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成為「全球全民閱讀典範城市」 已擁有7座超級書城

2020-12-06 SZNEWS

原標題:

書香浸潤市民生活 閱讀已成城市標識

深圳多年來倡導讀書,成就全民閱讀「領讀者」

深圳特區報2020年4月23日訊  最美人間四月天。今天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確定的第25個世界讀書日,我市閱讀活動在線上線下蓬勃開展,抖落滿城書香。

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人們的生活,卻更讓人們確定了閱讀的價值。在武漢,方艙醫院中的「讀書哥」因一張臥榻病床上讀書的照片走紅;國內圖書銷售市場的數據表明,疫情宅家期間,更多人重新拾起了大部頭;而移動閱讀軟體則統計出,疫情期間用戶比此前每個月平均多讀了1.1本書……

在深圳,閱讀同樣不會缺席人們的生活。3月底各個圖書館恢復開館後,每天開館前圖書館門口的長龍再次出現,讀者們戴著口罩、相隔一米排起長隊,這成了深圳這座「全球全民閱讀典範城市」的招牌畫面。

更讓人驚喜的是,深圳「真金白銀」將全民閱讀落到實處,世界讀書日當天,深圳首次面向市民發放共計10萬張購書現金抵扣券,不僅倡導市民讀書,更為市民「送書」。

於無聲之中滋潤心靈,用高貴堅持引領先行,深圳以智慧與情懷,持之以恆推動全民閱讀,讓城市的每扇窗戶都透著閱讀的燈光,照亮內心,指向未來。

新載體,打造數字閱讀的先鋒之城

最近,深圳圖書館的後臺捕捉到了這樣一組數據:1月24日以來,讀者館外訪問數字資源近31萬人次,與2019年同期相比上漲21.4%;館外下載資源流量達296萬兆,同比上漲53.7%。3月15日深圳圖書館「數字閱讀館」推出至今,讀者訪問量近25萬人次,資源訪問量達142萬人次,頗受讀者歡迎。

受益於深圳在數字閱讀多年來的大力經營,雖然深圳的圖書館和書城經歷了史上最長的閉館期,但讀者享受的公共閱讀服務得以在雲端繼續。

近幾年來,移動互聯技術的高速發展和廣泛滲透,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閱讀方式和閱讀習慣,閱讀的新載體、新手段層出不窮。深圳因時而動,充分發揮作為高新技術先鋒城市的先發優勢,嘗試運用新媒體、數位化產品促進全民閱讀,不斷推動閱讀載體創新。

自2015年起,深圳讀書月專設「網際網路+」板塊,扶持、推廣和運用有利於促進全民閱讀活動的技術創新,提升全民閱讀數位化的新水平:「手機閱讀季」連續向市民讀者免費派送數字閱讀禮包;深圳打造了國內第一家「全民閱讀網」,網絡文學原創大賽,數字圖書送青工,有聲閱讀生態大會等活動,大力推廣手機閱讀、網絡閱讀、電子書閱讀等多種方式;雲書城、全民閱讀APP、掌上書城APP、智慧書城等為代表的「數字書城」項目,讓讀書有了更多便利的載體。

閱讀永恆,載體創新。數據顯示,當前深圳居民平均每日數位化閱讀時長達88.54分鐘。去年,深圳發布的2018年全民閱讀發展報告指出,當年深圳成年居民數位化閱讀方式的接觸率為96%,遠遠高於全國73%的數位化閱讀率;而深圳成年居民人均電子圖書閱讀量為11.21本,也遠高於2018年成年國民人均3.12本電子書閱讀量。

有聲書也成為了許多人讀書的重要選項。根據音頻平臺喜馬拉雅對深圳地區用戶的數據統計,今年春節後的兩個月裡,深圳用戶較去年同期月活躍用戶增長13.5%。有聲書、兒童、人文等是深圳用戶收聽數量最多的門類。

2016年至2018年,深圳連續三屆獲評「中國十大數字閱讀城市」,並在2018年位列城市數字閱讀指數排行榜榜首。去年底,深圳發布的2018-2019年度數字閱讀報告顯示,全市數字閱讀用戶規模接近1856.30萬人,在全國排名第二。

新陣地,構築市民精神高地

市民楊亞迪經常在各地出差,但只要坪山圖書館有講座,就會乘坐高鐵第一時間趕來。「這裡不僅有書香,還可以與諸多大師名家面對面交流,充滿濃厚的人文關懷。」

屹立在公園湖畔,外形像一本翻開的書,開館一年來,由著名學者周國平任首任館長的坪山圖書館以新銳姿態活躍在深圳人的文化生活中。去年裡,圖書館已開展各類閱讀推廣活動372場,吸引了6.3萬人次讀者。

一個個新的閱讀場館,如熠熠星光,點亮著這座城市的精神家園。去年12月31日,擁有20萬種、70萬冊圖書的深圳第6座書城——深圳書城龍華城正式開業。龍華書城被稱為深圳書城轉型升級、迭代打造的新一代「美學書城」,為讀者帶去高品位美學化閱讀體驗。

如今,深圳已擁有7座一萬平方米以上的超級書城,673家公共圖書館,700多家實體書店。其中2019年前三季度全國銷售額前10名的書城,深圳佔兩家。二十多年來,深圳人均購書量保持全國領先。

多年來,深圳以閱讀為抓手,有效調配文化資源,推動實在、惠民的文化工程與閱讀活動。全覆蓋、普惠型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讓每個人都有參與文化活動、享受文化成果的權利。

「你們把城市中軸線給了『書』,了不起!」去年讀書月期間,在深參加全國全民閱讀工作經驗交流會的各地代表們參觀了深圳的文化設施,他們登上深圳圖書館和中心書城之間的連廊平臺上,眺望城市徐徐舒展的寬闊畫卷,不覺連聲讚嘆。

這座城市從不吝惜對文化建設和全民閱讀的支持。依照《深圳文化創新發展2020(實施方案)》規劃,未來幾年,深圳將基本形成「一區一書城、一街道一書吧」格局,全市十區(新區)將建成10座書城、100個書吧,書城書吧將成為深圳人身邊的「文化客廳」。

在去年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發布的第十六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中,深圳在城市閱讀指數、城市個人閱讀指數、城市公共閱讀服務指數三項榜單上均位居首位,被評價為「全民閱讀活動開展最早、活動影響力最大、活動效果最好的代表性城市」。

新閱讀,描摹城市人文風景

在梅山中學初一的網絡授課上,語文老師柏華給同學們布置了閱讀作業,最近讀的是李娟《遙遠的向日葵地》,同學們紛紛交來了名家名作的讀後感、點評或仿寫,不少同學最近一直堅持在群裡發自己的朗讀音頻,還有人當起了主播,與大家分享他們的讀書體會。

從校園到家庭、從企業到工廠、從社區到商場,都可以成為閱讀的空間。在深圳,星羅棋布在各個社區街道的公共圖書館、零門檻即可申辦的全城通用借書證、便利的24小時自助圖書館,保障了市民的文化權利;而各領域各機構組織的閱讀組織、充滿了創新活力的公眾閱讀活動,則讓這座城市一年四季,書香飄溢。

今年的世界讀書日活動,深圳除了發放購書券之外,深圳圖書館的「共讀半小時」活動將開啟AR閱讀會場,並首次連線湖北省的圖書館和共讀點;深圳書城將邀請文化名家雲端薦書,還將招募「小小閱讀推廣人」;少兒圖書館開展粵港澳線上閱讀推廣活動,增進各地少兒之間的文化交流……從每年世界讀書日的繽紛閱讀大餐、舉辦了二十屆的深圳讀書月,到近兩年來開啟的深圳書展,這座「愛閱之城」的閱讀品牌深耕城市,並在不斷創新中向上生長。

在深圳,4月23日不僅是世界讀書日,還是立法規定的深圳市未成年人讀書日。深圳活躍著100多家民間閱讀組織,深圳讀書會、後院讀書會、三葉草故事家族、彩虹花公益小書房……其中大部分是由「故事爸爸」「故事媽媽」們組成的親子閱讀機構。

疫情期間,「閱芽計劃」的工作人員更加忙碌了。深圳婦聯、愛閱公益基金會等多個單位聯合發起「閱芽計劃」,全國首家向0-6歲兒童免費發放「閱芽包」,為深圳家庭送去早期閱讀的大禮包。最近這段時間,「閱芽包」改為快遞發送到各家各戶,鼓勵各個家庭開展親子閱讀。

深圳還開創了全國首個由政府牽頭組織的「閱讀推廣人」培育計劃。「閱讀推廣人」向公眾傳播閱讀理念,在全市撒播「讀書種子」,提升市民尤其是青少年兒童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自深圳市首屆閱讀推廣人培訓開展至今,經過專業培訓並取得合格證書的閱讀推廣人已達174人。

在國務院參事、作家張抗抗看來,深圳在建城之初,就植入了「熱愛閱讀」和「崇尚文化」的基因,深圳很早就有了「文化自覺」。「深圳人用創新的辦法,讓閱讀這件務虛的事情落到實處。」作家池莉在深圳也有類似的表達:「深圳的創新能力,讓這座城市的閱讀生活充滿活力。」

精緻的閱讀空間、優質的閱讀服務、智能化的閱讀設施、高素質的閱讀人群、創新整合的閱讀資源,營造出現代城市的美好公共文化生活。如今,閱讀已成為深圳的一個重要文化標識和精神符號,為這座青春之城注入優雅沉靜的詩書之氣,並不斷激發起城市的活力與潛力。(記者韓文嘉)

相關焦點

  • 全民閱讀典範城市 深圳每萬人擁有一座圖書館
    和深圳書城相得益彰的是其APP「掌上書城」,融圖書查詢、智能導購、書單定製、文化活動、掌上銷售等功能於一體,「這是國內首個通過移動網際網路提供實體書店及書城文化綜合體服務的移動應用。」深圳出版發行集團總經理尹昌龍說。被列入《深圳文化創新發展2020(實施方案)》重點建設的全民閱讀數字產品「全民閱讀」app於2016年11月正式上線,擁有50萬本電子圖書,40多個圖書種類。
  • 深圳憑什麼是全球全民閱讀典範城市?書香深圳是這樣煉成的!
    二十屆以來的這個 全民閱讀活動 已成為深圳這座改革之城、經濟之城的 文化名片。 深圳以「讀書月」為開端的深圳全民閱讀活動,倡導以讀書為榮、以讀書為樂的價值觀念,不斷引領深圳的城市文化精神,提升城市居民素質,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增強城市文化實力,培育城市創意創新精神,為深圳的城市發展提供文化創造力。
  • 坐擁7座超級書城、700多家實體書店!深圳獲評「年度書店之都」
    深圳獲得2019「年度書店之都」稱號,是唯一獲此殊榮的城市。「新時代杯」中國書店年度致敬活動自2017年始,此次是活動第三次舉行。現場頒發了「年度書店之都」「年度最美書店」「年度主題書店」等8個致敬獎項。在「年度書店之都」的申報城市中,深圳在書店數量、全民閱讀率、書店類型和政府政策支持力度等綜合評價當中得分最高,榮獲2019「年度書店之都」稱號。
  • 尹昌龍:讓閱讀舞動城市—全民閱讀的深圳故事
    尤其是在創造舉世矚目的經濟成就的同時,深圳也建構了蓬勃繁盛的文化生態。2000年,深圳創設讀書月,成為國內較早開展全民閱讀工作的城市;201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深圳「全球全民閱讀典範城市」稱號;2019年,深圳榮列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城市閱讀指數排行榜榜首……深圳,已經走上了一條書香馥鬱、續航持久的先行之路。
  • 深圳持之以恆推動全民閱讀建設學習型城市
    在深圳讀書月走過20年的重要節點上,由中宣部(國家新聞出版署)主辦的全國全民閱讀工作經驗交流會將在深圳舉行,時隔10年,如此高規格、重量級的閱讀盛會再次選擇在深圳舉行,正是全國各界對「全球全民閱讀典範城市」、對深圳讀書月20年「高貴堅持」的讚許與肯定。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要加快推進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學習大國建設」,「要提倡多讀書,建設書香社會」。
  • 一個城市,六座書城——
    深圳出版集團旗下的6座書城已成功轉型為城市公共文化服務的提供者,建立了以書業為核心、以書城為平臺的新型文化商業業態,努力為市民提供一個集閱讀學習、展示交流、聚會休閒、創意生活於一體,文化消費和精神體驗相結合的複合式城市文化生活中心和文化綜合體,成為推進全民閱讀、涵養城市文明、引領城市風尚的主陣地和重要平臺,並通過構建多層次的書城文化綜合體,形成了業態跨界交流與融合的「書城+」模式。
  • 深圳閱讀已走在世界前列
    深圳晚報訊 (記者 馬君桐 實習生 姜曉雪) 11月28日,2020深圳讀書論壇在中心書城北區再次開講,國務院參事、深圳讀書月總顧問王京生,北京大學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陳平原,國務院參事、資深出版人樊希安一同帶來了一場「在歷史的天空下」對話,暢談閱讀與城市的關係。
  • 深圳獲評「年度書店之都」
    深圳獲得2019「年度書店之都」稱號,是唯一獲此殊榮的城市。「新時代杯」中國書店年度致敬活動自2017年始,此次是活動第三次舉行。現場頒發了「年度書店之都」「年度最美書店」「年度主題書店」等8個致敬獎項。在「年度書店之都」的申報城市中,深圳在書店數量、全民閱讀率、書店類型和政府政策支持力度等綜合評價當中得分最高,榮獲2019「年度書店之都」稱號。
  • 深圳讀書月累計吸引約1.5億人次 人均年閱讀紙質圖書7.23本
    深圳閱讀活動 日均51場深圳讀書月累計吸引約1.5億人次以書會友 人均年閱讀紙質圖書7.23本、電子圖書11.21本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8月9日訊(記者 聶燦)三個月後,深圳人為之欣喜的文化嘉年華——「深圳讀書月」將盛大開啟。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深圳讀書月將迎來第21屆。
  • 深圳獲評「年度書店之都」,全國唯一!
    深圳獲得2019「年度書店之都」稱號,是唯一獲此殊榮的城市。「新時代杯」中國書店年度致敬活動自2017年始,此次是活動第三次舉行。現場頒發了「年度書店之都」「年度最美書店」「年度主題書店」等8個致敬獎項。在「年度書店之都」的申報城市中,深圳在書店數量、全民閱讀率、書店類型和政府政策支持力度等綜合評價當中得分最高,榮獲2019「年度書店之都」稱號。
  • 深圳特區40年的青島啟示⑧:讓城市因熱愛讀書而受人尊重,把青島...
    2003年,深圳市「圖書館之城」建設正式啟動,2004年納入深圳市委、市政府實施的「文化立市」戰略框架。及至2019年底,深圳擁有7座一萬平方米以上的超級書城,673家公共圖書館,700多家實體書店,更有286個各類自助圖書館,共同形成了覆蓋全市所有街區的公共圖書館網絡體系。
  • 擁有強大學習能力將無往不勝 全民閱讀引領深圳先行
    40周年,深圳讀書月也已舉辦了20屆。20年來,深圳讀書月累積舉辦各類閱讀文化活動8083項,捐贈愛心圖書2500餘萬元,邀請王蒙、金庸、莫言、饒宗頤、周國平、白巖松等100餘位名家開壇設講。以深圳讀書月為旗幟的全民閱讀引領深圳走出了一條書香馥鬱的先行路。日前,深圳讀書月組織者之一,深圳出版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尹昌龍接受了羊城晚報記者獨家專訪,回憶深圳文化發展歷史。
  • 快評|來閱讀,讓這座城市的觀念繼續「燃」
    作為"全球全民閱讀典範城市",每個人的閱讀,都是深圳閱讀圖景乃至生活圖景中的重要一塊。每逢書展活動,我們都可以看到許多讀者不畏風雨烈日排著長隊入場,感受閱讀的力量。又不知有多少初來深圳的年輕人,首先在書城、圖書館中建立起對這座城市的聯絡感、認同感、歸屬感,在閱讀中培育起自己與這座城市相契合的氣脈、觀念和志向。
  • 全民閱讀成為深圳重要的文化標識和精神符號
    閱讀成為深圳人的一種生活方式。圖為書城裡的讀書人。深圳商報記者 韓墨 攝7月,和溫度一樣升高的,是深圳人日益增長的閱讀需求。「讓城市的每扇窗戶都透著閱讀的燈光」——這不僅是深圳人的集體追求,更是一種風尚。
  • 漫步在閱讀的星空下 徜徉在知識的海洋裡
    在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在書博會舉行之際,當看到已成為「全球全民閱讀典範城市」的深圳之蓬勃興盛、生機盎然時,我們更深刻理解了閱讀對於個人、對於城市、對於民族的長遠意義。讀書,是門檻最低的高貴之舉。推廣全民閱讀,是深圳高貴的堅持。這座只有38年建城史的城市,卻二十年如一日推動全民閱讀,這是對一種高貴的人文價值的堅守。
  • 閱讀權利:一座城市的文化夢想與追求
    4月1日,《深圳經濟特區全民閱讀促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施行,標誌著深圳這座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全球全民閱讀典範城市」殊榮的學習之城,實現了從公共文化服務到文化治理的美麗嬗變,率先在全國以法律形式釐清了政府、社會、市民三者之間在閱讀推廣參與方面的關係,體現了一座城市的文化夢想與追求。
  • 享受六大書城九折優惠
    3月底各個圖書館恢復開館後,每天開館前圖書館門口的長龍再次出現,讀者們戴著口罩、相隔一米排起長隊,這成了深圳這座「全球全民閱讀典範城市」的招牌畫面。文惠券的發放使用既是深圳在增進市民文化福利上的又一創舉,也體現了「全球全民閱讀典範城市」的「先行示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深圳是首個專門針對閱讀發放現金消費券的城市,並且金額較大,力度空前,體現了深圳市對推動全民閱讀的高度重視。
  • 第二屆深圳書展在中心書城開幕 深圳讀書月總結分享會同期舉行
    第二十一屆深圳讀書月總結分享會暨第二屆深圳書展開幕式昨日在中心書城舉行。
  • 政協委員:建設全球區域文化中心城市 每個深圳人都有份參與
    深圳以「文化創新2020實施方案」為總抓手,正在努力建設文化中心城市和國際創意先鋒城市,接下來應該怎麼做?12月16日的政協委員議事廳聚焦深圳建設全球區域文化中心城市的路徑,深圳市政協主席戴北方;市政協副主席王璞出席了當天的委員議事廳。
  • 當「文學之都」遇上「閱讀之城」
    南京——「世界文學之都」深圳——「全球全民閱讀典範城市」南京和深圳作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都致力於以創意助力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在創意領域的相互交流,為彼此提供了城市建設的靈感和可供借鑑的經驗。作為創意城市友誼的延伸,兩座城市在文學閱讀方面,同樣產生了諸多共鳴,由於在文學和閱讀領域取得的突出成果,南京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為「世界文學之都」,深圳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表彰為「全球全民閱讀典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