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喜歡動漫,日漫發展較早,所以很多人都喜歡看日漫。而隨著時間的流逝,國漫也開始不甘示弱的崛起,但是在崛起的過程中,我們其實是見證了一場「文化強弱的對比」。
我們這裡說的文化,並不是指因為動漫而誕生的「二次元文化」,從本質上面來說,二次元文化並不是一種真正意義上面的文化。原因很簡單,所謂的文化都是有其底蘊的,但是二次元沒有,你喜歡你的動漫,我喜歡我的動漫,可能過十年之後這部動漫就銷聲匿跡了,便也不再有對應動漫的文化了,剩下的只有個人的回憶。
二次元文化,其實是每一代人喜歡不同動漫所產生的情懷的時效性文化。一旦過了時間,也就不存在了。而之所以很多的漫迷認為二次元文化已經成為一種日益興盛起來的文化,其實是一種假象,不過是商業化下的虛假繁榮罷了。
我們今天講的就是國漫和日漫本質上區別的「文化」的差異以及強弱。
文化其實只存在差異,而不存在強弱之分的,因為一種文化存在自然有它存在的道理,如果不合道理的話,人們也不會接受它。這裡的「強弱問題」,我們就日漫和國漫進行一下對比,並不能說明哪種文化強,哪種文化弱。
日漫文化的強弱
一個時代的人心中越是缺少什麼,就會越想得到什麼。
在日漫第一部TV版的動漫《阿童木》被創造出來之前,還是屬於真人特攝劇的時代。那個時候,《哥斯拉》以及後來的《奧特曼》系列成為了一代人的回憶。
為什麼這些特攝劇會受到眾人的追捧呢?
其實,這就是上文當中我們提到的文化的影響。
日漫當中存在「憂患」的意識,跟現實生活當中所在的地區有關係,地震、海嘯和火山噴發。正是受到了這些因素的影響,在作者創作這些特攝劇劇本和動漫的時候,潛移默化就把這些元素添加了進去。
我們先不說早期的這些特攝劇和《阿童木》,就說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末開始連載的《海賊王》這部動漫吧,地震、海嘯對應四皇「白鬍子」的能力,火山對應的是大將「赤犬」的能力,這就是一種文化影響作者創作動漫的具體體現。而在日漫當中,還有「好戰」的文化隱藏其中。
人的骨子裡面對「打鬥」類型的動漫就是喜歡的,尤其是男性漫迷,喜愛日漫的最大原因,就是因為日漫當中熱血格鬥類型的動漫多。《奧特曼》是打怪獸,《龍珠》系列是打各種反派,從地球打到了宇宙,再從自己的宇宙打到別的宇宙。《火影忍者》、《龍珠超》、《海賊王》、《死神bleach》這些火極一時的動漫,哪一部不是熱血的格鬥類型動漫?
而正是這些看似很強的動漫,暴露了日漫文化的弱點,看似強,實際上就是弱。因為前文當中我們說過,越是缺什麼就越想要什麼。真正強大的人不會通過打敗別人來證明自己的強大,只有弱者才會去做打敗別人證明自己強大的行為。
國漫文化的強弱
我們的國漫,最開始的時候存在的就是看上去很弱,但是實際上很強的文化。
為什麼這麼說?
眾所周知,動畫片在最開始的時候是用很多的紙張繪畫出來的原圖,然後創作出來的動畫片。每一集10分鐘甚至20分鐘的動畫被製作出來,或許就要好幾個月甚至接近一年的時間,可是我們的早期動漫還是被製作出來了,而是在國際上面都享有盛譽。國漫文化的第一個體現,就是「精神」。「堅持的精神」,便是一種「道」的存在。
有道無術,術尚可求;有術無道,道止於此。
而國漫文化的另一個體現,就體現在題材的方面。
很多人都說國漫「幼稚」,那麼「幼稚」好不好呢?其實,一件事情沒有絕對的好壞,就看當時的時間、空間、人心思想是如何的。很多90後和00後的家長,他們的思想就跟現在的年輕人不同,認為動畫片是「小孩子」看的東西。其實,家長的想法就那個時代來說,也是沒有問題的,因為對孩子的教育存在一個「玩物喪志」的擔心。
玩人喪德,玩物喪志。
《喜羊羊與灰太狼》好不好呢?
很好,因為這部動漫孩子們喜歡。同時,這部動漫的題材就是兒童類型的。我們的文化其實是一種「和平」的文化,原本就沒有像日漫文化當中的「好戰」思想。「狼羊童話」。孩子們看一看,笑一笑就好了。孩子們雖然也會出現一些「過度模仿」的危險情況,但是相對於每天看熱血日漫來說,顯得安全得多。
至少,孩子們不會天天拿著木棍當劍去跟別的孩子們打架。
而國漫文化還有一個優點,那就是「與時俱進」。別的動漫當中有的,為什麼我們國內不能有?我們可以借鑑,而且做出來的東西就未必比別的動漫不好。
日漫特攝劇當中有《假面騎士》,那我們就有《鎧甲勇士》,你有你的設定,我有我的設定,還有中華的文化元素在其中,能更好的讓國內的漫迷們接受。
所以,我們才說國漫的文化其實是一種看上去很弱,但是實際上是非常強的文化。
朋友們,你們覺得是不是這樣呢?|歡迎在下方給出你的看法。
圖片來源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