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家清景在新春 永修縣發展現代農業打造農民幸福家園紀實

2021-01-19 中國江西網

  李愛兵 鄭文斌 江西日報記者 練 煉

  人勤春來早。3月19日,九江宏康公司水稻全程機械化育秧中心內機聲隆隆,40多名工人在育秧播種流水線上緊張作業。該公司管理人員胡德文對記者說,公司已經流轉了2萬多畝土地種植水稻,備足5萬公斤稻種,組建了50人的機械作業大隊。宏康公司工業化發展模式奏響了永修縣農業現代化的「春之曲」。

  近年來,永修縣實施農業「接二連三」工程,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和休閒農業;全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堅持鎮村聯動和新農村建設「兩輪」驅動,打造農民幸福家園。該縣新農村建設連續九年獲得全省先進,去年被列為全省重點打造的五個現代農業示範縣之一。

  產業化,引領現代農業

  加快土地流轉,推廣農業規模化經營。該縣建立縣、鄉、村三級土地流轉服務網絡,引導農民把土地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流轉,全縣已流轉土地13.73萬畝,為產業基地化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柘林湖區成為鱖魚和淡水銀魚養殖供應基地,鄱陽湖區成為水禽養殖供應基地,九合、立新、塗埠等城郊鄉鎮成為綠色蔬菜種植供應基地,柘林、雲山、白槎等鄉鎮成為柑橘、水蜜桃、水梨等水果種植基地。按照「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思路,全縣形成了優質糧棉、特種水產、特色水果、綠色蔬菜、良種畜禽五大優勢產業,去年培育產業大戶48家,建成了9個千畝種養基地。

  發展壯大龍頭企業,農產品加工業不斷轉型升級。該縣建立了縣領導掛點幫扶農業項目機制,積極搭建服務平臺,大力推進廬山西海農業生態園、亨泰(建滔)農業觀光園等10個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扶持壯大青墅大閘蟹、燕山青茶葉等農產品加工型企業,農業企業發展到206家,規模以上農業龍頭企業51家。加快農業品牌建設,引導和鼓勵龍頭企業創建知名品牌,全縣省級著名商標達12個。

  培育新型合作組織,提升農民致富能力。該縣制定了家庭農場登記管理條例,鼓勵大學生參與合作社建設,引領農民抱團發展。全縣新成立家庭農場182家,大學生領辦創辦、參與農民專業合作社26家,農民專業合作社達418家,帶動3000多農戶發展現代農業。

  農旅結合,打造休閒農業

  「青山綠水藍天,小橋流水農家,生態養生溫泉,傳統文化年俗,更加彰顯柘林鄉村旅遊魅力。」安徽省安慶市遊客郭先生在春節期間到永修柘林旅遊後發出由衷的感嘆。今年春節黃金周期間,該縣共接待遊客15.6萬人次,旅遊總收入5896.8萬元。

  該縣做活農旅結合「文章」,沿105國道和景區沿線布局農業產業,充分發揮農業產業基地優勢,集中打造宏泰農業、鳳凰山桃花園、雲居山生態農業等休閒農業項目,推進修河兩岸鄉村遊升級。連續八年以市場化方式舉辦鳳凰山桃花節、易家河柑橘採摘節,還舉辦了三屆三角金花節和兩屆吳城觀鳥節、首屆梅棠臍橙採摘節,推動鄉村旅遊持續升溫。全縣農家樂餐館達到65家,其中省4A級鄉村旅遊示範點1個、3A級鄉村旅遊點2個。

  鎮村聯動,留住美麗鄉愁

  陽春三月,永修縣梅棠鎮田埠村團結組,青山環繞,鬱鬱蔥蔥。孩子們在休閒廣場上嬉戲,青山倒影池塘中,一派人與自然和諧的景象。近年來,該縣按照「進村一條水泥路、環村一片林、村前一口塘、村中一廣場、房前屋後是『銀行』」的模式,建設秀美新村,讓農民看得見山水,留得住鄉愁。

  該縣在316國道、105國道、昌九高速沿線打造了塗埠南圩組、三溪橋河橋組、梅棠團結組等一批和諧秀美村莊795個。結合鎮村聯動,整合資金4.6億元推進集鎮新區和中心村建設,打造新農村建設的升級版,重點把艾城鎮、軍山集鎮打造成為園區服務型集鎮;把虯津鎮、塗埠鎮打造成為商貿型集鎮;把柘林鎮、吳城鎮打造成為生態旅遊型集鎮。現已初步建成鎮村聯動新區5個,新建中心村10個。

相關焦點

  • 描寫春天的詩句:詩家清景在新春
    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  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  賞析  詩的上聯可結合詩題來理解。美麗的早春景色,最能激發詩家的詩情。「新春」就是早春。「詩家」是詩人的統稱,並不僅指作者自己。一個「清」字很值得玩味。這裡不僅指早春景色本身的清新可喜,也兼指這種景色剛剛開始顯露出來,還沒引起人們的注意,所以環境也很清幽。
  • 唐山:豐潤區打造現代農業產業基地紀實
    綠野歡歌——豐潤區打造現代農業產業基地紀實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張輝)  6月的浭陽大地,到處是繁忙的景象:成片的果園裡閃現著果農們喜悅的笑臉;標準化大棚裡甜瓜、黃瓜掛滿枝頭,源源不斷地被運往各大超市,成為市民的搶手貨……  近年來,豐潤區不斷強化農業的基礎地位,從「冀東糧倉」的傳統優勢和新型農業的發展理念出發,著力打造服務京津、輻射三北、面向全國的現代農業產業基地,有效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 唐縣丹鳳山現代農業園區發展紀實
    2015年,園區被市政府認定為市級現代農業園區,2016年被省政府認定為省級現代農業園區。圍繞打造唐縣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的「試驗田」和「主引擎」,集種植、研發、物流、加工、銷售、旅遊於一體的大型現代農業園,園區按照發展「第六產業」的思路,改變原來各經營主體鬆散的經營狀態,以丹鳳山公司為核心龍頭企業,現發展企業4家、專業合作社4家、生產基地5個,形成「園區+企業+基地+合作社」的新型聯合發展模式。
  • 陝西美好家園現代農業聯合體CEO張田龍
    2013年,在外地打拼整整20年的張田龍帶著夢想,帶著資金,帶著滿腔熱血返回到故土陝西省渭南市白水縣,基於對中國農業未來發展的判斷,基於對未來競爭層面的充分理解,著手籌建了陝西美好家園現代農業聯合體。聯合體以農技協為龍頭、家庭農場為核心、合作社為基礎、公司為投資主體,按照現代企業的發展模式運營,緊抓現代農業發展的良好契機,集約化科學經營,真正做實做強果業產業鏈經營的各個環節。
  • 【慶豐收 迎小康——2020中國農民豐收節】運城打造現代農業發展新...
    近年來,當地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創建了1個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和5個省級示範園區,加快推進果業出口平臺建設,打造北方水果最佳生產區,水果種植面積和產量居全國地級市前列,果品出口68個國家和地區。作為中華農耕文明重要的發祥地之一的運城,如今打造現代農業新標杆底氣更足了、家底更厚了。
  • 都市現代農業發展綜述:現代農業讓城市更美好
    南寧積極開展「三區三園一體」創建,累計啟動創建四級示範區169個,形成了由鄉向縣、市、自治區、國家梯次發展的格局。借著近幾年科技發展的東風,都市現代農業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去年7月,中國農科院聯合80家單位在深圳成立了國家農業基因組科技創新聯盟,開展農業基因組核心關鍵技術攻關。
  • 十首描寫清的古詩詞,詩家清景在新春,人間有味是清歡
    內心平和就不虛度,偷得清閒便是幸福。山色空濛,歌聲清越,蘇軾悠然地唱,「人間有味是清歡」;獨清獨醒,淡淡倦意,李商隱落寞地嘆,「未妨惆悵是清狂」。宿建德江 唐代:孟浩然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城東早春 唐代:楊巨源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 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賞析:早春的清新景色,正是詩人的最愛。綠柳枝頭嫩葉初萌,鵝黃之色尚未均勻。若是到了京城花開之際,那將滿城便是賞花之人。
  • 描寫春天的詩句:詩家清景在新春 綠柳才黃半未勻
    出自唐代詩人楊巨源的《城東早春》  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  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  賞析  詩的上聯可結合詩題來理解。美麗的早春景色,最能激發詩家的詩情。「新春」就是早春。「詩家」是詩人的統稱,並不僅指作者自己。一個「清」字很值得玩味。
  • 加快現代農業發展
    8月2日至3日,副省長胡強來到撫州市臨川區、宜黃縣,調研現代農業發展和脫貧攻堅工作。胡強先後深入臨川區河埠鄉仙蓋山農業園、撮鬥科村,宜黃縣異地扶貧安置點「幸福苑」小區、江西惠農種業公司等地。走進企業,他詳細了解生產經營發展情況;來到貧困戶家中,他仔細詢問家庭生活情況等。
  • 描寫春天的詩句: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
    《城東早春》  年代: 唐 作者: 楊巨源  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  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  作品賞析  [注釋](1)詩家:詩人。清景:美景。(2)上林:皇帝的御花園。錦:五色織成的綢綾。
  • 早春風光: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
    這首詩是韓愈寫給張籍的描寫和讚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絕句,詩人運用簡樸的文字,就常見的「小雨」和「草色」,描繪出了早春獨特的景色,給人一種早春時節溼潤、舒適和清新之美感。城東早春唐代:楊巨源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 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
  • 李炳軍在撫州調研 深化農村改革 發展現代農業
    本報撫州訊 (江西日報記者李耀文 通訊員李俊)11月1日至2日,副省長李炳軍深入南豐縣和南城縣的鄉鎮和企業,調研現代農業發展情況。李炳軍指出,撫州市要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加快幸福美麗新村建設,大力發展現代農業,推進農業全面開放合作,促進縣域經濟發展。
  • 壽縣:打造現代農業發展「迎河樣本」
    11月19日,全國新農民新技術創業創新博覽會在江蘇南京開幕,吸引了全國5000多名創業型新農民和1000多家創新型新企業參加。    當天,來自安徽淮南壽縣的迎河省級現代農業示範區作為全市唯一一家被邀請的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平臺建設典型亮相現場。    地處偏遠,基礎設施薄弱,土壤結構不利於傳統農業生產……一直以來,壽縣迎河鎮發展現代農業面臨短板,世世代代的耕種始終無法改變貧困落後的面貌。
  • 發展近郊現代農業 加快城市公園建設
    原標題:發展近郊現代農業 加快城市公園建設   1月7日、8日,市委書記包惠利用周末時間,就現代農業發展,城市公園、綠地建設等進行調研。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鄧瑜華,副市長陳文勝、杜海洋等參加調研。
  • 傳播|加快種植業結構調整,注溝拉開現代特色農業發展大幕
    近日,在注溝現代農業發展區逄戈莊村黨群服務中心,村「兩委」幹部、村民代表集聚一堂,你一言、我一語共議如何加快種植業結構調整,開啟現代農業發展新速度。 注溝現代農業發展區逄戈莊村黨支部書記吳來榮說:「剛剛召開的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制定了優先發展農村農業,向『三農』傾斜的好政策,這給我們農村未來發展提供了大好機遇。作為一名基層黨支部書記,特別是我們逄戈莊作為區裡的模範村,要抓住機遇,在全村3640畝土地上做文章,逐步改變傳統糧食作物種植模式,引項目、跑資金,發展高效高質農業,為建設幸福小康的逄戈莊奠定產業基礎。
  • 上半年全區現代農業發展穩中向好 農業增加值和農民收入實現「雙...
    上半年全區現代農業發展穩中向好   農業增加值和農民收入實現「雙增長」 2020-08-14 17:39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玉山現代農業實現鏈式發展
    玉山縣貫徹落實市委四屆六次全會精神,把壯大現代農業示範園,作為發展農業產業的基本載體,培育了一批批具有影響力和帶動力的特色產業基地。目前全縣現代農業示範園區累計投入資金18億元,建成各類現代農業示範園15個,總面積35萬畝,40家農業龍頭企業、460家專業合作社實現年產值25.2億元。
  • 深圳市農業科技促進中心助力都市現代化農業發展紀實
    科技興農當示範 政策風好正揚帆——深圳市農業科技促進中心助力都市現代化農業發展紀實□ 許創業 吳贇生 宋銳烽2020年11月。作為深圳市市場監管局下屬的財政核拔正處級事業單位,也是目前深圳市唯一一家政府層面的農業技術支撐專業機構,深圳市農促中心一直以科技助力民生幸福和城市發展為首要目標,聚力農業技術攻關和技術共享,不僅助力深圳農業技術在某些領域實現全球引領,更為深圳乃至我國發展都市現代農業作出了積極貢獻,為深圳食品安全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農業科技,正成為深圳市面向全國乃至全球的一張城市名片。
  • 幸福河畔聽豐年,章丘繪就現代農業新畫卷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肖陽 濟南報導  9月22日,農曆秋分,在濟南市章丘區黃河街道幸福河社區美觀整潔的新居前,章丘區慶祝「中國農民豐收節」大型活動正在舉行。一邊是熱情奔放的文藝演出,一邊是豐富多彩的農副產品展示和網紅達人現場直播賣貨,熱鬧活躍的氛圍裡,一副現代農業的新畫卷正徐徐展開。
  • 雅安市建設藏茶產業現代農業園區 擎起雨城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大旗
    做新機制體制,打造引領轉型升級的示範園區。堅持「黨建引領、政府主導、市場運作」,不斷完善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和管理運營機制,形成工作合力。建立「雙園長」領導機制。實行書記、區長「雙園長」制,執行園長是區政府分管領導,統籌推進園區規劃建設、產業定位、業主引進、經費整合、管理考核等各項工作,協調解決農業園區發展重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