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整個城市都沉入了黑夜,這盞燈也為你亮著。」
在深圳中心書城,這家中國內地堅持最久的24小時書店已有13年「不打烊」紀錄。如今,更多閱讀燈光如奮鬥者的前行燈塔,在這裡亮起,書城、書吧、圖書館、移動書棧……
深圳24小時書吧
如果說奮鬥是深圳的底色,
閱讀則是深入骨髓的基因。
11月8日,
深圳第二十屆讀書月正式啟動,
全國全民閱讀工作經驗交流會召開。
二十屆以來的這個
全民閱讀活動
已成為深圳這座改革之城、經濟之城的
文化名片。
「讀書月」不僅是保障和實現深圳市民閱讀權益的一項探索,更是深圳創新發展的新引擎。
第二十屆深圳(寶安)讀書月啟動儀式
為何深圳多年堅持地推動全民閱讀
一是市委和市政府建設「文化強市」的戰略定位;
二是一批有知識、有理想的深圳人懷揣信念、默默奉獻,推動深圳「讀書月」不斷發展壯大;
三是一批蜚聲文壇、思想理論界的學者積極參與;
四是有一套「政府倡導、專家指導、社會參與、企業運作、媒體支持」的運作模式。
深圳中心書城
「讀書月」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全民參與、協同運作是深圳「讀書月」活動取得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組織、動員社會各階層參與讀書月活動,將活動策劃、組織、實施、參與等各個環節向公眾開放,積極吸納各方意見,不斷拓展「讀書月」的深度和廣度。
「讀書月」產生了哪些積極影響?
深圳以「讀書月」為開端的深圳全民閱讀活動,倡導以讀書為榮、以讀書為樂的價值觀念,不斷引領深圳的城市文化精神,提升城市居民素質,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增強城市文化實力,培育城市創意創新精神,為深圳的城市發展提供文化創造力。
市民們認真閱讀
深圳的閱讀現況
如今,濃鬱的書香飄進了深圳的社區街道、學校家庭、企業機關,以「圖書館之城」「一區一書城,一街道一書吧」為核心的陣地建設日臻完善,以閱讀聯合會為紐帶的民間力量不斷壯大。
深圳平均每天約有51場閱讀文化活動在城市各個角落上演,平均每位深圳成年居民一年紙質圖書和電子圖書閱讀量加起來超過18本。
「讀書月」如何進一步發揮作用?
深圳將圍繞打造「城市文明典範」的戰略定位,
在廣度、深度、精度上提升全民閱讀工作水平和質量;
在新手段、新載體上提升全民閱讀工作水平和質量;
在法治化、制度化上提升全民閱讀工作水平和質量。
引領全民閱讀向縱深發展,努力打造一個與「先行示範區」相匹配的書香社會。
市民們席地而坐閱讀
「讀書月」熱門活動
「年度十大好書」
「年度十大好書」評選是深圳讀書月一項深受大眾喜愛的重要品牌活動,第二十屆深圳讀書月「年度十大好書」評選重點聚焦內地各出版單位所出版的文學類圖書,旨在推出具有人文關懷和思想深度的文學精品,讓文學歷久彌新,故更名為「年度十大文學好書」評選。
11月27日,讀書月「年度十大文學好書」經過終選正式揭曉。《T·S·艾略特傳——不完美的一生》《雲中記》《手上春秋——中國手藝人》《想像一朵未來的玫瑰》《你好,安娜》《星辰書》《二條十年(1955—1964)》《雨:一部自然與文化的歷史》《人生算法》《女俘愛瑪》上榜。
其中,阿來的《雲中記》經在場近300位嘉賓及讀者的共同投票,成為年度推薦圖書。
2019「年度十大文學好書」活動
首次舉辦企業家讀書月分享和薦書活動
該項活動通過倡導企業領軍人物的終身學習,通過學以致用來推動全民閱讀倡導和城市文明建設。活動的對話環節中,企業家們探討了企業管理實踐與讀書的關係,並為讀者薦書。
市民們在中心書城聽講座
「全球全民閱讀典範城市」是如何煉成的?
內塑精神
從首屆讀書月的「實現市民文化權利」,到第七屆的「讓城市因熱愛讀書而受人尊重」,第十七屆的「創新之城,讀具匠心」,再到今年的「先讀為快,行穩致遠」。
與時俱進的年度主題推進閱讀與城市關係的構建。前兩者更躋身「深圳十大觀念」,為城市注入強勁的精神動能,為涵養城市文明、激發創新潛能增添新活力。
外促交流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觀念創新下,讀書月正逐漸拓寬深圳的國際視野。
深圳海天出版社創新「中法講書團」活動,在中法多城輪流舉辦閱讀推廣活動;2015年首屆「閱讀雙城記」與英國愛丁堡開展閱讀文化交流。法國著名作家奧利維耶蓋日、塞西爾皮沃等來深講座萬人空巷;法國詩人紀堯姆,捷克技術大學語言學院教師、翻譯家紅佩佳與中國學者暢談國際文學。11月9日,「國際城際閱讀聯盟」的亮相,加深了深圳與維也納的親密度。
小市民們也熱愛閱讀
激發城市發展新動能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的城市精神體系、以國際先進城市為標杆的文化品牌體系、以媒體融合發展為標誌的現代文化傳播體系、以市民精神文化需求為導向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讀書月正發揮潛移默化的作用。
地鐵閱讀快閃活動
來到深圳圖書館五樓中心控制室,巨大的屏幕上,一條條動態線路圖穿梭忙碌,很多綠色閃亮的小點正在移動——這是深圳自助借閱機的配送系統,所有書籍的借閱和歸還路線一覽無遺,形成深圳市圖書借閱的實時大數據地圖。
數字閱讀走在全國前列
用技術賦能圖書事業和產業,是「科技之城」的優勢所在,「數字閱讀」進而成為讀書月的常設主題。每年讀書月期間發布的「年度深圳數字閱讀報告」,挖掘深圳市數字閱讀行業特點,描繪未來發展方向並給出建議,從而促進深圳數字閱讀產業發展。近幾年,深圳多次獲得「全國十大數字閱讀城市」殊榮。
去年讀書月期間,廣東大音音像出版社等有聲行業上遊代表,喜馬拉雅FM、蜻蜓FM等有聲領域主力,科大訊飛、聽伴等渠道方齊聚「2018有聲閱讀生態大會」,促進行業交流;
11月16日,深圳全新閱讀社區服務平臺正式上線,點擊進入「簡閱生活」小程序,每日好書好物推薦,作家籤名書籍的銷售、線下活動直播觀看、圖書榜單推薦、文學走讀等功能盡收眼底。
vr技術讓讀者走進書中意境
書城模式輸出
著名作家莫言評價:「因為讀書月,深圳擁有了一段靜美時光。」這從深圳線下各大書城、書店的閱讀景象可見一斑;
魯迅文學獎得主李修文攜新作《致江東父老》來到壹方城大商場內的「覔書店」;
知名語言藝術家李龍濱在中心書城與讀者分享聲音的魅力……
讀書月匯聚書業資源,激活書業活力。
文化品牌輸出
對外輸出的不僅僅是「書城模式」,更有文化品牌。
與讀書月共同成長的「中國童話節」由深圳市童話藝術團主導,通過讀書月平臺,如今已與哈爾濱、內蒙古、重慶等地合作,發展出「冰雪童話節」「草原童話節」「粵港澳大灣區童話節」等多個子品牌。
往屆讀書月「經典詩文朗誦會」活動
「書城」非一日築就。它的緣起要感激時任深圳圖書館館長的提案,傳承則離不開政府與民間的合力推進。
上下一心築「書城」
以「文化立市」推進「文化強市」,2003年原深圳市文化局提出建設「圖書館之城」的構想,更於2016年頒布全國首個為全民閱讀立法的《深圳經濟特區全民閱讀促進條例》。
去年書博會上,深圳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小甘接受採訪時提出「讓城市的每一扇窗都透出閱讀的燈光」。
在民間,後院讀書會、深圳讀書會、三葉草故事家族、彩虹花公益小書房等100多個閱讀組織用心播撒閱讀種子;本地媒體發起的「讀書月年度十大好書評選」成為品牌活動,從各部門到各區,從企業到社區,從學校到工廠,從宣傳文化界到社會各界,全方位動員參與。
每周一至周五的中心書城「深圳晚8點」活動
推廣全民閱讀是深圳夯實文化基石、煥發創新活力的重要途徑;
開展全民閱讀工作,是深圳建設文化強市的最基礎工作;
展望未來,深圳努力建設區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彰顯國家文化軟實力的現代文明之城,同樣需要全民閱讀的強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