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香刑》,最殘酷的刑法,最堅貞的人性

2020-07-22 春風解語

曾經有人問過莫言,為什麼要寫《檀香刑》這本書,他總是吞吞吐吐說不出個所以然,感到非常難以回答,確實啊,這本書說是寫「貓腔戲」,好像又不全是,整本書的主角孫丙,才是這本書的精髓。

《檀香刑》記錄了民間口頭傳誦的歌謠,用歌詠的方式,訴說了一段傳奇的故事,孫丙在經歷了家破人亡後,殺死了德國來山東修建鐵路的技師,然後被腐敗的清王朝判了「檀香刑」的故事。

這是一個十分殘忍的刑法,讀完之後,整個身體都隨著刑法的殘忍而顫動。在中國的封建王朝,統治者為了震懾平民,用如此殘忍惡劣的手法,實在讓人心潮難平。

《檀香刑》,最殘酷的刑法,最堅貞的人性

一、「狗肉西施」孫眉娘

書中的「狗肉西施」孫眉娘,與潘金蓮嫁於武大郎有異曲同工之妙,她的丈夫趙小甲是個半傻子,只知道屠豬宰狗,並不懂得男女情事。

孫眉娘像一個豔麗的花朵,開著山東高密東北鄉的土地上,她與縣令錢丁的感情,也使得整本書多了一些人間的歡樂。

這本書雖然叫做《檀香刑》,可是裡面的刑法不僅僅有這一種,還有「凌遲」、「閻王閂」等等,你能想到的殘忍辦法,這本書中都描寫詳細。

每一種刑法都是封建統治者內心的骯髒與愚蠢,而趙甲,一個被慈禧賞賜了檀木龍椅的劊子手,就是封建王朝刑法的代言人。

整部小說充滿著血腥的屠殺,而孫眉娘的妖嬈,與縣太爺錢丁的感情線,讓人們的心情不至於那麼壓抑。

縣太爺錢丁的夫人出身名門,是曾國藩家族的閨秀,她一生恪守成規,才華橫溢,但是相貌普通,比如孫眉娘的風情萬種,錢夫人就遜色了不少。

《檀香刑》,最殘酷的刑法,最堅貞的人性

雖然孫眉娘勇敢衝破封建思想的藩籬,追求自己心中所愛,但是終究是被世俗所不容許的,趙小甲的痴呆蠢笨,使得她的心中意氣難平。

當遇到一部「美髯」飄飄的錢大老爺時,她心意動搖,她一步步的走向那個甜蜜的陷阱,並且為錢丁懷上了子嗣。

如果沒有後來的事情,沒有德國人欺男霸女,孫丙帶領眾人抗擊侵略者,這可能就是一部風月劇。

可是隨著小說的深入,孫丙被抓住,貓腔戲班的覆滅,以及錢夫人最後的以身殉國,錢丁殺掉孫丙以免他生受活罪……悲劇來臨,落了個白茫茫一片大地,好乾淨。

錢丁的殺身成仁,最後那個千嬌百媚的孫眉娘,也成了一個癲狂的女人,書中雖然沒有交代孫眉娘的最終去向,但是隨著父親孫丙的離去,錢丁的殉國,趙甲、趙小甲的死亡,整個貓腔戲班的滅亡,孫眉娘的結局也可想而知。

一個殘忍的刑法,卻激發起了人們心中最堅貞的人性,一個美麗如鮮花的女人,她能鄙視齊家小姐馬臉長長,好像白茫茫一片鹽鹼地;也能看不起翰林家千金像一隻鬼精蛤蟆眼。但是當父親孫丙面臨危險之時,她獨自闖縣衙大堂,只為救出自己的父親。

《檀香刑》,最殘酷的刑法,最堅貞的人性

她不顧生死,與乞丐頭子朱八一起闖刑部大牢,以假孫丙「小山子」換真孫丙出牢獄。

一個俏生生的女嬌娥,也在生死關頭做了一次忠義「關二爺」。檀香刑,最殘忍的刑法,卻激發出人性中最堅貞的東西。

二、以戲劇串聯起來的整部故事


《檀香刑》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整本書利用貓腔戲的唱詞,把整部書給串聯起來,這也是莫言寫作的一個特點。

《檀香刑》的題跋就這樣寫道:火車轟鳴大地動,茂腔高唱起悲風。只因學魯哀看客,無奈順筆寫酷刑。

為報深仇裝神鬼,追求真愛扮優伶。人生原本是場戲,戲之本原是人生。

而這本書也是以這種形式開啟了故事的講述。

從貓腔的《大悲調》入手,奠定了整本書的悲劇基調。

「太陽一出紅彤彤,(好似大火燒天冬)膠州灣來了德國的並。(都是紅毛綠眼睛)莊稼地裡修鐵道,扒了俺祖先的老墳塋……」

書的開頭就把故事給講述出來,被這悲涼的貓腔戲引入了整個故事的基調。

《檀香刑》,最殘酷的刑法,最堅貞的人性

整本書分為「鳳頭」、「豬肚」、「豹尾」,在這一點點的細化中,把故事講述得悲涼無比,從最殘忍的「閻王閂」到「凌遲」,每一個情節的敘述,仿佛在拿尖刀剜人的血肉,不但能感受到封建統治者的殘忍,也能感受到受刑者的絕望。

三、為正義而亡的孫丙


孫丙有一部漂亮的鬍子,在古代,鬍子也是男人美貌的象徵,從「美髯公」這樣的稱號就可以看出來,男人對於鬍子的珍視,也像女人珍惜秀髮一樣,所以孫丙也格外珍惜他的鬍子。

可是人間事,總有很多千絲萬縷的聯繫,他的女兒孫眉娘正是縣令錢丁的情人,這也引起了錢夫人的不滿,她要身邊的人假扮錢丁去把孫丙的鬍子給薅下來。

其實薅下鬍子也可以唱戲,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孫丙有他自己的理想,他想把貓腔戲發展成大戲,他有勃勃雄心,可是卻因為鬥氣,被人把鬍子薅掉,這等於拔掉了公雞的羽毛,貓兒的鬍鬚,也把貓腔的魂兒給斷送了。

《檀香刑》,最殘酷的刑法,最堅貞的人性

孫丙決定離開貓腔,與小桃紅結了夫妻,生了一兒一女,開了一個小茶館,本來日子也過得去,可是哪裡想到平地起驚雷,來了德國人修鐵路,殺死了妻子兒女,他帶領人去毀掉了鐵路,殺掉了德國人。

從開始有著壯志豪情的七尺男兒,到被綁上行刑臺上的豪傑,他用死亡證明了一個男人的骨氣。

山東高密鄉的人們在侵略者面前,從來沒有害怕過死亡,哪怕統治者用了最殘忍的刑法。縣令錢丁的弟弟錢雄飛刺殺袁世凱,被趙甲用500刀結束了生命,最後一刻,他高喊的還是「殺袁」。而孫丙在經歷了四天四夜被檀香木貫穿脊梁的酷刑後,還是被錢丁殺死,他要讓侵略者的典禮充滿了晦氣,用死亡讓他們無趣。

相關焦點

  • 《檀香刑》,殘酷的刑法,忠實的人性
    《檀香刑》記錄民間口頭歌謠,用歌唱的方式講述一個傳奇故事,在經歷了家庭的崩潰之後,孫丙殺死了從德國到山東修建鐵路的技術人員,並被腐敗者清王朝判處「檀香刑」。這是一個非常殘酷的刑法,讀了之後,整個身體都因刑法的殘酷而顫抖。在封建王朝的中國中,統治者用這種殘忍可憎的方法恐嚇平民。
  • 檀香刑是什麼刑罰?能讓人整個身體都發顫,非常考驗人性的堅貞
    很多人都問過莫言為什麼會寫《檀香刑》這本書,但是面對這樣的問題莫言自己也說不出一個所以然,也非常的難以回答。的確,這本書大多寫的就是「貓腔戲」,但是又不全是。本書中的主角其實叫做孫丙,他才是這本書的精髓所在。這本書記錄了百姓們口頭傳誦的歌謠,用這些歌謠的形式記錄了一段的非常傳奇的故事。
  • 《檀香刑》:殘酷的刑罰背後是人性的撕裂,是對人性的體恤反思
    比如,孫丙起初純粹是一種人性的本能衝動,當德國人殺死他的妻子、孩子,並血洗馬桑鎮之後,他開始了復仇之旅。在他被捕之後,卻又堅守中國傳統民間英雄的節操,拒絕替身,蔑視最殘酷的檀香刑,要讓自己死得大義凜然。
  • 檀香刑到底有多殘忍?莫言小說寫得很生動,使人整個身體都顫抖
    很多人都問過莫言為什麼會寫《檀香刑》這本書,但是面對這樣的問題莫言自己也說不出一個所以然,也非常的難以回答。的確,這本書大多寫的就是「貓腔戲」,但是又不全是。本書中的主角其實叫做孫丙,他才是這本書的精髓所在。
  • 莫言:真正的大悲憫不是軟心腸,而是在殘忍的《檀香刑》裡拷問人性
    孫丙伴之而生隨之而死,是民間文化與民間生命相互映襯的極端表現形式,由此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孫丙在明明可以逃生的情況下卻甘願接受檀香刑。在他看來,殘酷而漫長的檀香刑恰是他的「戲劇人生」的最完美結局,以生命完成的戲劇,是達到物我兩忘極致的藝術境界必由途徑,受刑的過程可以說既是孫丙人格生命的最大張揚,也達到了他藝術生命的頂峰。
  • 「檀香刑」有多可怕?簡直不忍直視,潘石屹:是我讀過最殘忍的書
    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諱的就是個十全十美。凡事總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恆。《宋史·刑法志一》有記載:「凌遲者,先斷其支體,乃決其吭,當時之極法也。」>檀香刑檀香刑跟凌遲相比較而言,可以說是不分伯仲。《檀香刑》民族歌劇難怪潘石屹看完《檀香刑》後都表示:「這是我看過最殘忍的書籍
  • 帶你讀莫言作品《檀香刑》,看看那個時代中的黑暗與人性
    莫言殘酷敘事的本事大概是天下第一了。但他的殘酷敘事卻並沒有脫離文章主題,所以他的文章愛並不是為了殘酷而殘酷。文中酷刑主要出現兩次,一次是刺殺袁世凱的革命黨被凌遲,一次是主人公殺德國人而受檀香刑。《檀香刑》裡中國人的酷刑和德國人修鐵路是相互是個鮮明的對比,酷刑象徵著野蠻與無知,而鐵路象徵著文明與現代化。莫言筆下寫的是人世間最極致的慘烈與黑暗,是人類最深處的悲情與苦難,寫的是我們中華文明裡最黑暗、最可悲的那部份。莫言寫檀香刑,寫的是一個「東西」,他想要鞭撻和批判的對象與很多文學大家筆下的是一樣的。
  • 《檀香刑》:貓腔中的時代絕唱,重刑裡的悲憫反思
    但是與其他歷史小說不同的是,在這裡已經突破了那種簡單的樂觀主義和崇高歷史主義,轉而深入真實歷史事件中的那種殘酷與冷漠。最重要的是,作為一部歷史小說,它已經完全超出了歷史層面而直接逼入人的內心,將人的精神宇宙、心靈世界完全揭示了出來。
  • 莫言的「檀香刑」到底有多可怕?潘石屹:是我讀過最殘忍的書!
    莫言的一部小說名叫《檀香刑》,成書於2008年,一經發表便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在莫言的文學作品中也是屬於地位非常重要的一部小說了。莫言的《檀香刑》在當時僅以一票之差沒能問鼎茅盾文學獎,雖然是一件很遺憾的事,但並沒有影響到這本書的價值。著名作家畢飛宇曾經表示:這部《檀香刑》是最能夠體現莫言創作特色的,能夠體現出那種狂放的姿態。
  • 《檀香刑》最讓人看不下去的莫言作品,最殘酷的刑罰
    這是《檀香刑》的最後一句。這是悲劇,我們從書名就知道。刑罰就是最嚴酷的檀香刑,以滾開的熱油油炸檀香木,然後以此為道具插進犯人的谷道,穿過內臟,從後頸出來。用參湯可以保證人數日不死。極為痛苦,人在其中受著煎熬,哪怕是最硬的漢子也扛不住。莫言的敘述很精彩,這本書初讀在三年前,這是我第一本讀的莫言的小說。
  • 《檀香刑》:莫言的這本書,你可能看不下去
    潘石屹曾說,莫言的《檀香刑》是他看過的最殘忍的一本書,我更是看得頭皮一陣陣發緊。這本書寫的清代末年中國被列強入侵的那段真實慘烈的歷史背景下,人們在兵荒馬亂之中的驚心動魄的經歷。說真的,不看後悔,看了心碎。
  • 《檀香刑》:莫言的這本書,你可能看不下去。
    潘石屹曾說,莫言的《檀香刑》是他看過的最殘忍的一本書,我更是看得頭皮一陣陣發緊。《檀香刑》沿襲作者一貫的寫實風格,在莫言筆下,世界的灰暗殘破,人性的瘋狂複雜,交織成一幅面目猙獰血腥恐怖的畫面。所以,即使女主角孫眉娘長得漂亮風流又性感,與縣太爺的情感戲刺激又神秘,依然掩蓋不了殺戮的濃濃血腥味。
  • 莫言嘔心瀝血5年大作,《檀香刑》用什麼故事揭露人性
    01相比較用83天莫言創作出的50萬字的《豐乳肥臀》,《檀香刑》可以說是莫言苦心孤詣的嘔心瀝血之作,因為這部作品,從起初的醞釀,到最後成書,是整整5年時間。檀香刑首先是種酷刑,在查遍史書中,沒有這種刑罰的記載,只能說是莫言自創的一種刑罰。其殘酷滅絕程度,到了常人無法想像的地步。
  • 莫言嘔心瀝血5年大作,《檀香刑》用什麼故事揭露人性!
    相比較用83天莫言創作出的50萬字的《豐乳肥臀》,《檀香刑》可以說是莫言苦心孤詣的嘔心瀝血之作,因為這部作品,從起初的醞釀,到最後成書,是整整5年時間。檀香刑首先是種酷刑,在查遍史書中,沒有這種刑罰的記載,只能說是莫言自創的一種刑罰。其殘酷滅絕程度,到了常人無法想像的地步。
  • 《檀香刑》:莫言的大踏步撤退文學代表作,哲學下的酷刑文化反思
    他並不是一個沒有感情的殺手,而是因為他職業深化了他的人性之惡。"半傻子"趙小甲是全書的一大亮點。這是個痴愚的傻子,行刑時根本沒有感情,這是這種人設,使得讀者將所有的視線都集中在"檀香刑"這一刑罰本身上,更能體現出作者對黑暗的封建專制主義制度的控訴,以及對人性的感悟。在莫言筆下,人物的善與惡、美與醜、事物的黑與白,永遠沒有明顯的界限。
  • 讀了莫言的《檀香刑》,才明白世界上還有這樣令人髮指的刑罰
    而檀香刑,是完全一種對人性桎梏的折磨和懲罰,有些不忍卒讀的味道。說實話,在網上對《檀香刑》的評價也比較高。後來專一百度了下,檀香刑是歷史上不存在的,是莫言根據自己的想像創造的一種酷刑。不得不佩服莫言的想像力,天馬行空,汪洋恣肆。檀香刑是一種極致殘忍折磨人的刑罰。
  • 血肉交織的《檀香刑》:殘酷大時代中小人物的悲歡離合
    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諱的就是個十全十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圓滿了,馬上就要虧厭;樹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馬上就要墜落。凡事總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恆。——《檀香刑》第一次閱覽《檀香刑》的時候,我完全沒料到這本書會給我帶來這麼大的震撼。
  • 貓腔「唱出」《檀香刑》
    在袁世凱的壓力下,錢丁被迫將孫丙關入大牢,並給他施以類似西方木樁刑的一種極度血腥的殘酷死刑——檀香刑。行刑者是大清朝頭號劊子手、眉娘的公爹趙甲。趙甲把這次死刑視為他退休生涯中至高的榮譽,一心想讓親家死得轟轟烈烈。這個聽上去大義凜然的故事,在莫言的筆下卻成了一場具備了強烈的畫面感的華美的大戲。這是一部讓生命與時光會更加長久的小說。
  • 盤點古代最殘酷的四種刑法,第二種至今只有三人嘗試過,殘忍至極!
    反正小編是起了雞皮疙瘩,大家多多少少都應該知道幾種,那麼據你的了解你知道哪四種刑法最殘酷嗎?是腰斬還是什麼?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分析分析吧!一排名第一的是剝皮,剝皮這個刑法實屬最殘忍的。這種刑罰不在官方規定的死刑處死方式之列。但在歷史上確實被多次使用過,並見諸史籍記載。剝的時候從脊椎下刀,一刀把背部皮膚分成兩半,慢慢用刀分開皮膚跟肌肉,像蝴蝶展翅一樣的撕開來,十分的殘忍。
  • 莫言《檀香刑》:一種殘酷的刑,一段荒誕的情,一曲悲壯的歌
    他的長篇小說代表作有《紅高粱》《天堂蒜薹之歌》《酒國》《蛙》《檀香刑》等。其中最經典的當然是《紅高粱》了,一經推出,很快就拍成了電影,風靡一時。要說起他的爭議較大的作品,那就不能不提到這本《檀香刑》。《檀香刑》發表於2001年,也是他的故鄉系列作品中的一部,在當時就引起了文學界的熱議,下面就來聊聊這本書。 一、檀香刑到底是一種什麼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