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豐潤區打造現代農業產業基地紀實

2020-12-19 環渤海新聞網

綠野歡歌
——豐潤區打造現代農業產業基地紀實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張輝)

  6月的浭陽大地,到處是繁忙的景象:成片的果園裡閃現著果農們喜悅的笑臉;標準化大棚裡甜瓜、黃瓜掛滿枝頭,源源不斷地被運往各大超市,成為市民的搶手貨……

  近年來,豐潤區不斷強化農業的基礎地位,從「冀東糧倉」的傳統優勢和新型農業的發展理念出發,著力打造服務京津、輻射三北、面向全國的現代農業產業基地,有效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從「浭陽紅」鮮桃、環香翠黃瓜,到嫁接的牛媽媽棗、引進的「綠香一號」等核桃新品種,豐潤的農業品牌遍地開花,還走出了國門

  尋著漫山遍野的桃花,我們來到了四面環山的王官營鎮西尖山峪村。很難想像,這個只有400口人、800多畝耕地的小山村,就是聞名全國的「浭陽紅」桃新品種的誕生地。在傳統農業時代,這裡的山坡地曾是村民的負擔,如今卻成了大家爭搶的聚寶盆。「浭陽紅」鮮桃協會會長陳佑良介紹說:「品牌就是形象,是效益的保證。村裡年產『浭陽紅』鮮桃200多萬斤,連年出口俄羅斯等國,收入是種植普通桃的1倍多。」

  作為傳統的農業大區,豐潤充分發揮豐富的農業資源優勢和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全力推進農產品的品牌化、標準化工程,為現代農業的騰飛插上了品牌的翅膀。目前,全區已有13個農業品牌。翠心美蘿蔔、可口舒豆角、三野生薑、環香翠黃瓜、唐宇西紅柿等9個品牌農產品獲得河北省名優農產品稱號。

  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強力推進。以設施農業為重點,科學規劃產業布局,推進農產品生產向一村一業、一鄉一品乃至一品一牌的方向發展。目前,全區已形成了溫室西紅柿、地膜豆角、早春小棚甘藍等六大特色蔬菜現代生產基地。設施蔬菜總面積達到9萬畝,錯季菜達18.5萬畝,無公害蔬菜認證面積達到28萬畝,產品銷往京津、東北等十幾個省市,外銷量達85%以上。

  通過政策引導,各種農民專業合作社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統一技術服務、統一組織銷售,實現了與大市場的有效對接。在以生薑聞名的新軍屯鎮,雖然生薑價格下滑,姜農們還是忙碌著栽下了成片的綠色姜苗。新董莊村種植大戶孟祥新滿懷信心地說:「有咱們的生薑合作社,還有『三野』牌商標,心裡踏實。」

  從「中國奶業之鄉」「國家級奶業標準化示範區」,到一個個種養基地的崛起,一個個種糧大戶的湧現,豐潤農業逐步走上規模化、集約化之路

  隨著蒙牛、樂百氏等乳品加工企業的發展,豐潤區日處理鮮奶能力達到2300噸,成為全國鮮奶加工集群程度最高的縣區之一。

  為保證鮮奶質量,實現奶業的再次優化升級,這區吸引社會資金,強力推進標準化、現代化奶牛養殖場建設。目前,全區300頭以上奶牛標準化養殖場區達到79個,奶牛存欄8.6萬頭,規模化比率、奶牛機械化擠奶率均達100%。被譽為「託牛所」的唐山中奧奶牛養殖有限公司,按標準化奶牛場要求進行建設,實行統一規劃、統一管理、統一免疫、統一供料、統一配種,分戶飼養,集中擠奶的「五統一分一集中」管理。現已存欄優種奶牛3100頭,成為奶牛標準化生產、集約化經營的成功模式。

  通過政策引導、資金扶持,這區的生豬、蔬菜等產業也朝著集約化、規模化目標邁進。全區百頭以上養豬場已達1630個,生豬規模化養殖比率達60%以上。在常莊鄉的恆益種豬繁育基地,正在電子顯示屏前觀察豬舍狀況的許子巖深有感觸地說:「規模化投入大,收益也大。而且便於科學管理。」目前,該基地基礎母豬存欄800多頭,年出欄商品豬達到2.5萬頭。

  通過土地的合理流轉,一批敢為人先的種糧大戶也嘗到了規模化的甜頭。家住歡喜莊鄉的下崗職工劉鐵柱,把創業的目光投向家鄉的沃土,大膽租種了400多畝土地,根據市場變化種植小麥和毛豆、辣椒、棉花等作物,年獲利超過60萬元,實現了從下崗職工到種糧大戶的成功跨越:「我覺得種地就要規模經營,這樣才有搞頭。現在有些人不願種地,主要是太分散,沒利潤。集中起來就不一樣了。」

  從「燕山腳下的小吐魯番」——潘家峪、燕東生態觀光園,到聞名全國的麻龍灣生態園……豐潤的觀光農業異軍突起,醉了遊人,富了村民

  「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突出抓好現代服務農業發展……變單一的農業生產為生態觀光型,實現旅遊農業增值。」豐潤區區委全會報告中的這段話道出了豐潤生態觀光農業發展的內因。近年來,豐潤區充分發揮緊鄰京、津的區位優勢,大力發展以生態種植、旅遊休閒為主的現代農業產業,有效促進了農業的提質增效。

  在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潘家峪,借臺唱戲的觀光農業成為村民打開致富大門的金鑰匙。潘家峪村山高林秀,盛產葡萄和各種果品。隨著紅色旅遊的發展,這村開發了東山景區,引進了「紅星」「馬奶」「伊莉莎白」等新品種,吸引了四面八方的遊客。從村支書崗位退下來擔任潘家峪慘案紀念館講解的潘貴清介紹說:「這兩年來潘家峪的遊客明顯增多。過去參觀完紀念館就上車走了,現在登東山,吃農家飯,採摘葡萄玩不夠。」

  同樣聞名遐邇的還有燕東生態園、麻龍灣生態園。此外,山清水秀的聚仙谷風景區、天然「氧吧」桃源林場、千佛山景區等十幾個旅遊景點的建設,猶如一顆顆綠色珍珠,構建起豐潤生態遊、綠色遊的特色產業帶,為豐潤現代農業產業發展注入了生機與活力。

相關焦點

  • 唐山:豐潤轉方式、調結構、促發展紀實
    >  彰顯紅學文化、體驗現代風情的曹雪芹文化園一期工程竣工開放,讓「兩紅一綠」特色文化旅遊產業初顯魅力;引領裝備製造業飛速發展的中國動車城建設喜結碩果,37個生產性項目落戶,其中14個項目建成投產;北方現代物流城、中國型鋼基地、北方優質建材基地、現代農業產業基地建設如火如荼,令人刮目相看……如今,豐潤區經濟轉型發展高歌猛進,「唱紅紅樓夢、舞動動車城」的步伐鏗鏘有力。
  • 河北唐山豐潤區:奏響文旅融合發展三部曲
    紅棗累累、葡萄串串、碧水悠悠、涼亭座座……日前,第四屆「豐潤大棗」紅色文化旅遊節在唐山市豐潤區王官營鎮山緣生態莊園拉開帷幕。來自北京、天津等地和唐山本地的數千名遊客慕名前來共赴「紅棗之約」。近年來,豐潤區將文化旅遊業作為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新興產業,通過制定全域旅遊發展規劃,實施「文化+旅遊」發展戰略,全面奏響「區域特色、文化活動、文產項目」三部曲,有效激發了文化旅遊市場活力,打造了豐潤文化旅遊的嶄新品牌。奏響「區域特色曲」,亮點頻出。
  • 元謀:打造全國重要的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產業基地
    元謀:打造全國重要的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產業基地 中國農村網2016-12-02 11:03:13 閱讀(8703)
  • 唐山有錢人住哪,地區GDP高達957.8億,不是豐潤區,也不是豐南區
    唐山誕生了中國第一座機械化採煤礦井、第一條標準軌距鐵路、第一臺蒸汽機車、第一桶機制水泥,2019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890.0億元。那麼唐山有錢人住哪個區?那肯定是唐山最有錢的區了,下面告訴你唐山有錢人聚集地,看看他們的GDP,住那裡的都是有錢人。
  • 唐山:豐潤文化旅遊產業水平快速提升
    豐潤文化旅遊產業水平快速提升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 (董新華、李永合)中國文化傳媒集團、唐山市大陸實業共同投資42億元的大陸印象文化產業園項目,在日前閉幕的第九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上簽約,這是豐潤區大力發展文化旅遊產業取得的又一豐碩成果
  • 唐山:豐潤唱響「兩紅一綠」品牌做強文化產業
    年國慶、中秋節期間,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潘家峪景區共接待遊客2.38萬人次,創下歷史新高;憑藉全國首創、世界唯一的泥塑實景《清明上河圖》,麻龍灣生態園後來居上,吸引了各地遊客紛至沓來……如今,以「兩紅一綠」為特色品牌的文化旅遊產業在豐潤區如旭日東升快速崛起,成為最強勁、最有潛力的經濟增長點。
  • 安陽市特色農業機械化取得明顯進展,打造現代無人機裝備產業基地
    安陽市特色農業機械化取得明顯進展,打造現代無人機裝備產業基地 佚名 發表於 2020-12-07 17:25:08 日前,安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發布《關於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
  • 第九屆唐山農產品展示交易會暨唐山樂亭現代農業博覽會開幕
    河北新聞網9月28日訊 今天,第九屆唐山農產品展示交易會暨唐山樂亭現代農業博覽會在河北省唐山市樂亭縣冀東國際農產品物流中心隆重開幕。圖為開幕式現場。郭子豪攝本屆農博會歷時三天,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以「薈萃農業精品、助力鄉村振興」「安全食品唐山造」「綠色食品進萬家」為主題,著力打造「京津優質安全農產品供應基地、環京津農產品生產加工物流基地、京津冀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目的地」。圖為農博會現場。 郭子豪攝樂亭、玉田、遷西等多地名特優農產品在展館內登臺亮相,形形色色的優質農產品琳琅滿目。
  • 第九屆唐山農產品展示交易會暨樂亭現代農業博覽會開幕
    >圖為第九屆唐山農產品展示交易會暨樂亭現代農業博覽會現場。據介紹,本次展會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突出「豐富、安全、綠色、優質」產品特色,著力打造「京津優質安全農產品供應基地、環京津農產品生產加工物流基地、京津冀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目的地」,集現代綠色農業新項目、新技術、新產品、「智慧農業」以及綠色綜合服務於一體,不僅有國內外現代農業精品、農業生產資料、現代農業科技、農業機械設備及樂亭特色農產品集中展示
  • 記全國勞動模範、唐山豐潤區興富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梁曉東
    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興富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梁曉東,與來自全國各地的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齊聚於此,共同接受共和國授予勞動者的最高榮譽。「繼續推廣農業新品種、新技術,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做好農旅融合文章,讓鄉親們走上富裕的道路!」領完獎站在人民大會堂門前,談起未來打算,梁曉東信心百倍。梁曉東當選全國勞模後工作幹勁更足了!
  • 詩家清景在新春 永修縣發展現代農業打造農民幸福家園紀實
    宏康公司工業化發展模式奏響了永修縣農業現代化的「春之曲」。  近年來,永修縣實施農業「接二連三」工程,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和休閒農業;全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堅持鎮村聯動和新農村建設「兩輪」驅動,打造農民幸福家園。該縣新農村建設連續九年獲得全省先進,去年被列為全省重點打造的五個現代農業示範縣之一。
  • 「大愛唐山·端午飄香」愛心志願者基層行走進唐山豐潤區泉河頭...
    5月25日,「大愛唐山·端午飄香」愛心志願者基層行活動走進豐潤區泉河頭敬老院,遷西縣愛心企業家劉文福(左)向敬老院捐款9999元。通訊員李永和攝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李永和 記者劉禹彤)5月25日下午,「大愛唐山·端午飄香」愛心志願者基層行活動走進豐潤區泉河頭敬老院,通過愛心捐贈、文化演出、書畫創作等方式,為敬老院老人送去節日祝福和暖心關懷。5月25日,「大愛唐山·端午飄香」愛心志願者基層行活動走進豐潤區泉河頭敬老院,社會愛心人士紛紛捐款。
  • 唐山:灤縣臥龍谷"三優"蘋果基地被認定為示範基地
    灤縣臥龍谷「三優」蘋果基地被認定為省示範基地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 (豔蕊、李驥、豔君)近日,灤縣臥龍谷「三優」蘋果科技示範基地被河北省科技廳認定為「河北省山區特色產業唐山臥龍谷優質蘋果科技示範基地」。
  • 調整產業結構 從「炸山」到「養山」河北唐山礦山正在變綠
    這是11月23日拍攝的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壓庫山觀景平臺(無人機照片)。臧春得是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壓庫山村人,目前在保利生態環境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機械隊從事礦山綠化管理工作。在臧春得的記憶裡,兒時的壓庫山蘊藏著無盡寶藏:開春,他和小夥伴去山裡摘把野韭菜;初秋,可以鑽松林採松蘑……靠山吃山,在村民眼裡,壓庫山不光有山珍林果,還有豐富的石灰巖。
  • 河北雞澤致力打造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區
    聯合發展帶動 「一縣一業」廣泛推廣產業園以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為主要組織形式,建立了「龍頭企業+基地(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戶、龍頭企業+上下遊企業+技術服務機構」的利益聯結機制、協同發展機制和「訂單+保底」模式覆蓋園內椒農2.6萬多戶。自2015年以來,通過折股量化,按股分紅等方式,帶動貧困戶2900戶4900名貧困人員實現穩定脫貧。
  • 龍馬潭:打造現代農業生產水稻產業示範區
    龍馬潭區現代農業生產水稻產業示範區。 劉健 攝   中新網四川新聞4月26日電(鄒立楊 劉健)26日,在瀘州市龍馬潭區長安鎮慈竹村,一塊又一塊形態方正的農田裡,村民們正忙著插秧,綠油油的秧苗隨風搖曳。
  • 突破產業「天花板」,洛川現代農業產業園如何打造百億蘋果產業?
    而近幾年來,洛川充分利用這一優勢,緊跟國家大力發展國家現代產業園的步伐,讓洛川蘋果隱隱有成為世界「蘋果之鄉」的趨勢。今天,就跟著地道農旅地道君來看看這個被譽為蘋果「世界之窗」的洛川現代農業產業園。洛川蘋果進行全產業鏈開發,走規模化、機械化、現代化之路,實現三產融合發展,著力打造「蘋果百億元」產業目標,使洛川蘋果真正成為陝西蘋果的代表符號和全國乃至世界果業的聚焦點。
  • 唐縣丹鳳山現代農業園區發展紀實
    伴隨唐縣現代農業園區管委會成立,唐縣丹鳳山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已火熱拉開。園區位於淺山區的北店頭鄉,毗鄰保阜路,距京昆高速、保阜高速約15分鐘車程。規劃總面積2.3萬畝,總投資8.5億元。在市、縣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園區已建成1.1萬畝,包括「三優」蘋果基地5000畝、玫瑰產業基地1500畝等六大產業基地。
  • 唐山:豐潤紮實推進文明城市創建紀實
    讓文明之花開在民心——豐潤區紮實推進文明城市創建紀實  環渤海新聞網專稿 (郭立永 齊望)清晨,迎著第一縷陽光,在豐潤區曹雪芹文化園散步的人們有說有笑豐潤區住建局局長王福和說。  推進綠化工程建設,打造特色景觀。按照「精美、精緻、精細」的要求,強力推進「一帶一路一園」綠化景觀建設,「一帶」即還鄉河景觀帶,「一路」即102國道城區段,「一園」即曹雪芹文化園,打造城市會客廳。
  • 王丕街道:打造現代農業「矽谷」
    眼下,她和另外8位村民正忙著給南澳綠亨莊園打工,每天在芹菜、辣椒、西瓜育種室裡澆澆水、施施肥,日工資80元,借著街道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東風和自己的勤勞雙手,李大姐不僅擺脫了貧困,還踏入了小康家庭的行列。  王丕堅持因地制宜、借勢發展和整體推進原則,盤活傳統農業資源,緊抓機遇乘勢而上,以市場為導向著力推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打造打造現代農業「矽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