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江南文化與國潮時尚碰撞,將產生怎樣的火花與溫度?12月12日,首屆江南國潮節在青浦極富江南水鄉園林特色的大觀園裡舉行。古戲臺上,越劇、崑曲、滬劇、淮劇、黃梅戲、評彈……長三角代表劇種的戲曲名家薈聚;大觀樓前,二十多家老字號與非遺輪番展現時尚國潮魅力,滬蘇浙皖文化交匯,傳承與創新交融,在青浦這塊有著七千年歷史的土地上共同推開了一扇文化之門。
江南之「韻」
「看江山在望中,一團簫管香風送。」在江南國潮節戲曲名家薈一開場,當聽到崑曲《浣紗記》曲調響起,看到舒捲飄逸的水袖甩動的時候,身處江南園林實景的每一位觀眾便沉醉於戲韻當中。
長三角作為戲曲藝術誕生、傳承的重要區域,江南文化的水韻悠長,都藏在戲曲的悠揚曲調裡。既有崑曲表演藝術家谷好好展現的颯爽英姿,也有評彈表演藝術家範林元和馮小瑛吳儂軟語裡的兒女情長,還有滬劇表演藝術家朱儉激情澎湃的英雄氣概、淮劇表演藝術家梁偉平「都市新淮劇」的高亢激昂、越劇表演藝術家趙志剛婉轉雋永的尹派唱腔、京劇表演藝術家陳少雲海派京劇的蒼勁渾厚……
傳統之「潮」
在大觀園裡和老一輩一起哼唱幾句「天上掉下個林妹妹」,品嘗一下兒時逛街要吃的狀元糕、還有媽媽身上護手霜的香味……都是年輕一輩回憶裡的「白月光和硃砂痣」。
在江南國潮節——國潮集市上,除了回憶還有時尚新潮,長三角老字號喬家柵、上海制皂、童涵春堂、美加淨、老廟黃金、馬利畫材、採芝齋、東陽酒業、玉德青瓷、張萃豐、知味觀、朱府銅藝……紛紛帶著他們的時尚新產品、聯名潮款來到現場。
文化之「門」
江南國潮節不僅是個節,更是平臺和節點。我們看到融合成為關鍵詞,戲曲名家薈中藝術家們對長三角經典戲曲劇種的表演和詮釋,既有戲曲之美,更有江南文化發展過程中,從地域文化到傳承創新的融合關聯;參與國潮集市的老字號們在厚積歷史底蘊的基礎上創新時尚國潮符號,更是直接融入日常生活當中,未來更期待在長三角文化的賦能結合下,展現更多國潮魅力,產生更高價值與影響力。
青浦位於長三角經濟圈的中心地帶,東聯大虹橋、西接江浙兩省,在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中擁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近年來,青浦作為進博會的永久舉辦地和上海引領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最前沿,加快樹立青浦作為「上海之門」新形象,打造中國全球購物的橋頭堡、長三角協同創新的主陣地、上海對外服務的大前門和江南文化發展的示範區,首屆青浦江南國潮節正是在這一大背景下應運而出,用國潮這個切入口助力打開一扇長三角文化之門。
作者:薄小波
編輯:徐晶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