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與六便士》: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了月亮

2021-01-17 北堂論道

深圳的天總是陰雨的時候居多,低沉的空氣讓再次讀完《月亮與六便士》的我更加的壓抑了。

這本書是"故事聖手"毛姆所作,在文壇享譽盛名,書裡的"月亮"是我們每個人從出生就會被問及的理想,"六便士"是普通的物質生活。

"月亮"與"六便士"大多時候都是矛盾的,就像書裡的"藝術"與"生活"。

思特裡克蘭德是不顧一切追求藝術的主人公,他是有人物原型的,他就是法國後期印象派大師保羅·高更,高更在法國巴黎出生,年輕的時候做過海員,後成為了一名股票經紀人,後期不甘如此生活,他學習了繪畫。

在1886年,對文明浮躁的社會漸漸厭倦的他,決意逃離巴黎,他來到布列塔尼的蓬塔旺小鎮作畫。書中的思特裡克蘭德也是如此,原本是證券經紀人,工作順利,家庭幸福,卻最終拋開一切,走向了藝術的天境。

家庭幸福的思特裡克蘭德一直飽受精神的摧殘,眼前的生活不是他想要的,妻子、兒子不是他世界中最重要的部分,17年的婚姻,半生的安逸已經將他的精神困住了。

他要追隨內心,逃離現實的囚籠,成為真正為藝術而生的人。於是他孤身來到了巴黎。

可是初到巴黎的他生活的無比困頓,飢餓侵蝕著他的肉體,讓他不得不幹苦力賺錢。

疾病也來搗亂,羸弱的肉體差一點拋棄了自己。就在條件如此惡劣的情況下,他仍然想著作畫,完成尚未實現的夢想。

還好,此時他的朋友將他從死亡線上拉回來了,讓他得以繼續追逐夢想。萬幸,歷經苦楚後的結果是令他歡喜的。

在臨死前,患有麻風病、眼瞎的他終於實現了內心的願景。

他在屋子的牆壁上畫了一幅巨作,又囑咐妻子將它焚毀,心中的藝術與他的肉體一同離開了。

他的一生是無憾的,為了探索內心的追求,為了實現心中所願,他是執著的,無情的。

若能如他一般痴狂,一樣不落世俗,免受塵世的羈絆,追求內心的寧靜與安然,該是多麼幸福的事情。

初讀這本書的我並不能理解思特裡克蘭德的所作所為,當我讀到他拋棄妻子離開家的時候,我異常氣憤,我甚至暗罵他的為人。

在現實社會中他是這樣的人,為了自己所謂的理想,拋妻棄子,拋家舍業,毫無責任感;

受朋友恩惠卻奪他人之妻,毫無道德感;幾度與女性產生關係卻不想她們真正的幹預到自己的生活,毫無情意。

這一切都有一個解釋,他是為了夢想,夢想讓他變得如此瘋狂,如此偏執。

一肚子怒火勾起了我再次閱讀的欲望,於是我嘗試變成斯特裡克蘭德,試圖走一遍他的人生,慢慢的我理解了他的行為。

才意識到可能是初讀這本書的我把毛姆想要表達的意思讀淺了,我還是世俗中的人,沒有超脫的境界來理解思特裡克蘭德。

在這個世界上有無數個證券經紀人一樣的思特裡克蘭德,他們出生、讀書、工作、結婚、生子,按著現有模式過著普通的生活,不曾審視自己的生活有多麼平庸。

未經反思的生活不值得過,未經波瀾的生命不值得活。因為眾人皆如此,所以顯得思特裡克蘭德獨特,叛逆。

他掙脫了世俗的價值體系,擺脫了道德體系的束縛,掙脫了我們應該怎樣生活的條條框框。他是勇士,勇敢的看清自己了的內心,成為自己真正想成為的人,真正把生命掌握在自己的手裡的人。心之所至,雖萬苦而不辭。

思特裡克蘭德是可敬的少數人,他的妻子卻是追求"六便士"的普通人。

丈夫一聲不吭的去追求自己的"月亮",給妻子留下了兩個孩子和一堆瑣碎。

他的妻子是典型的家庭婦女,思特裡克蘭德在家的時候,她就全身心的照顧家庭,教育孩子,體貼丈夫。在他突然離開的時候,她的第一反應是他出軌了,與別人私奔去了巴黎。

無論如何她不能相信丈夫會孤身一個人離開,所以必須把他找回來,家裡的孩子需要父親,自己的婚姻一直是體面的,過去是,將來也只能是,絕不能失敗。

於是她託人四處打聽丈夫的消息,外人問候的時候,她盡力維持著自己的體面。

可能在我們看來她有一些虛榮,但是沒有辦法,為了家庭和孩子,她必須如此。慢慢的她接受了丈夫的離開,開始結交名流,努力創業,堅強的獨自撫養兩個孩子。

你說她沒有理想嗎?不,她拼命的結交作家名流,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也許午夜夢回時她也看見自己成為了一名作家吧。

可現實並沒有給她過多追逐月亮的自由,更多的是追求地上的"六便士"。追求月亮的人固然可敬,追求六便士的人才是普普通通生活中的我們。

我們不可能為了理想拋開一切,這一切那麼的珍貴,它們不是負累,它們才是努力的原動力。

其實回望思特裡克蘭德的一生,他與他的妻子是有共同之處的。

他也並沒有完全擺脫"六便士"的束縛。初到巴黎,他需要錢來維持生活,於是他屈服了,他做各種髒活累活,後來為了安心無後顧之憂的創作,他娶了土著女子。

夢想擠進了他的生活,讓他做一切為了實現夢想而做的事情,即使是屈服於"六便士",只要可以達到藝術的天境,腳踩"六便士"有何不可呢?

"追逐夢想就是追逐自己的厄運,在滿地都是六便士的街上,他抬起頭看到了月光。"

我們生活在滿地都是"六便士"的世界裡,可又有多少人能一抬頭就看到月亮呢?即使抬頭望月,是否還有足夠的勇氣去追逐月光呢?

如北島所說的"那時我們有夢,關於文學,關於愛情,關於穿越世界的旅行。

如今我們深夜飲酒,杯子碰在一起,都是夢碎的聲音。"那時的我們輕言夢想,以為海闊天空無處不能闖蕩,當我們終於可以背上行囊啟程的時候,發現竟不知目的地究竟是哪裡。

於是無頭蒼蠅的我們開始了人生的旅程,開始了不得已的奔波勞碌。

當再回首的時候發現曾經仰望的月亮還在頭頂明媚著,但腳下的羈絆已讓人不能自拔了。

多希望我們都是像思特裡克蘭德一樣的少數人,當夢想擠進我們的生活時,我們也足夠勇敢拋開世俗去追逐它,讓它照亮內心的角落。

相關焦點

  • 《月亮與六便士》: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
    月亮觸不可及,代表崇高的理想;而六便士卻觸手可得,六便士象徵著那懶以生存的物質基礎。01.在滿地都是六便士的情況下,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很多人有理想和目標,但是他們都是只能偷偷偷窺月亮而低頭撿六便士的人;對於大部分人來講腳下的六便士才是自己所追求的所有,或許這能夠解決自己的燃眉之急。邁出人生中一切不可知的第一步需要膽量也需要莫大的勇氣,這是一個在繪畫上異於常人的天才的靈魂解脫之路,也是一場漫長的理想救贖之旅。
  • 月亮和六便士:當滿地都是六便士時,你卻抬頭看見了月亮
    《月亮和六便士》以法國印象派畫家保羅·高更的生平為素材,描述了一個原本平凡的倫敦證券經紀人思特裡克蘭德,突然著了藝術的魔,拋妻棄子,絕棄了旁人看來優裕美滿的生活,奔赴南太平洋的大溪地島,用圓筆譜寫出自己光輝燦爛的生命,把生命的價值全部注入絢爛的畫布的故事。
  • 《月亮與六便士》: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到了月亮
    月亮還在,六便士也在。心中的理想晃晃悠悠,走到了路的盡頭,月亮的旁邊。地上的六便士,天上的月亮,他都看見了。他選擇繼續向前走,找到他的月亮。畫畫這個夢想一直埋在他的身體內,成年後的生活醜惡慢慢展現,這個夢想就開始生長,侵佔了他的思想,逼迫他走上遠方。因此他帶著它去巴黎,讓藝術之都來洗滌夢想。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勇氣去追尋內心深處的月亮,生活中的大部分人都在為六便士而努力。
  • 《月亮與六便士》: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到了月亮!
    他是整個英語世界最暢銷的作家之一,一位成功的多產作家。他的長篇小說、短篇小說和戲劇作品都很精彩。最知名、最暢銷的小說是《月亮和六便士》《人生的枷鎖》和《刀鋒》等,除長篇外,毛姆還是一個出色的短篇小說家,他的短篇小說有一百多部。
  • 月亮與六便士|「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
    「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月亮與六便士》幾天前看完了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真不愧是經典小說,看完後餘味回甘,如餘音繞梁般美好。剛開始看時,並沒有吸引到我,看了幾章後便一發不可收拾,完全沉浸在毛姆描繪的那個世界中,無法自拔。就像高曉松所說,無關乎有錢沒錢,天上那輪永遠免費的月亮,就是詩和遠方。月亮和六便士伴隨我們一生,是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月亮在西方有很神聖崇高的意義,「月亮」代表的是美好的理想和不被物質世俗所羈絆的真正愛情,是詩和遠方;「六便士」代表的是殘酷的現實和世俗的物質。
  • 克里斯多福:滿地都是六便士 他卻抬頭看月亮
    你是否還記得那夜捧讀《月亮與六便士》帶給精神的震撼?你是否還記得那個為了追尋夢想離開優渥工作、幸福家庭的思特裡克蘭德?你是否還記得那份在心頭燃燒的熾灼?你也是否記得曾為人生奮鬥而渡過的無數個孤獨夜晚?腳下滿是六便士,而你卻在追逐頭頂遙遠的月亮?月亮是頭頂的理想,而現實是腳下的六便士。現實易撿,理想難尋,法國物理學家克里斯多福·加爾法德的一生,就是以夢為馬,馳騁歲月。
  • 《月亮與六便士》: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
    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無疑是最瘋狂、最耐讀的一部。「月亮」和「六便士」,這兩個一正一反、又充滿象徵意味的意象同時出現在書名裡,共存著、博弈著,共同構築成了這部偉大的經典。《月亮與六便士》是以法國著名的後印象派畫家保羅·高更的生平為素材創作的。
  • 薦讀《月亮與六便士》:滿地都是六便士,你抬頭看過月亮嗎
    《月亮與六便士》就是文學中的高富帥。首先出身好,小說作者毛姆幾乎是個全能型的作者,除了詩歌,啥都能寫,長篇小說,短篇小說,劇本,遊記、回憶錄、文藝評論…如果在現代,毛姆一定是作家中的「網紅」。再者此書是以藝術家高更的生活輪廓為原型(對,就是與梵谷、塞尚並稱為後印象派三大巨匠的保羅·高更),一開始就蹭了高更的熱點,出生自帶傳奇色彩,所以很容易引人注目。
  • 《月亮與六便士》:滿地都是六便士,月亮卻只有一個
    《月亮與六便士》已被大眾所熟知,作者是毛姆按照高更的原形塑造了小說的主人公的命運軌跡,第一次讀此書是在高中時期, 一口氣讀完後,掩卷而思,當時特別納悶的是為什麼書名為《月亮與六便士》除了書中末尾有一句話提及之外,整本書找不到一點兒關聯:「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
  • 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大學生書籍推薦
    「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月亮與六便士》在眾多看過的小說中,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是我比較偏愛的一本,其實剛開始看的時候並沒有感到特別吸引眼球,在耐心看了一部分之後便逐漸沉浸其中無法自拔。
  • 《月亮與六便士》: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了月亮
    深圳的天總是陰雨的時候居多,低沉的空氣讓再次讀完《月亮與六便士&34;與&34;大多時候都是矛盾的,就像書裡的&34;與&34;。可現實並沒有給她過多追逐月亮的自由,更多的是追求地上的&34;。追求月亮的人固然可敬,追求六便士的人才是普普通通生活中的我們。我們不可能為了理想拋開一切,這一切那麼的珍貴,它們不是負累,它們才是努力的原動力。
  • 毛姆《月亮和六便士》: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
    追逐夢想就是追逐自己的厄運,在滿地都是六便士的街上,他抬起頭看到了月光——毛姆《月亮和六便士》《月亮和六便士》是英國小說家威廉·薩默塞特·毛姆創作的長篇小說,成書於1919年。月亮代表高高在上的理想,六便士則是現實的代表,其實看完這本書,我很矛盾,一方面有點很難理解主人公的想法,可能我沒有像他一樣有著可以放棄一切到死都在堅持的夢想吧,但是主人公好好的生活不要,卻在人到中年為了理想放棄一切,拋棄妻子和子女,孤身一人去往法國。在我感覺理想這個東西一般是青少年提的比較多,到了成家後心理更多的不應該是責任嗎?在我感覺理想只是少年時的熱血而已。
  • 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到了月亮
    《月亮和六便士》是英國小說家威廉· 薩默賽特·毛姆的創作的長篇小說,成書於1919年。讀這本書的初衷是因為得知《月亮和六便士》中主人公的原型是高更,並且這本書的名氣很大,便想一探究竟,看看這本書講了一個什麼故事。你有想過你40歲是什麼樣子嗎?
  • 好書推薦丨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
    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作者介紹斯伯裡·薩默塞特·毛姆(1874年1月25日——1965年12月16日),美國小說作家、演員。經典作品有戲劇表演《圈子》,經典小說《人生的枷鎖》、《月亮與六便士》,經典短篇小說《葉的震顫》、《阿金》等。
  • 《月亮與六便士》:滿地都是六便士,但不要忘記抬頭看看月亮
    《月亮與六便士》是我非常喜歡的一本書,剛開始的時候是被這本書的名字所吸引,月亮與六便士兩個毫無關聯的事物為什麼會放在一起,但是把這本書讀完才明白,月亮代表著高尚在上的理想,六便士則是象徵世俗生活。看似毫無關係,其實是理想與現實的衝突。
  • 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
    《月亮與六便士》就是描繪了理想與現實的矛盾,藝術與生活的衝突,精神與物質的抉擇!他一心追逐心中的「月亮」,只想畫畫。他不要舒適與安寧,不要體面與秩序井然,不要關愛與同情,不要愛情與友情甚至親情,不要任何的讚美與指點,只畫自己認為的畫,儘管別人看來,他的畫作當時是那樣的笨拙、雜亂、陰暗、無聊,但他依然我行我素,他的物質世界極端貧乏,但精神世界無比強大。「六便士」在他的世界裡一文不名。最終,他成功了,當然他的成功與被認可是在他死後。
  • 《月亮與六便士》:何妨彎腰撿六便士,再抬頭描摹月亮
    一味抬頭盯著月亮的人可能踩到狗屎,跌落陷阱,粉身碎骨;一味低頭的人也可能迷失方向,置身於黑暗之中,只有懂得低頭走路抬頭賞月才能走到彼岸1. 越早描摹自己的月亮,越容易取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月亮,卻不是每個人都能發現它。
  • 毛姆《月亮與六便士》「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
    2020年3月7日,讀完毛姆《月亮與六便士》,謹以此文與大家安利一波。《月亮與六便士》寫於一九一九年,小說中的主人公思特裡克蘭德是以法國後期印象派大師保羅高更為原型塑造的人物。僅僅限於何謂月亮與六便士這樣的疑惑,人們解釋著六便士是英國價值最低的銀幣,代表現實與卑微;而月亮則象徵了崇高。兩者都是圓形的,都閃閃發光,但本質卻完全不同,或許它們就象徵著理想與現實吧!
  • 六便士滿地都是,月亮只有一個
    《月亮與六便士》是一本名聲在外,爭議不斷的名著。正直休息,恰逢下雨天。這樣的天氣要麼睡覺、要麼火鍋想必也是極好的。懶惰的自己懶得出門。走到電視旁的書柜上,上面零零散散的放著十幾二十本書,多是老爸買的,我買的也有。比如這本《月亮與六便士》。
  • 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一個半生在追逐星辰的人
    英國作家毛姆的長篇小說《月亮與六便士》以法國印象派畫家高更的生平為素材,圍繞查爾斯·史特利克蘭的繪畫之路,表達了對理想和現實的思考。六便士是當時英國價值最小的銀幣,代表現實與卑微,而月亮則象徵了理想和高尚。兩者都是圓形,都閃閃發亮,但本質卻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