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文化溝通到心靈融通——濰坊打造兩岸特色交往交流品牌聚焦

2021-01-12 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5月9日濰坊訊 四月的濰坊,鳶飛草長,海闊潮生。伴隨著第三十四屆國際風箏會的舉行,海峽兩岸風箏文化交流活動也悄然邁進了第十個年頭,作為濰臺文化交流的一條鮮明主線,兩岸風箏文化交流已然成為增加兩岸文化認同和心靈契合、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展現濰坊特有活力的金字招牌。此後,海峽兩岸休閒觀光農業交流會、全國涉農臺資企業研討會等活動隨之展開,濰臺兩地在教育文化、休閒農業、科技創新、醫療健康等領域不斷擴大合作範圍,產業合作的道路也越走越寬。

  一項項創新突破,一場場熱烈互動,都為兩岸交流寫下了濃墨重彩的絢麗篇章。而市黨代會提出的「一三四七」目標任務和戰略重點,更為全市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深化對臺合作找準了結合點,也為濰坊打造兩岸特色交往交流品牌明確了重點。

  一條風箏線,牽起兩岸親情

  

  (海峽兩岸風箏文化交流活動現場)

  自開辦以來,海峽兩岸風箏文化交流活動在增進兩岸交流與合作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第十屆海峽兩岸風箏文化交流活動期間,舉行了兩岸青年風箏放飛表演、「印象臺灣」兩岸大學生手繪畫、「走進風箏故裡·感知齊魯文化」風箏創意繪製比賽、兩岸大學生插花藝術交流、創新創業典型座談會、兩岸大學生聯誼會等10餘項活動,吸引了臺灣海峽兩岸教育交流促進協會、朝陽科技大學、大仁科技大學師生和新竹縣、臺北市、高雄市、雲林縣、花蓮縣等縣市風箏協會、愛好者百餘人參加,整個活動過程充滿了體驗式、互動式交流。

  「特別高興能來濰坊參加這些活動,以前對這裡的印象都是聽別人說的,感覺很遙遠,真的來了才發現跟想像不同。我們親手做了風箏,還去了文展會和畫節,了解了傳統文化,感到很震撼。」4月17日,在「走進風箏故裡·感知齊魯文化」風箏創意繪製比賽現場,臺灣朝陽科技大學的張同學說,來到濰坊之後,對博大瑰麗的中華文化有了親身體會,也有了更深的感觸。

  濰坊擁有豐富的傳統文化資源,在此基礎上,濰臺交流以風箏文化為線,組織臺灣青少年積極參加文化交流項目。在第十屆中國(濰坊)文化藝術展示交易會上,同學們近距離體驗刺繡、臉譜、和田玉、唐卡、泥塑、剪紙、年畫、硯雕等中華文化藝術,真切感受到了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和獨特魅力。大家還參觀了青州博物館、坊茨小鎮等地,並聆聽了鄭板橋的「難得糊塗」來源、和樂由來、朝天鍋趣聞等地方典故,體驗了中華傳統文化之美,加深了對傳統文化的感受和認識。

  

  (走進風箏故裡·感知齊魯文化風箏創意繪製比賽)

  

  (兩岸青年展示自己的繪製作品)

  風箏作媒,情牽兩岸。通過感知齊魯文化,增強了彼此的文化融合,通過各項賽事活動,增進了同學們的友誼,通過風箏放飛體驗,拉近了相互之間的距離,讓濰臺青少年真正感受到了「兩岸一家親」。

  一方少年遊,構築溝通橋梁

  

  (體驗感知傳統文化魅力)

  兩岸交流,歸根到底是人與人的交流,尤以青少年之間的交流為甚。為此,目前的兩岸交流更多關注青少年成長、民眾來往,圍繞為兩岸大學生、青年提供更多交流機會和舞臺,實現心靈層次上的契合。

  海峽兩岸風箏文化交流活動期間,通過開展「一對一」結對交流,邀請兩岸學生攜手繪製「印象臺灣」手繪牆等活動,雙方學生在共同繪製中體驗了寶島之美,拉近認知距離;圍繞「文化傳承·共創未來」等主題開展聯手風箏創意繪製比賽,暢想兩岸攜手共進的美好願景,增強了兩岸學生們的民族自信;邀請兩岸學生協作扎制風箏,共同放飛親手製作的風箏,實現了在相互協作中感知快樂;開展兩岸學生插花藝術講座,邀請知名藝術大師現場講解插花藝術,以插花藝術交流為契機,促進兩岸學生情感互動,增進了心靈契合。系列活動結束後,兩岸青少年們不舍之情感念於表,紛紛留下各自聯絡方式,組建了風箏文化交流活動「朋友圈」,「兩岸師生一家親,風景濰坊獨好」體現的淋漓盡致。

  近年來,濰臺青年交流持續頻繁熱絡。截至目前,全市已舉辦海峽兩岸風箏交流活動、魯臺職業院校校長交流會、魯臺青少年武術交流活動、兩岸青少年書畫藝術作品展等多項活動,並積極組織濰坊學生入島與臺灣青年學生開展交流,以「體驗式交流」新理念引領濰臺青年交流深入開展。

  創新創業是推動兩岸青年交流的重要領域。為了給兩岸青年合作交流創業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氛圍,激發青年創新活力,濰坊出臺了相關政策,舉辦了「中國(濰坊)工業設計周」、兩岸設計力暨青年創新創業論壇等活動,探索建立了「以企業帶個體、企業人才雙選擇」的臺灣青年創業就業機制。目前,全市已經吸引十餘名臺灣青年入駐創業,在歌爾聲學等大型企業就業的臺灣青年已達數十位。

  一場文化戲,帶出特色產業

  文化發源於民間、植根於民間、傳承於民間,是兩岸同胞共同的血脈和根基。2015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參加政協民革、臺盟、臺聯委員聯組討論時指出,兩岸血緣相親,文緣相承,文化交流大有文章可做。目前,濰臺兩地互設了「臺灣文化藝術館」、「山東濰坊民間文化藝術館」,成為兩地民眾體驗相互文化的重要陣地,尤其是後者,更是結合了濰坊傳統文化與臺灣文創理念,有效彰顯了濰坊的「文化名市」品牌。

  借著文化的翅膀,兩岸文化交流持續增溫,經貿往來不斷升級,並帶動了文化旅遊、創意農業等特色產業的發展。本屆海峽兩岸風箏文化交流活動期間,圍繞人才、技術、科教、經貿等領域,臺灣參訪機構、大學負責人、參訪師生實地考察了山東畜牧職業學院、惠康飼料、合力牧業、邵山奶牛場等重點企業和創業基地,有關雙方就共建魯臺現代農業研究院、合作辦學和開設臺灣特色學前教學班、共建「印象臺灣」創業園等項目達成了合作意向。在此之前,已經有宋香園生態世界、華榜科技、臺農商貿、5號倉庫、喜滿客影城、「五福」文化村等文化產業項目落戶濰坊,包括1789南大營、玉泉窪合作社、達納蘇斯、京廣書城等在內的項目借鑑臺灣理念進行了提升。壽光、青州與臺灣在研發和推廣先進實用的農業技術、休閒農業觀光等方面進行了深度合作,引進臺灣先進農業技術和管理模式,共同開發農村特色文化旅遊建設項目。

  先觀銀線悠悠連情誼,再賞兩岸農業結碩果。一系列的文化交流活動,讓濰臺交流在文化和藝術上更上一層樓,同文同種的血濃於水於交會中互放光芒。在這一過程中,濰坊也打造起了海峽兩岸風箏文化交流活動、海峽兩岸休閒觀光農業交流會等一批品牌活動,推動了兩地的產業對接合作。(中國臺灣網山東通訊員 薛靜)

相關焦點

  • 銀線連兩岸 風箏傳友誼——第十二屆海峽兩岸風箏文化交流活動聚焦
    銀線連兩岸 風箏傳友誼——第十二屆海峽兩岸風箏文化交流活動聚焦 2019年04月30日 15:43:00來源:中國臺灣網 活動期間,舉辦了兩岸青年風箏放飛表演、海峽兩岸休閒農業觀光交流、兩岸青年創新創業交流會、兩岸大學生扎染非物質文化體驗交流等活動,來自臺灣海峽兩岸教育交流促進協會、臺灣朝陽科技大學、臺灣明道大學、臺灣健行科技大學、臺灣大仁科技大學以及山東科技職業學院等百餘名師生和風箏愛好者參加。活動充分發揮濰坊悠久的風箏文化優勢,引領著濰臺兩地青年開展深入交流。
  • 龍巖武平:打造定光佛文化品牌 促進兩岸交流合作
    該活動採用網絡連接直播方式,通過省級官方新聞網站及當地旅遊達人,把兩地各自的特色景區以直播互動的方式相互推介。此次兩岸合作交流,是在定光佛文化節交流活動持續影響下的又一次深度合作。近年來,武平與臺灣方面圍繞定光佛文化展開經常性交流合作,定光佛文化成為維繫兩岸情感的一條紐帶,在增進同胞感情和促進兩岸交流合作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夯實了基礎。
  • 龍巖武平:打造定光佛文化品牌 促進兩岸交流合作
    該活動採用網絡連接直播方式,通過省級官方新聞網站及當地旅遊達人,把兩地各自的特色景區以直播互動的方式相互推介。此次兩岸合作交流,是在定光佛文化節交流活動持續影響下的又一次深度合作。近年來,武平與臺灣方面圍繞定光佛文化展開經常性交流合作,定光佛文化成為維繫兩岸情感的一條紐帶,在增進同胞感情和促進兩岸交流合作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夯實了基礎。
  • 第十一屆海峽兩岸風箏文化交流活動
    作為陪伴濰臺兩地新一代青年成長進步的優秀交流品牌活動,海峽兩岸風箏文化交流活動正式開啟了下一個黃金十年。    回望過去的十年,海峽兩岸風箏文化交流活動始終初心未改,砥礪前行。秉持「兩岸一家親」的理念,最大程度凝聚兩岸青年最大公約數,畫好理想的同心圓,激勵兩岸青年投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使命和擔當,鑄就服務祖國和平統一的磅礴力量。
  • 文化交流升華兩岸情緣 漳州深化漳臺文化交流合作
    (資料圖片)高志堅攝   文化是海峽兩岸同胞心靈和情感的紐帶。近年來,漳州市充分發掘祖地文化資源,積極深入開展與臺灣全方位的文化交流合作活動,充分展示了閩南傳統文化藝術魅力,增進了兩岸文化同根同源的認同感,拉近了兩岸人民的感情。
  • 情聚牡丹之都 共促兩岸文化交流 菏澤市海峽兩岸文化藝術交流協會...
    揭牌儀式「協會將以『挖掘、整理、利用菏澤市豐富的文化藝術資源開展對臺文化藝術交流與合作,加強菏臺人員往來,溝通兩岸人民感情,實現同胞心靈契合』為宗旨,配合、協助市政府完成各類相關對臺工作事務。」大家合影留念據了解,菏澤海峽兩岸文化藝術交流協會還將通過各種交流活動,向臺灣地區各界民眾充分展現菏澤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藝術特色、獨特的風土人情及區位優勢,促成臺商臺企投資、落地,打造成菏臺兩地文化界全方位常態化交流的新平臺和拉緊兩岸同胞心靈溝通的新紐帶。
  • 濰坊昌邑市飲馬鎮:聚焦特色小鎮建設 打造鄉村振興樣板
    齊魯網濰坊12月26日訊(通訊員 韓旺)今年以來,飲馬鎮以開展「工作落實年」為抓手,以「三個堅定不移」為工作主線,堅持在解放思想中樹牢新發展理念,在搶抓機遇中完善發展思路,在狠抓落實中錘鍊實幹作風,奮力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 情聚牡丹之都共促兩岸文化交流——菏澤海峽兩岸文化藝術交流協會成立暨首屆菏澤海峽兩岸文化藝術交流展開幕
    菏澤文旅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吳福華當選為菏澤市海峽兩岸文化藝術交流協會會長。 「協會將以『挖掘、整理、利用菏澤市豐富的文化藝術資源開展對臺文化藝術交流與合作,加強菏臺人員往來,溝通兩岸人民感情,實現同胞心靈契合』為宗旨,配合、協助市政府完成各類相關對臺工作事務。」
  • 聚焦兩岸合作交流 聚力吉臺融合發展——寫在第十七屆贛臺(吉安)經貿文化合作交流大會之際
    這些年,吉安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對臺工作紮實有效,吉臺兩地手牽手、心貼心,攜手合作,融合發展的步伐愈加堅定——老區吉安,以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踐行初心使命,展現忠誠擔當,為兩岸和平發展、實現祖國統一貢獻吉安力量;奮進吉安,以久久為功的韌勁,鉚住臺資,打造對臺工作品牌,形成難能可貴的「吉安現象」;溫暖吉安,以「四最」營商環境,貼心服務,為臺商在吉發展保駕護航
  • 臺灣同胞多數支持加強兩岸交流 海峽論壇繪就兩岸最大「同心圓」
    臺灣同胞支持加強兩岸交流馬曉光表示,海峽論壇從創辦以來,一直本著「兩岸一家親」的理念,堅持「民間性、草根性、廣泛性」的定位,充分發揮了擴大和深化兩岸民間交流、共同弘揚中華文化、助推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促進兩岸民眾心靈契合的積極作用,已成為目前兩岸規模最大、參與最廣泛的民間交流活動,是凝聚兩岸同胞、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共同民意的重要平臺。
  • 兩岸交流交往日趨熱絡
    主持人:  北京「雙解除」之後,兩岸百姓的生活已經基本恢復正常,臺商們紛紛準備來大陸投資,兩岸的民眾急需交流交往,兩新聞媒體之間的互訪也陸續展開了。兩岸的往來,在冷清了一段時間之後,出現了熱絡的局面。今天我們的演播室就邀請到了國臺辦交流局副局長賀之軍先生,一起來聊聊這個話題。
  • 臺灣同胞多數支持加強兩岸交流 海峽論壇繪就兩岸最大「同心圓」
    臺灣同胞支持加強兩岸交流  馬曉光表示,海峽論壇從創辦以來,一直本著「兩岸一家親」的理念,堅持「民間性、草根性、廣泛性」的定位,充分發揮了擴大和深化兩岸民間交流、共同弘揚中華文化、助推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促進兩岸民眾心靈契合的積極作用,已成為目前兩岸規模最大、參與最廣泛的民間交流活動,是凝聚兩岸同胞
  • 菏澤市海峽兩岸文化藝術交流協會成立
    菏澤文旅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吳福華當選為菏澤市海峽兩岸文化藝術交流協會會長。「協會將以『挖掘、整理、利用菏澤市豐富的文化藝術資源開展對臺文化藝術交流與合作,加強菏臺人員往來,溝通兩岸人民感情,實現同胞心靈契合』為宗旨,配合、協助市政府完成各類相關對臺工作事務。」
  • 濰坊廟會已不少 民俗專家稱應專注打造特色品牌
    濰坊市民俗專家表示,廟會要有商業元素更要有文化特色,要注意打造特色品牌。  逛廟會  拉洋片、馴白鼠 挑著花燈瞧新鮮  3月5日,在十笏園關帝廟(首屆)新春文化廟會上,擠滿了前來逛廟會的市民。除了各色小吃、衣服、飾品之外,來自全國各地的一些「稀罕」玩意引得市民紛紛駐足觀賞。
  • 情聚牡丹之都 共促兩岸文化交流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0月18日訊(記者 張春婷) 10月18日,由菏澤市委統戰部主辦,菏澤文旅集團、菏澤瓊雅藝術品有限公司承辦的菏澤市海峽兩岸文化藝術交流協會成立大會暨首屆菏澤海峽兩岸文化藝術交流展在菏澤市圖書館舉行。
  • 首屆菏澤海峽兩岸文化藝術交流展開幕
    菏澤文旅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吳福華當選為菏澤市海峽兩岸文化藝術交流協會會長。,加強菏臺人員往來,溝通兩岸人民感情,實現同胞心靈契合』為宗旨,配合、協助市政府完成各類相關對臺工作事務。」,向臺灣地區各界民眾充分展現菏澤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藝術特色、獨特的風土人情及區位優勢,促成臺商臺企投資、落地,打造成菏臺兩地文化界全方位常態化交流的新平臺和拉緊兩岸同胞心靈溝通的新紐帶。
  • 情聚牡丹之都  共促兩岸文化交流
    情聚牡丹之都 共促兩岸文化交流菏澤市海峽兩岸文化藝術交流協會成立暨首屆菏澤海峽兩岸文化藝術交流展開幕本報訊(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 郭衛東)10月18日,由菏澤市委統戰部主辦,菏澤文旅集團、菏澤瓊雅藝術品有限公司承辦的菏澤市海峽兩岸文化藝術交流協會成立大會暨首屆菏澤海峽兩岸文化藝術交流展在菏澤市圖書館盛大舉行
  • 《改革內參》聚焦:濰坊打造國家級農業開放發展新模式
    濰坊國家農業開放發展綜合試驗區 (以下簡稱國家農綜區)是國務院2018年8 月31日批准建設的全國唯一以農業為特色的國家級對外開放綜合試驗區。強化模式創新,完善提升中百大廚房從田間地頭到百姓餐桌的農業「新六產」模式、齊魯農村產權交易中心「交易鑑證+抵押登記」為核心的農村產權抵押融資模式、國際院士谷「政產學研金服用」北鬥七星科技創新共同體模式、現代農業產業園打造特色農業園區模式等,探索形成了一批先行先試創新成果,得到農業農村部、山東省政府領導批示肯定。
  • 聚各界合力 促文化認同——懷化市創新對臺交流交往工作
    ——懷化市創新對臺交流交往工作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我們將推動兩岸同胞共同弘揚中華文化,促進心靈契合。」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在出席第九屆海峽論壇時強調:「中華文化是根,兩岸文化融合有助於未來兩岸經濟統合及政治統合。」
  • 青島市人大代表趙起良:弘揚媽祖文化,推動兩岸交流
    「當前,媽祖更是在兩岸交流中被賦予文化認同與民族認同的和平使者,如何才能更大化地發揮媽祖文化的橋梁和紐帶作用,促進兩岸人民的心靈契合、和合共生,是弘揚媽祖文化的重中之重,也是建設亞歐大陸橋頭堡、發揮青島市在海上絲綢之路建設中作用的重要環節。」趙起良代表介紹,近年來,青島市媽祖文化聯誼會積極開展各項活動,先後11次赴臺開展媽祖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