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中小學生原創科幻小說書系國內首發

2020-12-18 讀創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徐麗

仰望星空:科幻文學的無窮可能性——「致青春·中國青少年成長書系」科幻文學卷新書發布會12月13日在深圳中心書城舉辦。「致青春·中國青少年成長書系」是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和知識出版社策劃的一套具有獨特視角的書系,收錄的作品全部為「新人新作」,旨在挖掘和培育文壇新生力量。此次推出的「科幻文學卷」共6冊,其中5冊為深圳少年創作的長篇小說《果核》《星際流浪客》《回到月球表面》《反S聯盟》和短篇小說集《宇宙密碼》,還有1冊是長篇小說《渺小》。該書係為國內首次出版中小學生原創科幻文學書系,得到有關專家學者的高度認可。

據悉,該系列科幻作品中,大部分作者都來自福田,這與福田區教育局在學生閱讀與寫作培養、對青少年學習和創作科幻文學的重視分不開。

相關焦點

  • 國內首套中小學生原創科幻小說書系在深圳首發
    、兒童文學作家、復旦大學博士袁博,深圳市紅嶺教育集團高中部部長郭樹英,深圳市福田區翰林實驗學校校長聶俊青,深圳市福田區實驗教育集團副校長李志萍,科幻小說作者代表王藝博、李楚涵、李文漢、趙月琪、章程等出席活動,解讀本書系的科學與人文精神,探討科幻小說閱讀和寫作秘籍,及青少年科技(科幻)教育途徑和方法。
  • 國內首套中小學生原創科幻小說書系在深首發
    此次推出的「科幻文學卷」共6冊,其中5冊為深圳少年創作的長篇小說《果核》《星際流浪客》《回到月球表面》《反S聯盟》和短篇小說集《宇宙密碼》。這也是國內首套中小學生原創科幻小說書系。「致青春·中國青少年成長書系」是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和知識出版社策劃的一套具有獨特視角的書系,收入的作品全部為「新人新作」,旨在挖掘和培育文壇新生力量。
  • 深圳中小學生原創科幻小說書系首發
    深圳晚報訊 (記者 劉軼軒) 12月13日,仰望星空:科幻文學的無窮可能性——「致青春·中國青少年成長書系」科幻文學卷新書發布會在深圳中心書城舉辦。此次推出的「科幻文學卷」共6冊,其中5冊為深圳少年創作的長篇小說《果核》《星際流浪客》《回到月球表面》《反S聯盟》和短篇小說集《宇宙密碼》,還有1冊是長篇小說《渺小》。該書係為國內首次出版中小學生原創科幻文學書系,得到有關專家學者的高度認可。
  • ​科幻文學的無窮可能性:國內首套中小學生原創科幻小說書系在深...
    ,深圳市紅嶺教育集團高中部部長郭樹英,深圳市福田區翰林實驗學校校長聶俊青,深圳市福田區實驗教育集團副校長李志萍,科幻小說作者代表王藝博、李楚涵、李文漢、趙月琪、章程等出席活動,解讀本書系的科學與人文精神,探討科幻小說閱讀和寫作秘籍,及青少年科技(科幻)教育途徑和方法。
  • ​傳遞城市文明之光,福田「深二代」推出系列原創科幻小說
    ,一個國家、一個城市有更多的科幻迷、更多寫科幻小說的作者,就說明這個國家、這個城市有著更濃厚的科技探索氛圍,有著藉助科學技術去理解去創造未來生活的意願,應當特別珍視深圳青少年科幻小說創作與閱讀的氛圍,珍視《致青春》這套深圳中小學生創作的科幻小說系列在全國範圍的先行示範作用。
  • 第六屆晨星杯科幻文學獎深圳頒發 科幻電影《深空》試映
    奪得最佳長篇科幻小說的作者紅糖橙子表示,「拿到晨星獎對我而言非常重要,這意味著專業讀者的肯定,讓我能繼續努力進行創作。」 國內科幻泰鬥、科學與幻想成長基金督導王晉康認為目前科幻市場存在的問題是市場轉化較為困難,作者可以上升的通道太窄。在這種環境下,晨星獎可貴之處在於以公益的做法挖掘更多作者,讓他們在創作這條路上堅持走下去。
  • 科幻文學迎大發展 出版社扎堆引進科幻經典
    記者 謝晨星  近年來,隨著劉慈欣的《三體》三部曲熱銷40萬套,國內掀起了一股科幻熱潮。而華裔作家劉宇昆於去年5月和9月獲得有科幻界的「諾貝爾」與「奧斯卡」之稱的「星雲獎」和「雨果獎」,成為世界科幻最高雙獎得主。
  • 科幻還是魔幻——國內下一本暢銷小說在何方?
    這兩位不是魔幻小說作者麼?在國內小說界還在為魔幻、玄幻、奇幻分類爭執不休時,美國的小說發行、文學改編、影視製作已經非常成熟,在賺得盆滿缽滿的同時,正用文化的感染力去影響全世界的文學愛好者、不同膚色的青少年。
  • 「獨角獸書系」上海書展受熱捧
    書展期間,重慶出版集團幻想類圖書「獨角獸書系」受到廣大讀者熱捧。「獨角獸」聚集眾多大咖除了《獵魔人》,由奇幻大師喬治·R·R·馬丁創作的《冰與火之歌》和《百變王牌》、由布蘭登·桑德森創作的《迷霧之子》等系列優秀幻想文學作品,均被納入重慶出版集團卡通分社策劃的「獨角獸書系」中,該書系所選作品皆為國內外頂尖幻想大作,從雨果獎、
  • 科幻小說為啥越來越火?
    深圳商報記者 劉悠揚 長期以來,科幻小說給中國讀者的印象始終是小眾、高冷的,愛它的人愛得狂熱、深沉,不愛它的人覺得它生硬、無趣。但近期出版的科幻巨著《沙丘》上市僅一月就狂銷10萬冊,緊急加印兩次,迅速躋身kindle電子書榜單前十,成為引人矚目的現象級暢銷書。在中國低調了近20年的科幻小說,為何一夜之間爆火?
  • ​《致青春 ·中國青少年成長書系(深圳卷)》暨科幻小說卷出版...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7月29日訊 (記者 曹園芳 通訊員 謝晨)昨日下午,由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知識出版社、福田區教育局主辦,福田區教育科學研究院承辦《致青春.中國青少年成長書系(深圳卷)》(28冊)暨科幻小說卷出版座談會在福田區教育局舉行。
  • 深圳00後作家出書:寫作就像喝水吃飯一樣自然而然
    目前,深圳00後小作家開始出書,《致青春 中國青少年成長書系深圳卷》即將陸續出版發行,其中深圳中小學生原創長篇科幻小說卷為國內首次。 近期,市文聯在全市開展深圳校園文學寫作狀況專題調研發現,深圳的校園創作呈現鮮明的創意寫作特質,科幻創作已成為校園寫作新現象。
  • 網絡科幻小說《第一序列》實體書首發,跨次元IP改編力被市場廣泛看好
    日前,閱文集團白金作家「會說話的肘子」創作完結的網絡科幻小說《第一序列》亮相2020廣州動漫遊戲盛典,限量首發的《第一序列》(第一卷)實體書廣受粉絲追捧,在展會上迅速售空,作品號召力可見一斑。
  • 科幻中的女性主義:國內科幻小說缺少女性的自我審視
    當人們談起科幻小說時,似乎很少將目光落在科幻中的女性身上。這幾年來,隨著女性科幻作家的崛起,如何在科幻中書寫女性,正成為一個重要命題。「相比西方硬朗的女性主義,中國的女性在表達爭取平等的訴求時,增加了一種柔和的、嘲諷的、幽默的色彩。」科幻作家韓松表示。
  • 青少年軟科幻小說《阿多拉基》打造國內首個原創機甲IP
    《阿多拉基》中的超級機甲機器人和人類青年 主辦方供圖 中新網北京1月19日電 (記者 應妮)作為國內首個原創的超級機甲英雄主題的小說,青少年軟科幻小說《阿多拉基》日前面世。12歲少年捲入其中,和他的機器人夥伴,踏入了茫茫宇宙中……這部青少年軟科幻作品不僅塑造了首個中國原創超級機甲英雄,還聚焦世界的發展與人類的命運,有助於培養青少年宏大的世界觀和精神格局。同時,冒險徵程帶來酣暢淋漓的閱讀體驗,與機器人夥伴的互動細膩地關注著青少年的內心世界,而少年英雄的成長之路則引領讀者站在現實生活之上,擁有夢想,追逐夢想,勇於實現夢想。
  • 科幻作家羅伯特·索耶:科幻小說反映社會現實
    坐在臺上,晃動著那顆滿布量子物理、心理分析、宇宙學及各種理論的聰明光頭,索耶把自己對科幻小說的理解進行了科學的細述。   科幻小說反映的是社會現實  索耶帶著他的兩本新書《觸發》和《人性的分解》在本屆書展首發。其實,熟悉他的中國讀者是從「恐龍三部曲」、《金羊毛》、《計算機中的上帝》認識並崇拜他的。
  • 深圳作家黃國晟美國發表原創英文小說
    【深圳商報訊】(記者 蘇兵 通訊員 李智傑)深圳作家黃國晟近日在美國小說雜誌BFF(Brilliant Flash Fiction)「冬季刊」發表原創英文小說《驚天》。 據悉,《驚天》源自黃國晟原創英文版長篇小說《深圳夢》第39章,它以奇特的情節和動人的細節徵服了美國編輯。
  • 書中自有黃金屋,中小學生需採用正確閱讀方式,避免知識面狹窄
    讀課外書有很大的好處,不僅豐富自我,還能夠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但是很多中小學生的家長都比較困惑,為何課外書也讀了不少,但是依然沒見文採有所提升,寫作能力還是停滯不前。來自眾多家長的困惑,課外書讀了不少,依然不見寫作能力有所提升?
  • 同為類型文學,中國原創推理小說為何比科幻小說冷門許多?
    記者 | 潘文捷編輯 | 黃月「我在上海書展,看到別人科幻作家舉辦活動,名稱是『中國科幻文學的星辰大海』,再看看我們的活動『中國原創推理出路在哪裡』,是不是有一種被嘲笑的感覺推理作家孫沁文從這樣的細節,道出同為類型文學,推理和科幻的處境不可同日而語的現狀。在8月14日上海書展「本格化推理進化論——中國原創推理出路在哪裡?」的活動現場,推理作家孫沁文、時晨和陸燁華一起探討了中國原創推理小說面臨的困境,還給出了自己的獨家突圍方法。他們看到,中國並不缺少優秀的推理小說作家,但是展現自己的機會卻不多。
  • 「冰心文學盛典·專家進校園」第一場丨謝晨:青少年科幻小說寫作的...
    2020年9月16日訊 (記者 曹園芳)昨日下午,「第十五屆全國青少年冰心文學盛典·專家進校園」第1場活動在福田區華強職業技術學校順利舉行,活動邀請到了深圳市福田區教育科學研究院教學研究員、深圳市學生文聯秘書長謝晨為學校師生代表帶來了精彩的講座,他以《青少年科幻小說寫作的五個價值維度》為主題,通過群星燦爛的深圳青春校園文學的範例,揭秘校園文學社團及文學特長生成長密碼,生動地講述了青少年科幻小說創作的美好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