開了序幕。
  • 古詩《塞上聽吹笛》中,悠揚婉轉的羌笛聲,含有詩人的思念之情
    「56個民族,56個家,56個兄弟姐妹是一家」。中國自古便是多民族國家,56個民族想起相愛。都說愛情不分民族,不分國界,流傳千年的音樂同樣不分民族,不分國界。又是古典音樂,很多更是用少數民族特有的樂器才能吹奏者樂曲的意境。
  • 七夕之夜 一曲水磨調走近才子佳人
    原標題:七夕之夜,一曲水磨調走近才子佳人  七夕節,是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想過一個與眾不同的七夕?上昆特別打造的桃花樹也吸引觀眾在演出前和結束後爭相合影,期待能蹭一蹭古典範兒十足的桃花,桃樹上掛滿了觀眾手寫的心願牌。  近年來,上海崑劇團走出劇院,不斷發掘新觀眾群體。
  • 金鵬丨聽一曲城南小巷的薩克斯
    活動主題聽一曲城南小巷的薩克斯活動嘉賓金鵬活動時間04月30日(周日)15:00在曲徑通幽的、斑駁的城南小巷深處,傳來一曲悠揚飄渺的薩克斯曲……這一曲薩克斯,充滿了苦難、隱忍與不安,同時更交織著青春活動主題:聽一曲城南小巷的薩克斯——《南門小巷》新書分享會活動嘉賓:金鵬活動時間:4月30日15:00聯合主辦:糖點·iTangDian合肥大摩「紙的時代」書店
  • 一曲古琴《欸乃》青山緩風,煙雨水間
    回看天際下中流,巖上無心雲相逐。「欸乃」指的是槳櫓之聲或漁家號子聲,樂曲音調悠揚,清新雋永,以山水為意象抒發感情,乃是託跡漁樵,寄情山水煙霞,頤養至靜的一首名曲,散發出漢民族傳統文化的精神、氣質、神韻。
  • 生活是一道菜,苦辣酸甜鹹;人生是一場戲,生旦淨末醜,早安
    人生就是一場路過,赤條條來,赤條條去,帶不來一絲塵土,帶不走半片雲彩。你醉了,歲月無動於衷;你醒了,歲月麻木無言;你來了,歲月簡單如斯;你去了,歲月春秋依然。來和去的熱情與歲月無關,人生從頭到尾都是你一個人的獨舞,箇中曲折,自己承擔,箇中辛酸,自己品嘗,怎麼活,自己斟酌。早安!生活是一道菜,苦辣酸甜鹹,品了,嘆了;人生是一場戲,生旦淨末醜,唱了,醒了。
  • 聽唱段、耍花槍、畫臉譜,「南國紅豆」迷倒加拿大學生
    大洋網訊 聽粵劇、耍花槍、畫臉譜、逛粵劇藝術博物館,3月15日下午,來自加拿大艾伯塔省教育代表團師生一行來到西關培正小學和恩寧路的粵劇藝術博物館,體驗粵劇豐富的文化元素,感受「南國紅豆」的藝術魅力。廣州荔灣區西關培正小學,加拿大學生穿上粵劇戲服似模似樣地學起旦角的「蘭花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