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愛兵 鄭文斌 江西日報記者 練 煉
人勤春來早。3月19日,九江宏康公司水稻全程機械化育秧中心內機聲隆隆,40多名工人在育秧播種流水線上緊張作業。該公司管理人員胡德文對記者說,公司已經流轉了2萬多畝土地種植水稻,備足5萬公斤稻種,組建了50人的機械作業大隊。宏康公司工業化發展模式奏響了永修縣農業現代化的「春之曲」。
近年來,永修縣實施農業「接二連三」工程,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和休閒農業;全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堅持鎮村聯動和新農村建設「兩輪」驅動,打造農民幸福家園。該縣新農村建設連續九年獲得全省先進,去年被列為全省重點打造的五個現代農業示範縣之一。
產業化,引領現代農業
加快土地流轉,推廣農業規模化經營。該縣建立縣、鄉、村三級土地流轉服務網絡,引導農民把土地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流轉,全縣已流轉土地13.73萬畝,為產業基地化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柘林湖區成為鱖魚和淡水銀魚養殖供應基地,鄱陽湖區成為水禽養殖供應基地,九合、立新、塗埠等城郊鄉鎮成為綠色蔬菜種植供應基地,柘林、雲山、白槎等鄉鎮成為柑橘、水蜜桃、水梨等水果種植基地。按照「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思路,全縣形成了優質糧棉、特種水產、特色水果、綠色蔬菜、良種畜禽五大優勢產業,去年培育產業大戶48家,建成了9個千畝種養基地。
發展壯大龍頭企業,農產品加工業不斷轉型升級。該縣建立了縣領導掛點幫扶農業項目機制,積極搭建服務平臺,大力推進廬山西海農業生態園、亨泰(建滔)農業觀光園等10個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扶持壯大青墅大閘蟹、燕山青茶葉等農產品加工型企業,農業企業發展到206家,規模以上農業龍頭企業51家。加快農業品牌建設,引導和鼓勵龍頭企業創建知名品牌,全縣省級著名商標達12個。
培育新型合作組織,提升農民致富能力。該縣制定了家庭農場登記管理條例,鼓勵大學生參與合作社建設,引領農民抱團發展。全縣新成立家庭農場182家,大學生領辦創辦、參與農民專業合作社26家,農民專業合作社達418家,帶動3000多農戶發展現代農業。
農旅結合,打造休閒農業
「青山綠水藍天,小橋流水農家,生態養生溫泉,傳統文化年俗,更加彰顯柘林鄉村旅遊魅力。」安徽省安慶市遊客郭先生在春節期間到永修柘林旅遊後發出由衷的感嘆。今年春節黃金周期間,該縣共接待遊客15.6萬人次,旅遊總收入5896.8萬元。
該縣做活農旅結合「文章」,沿105國道和景區沿線布局農業產業,充分發揮農業產業基地優勢,集中打造宏泰農業、鳳凰山桃花園、雲居山生態農業等休閒農業項目,推進修河兩岸鄉村遊升級。連續八年以市場化方式舉辦鳳凰山桃花節、易家河柑橘採摘節,還舉辦了三屆三角金花節和兩屆吳城觀鳥節、首屆梅棠臍橙採摘節,推動鄉村旅遊持續升溫。全縣農家樂餐館達到65家,其中省4A級鄉村旅遊示範點1個、3A級鄉村旅遊點2個。
鎮村聯動,留住美麗鄉愁
陽春三月,永修縣梅棠鎮田埠村團結組,青山環繞,鬱鬱蔥蔥。孩子們在休閒廣場上嬉戲,青山倒影池塘中,一派人與自然和諧的景象。近年來,該縣按照「進村一條水泥路、環村一片林、村前一口塘、村中一廣場、房前屋後是『銀行』」的模式,建設秀美新村,讓農民看得見山水,留得住鄉愁。
該縣在316國道、105國道、昌九高速沿線打造了塗埠南圩組、三溪橋河橋組、梅棠團結組等一批和諧秀美村莊795個。結合鎮村聯動,整合資金4.6億元推進集鎮新區和中心村建設,打造新農村建設的升級版,重點把艾城鎮、軍山集鎮打造成為園區服務型集鎮;把虯津鎮、塗埠鎮打造成為商貿型集鎮;把柘林鎮、吳城鎮打造成為生態旅遊型集鎮。現已初步建成鎮村聯動新區5個,新建中心村1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