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沏會」生活茶藝開講 茶藝大師童啟慶教授教你如何泡一杯好茶

2020-12-17 浙報融媒體

2018-07-01 15:44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虞建萍

6月30日,杭州的天氣有些晴雨相接,儘管如此,也擋不住「一沏會」茶會裡學員們的熱情。「能把繁複的茶藝提綱挈領的教給我們,今天這堂茶藝課沒白來。」一大早專程從湖北專程趕來學習的教師張霞,在聽完童啟慶教授的「生活茶藝」分享課後,由衷地感嘆。作為一名茶教學工作者,她表示要把今天的所學分享給更多人。

童啟慶教授分享生活茶藝

在眾多學員中,一位男學員聽得特別認真,十幾頁筆記記錄了童啟慶教授所講的各類知識點。記者了解到,這位叫「強子」的學員,原來是武義縣農業局的一名骨幹,這席課讓他收穫頗豐。不僅僅是張霞、強子兩個人,幾乎是所有聽課的學員都有這樣的體會。

在此次「一沏會」的課堂上,我國著名茶學者、茶事活動家、當代中國學院派茶道童一家茶藝創始人童啟慶教授,以一套茶具的不同泡法開篇,深入淺出地演示了生活茶藝當中的各種門道。「我認為生活茶藝實際上就是更科學、更規範地泡出一杯茶。」在童啟慶教授眼裡,簡單、實用成為生活茶藝當中的關鍵詞。

坐姿、翻杯、衝泡,每一處演示的細節,都透露著這位已經83歲高齡的茶教授對生活茶藝的理解。「好茶不怕開水泡,這句話是真的嗎?」「泡茶出湯時間有講究嗎?」「茶器具該如何選擇」……面對大咖手把手教的絕好機會,現場學員們的互動問答此起彼起,「童姥玩茶」微信直播群裡也熱鬧非凡。大家都說,看「現代茶藝」鼻祖泡茶是享受,聽她悉心授業更是受益匪淺。

課堂現場氣氛活躍 互動頻繁

據悉,「一沏會」是浙江在線茶媒體中心打造的專業茶會平臺,以各類茶學專家講課、茶人互動、茶知識傳播為主要內容,開展形式多樣、主題各異的茶交流活動。今年以來,該茶會已松陽、新昌、安吉等地舉辦多次主題活動,收到廣泛好評。未來,更多不同主題的「一沏會」線上線下互動活動還將持續推出。

相關焦點

  • 如何泡好一杯茶?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茶為人所視之生活雅藝、治病良藥、提神佳品、友誼紐帶、文明象徵,基於此念,飲茶有益且應有禮有道。內涵有華夏五千年文史,外有修身養性之效,方有藝與道。「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故茶是本元,因此要泡好一杯色香味俱全的茶,還是泡茶三要素比較重要。不過總體來說,一杯茶如何泡好,雖然最重要的是泡茶三要素,但茶藝六要素能增加這杯茶的意境之美。好茶必須有好水和好的茶具,但是如果只有這些,而沒有掌握好泡茶技術,還是得不到好的效果。
  • 走近重慶職業女茶藝師 手把手教你泡壺好茶
    (原標題:走近重慶職業女茶藝師 手把手教你泡壺好茶)
  • 關門苦練 39歲茶藝大師沏出一壺好茶(圖)
    天府早報記者李慶  四川獨有的茶膳食譜將要誕生了,該食譜由39歲的茶藝師萬萍牽頭打造。  在成都市人社局最新認定的10個「技能大師工作室」中,「萬萍茶藝技能大師工作室」榜上有名。欣喜之餘,萬萍對未來已經有了規劃,那就是打造茶產業綜合交流平臺,做到真正的校企一體化互動,培養更多學員讓他們實現就業和創業。萬萍簡歷  四川華夏茶藝學校首席講師、國家(一級職業資格)高級茶藝技師、國家茶藝師考評員、國家高級評茶員、國家高級茶藝教師。
  • 十步教你像茶藝師一樣把茶泡出高逼格
    在真正懂茶的人眼裡,泡茶從來都不是一件可以急的事情,茶不僅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飲品,它更是一種文化和藝術。在歷史長河中慢慢發展下來的茶文化曾經多少次煥發出光彩,讓許多的文人墨客鍾愛。其中就有泡茶的表演文化,也就是我們經常會欣賞到的茶藝表演。
  • 三月春茶香,宜職婦聯「線上娘家」茶藝課堂泡好茶啦!
    三月春茶香,宜職婦聯「線上娘家」茶藝課堂泡好茶啦! 大家都在看茶藝是一種以茶為媒的生活禮儀
  • 泡好每一杯茶 推廣好茶文化
    農民身份的張揚娣是英德本地人,自2005年加入茶藝師行列以來,通過自身努力不斷豐富茶文化知識和茶藝技能,成為國家雙一級茶藝師和評茶師,並屢屢在省市茶行業技能比賽中斬獲佳績。近年來,她還致力於培養英德茶產業的茶藝技能人才,為當地茶文化推廣和茶產業發展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 茶藝大比拼,一壺好茶裡到底藏了多少匠心?
    一方茶席、一杯香茗,再配上古韻的音樂,選手們精心的衝泡茶湯,賽場裡瀰漫著濃鬱的清香……近日,2021年湖南省職業院校技能競賽中華茶藝賽項湖南商務職業技術學院舉行。來自全省高職院校的13個代表隊、39名參賽選手在茶葉理論、創新茶藝、品飲茶藝、指定主題說茶等4個賽項上展開較量。
  • 「潮汕工夫茶」之工夫茶講究獨特沏泡技藝之優雅
    人草木茶禪文化潮汕工夫茶藝中國茶藝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種,是融精神、禮儀、沏泡技藝巡茶藝術、評品質量為一體的完整的茶道形式,既是一種茶藝,也是一種民俗,是"潮人習尚風雅,舉措高超飲工夫茶不是簡單以解渴為目的,它獨特的沏泡技藝、程序包涵了自然生活的情趣,是一種優雅的藝術化品飲,工夫茶濃而不膩、淡而悠遠的清香,淳樸天然,在品茗過程中讓人心神清淨,一種享受生活的感覺油然而生。
  • 還珠格格如果有後傳——「無聲」茶藝,如何演繹?
    八大茶城之首第一茶市、六大濟南高等院校、12所知名茶藝培訓機構、24席茶館館主茶席位、64名茗星茶藝師、72名泉水、120專業攝影師,200名大愛國學親子團齊聚一堂,2018年5月13日,擁有300場茶博會舉辦經驗的名企華巨臣攜濟南市民在《還珠格格》曾提及的大明湖畔舉辦「千泉會師 儒茶致禮」為主題的千泉禮茶文化節
  • 掌握了「茶藝十大要素」,再也不怕「好茶泡不出好滋味」!
    常言說「好茶尚需好手泡」,好茶可能相對容易買到,但好的泡茶技術可就不是花錢能買到的啦!經常會有些茶客拿著一杯好茶,但卻因不懂得如何科學合理的進行衝泡,而白白的將來之不易的絕佳茗品浪費掉。至於如何醒茶,請自行百度「洗茶」詞條,茶童在裡面講解的已非常清楚,此不贅述。(九)、浸泡時間的掌握針對所有茶類,杯泡法建議浸泡時間控制在2分鐘左右,工夫泡法建議以5-8秒鐘/泡來掌握浸泡時間。
  • 茶藝——以茶可行道
    人在草木間,且泡一杯茶。「洗胸之積滯,致清和之精氣」,茶不僅是散發著芬芳的葉子,而且還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核心-「和」的載體。通過它,我們可以感受到傳統文化的古樸雄渾,感受「以茶悟道」的國飲精華。 茶道,就是品賞茶的美感之道,亦被認為是烹茶飲茶的生活藝術,以茶為媒介的生活禮儀和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
  • 學茶藝,參加茶藝師培訓班,都學哪些茶藝基礎知識呢?
    沒有茶就沒有茶藝,學茶藝先學茶或許還有人會問,她們拿的《茶藝師培訓教材》和茶藝師《職業技能鑑定考試指導手冊》上課,而且還是童啟慶等茶學專家教授編寫的教材,一定是非法正規的。好考不好考?外行人大多都會很擔心考試,但是,內行人都知道茶藝師《職業資格證書》的考試由兩部分組成,一是理論考試,由80分的單項選擇題和20分判斷題組成,60分合格;二是技能考核,是由一套泡茶流程表演組成,只要不犯三次大錯並停下來,也算是合格了。你就能獲得茶藝師《職業資格證書》了,不管你了解不了解茶,不管你是否喜歡茶等。
  • 張建傑先生淺談茶藝與茶道
    茶是應該輕輕鬆鬆之下請客或自用的。你習慣了怎麼泡,就怎麼泡;怎么喝,就怎么喝。純樸自然,一個「真」字就跑出來了。真情流露,就有禪昧。有禪味,道即生。喝茶,就是這麼簡單。簡單,就是道。還有個長聯說得精闢:為名忙為利忙忙裡偷閒喝杯茶去,勞心   苦勞力苦苦中作樂拿壺茶來。簡單,就是茶道,人生也是如此。
  • 與眾不同的茶藝文化:功夫茶藝,帶你體驗不一樣的品茶感受
    操作起來需要一定的功夫,此功夫是沏泡的學間品飲的功夫。功夫茶起源於宋代,盛行於廣東的今潮汕地區及福建的漳州、泉州一帶潮汕功夫茶,是融精神、禮儀、沏泡技藝巡茶藝術、評品質量為一體的茶道形式。功夫茶器具精緻,泡工獨特,飲用程序亦相當講究。
  • 「潮汕工夫茶」之茶藝及表演
    人草木茶禪文化潮汕工夫茶藝是中國茶藝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種,是融精神、禮儀、沏泡技藝巡茶藝術鐵觀音等烏龍茶,內質好,香氣濃鬱持久,有"七泡有餘香"之美稱。因是表演,故只衝泡三次,希望能為來賓帶來美好的回味。(19)謝茶敬客:完成整套潮汕工夫茶的衝泡程序。四、提示:潮汕工夫茶的茶藝表演以衝泡兩次茶為宜,最多不超過三次。
  • 【圖文】平谷區香道茶藝方案
    願景:將茶文化融入千家萬戶,智真茶產品理念:藥食同源平谷區香道茶藝方案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會員,中國古箏學會會員、華東交通大學青年古箏教師。自幼喜愛音樂,六歲習箏,師從著名古箏藝術家趙曼琴。2004年以優異成績考入音樂學院,師從著名古箏教育家李萌教授。後考入音樂學院研究生部,攻讀古箏碩士學位。
  • 茶藝之美,泡出一手好茶是一種享受
    茶藝之美,泡出一手好茶是一種享受 茶藝過程的精美,最舒暢的感覺, 美在泡茶人的一系列「行雲流水」的泡茶動作, 等待的並不只是茶品的變化。
  • 茶道與茶藝,一茶一世界,一味一人生!
    道是指一種修行,一種生活的道路和方向,是人生的哲學,道屬於精神的被容。悟道是茶藝的最高境界,是通過泡茶與品茶去感悟生活,感悟人生,探尋生命的意義。茶藝是茶人把人們日常飲茶的習慣,根據茶道規則,通過藝術加工,向飲茶人和賓客展現茶的衝、泡、飲的技巧,把日常的飲茶引向藝術化,提升了品飲的境界,賦予茶以更強的靈性和美感。茶藝多姿多彩,充滿生活情趣,對於豐富我們的生活,提高生活品位,是一種積極的方式。
  • 80後美女茶藝師 快節奏中品味「慢」藝術
    「器為茶之父,水為茶之母。泡好一杯茶或一壺茶,首先要掌握茶葉用量。每次茶葉用多少,並沒有統一標準,主要根據茶葉種類、茶具大小以及個人的飲用習慣而定。」當時喝茶者流行「炭火烤茶」,為了能學習茶藝,王瓊自告奮勇幫茶樓生炭火,經常將自己弄得灰頭土臉,茶樓老闆看到她對茶文化執著的追求,便答應讓她跟著一起學茶藝。  如果要用一個詞來形容王瓊的氣質,那麼日本美術評論家岡倉天心在《茶之書》裡曾提及的「茶氣」似乎最為貼切。她不僅熟讀了《茶經》《茶之書》《大觀茶論》等書,更通過自己的努力,沏得一手好茶。
  • 你喝過茶包泡的茶嗎?教你如何用茶包沏出好茶!
    沏茶包時往往會忽略很多細節,導致沏出的茶水味道欠佳。也會將連接茶包的棉線和繩籤一併帶進杯裡。下面教大家怎樣用茶包沏出一杯好茶。1、取一個茶包,將繩籤底部的紙片卡在杯沿處。這樣為了利於茶葉浮動,把茶包伸展成立方體放入杯中。2、剛燒開100度的熱水不適宜衝泡茶包,可以稍等1-2分鐘,等水溫降到90度左右時再加入杯中。3、將熱水倒入杯中,待茶色完全抽出後,將茶包慢慢取出,這樣很輕鬆地就泡好了一杯香茶,接下來就可以細心地品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