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到,吃餃子」,最早的餃子居然是中國歷史的名醫發明的!

2020-12-08 青魚歷史

「冬至到,吃餃子」,最早的餃子居然是中國歷史的名醫發明的!

這轉眼之間,冬至也是來到了,在我國的北方流傳著這樣的一句俗語叫做:「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吃完水餃好睡覺」那你們知道這最早的餃子是誰發明的嗎?這冬至吃餃子的習俗又是在紀念誰呢?今天青魚就為大家普及一下這關於餃子的歷史。

這中國餃子的歷史可有著很長的歷史了,最早的餃子起源於東漢時期,可不是什麼名廚發明的餃子,而是我國著名的「醫聖」張仲景首創,起初張仲景製作餃子的時候更多的是把餃子當做是藥引子用,將驅寒用的羊肉與胡椒等是包裹在麵皮之內,待煮熟之後食用,這吃完以後可以防止人的耳朵生上凍瘡,所以那就「吃餃子,不凍耳朵」的俗語是有一定的科學依據。

張仲景是我國河南南陽人,在河南當地至今還流傳著張仲景與餃子之間的故事。在東漢時期,中國的中原地區冬天那真的不是人過的日子,那個時候沒有什麼空調暖氣,更沒有什麼全球變暖的問題,那時候的人們為了熬過這個冬天也是只能是依靠一身正氣,很多人因為體質的問題是沒能扛過那個嚴寒的冬天,光張仲景的家族200多人中就凍死了一半。

張仲景身為一代名醫,看到百姓們在冰天雪地中是接二連三的倒下,也是十分傷心,於是他潛心的翻箱倒櫃查閱資料,發現了不少能夠驅寒的食材,這一點青魚就不懂不著重誇一下我們的中醫了,那是真的厲害,都是靠食材滋補身體,讓身體自己緩過來,那是沒有一丁點的副作用,不像現在的西醫動手術,這下了刀子以後還指不定這疼那疼呢。

話歸正傳,這張仲景在發現了驅寒的食材以後也是犯了難,這怎麼才能讓人更好的服用了,如果放到國內一起熬了,一起煮了,那不成「黑芝麻糊」了,這誰吃得下去呢?於是他左思右想,後來終於是突發奇想,將食材包裹在麵皮之內,於是最初的餃子就這樣誕生了。

張仲景把做好的餃子端給了百姓們品嘗,百姓們是瞬間愛上了餃子的味道,雖然餃子的實質是一種驅寒藥引子,但是如今的我們更多的是把它視為飯桌上的美食,餃子作為中國的傳統文化,大家一定要記住它的來歷,好好繼承我們老祖宗給我們流傳的東西,不然又要被某國給申遺,成為了他們國家的文化,多麼可悲呀!

這就是張仲景與餃子之間的故事。在張仲景去世之後,人們為了紀念他也是在冬天的時候專門食用其所發明的食物——餃子,而那一句「冬至到,吃餃子」的俗語,也是當地人為了紀念張仲景所流傳下來的,如今很多人也都是淡忘了這段歷史,作為老祖宗的文化,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有責任去繼承下去。

「冬至到,吃餃子」,最早的餃子居然是中國歷史的名醫發明的!不知道在冬至的今天,你們吃餃子了嗎?你們還知道哪些關於餃子的俗語呢?

相關焦點

  • 冬至吃餃子的由來的故事 冬至吃餃子的寓意、諺語及順口溜
    「立冬」到,「立冬」峭,立冬來了吃餃子。轉眼間又到了「立冬」節氣的開始,每到這個時節,就意味著,冬天就要到了。為什麼冬至大家都要吃餃子呢?冬至吃餃子的由來是什麼?小編為您整理有關冬至的諺語俗語順口溜。冬至吃餃子的由來的故事  餃子原名「嬌耳」,相傳是我國醫聖張仲景首先發明的。
  • 「冬至到,吃水餃」,不吃餃子凍掉耳朵喲!冬至吃餃子有講究
    「冬至到,吃水餃」,冬至這天,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有吃餃子的習俗。餃子是中華民族特有的美食。筆者的老家就有年年冬至吃餃子的傳統,老人們都說,冬至這天不吃餃子的話,會凍掉耳朵的!其實,冬至意味著真正寒冷的冬天開始了,凍掉耳朵的說話也並非空穴來風。
  • 冬至餃子,吃餃子代表什麼,冬至你吃啥
    冬至你在家吃什麼?據說冬至「南吃餃子,北吃餃子」。今年你要選誰?冬至吃什麼!冬至餃子。今天,我做了冬至餃子。今天,我用豬肉、韭菜和花椰菜包餃子。我還用豆瓣菜做了豬肉。另外,我做了餡餅。很好吃。冬至餃子代表什麼?代表團圓的快樂,也代表張仲景開棚治病的日子。俗話說:「十月一日,冬至,家家戶戶都吃餃子。」。可見,冬至吃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習俗。餃子是中國的傳統食品,屬於節日食品。民謠中有句話:「冬至不端餃子碗,耳朵凍不凍也沒人管」。
  • 九龍營養課堂:冬至為什麼吃餃子?冬至吃餃子傳說?冬至味覺?
    冬至吃餃子的由來及傳說冬至吃餃子的由來及傳說:小木棍敲出的冬至日3000多年前的一天,周公在洛陽玩小棍,時間久了,他發現小木棍的影子每天都不一樣長。於是,他根據影子的長短,敲定了冬至日和夏至日。所以說,在二十四節氣裡,夏至和冬至是最早被確定出來的。
  • 冬至吃餃子的歷史
    冬至吃餃子的由來據歷史記載,餃子原名叫「嬌耳」,東漢末年,各地災害嚴重,張仲景任長沙太守,常為百姓除疾醫病。,百姓吃完渾身熱騰騰的,耳朵不久也就好了,從冬至持續到大年三十。這也就是後來餃子的來歷。後來人們為了紀念這一天,便有了「冬至不吃餃子凍耳朵」的緣由。作為今天的我們一定要感謝醫聖張仲景,他不僅留下了《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兩本十分珍貴的藥方典籍,也為中華民族的冬至節留下了美好的佳話。
  • 冬至吃餃子的習俗,原來源自東漢南陽郡的張仲景
    冬至吃餃子的習俗,原來源自東漢南陽郡的張仲景時間:2018-12-22 20:2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冬至吃餃子的習俗,原來源自東漢南陽郡的張仲景 熱乎乎的水餃,在驅走寒意的同時,也提醒自己和家人,凌冬將至,珍重身體。
  • 冬至節氣為什麼要吃餃子?冬至吃餃子的由來及傳說(圖)
    冬至吃餃子的由來及傳說冬至吃餃子的由來及傳說:冬至吃一口餃子就分開了天地那麼問題來了,作為大吃國,古人過冬至吃啥?吃餃子唄!關於餃子的起源,民間最為喜聞樂道的版本是:張仲景為了給人驅寒治病,發明了「嬌耳湯」。這是個美好的故事,然而事實並不如此。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新疆吐魯番地區阿斯塔那村的唐墓、重慶市忠縣的三國古墓、山東滕州春秋墓葬中都發現了餃子。所以,從出土文物的角度來看,餃子源於我國己有兩千多年歷史了。但是,餃子以前並不叫餃子,而是餛飩。
  • 餃子有怎樣的歷史?誰是「第一個吃餃子」的人呢?
    我們知道北方有冬至吃餃子的習俗,但卻不知道這一習俗是為了紀念名醫張仲景。那麼張仲景當年製作餃子的初衷是什麼?民間又流傳著他怎樣的動人的故事呢?餃子的發明者說法是不一的,流傳最廣的是東漢時期的張仲景,名機,也叫張機,字仲景他是南陽郡人,是我國偉大的醫學家,也是中國臨床醫學的奠基人。他寫過一部書,叫做《傷寒雜病論》,所以他的名聲很大。
  • 你只知道冬至吃餃子,餃子是誰發明的?五種餃子餡寓意,你清楚嗎
    hello大家好,歡迎來到百家號(小柒文社),今天的主題是:你只知道冬至吃餃子,餃子是誰發明的?五種餃子餡寓意,你清楚嗎?今天是冬至,相信大家腦海裡想到的第一個詞就是餃子,冬至吃餃子,不會凍掉耳朵,這句話是民間流傳的一段佳話,在中國,冬至可以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毫不誇張的說,它和春節有一樣的殊榮,中午下班瀏覽了一下朋友圈,看見大家曬了各種各樣的餃子,試問,你只知道冬至吃餃子,但是你知道餃子是誰發明的嗎?吃什麼餡兒對你的家庭和人生更好?
  • 今天冬至,你吃餃子了嗎?
    餃子,傳說是醫聖張仲景發明的。當時戰亂紛紛,民不聊生。到了冬天,老百姓吃不飽穿不暖,很多人生了凍瘡。據說張仲景做了一鍋羊肉餡的餃子,叫做嬌耳,是治療凍瘡的。可見中醫是多麼的神奇,一千八百年前的食療居然是如此的美味! 從上面的故事得知,只有羊肉餡的餃子才是最正宗的!
  • 冬至吃餃子,吃的是氛圍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冬至#日,吃餃子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節目。我們當地習俗,冬至吃餃子冬天不凍耳朵。說來也怪,中國人特愛把節日和吃的聯繫起來。為了吃餃子,中國人發明了春節;為了吃湯圓,中國人發明了元宵節;為了吃青團,中國人發明了清明節;為了吃粽子,中國人發明了端午節;為了吃月餅,中國人發明了中秋節……關於吃,我們真的有太多話要說。
  • 冬至吃什麼餡餃子 冬至吃餃子還是立冬吃餃子
    冬至不能錯過的一大美食就是餃子,餃子餡的寓意多,那麼冬至吃什麼餡的餃子呢?從健康養生的角度來看,適合自己食用的就是最好的餃子。具體冬至吃什麼餡的餃子?小編為您介紹。冬至吃什麼餡餃子蝦仁餡  蝦仁、火腿、青菜末配適量鮮肉調製成餡,中醫認為,蝦具有補腎壯陽、通下乳汁的作用,其中富含蛋白質和微量元素以及不飽和脂肪酸,易消化,有利於促進孩子生長發育。適合兒童以及年齡偏大、血脂異常的人群。
  • 冬至吃餃子,餃子的英文到底怎麼說?
    煮熟之後做成了「祛寒嬌耳湯」 治好了百姓們的耳朵 後來每逢冬至 人們便模仿做著吃 也就逐漸形成了 冬至吃餃子的習俗
  • 小小的餃子藏有大大的秘密,今年冬至你吃餃子了嗎?
    (2) 紀念東漢名醫張仲景的功績。張仲景曾發明一種「祛寒嬌耳湯」, 分舍給耳朵被凍傷的百姓。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藥材放在鍋裡煮熬, 等煮好後將其撈出來切碎, 用麵皮包成耳朵形的「嬌耳」下鍋。人們吃下嬌耳, 喝了祛寒湯, 只覺渾身發暖, 兩耳生熱。張仲景舍藥行動從冬至一直持續到大年三十。
  • 冬至到了,吃了餃子開始數九吧……
    冬至到了,吃了餃子開始數九吧…… 現在 一些地方還把冬至 作為一個節日來過 北方地區 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 個別地區在冬至這一天
  • 過年「吃餃子」有講究,包餃子也有禁忌,起源於一名醫
    餃子,在中國人的心中可以算的上是一種重要的吃食。其歷史悠久,很多地方更是有一種說法,叫做「好吃不如餃子」。由此可見,餃子對於中國人民的不可或缺,團圓時吃餃子,冬至的時候吃餃子,過年的時候,也少不了一頓餃子。不過餃子的歷史,也是非常悠久的。
  • 冬至為何總要吃餃子?冬至是什麼時候 冬至的忌諱和風俗你了解多少
    冬至為何總要吃餃子?冬至是什麼時候 冬至的忌諱和風俗你了解多少時間:2020-12-21 19:17   來源:贏家財富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冬至為何總要吃餃子?冬至是什麼時候 冬至的忌諱和風俗你了解多少 今天就是冬至了,都說冬至要吃餃子,那麼冬至為何總要吃餃子?冬至是什麼時候?冬至有什麼忌諱?
  • 吃了這麼多年餃子,餃子是誰發明的?它最初的作用令人意想不到
    餃子,自古深受大家喜愛,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是一種中華傳統食物,也是最能體現記憶中「媽媽的味道」的一種食物,每逢過年和一些節令,餃子都必不可少。什麼蒸餃、煎餃、韭菜盒子之類的,大概都算是餃子的一種變種。餛飩跟餃子的關係更密切一些。 好言歸正傳,我們吃了這麼多年的餃子,那麼餃子到底是誰發明的呢?其實餃子這個食物,最初並非是滿足人們口舌之欲而發明的,而是有其它作用,這個最初的作用還是很令人意外的。
  • 冬至到了,你家吃餃子嗎?分享5種百吃不厭的經典餃子
    冬至到了,你家吃餃子嗎?分享5種百吃不厭的經典餃子冬至吃餃子,那是必須滴,從小吃到大,年年都記得可清了,小時候大人們都說冬至一定要吃餃子,要不然會凍掉耳朵的,少不諳事,便被這樣的話嚇住了,不喜歡吃餃子的人,也要強迫自己吃幾個,畢竟耳朵更重要啊。其實這個傳說跟冬至吃餃子還是有些關係的,只是被大人們用壞了。
  • 立冬吃餃子還是冬至吃餃子呢
    2018年立冬和冬至都是冬季的節氣,然而這兩個節氣非常容易混淆節氣,冬季的第一個節氣是立冬,冬至是冬季的第四個節氣,每到這個時候大家都能聽到「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這句話吧,那麼立冬吃餃子還是冬至吃餃子呢?下面小編為您介紹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