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拍賣市場全面復甦:秋拍控質減量,線上成交明顯上升

2020-12-18 新浪財經

來源:一財網

因疫情影響而沉寂大半年的線下藝術拍賣市場,終於在這個秋天全面復甦。

8月16日,嘉德春拍「大觀之夜」開啟2020年首次大拍,98件作品以6.32615億元收槌,成交率達87%。儘管拍品總量以及億元明星拍品都在減少,但傳遞出的市場信心卻是積極的。蘇富比、佳士得捷報之後,北京寶瑞盈拍賣十周年和北京保利拍賣十五周年的慶典拍賣相繼登場,分別將以一批重磅拍品開啟疫情後的新徵程。

漫漫徵貨路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造成的困擾,並不僅僅是大半年的停頓。跨地域拍品流動的艱難、全球經濟體遭遇的嚴重打擊,都讓業內產生不確定感乃至悲觀。因為疫情,部分拍賣公司的徵集不太充分,索性將春拍與秋拍合併,成為今年的特殊變化。

「我們這一季的徵集,1月份剛開始就遇到了疫情,之後遇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難,尤其是海外徵集,預期計劃全部打亂。」談及上半年影響,北京保利拍賣古董珍玩部藝術總監李移舟認為,最大的困難在於,當海外疫情嚴重,很多藏品無法運送到中國,也無法跟海外藏家進行面談溝通。

他透露,許多拍品的徵集過程可謂輾轉,比如一件「潘仕成收藏金石文字之印」,出自道光同治年間的廣東十三行首富潘仕成的收藏,這件在當時就價值連城的田黃印章,與藏家磨了五年之久,才出現在北京保利十五周年慶典拍賣上。

北京寶瑞盈拍賣創始人楊武也提及徵貨之難。但他認為,無論有沒有疫情,藝術拍賣市場面臨的難題與核心始終是拍品本身,「中國藝術拍賣走過30多年曆程,市場已經成熟,拍賣公司越來越多,競爭越發激烈。能不能找到滿足市場需求的精品和生貨,這才是難上加難的。」

楊武坦言,在籌備寶瑞盈十周年慶典拍賣會時,他想盡辦法徵到了《春光》。這是傅抱石一生創作的重要人物畫,也是他不賣的三幅畫之一。書畫鑑藏家劉志遠在第一次近距離看到《春光》時,不免感嘆楊武為此付出的心力,「在疫情當中,他可以說是上演了一幕『千裡走單騎』的現代版,徵集這幅《春光》的難度,是想像不到的。」

疫情期間,不僅是好貨難尋,對寶瑞盈這樣的新興生力軍而言,徵集一些第二、第三梯隊的畫家作品也是困難重重。楊武認為,中國拍賣市場經過30多年發展,無論拍賣行、藏家還是投資者,對收藏的概念都越來越深刻、要求越來越高,「大家買藝術品不像以前,喜歡就買。現在無論是價格幾萬元還是上億元的藝術品,都要求藝術品的水準高,有情趣,畫家要有地位,可以說,這些年中國收藏投資的水平提高非常快。」

「原子彈級別」重磅拍品

縱觀各家拍賣公司在秋拍亮相的拍品,幾乎都在「控質減量」中把握平衡,贏取市場關注。

在20世紀中國畫壇中,傅抱石被公認為「十大家」,其作品價格處在近代書畫市場上最貴一級。2011年,傅抱石代表作《毛主席詩意》冊頁以2.3億元成交,2016年,其《雲中君和大司命》又以2.3億元成交。而寶瑞盈慶典拍賣會上的《春光》更堪稱逸品。劉志遠解釋,「也就是中國繪畫當中的最高境界」。

這幅作品擁有34次出版著錄,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等國內外國家級博物館美術館展覽十餘次,在日本松高美術館展出時,被作為邀請函封面,足見其價值和地位。

保利拍賣的重磅拍品《十面靈璧圖卷》出自明代宮廷畫家吳彬,長近30米、高55釐米,擁有諸多顯赫的國外博物館展覽記錄,高達18次的重要出版以及12次古代權威著錄。

1989年12月,《十面靈璧圖卷》第一次在紐約蘇富比拍賣面世即以121萬美元的天價成交轟動一時,成為蘇富比拍賣成立以來首次打破中國書畫超越百萬美元的成交紀錄。《十面靈璧圖卷》也被在藝及雲杪文化創始人謝曉冬形容為「原子彈級別」的重磅作品。

此外,董其昌被《石渠寶笈》著錄的《臨淳化閣帖》、李可染、張大千的佳作,以及罕見的康熙花神杯一組十二件等亮眼拍品,構成保利秋拍重頭戲。北京寶瑞盈拍賣則呈現了現存元代界畫第一人李容瑾《漢宮秋苑圖》、目前現身市場最大尺幅的石濤立軸作品《謫仙樓山水》、全球唯一一件重達80公斤的新疆和田羊脂白玉籽料、明朝成化年間青花天馬紋臥足碗等明星拍品以饗藏家。

後疫情時期的線上拍賣

當線下拍賣市場因疫情而暫停,線上拍賣在今年呈現出明顯上升趨勢。

《蘇富比中國藝術品2020年中報告》顯示,6月下旬舉行的香港蘇富比首場中國藝術品網上拍賣「清洪佛教藝術品珍藏」,上拍90件拍品,總成交率達96.7%。在中國藝術珍品春季拍賣會上,一件明十七世紀黃花梨翹頭案以6000萬港元成交,為最高估價的10倍。

嘉德線上拍賣會推出的「浮光掠影——啟功先生舊藏師友書札」專場上,一組4頁、估價1000至5000元的《林散之致啟功毛筆詩稿》,拍出了47.15萬元高價,《王世襄致啟功毛筆信札》也拍出23萬元。

謝曉冬分析,早在多年前,佳士得、蘇富比就已經發展了在線拍賣業務,約佔10%的業務比例,疫情只是加速了許多拍賣機構在線化的進程。

作為中國最大的國有控股拍賣公司與中國拍賣行業的領軍企業,保利拍賣早已搭上網際網路的列車。據保利拍賣總經理王蔚透露,保利的三期線上拍賣活動,總成交額達1.47億元,「今年保利拍賣將會著力打造線上拍賣平臺,目前已經形成雲徵集、雲預展、雲招商、雲拍賣、雲結算等一整套的雲端服務流程。」

王蔚坦言,此次十五周年慶典拍賣會上的很多拍品,都是充分結合線上業務獲得的徵集線索,保利拍賣也會持續將線上與線下相互補充、擴展,探索創新業務發展模式。而在9月底,保利拍賣的線上拍賣APP也將落地運營。

楊武同樣看好線上拍賣的發展趨勢,不僅便捷、節省成本,而且大眾接受度高,發展速度也比較快,尤其適合不需要驗證真偽的現代畫家作品,以及球鞋、酒類、潮玩品類等大眾收藏和物品的拍賣。

「成熟的投資者,一定需要跟藝術品有面對面的、思想和心靈上的溝通。買藝術品一定要看實物,這跟你面對著圖錄、電腦屏幕的感覺完全不同,好的藝術品是可以跟你對話,帶來愉悅的。」但他相信,在購買真正的藝術品時,傳統拍賣形式仍是不可取代的。

相關焦點

  • 【雅昌專欄】季濤:2017年京城藝術品秋拍市場分析
    由於某些突發非市場原因,2017京城秋拍主要的拍賣會都推遲到了12月份舉行,巧合的是,2017春拍的部分拍賣也曾推遲。從結果上看,推遲舉辦的拍賣會比先開的拍賣會似乎成交情況更好,會不會因此改變未來北京春秋兩季拍賣分兩輪舉辦的慣例,目前還不得而知。
  • 2020年秋拍,10件拍品過億成交,藝術市場真的不差錢?
    ,在8月份的春拍結束後,留給秋拍的徵集工作也僅有3個月,這給各拍賣公司帶來了極大的挑戰。上周,如火如荼的2020年秋拍終於告一段落,各家拍賣行也是使盡渾身解數,上演了一幕幕藝術市場的「不差錢兒」。然而驚喜不止這一件,常玉《籃中粉紅菊》同樣破億,以1.3811億港幣成交。在內地拍場上,華藝國際(北京)2020秋拍常玉《紅底黃菊》以8165萬元的成交價,創內地市場常玉作品最高價。
  • 減量重質 2020內地春拍「輕裝上陣」
    也有人認為,伴隨著市場的復甦與拍賣稅收新政於近期的落地,也將為拍行減負、促進企業收藏入場。陣容:拍品數銳減 大拍行缺席談及今年上半年的文物藝術品的拍賣市場,藏家李笠形容稱:「大拍行們只能在坐擁重兵的同時,各派出輕騎一旅,拍賣由計劃中的線下轉向變化中的線上。」
  • 3件過億,7.87億成交 香港秋拍風雲再起現代藝術晚間拍賣
    香港蘇富比2020秋拍現代藝術晚拍現場春拍硝煙還未完全散盡,香港蘇富比又在10月初如期吹響了秋拍的號角由於港島疫情影響仍在,蘇富比此次設置了更嚴格的社交限制,拍賣地點也轉至蘇富比藝術空間,更多依賴高清直播連接全球藏家。同時,由於徵集周期被壓縮至往常的一半,本季香港蘇富比的上拍量較往常明顯減少,但減量不減質,蘇富比在第一場晚拍裡就交出了一份近乎完美答卷。
  • 2015年秋拍中國藝術品市場持續疲軟
    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AMMA)近日發布的《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調查報告 2015秋》顯示,2015年全年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成交總額為506億元,比2014年縮水20%,其中下半年成交總額為257億元,比去年減少19.1%。
  • 藝術品「線上復甦」交易五花八門
    另據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不完全統計,2020年上半年,舉辦線下拍賣會的公司數量僅有54家,同比減少70.65%,涉及成交額為20億元,同比減少91%;截至8月末,線下拍賣會的上拍作品數量為67352件,成交36330件,同比分別減少66.42%和61.68%,共計成交105.89億元,同比下滑60.80%。
  • 2020年秋拍,藝術市場真的「不差錢兒」?
    在2020這樣特殊的年份,上半年線下拍賣停擺,在8月份的春拍結束後,留給秋拍的徵集工作也僅有3個月,這給各拍賣公司帶來了極大的挑戰。上周,如火如荼的2020年秋拍終於告一段落,各家拍賣行也是使盡渾身解數,上演了一幕幕藝術市場的「不差錢兒」。
  • 2016年度35歲以上油畫雕塑藝術家拍賣成交TOP10
    當然,伴隨著市場的逐步調整,現當代藝術部分的整體思路依然是在減少上拍數量,包括海外和大陸地區的拍賣,其中海外地區尤其是在壓縮中國現當代藝術家的名單。  其中北京保利拍賣成為高價作品、總成交額最多的拍賣公司,也是現當代藝術板塊中名副其實的領頭羊;中國嘉德則是確立了夜場拍賣概念,用美術史的概念進一步梳理這一板塊藝術家的承上啟下的作用;匡時拍賣則是藉助十周年拍賣的東風,在春拍中首次開啟夜場,並且在秋拍中徵集到張頌仁收藏專場,匡時拍賣現當代藝術部分的成交總額較之2015年度有大幅度的提高,單季成交總額超過億元
  • 「停擺」的藝術品拍賣行業正在復甦
    「停擺」的藝術品拍賣行業正在復甦  「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對第三產業的影響是比較大的,藝術品拍賣也不能倖免。」在遲到了3個月之後,北京誠軒拍賣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誠軒)在8月中旬推出了今年的春拍活動,這也是北京誠軒在今年的第一場拍賣會。援引公開報導可知,往年,多家藝術品拍賣企業會選擇在5月份推出春拍活動,但是,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藝術品拍賣集體「停擺」。
  • 庚子西泠秋拍完滿收官 持續領軍中國南方藝術市場十七年!
    ▲ 拍賣結果查詢 ▲亦可登錄官網 www.xlysauc.com面對複雜的大環境,本場西泠秋拍繼續保持行業領先的高成交率,成交額持續十七年穩居中國南方藝術市場首席!本年度春拍西泠穩著先鞭,秋拍壓軸激場,以兩場高品質大拍保持戰略定力,「江南第一槌」、南方藝術市場「頭把交椅」與西泠拍賣三者,已在大家心中劃為恆等式,今朝感恩處,將欲報相收。
  • 秋拍觀察:部分板塊出現回暖 天價出現因稀缺(圖)
    部分板塊出現回暖  10月舉行的香港秋拍成績斐然,連續幾個億元拍品的誕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內地的市場信心。從近期結束的中國嘉德、北京保利、北京匡時等幾家大型拍賣公司的秋拍結果來看,市場出現回暖之勢。
  • 近20年國際藝術市場上,中國瓷器拍賣概況
    以佳士得為例:佳士得(倫敦)「亞洲藝術」拍賣會(開設於2005年)中國瓷器品種、數量、成交額迅速上升;5月,佳士得(阿姆斯特丹)舉辦的「亞洲陶瓷工藝」拍賣會中,中國瓷器數量達到了全場拍品總量的90%,同時以265萬歐元成交的全場最高價拍品也為中國瓷器;6月,在佳士得(倫敦)舉辦的「中國和日本出口藝術」讓中國外銷瓷首次以專場拍賣的形式亮相佳士得;隨後佳士得(倫敦)「
  • 2020秋拍漸入尾聲 藝術品拍賣連創紀錄
    經過緊鑼密鼓的拍賣,北京2020秋拍逐漸進入尾聲。因上半年線下拍賣停擺,下半年原本的春秋兩季拍賣間隔大大壓縮,最短拍賣徵集時間、最小徵集路徑範圍,給各拍賣公司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不過在過去的一周裡,市場上卻連傳捷報,誕生多件過億元拍品,更創下了不少新紀錄。
  • 【嘉德香港・秋拍】遙距同拍:2020秋拍總成交3.61億港元
    註冊競投人數同比上升15%拍賣直播單日收看高達300萬人次「疫情之下,三十餘人的嘉德香港團隊,獨立撐起秋拍大戲,沒有北京團隊抵達香港支援,沒有足數的拍賣師,更沒有數以千計長期支持我們的客戶親臨預展和拍賣現場……最終,我們圓滿完成秋拍,取得3.61億港元總成交額和
  • 福州藝術品秋拍成交理性 千萬級田黃藏4年反虧錢
    原標題:福州藝術品秋拍成交理性 千萬級田黃藏4年反虧錢   340克田黃亮相秋拍    福州首場藝術品秋拍——福建東南2015年秋季拍賣會近日在福州舉辦。記者在現場看到,買家競價偏理性,爭奪激烈的場景不多見。
  • 拍賣行業一改頹勢盈利能力現「報復性反彈」!12月藝術品秋拍扎堆上線
    來源:證券日報之聲曾經受疫情影響「停擺」的藝術品拍賣行業,正在加快復甦步伐,進入12月份,各家企業集中推出秋拍。對於短期內迅速舉辦了春拍和秋拍的原因,北京誠軒拍賣有限公司總經理高虹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說。據悉,僅中國書畫即有共五百四十餘件拍品在此次北京誠軒拍賣有限公司的秋拍中呈現,齊白石、潘天壽、張大千、吳冠中、陸儼少等皆有精品亮相。
  • 2020年國內藝術品拍賣市場行情之變| 盤點①
    以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嘉德)為例,2019年嘉德春拍和秋拍共計上拍拍品12967件,成交10076件,成交率為77.7%,成交總額44億元。2020年春、秋兩季大拍上拍了10262件拍品,成交了8403件,成交率為81.88%,成交額39.13億元。
  • 2019年高價書畫拍賣背後的書畫藝術市場行情
    陳明信 瑞雪喜鴛鴦各來大吉此外拍賣會是書畫市場中一個重要的戰略要地,每年各大拍賣公司所舉行的春拍與秋拍則是這個市場風雲再起的集中地。吳泉棠 風華正茂在今年的拍賣市場行情中看,數量和成交總額對比2018年的都有明顯的不足,在內外局勢與經濟的影響下書畫市場已進入了相對冷靜的時期,而更多的人是選擇觀望與冷靜參拍。
  • 卡通藝術屢屢拍出高價,線上拍賣搶奪二級市場新藏家
    10月剛落幕的保利15周年慶典拍賣會,以超41億元的亮眼成績,繼續領跑中國藝術拍賣市場。這也讓疫情後的藝術拍賣行業,呈現出蓬勃興盛的氣勢。2020年全球拍賣市場的整體變化,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蔚看在眼裡。她認為,今年是全球藝術市場的重要轉型期,全球市場面臨重大變化。世界頂級的拍賣行佳士得、蘇富比等,都在徵集拍賣資源時加重了其他國家及地區的藝術品比重,全球化趨勢更強。
  • 2020中國藝術市場盤點丨是什麼支撐著2020中國藝市衝破陰霾熱力四射
    隨著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果,國內經濟復甦,藝術市場也從危機中逐步復甦,無論是姍姍來遲卻碩果豐盛的春拍,還是如期而至熱鬧非凡的上海國際藝術品交易月,又或是購買力高漲卻不盲從的秋拍,似乎都預示著中國藝術品市場正在走出陰霾,迎來新一輪並且是更加理性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