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欣欣家的孩子今年一年級了, 在前兩天的期中考試當中,語文才60分出頭,班級排名倒數第一,欣欣愁壞了,她分析了孩子考試丟分的原因,要麼是不認識字讀不懂題,要麼是看圖寫話,寫得完全沒有條理。老師給欣欣的建議是,一定要讓孩子多讀書,養成閱讀習慣,可惜欣欣卻說,我家這孩子從小就喜歡看電視,不喜歡看書,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她把她的苦惱發到了我們寶媽群裡,想尋求大家的幫助。
孩子為什麼不喜歡閱讀呢?
孩子不喜歡閱讀,主要處於以下3個方面的的原因:
1.閱讀是一件有難度的事情
孩子看電視,只需要被動地接受電視傳輸出來的信號就可以了,不用動什麼腦筋,但是閱讀不一樣,書本上的文字或者是畫面傳遞出來的信息是有限的,孩子必須通過大腦的深度加工或者是想像,才能得到豐富的信息。所以,閱讀是一件有難度的事情,很多孩子難以堅持。
2.孩子沒有體會到閱讀的快樂
有些家長陪孩子閱讀,這是出於自己的喜好,選擇了不適合孩子的書籍,所以孩子沒有辦法從中體會到閱讀的快樂,書中人物的喜樂悲歡或者有趣言行,沒有辦法打動孩子。
3.家長太過焦慮,採用了錯誤的方法
比如說限定孩子每天必須要讀多長時間的書;或者不讀書就不能吃飯、不讀書就不能看電視、不讀書就不能玩耍之類的苛刻條件,將閱讀這件事情與其他孩子覺得好玩的事情對立起來,這樣只會加深孩子對閱讀這件事情的厭惡感。
其實選對方法,還是能讓孩子愛上閱讀的!
1.把閱讀變成像玩一樣簡單的事情
不要給孩子設定超出孩子能力範圍的閱讀任務,比如小一點的孩子,就把閱讀行為變成玩玩具的行為,給寶寶提供抽拉書、迷宮書、洞洞書之類的書籍,這些像玩具一樣的書籍,會引發孩子的好奇心,把閱讀變得更有吸引力。
2.家裡建立圖書角
在家裡布置一個圖書角,圖書角的形式可以多樣,比如說繪本架、小書櫃、床頭文件欄等,把書放在孩子容易取放的地方,總之,讓孩子以最舒適的姿勢拿到書和看書,減少看書的阻力,這樣會讓孩子的看書行為變得順理成章。
3.家長自己要以身作則
不能說家長一回家就拿著手機刷小視頻或者玩遊戲,卻一個勁兒地要求孩子看書,這就是典型的「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孩子是很難接受的,想孩子喜歡看書,家長一定要以身作則,自己也要學會看書。
4.多給孩子提供新鮮的書籍
圖書角的書籍隔一段時間就更換一批,永遠讓孩子都有不同的新鮮的書可以看。還可以經常帶孩子去圖書館借閱書籍,也可以趁平臺活動囤書,總之,只有給孩子提供足夠多的書,才能讓孩子有所選擇。
5.在孩子閱讀時提供幫助
孩子閱讀的過程中肯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比如不認字或者揣摩書本意思不是很透徹,家長可以採取親子共讀的方式,幫助孩子解決閱讀過程中碰到的困難和障礙,讓閱讀變得更順暢。
希媽結語:孩子的閱讀能力不是天生的,家長從幼兒時期就可以開始慢慢培養,堅持親子共讀,相信小書蟲總有一天可以煉成。
你好,我是希媽,高級育嬰師,多平臺育兒自媒體,專注孕產、新生兒餵養與護理、親子閱讀等育兒知識分享,歡迎點擊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