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女排聯賽阿根廷聖菲站,美國女排主力陣容1比3不敵缺少了博斯科維奇和米哈伊洛維奇的塞爾維亞,爆出一個冷門!塞爾維亞的兩個主攻米倫科維奇和布拉戈耶維奇,在其他各站表現疲軟,全隊幾乎就靠博斯科維奇一人砸,完全帶不動。然而到了南美洲碰到美國隊,兩個人突然蛻變,怎麼扣怎麼有。胖胖的米倫科維奇甚至攔網還拿到6分,簡直讓人驚掉下巴!
然而回頭一想,也可以說是情理之中,因為這幾年塞爾維亞一直很克美國,大大小小的比賽已經贏了好幾次,其中包括著名的裡約奧運的半決賽。另外還有15年的世界盃,17年的大獎賽總決賽等。她們每次碰到美國,似乎很有心得。
排球界的相生相剋,實在是一道有趣的風景。或許一支隊伍特別適應另一支隊伍的節奏,能輕易閱讀對方的進攻和攔防體系,而對方卻難以讀懂自己,在這種情況下,一方克一方的現象或許就產生了。
中國女排也有自己的剋星,我們很怕速度快並且具備一定進攻實力的隊伍。義大利隊自從2002年世錦賽崛起後,就一直很克我們。長達十幾年的交鋒中,我們輸多勝少,有一些場次還輸得很難看。本來在裡約周期我們稍微緩了過來,贏了她們幾次,包括14年的世錦賽半決賽,但隨著艾格努逐漸變成熟,那支令人畏懼的義大利隊又回來了!
美國女排也是我們的剋星,裡約周期三大賽還沒有贏過她們。但其實從北京周期開始,我們面對美國女排就很難佔到便宜了。
巴西女排黃金一代,見神殺神,見佛殺佛,然而每次她們碰到二流隊伍土耳其隊,卻不能輕鬆拿下,多次鏖戰5局,互有勝負。也是挺有意思的一個例子。
另外,排球界還有一個連環克的有趣現象,A克B,B克C,C又反過來克A。近幾年中國男排多次輸給澳大利亞男排,每次打他們都特別被動,可是每當澳大利亞男排碰到日本男排時,就會陷入泥沼,有力使不出。弔詭的是,中國男排又克日本,這幾年的交手沒怎麼輸過。去年的男排聯賽崑山站,日本男排對陣中國,決勝局一度拿到5個賽點,硬生生被中國隊逆轉!面對剋星,要贏一次好難!
當然,相生相剋並不是永久的,隨著時間的流逝會隨時發生變化,唯有提升自己的實力才是王道!就算在一段時間內出現剋星,也不要怕,因為剋星也可能有自己的苦主。我們做好自己,壯大自己,贏下該贏的比賽,其他一切水到渠成。就像裡約周期,我們面對美國女排如此被動,不也拿到世界盃和奧運冠軍了嗎?
原創作品。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有深度的排球資訊,請關注我,謝謝!
(黑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