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個字,說透了人生(深刻)

2020-12-18 有書

文 | 有書不雨亦瀟瀟 · 主播 | 宸聲

林清玄在《人生幸好有別離》中寫道:

「在生命的旅途中,要誠摯地珍惜,要深深地疼愛。」

我們一直都在一場叫做「失去」的旅途中前行——失去時間,失去幸福,失去生命……

其實,在有限的生命中,「珍惜」尤為可貴。

它不僅是我們對待生活的態度,更是人生的意義。

惜言

最方便的修行,是謹言慎行

言多令事敗,器漏苦不密。

河潰蟻孔端,山壞由猿穴。

——孔融《臨終詩》(節選)

明朝文學家方孝孺曾說:

「慎言,篤行之一事耳。」

說話不僅是一種本能,更是一種修行。

「孔融讓梨」的故事,恐怕早已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了。

在後世看來,孔融是謙讓與孝悌的化身。

他天資卓越,少有奇才,當時的人們都認為他日後定有一番大作為。

不過,時任太中大夫的陳韙,卻認為孔融只不過是「人小而聰,大未必奇」。

果不其然,陳韙一語成讖。

長大後的孔融不僅作為有限,而且在毒舌和吐槽的路上越走越遠。

官渡戰後,曹操很快佔領了袁紹的大本營鄴城。

當曹軍進入鄴城後,曹操的兒子曹丕不顧曹操的命令,直接闖入袁府,將袁紹次子袁熙的妻子甄氏佔為己有。

但曹操見到甄氏後,不僅沒有責怪曹丕,反而感嘆說:「真吾兒婦也。」

對於曹操這一行徑,孔融很是氣憤,於是便寫信給曹操說:

「武王伐紂,把妲己賞賜給了周公。」

曹操一聽,吃了一驚,但查遍手頭上的書籍,也未能找到這一典故的出處,最後只好當面向孔融請教。

不想孔融卻冷笑道:

「以今度之,想當然耳。」

意思是說,從你們曹家的做法,就可以推斷出古人也是這麼做的了。

曹操這才明白孔融是在戲耍、諷刺自己,但礙於對方素有賢名,便只好忍了下來。

孔融見曹操忍氣吞聲,便更加肆無忌憚起來,他不僅多嘴,有時還妄言。

有一次,孔融和好友禰衡討論「父母對子女有沒有恩情」這一問題,他曾這樣說道:「父母於子女無恩。」

孔融一句話既從根本上否定了父愛和母愛存在的價值,也相應地否定了子女踐行孝道的必要性。

身為孔子的嫡傳子孫,竟然提出這樣的論調,一下子就引起了世人的反感。

這也給了曹操殺他的機會,最終,曹操以「不孝之罪」將孔融滿門抄斬。

可以說,孔融之死,死於言之不慎。

《論語》說:

「君子一言以為知,一言以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

一個人的言論,體現了這個人的自身修養。

話一旦說出口,就像釘在牆上的釘子,即便是拔出來,仍會留有痕跡。

人活於世,需要的是心直,而非口快。

三思而後語,多思而慎言,方能一生平安。

惜時

最瀟灑的人生,是不負時光

扁舟泛湖海,長揖謝公卿。

且樂杯中物,誰論世上名。

——孟浩然《自洛之越》(節選)

孟浩然生於襄陽的一個書香世家。

年輕時的孟浩然隱居山林,兩耳不聞外事,一心苦讀詩書。

弱冠之後,他辭親遠行,幹謁公卿名流,以求進身之機。

當時,唐玄宗身在洛陽,孟浩然便前往洛陽求仕。

他前前後後在洛陽等待了三年,結果卻一無所獲。

後來,他想通過科舉之路進入仕途,可最終卻是遺憾落榜。

於是,他帶著考場失利的落寞,悻悻地離開了長安。

在回家的路上,孟浩然漫遊吳越,窮極山水之勝,在大自然的洗滌下,他終於找到了自己靈魂的歸宿。

泛舟湖上,遨遊山間,杯中的酒讓他多了一份灑脫,少了一份惆悵。

孟浩然此時幡然醒悟,不由得吟誦出「且樂杯中物,誰論世上名」的千古佳句。

眼前的風景如此美好,自己已經為了功名勞碌許多年,如今又何必再為那俗世功名,而放棄當下的美好呢?

暢快的孟浩然,揮筆寫下了這首《自洛之越》,與自己的過去告別,完成了快意瀟灑的飛越。

他用自己生命當中最後的十年時間,成就了他在山水詩派中的地位,讓王維、李白等人對他傾慕不已。

拜倫說:

「沒有一個人能夠製造那麼一塊鐘錶,來為我們敲回已經逝去的時光。」

時光匆匆留不住,人生經不起虛度。

每個醒來的清晨,每個送別的黃昏,都是光陰所贈;

丁點細碎的渺小,任何繁雜的卑微,皆為命運所賜。

不在走過的路上彷徨,珍惜當下的美好時光,才是最實在的活法。

惜福

最簡單的幸福,是懂得知足

山下孤煙遠村,天邊獨樹高原。

一瓢顏回陋巷,五柳先生對門。

——王維《田園樂七首·其五》

有道是,事能知足心常愜,人到無求品自高。

人生大多數的煩惱來自欲望,求而不得,得而不足,心中自然抑鬱苦悶。

有唐一代,文學藝術繁榮發展,在詩、書、畫、樂各領域,都不乏人才。

但各方面俱可稱為「大家」者,僅王維一人而已。

王維十五歲時去京城應試,由於能寫一手好詩,且工於書畫,又有音樂天賦。

所以初來乍到,便立即成為王公貴族的寵兒。

他的前半生就如同開掛一般,暢通無阻,心想事成。

這一切都太順利了,以致於讓他總是不甘於現狀,總想著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只可惜,他遭遇了安史之亂。

他先是被貶官,接著又因在安祿山手下擔任偽職而成了囚犯。

一場戰爭,徹底切斷了他的仕途,同時也驚醒了這個「夢中人」。

上半生汲汲於功名的行為是何等的可笑,也許,正是自己的貪心不足,斷送了自己的前程吧!

已到中年的王維明白了「知足」的可貴,他不願再為功名所累,再為欲望所縛。

於是,他在長安東南的藍田縣造了一所屋子,過起了半官半隱的生活。

並在詩中寫道:

「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他不僅把這種知足的悠閒情趣,寄托在詩文中,也描繪進了畫作裡。

在《長江積雪圖》中,王維使用了大量留白,這正是他對世人的告誡:

人生的捲軸,不應太滿,一半潑墨,一半留白,知足就好。

前半生的王維,總想著追名逐利、向上攀登,卻缺少了知足帶來的快樂與閒適;

而後半生,他終於找到了丟失的那顆「知足之心」,走進了屬於自己的佛詩禪畫。

《老子》說:

「罪莫大於多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常足也。」

越是見過世面的人,越懂得知足,因為他們明白:

真正的幸福,不在於擁有多少財富,而在於內心的安定與豐盈。

人生在世,不應痴迷於虛幻夢,更需多一份清淡與質樸,多一點感恩與知足。

懂得知足的人,最好命!

惜命

最高級的養生,是修心養性

朋舊乖離心每折,山川悠邈首頻回。

人生敗意無窮達,莫厭相逢笑口開。

——陸遊《古謂不如意事十常八九雖出於好功名者之言閒》

明代名醫萬全在《養生四要》中寫道:

「心常清靜則神安,神安則精神皆安。明此養生則壽,沒世不殆。」

人類疾病的絕大部分都與不良心態有關。

要想養生,首先要學會養心。

而養心貴在靜心。

陸遊身逢亂世,一生坎坷,雖然體弱多病、藥不離口,卻活到80多歲的高齡,這在古代已經算是非常難得的了。

他之所以能夠長壽,這與他平心靜氣的養生之道息息相關。

陸遊詩中描寫他日常生活中最愛做的兩件事:掃地與焚香。

他把「掃地焚香」當作生活中怡情養性的樂事,正所謂「海山縹緲斸雲痀,掃地焚香悅性靈。」

掃地的過程,就是在「掃心」。

你不能著急躁進,而要放慢腳步、調整呼吸,有規律、有節制,一帚一帚地掃。

當你清除了周遭的穢亂時,你的心裡也隨之清淨了。

陸遊在生病的時候常常為自己焚香,古人燒的香,是天然香藥和合而成,可祛病抗邪,培養人體正氣。

他在《山中作》中說:

「燒香掃地病良已,飲水飯蔬身頓輕」。

在病中掃地焚香,輔之以清淡的蔬菜,不久便可不藥而愈。

陸遊不僅在生活當中時常保持一顆淡然的心,即便是面對宦海浮沉,他也依舊淡然如初。

陸遊曾多次被罷官,但他並沒有意志消沉,反而利用這空閒時間走親訪友,遊覽天地間。

酒足飯飽後,陸遊走走停停,山水繁複,路徑蜿蜒。

在迷惘處,幾戶人家隱於扶疏花木之間,頓覺豁然開朗,他不禁吟誦道: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陸遊為自己的生命,留下了一筆灑脫,也為我們的生活留下了一抹淡然。

莊子曾說:

「平易恬淡則憂患不能入,邪氣不能襲,故其德全面神不虧。」

我們這一輩子,到頭來就是活一個好心情,養一個好身體。

在閒暇時刻,我們不妨關上內心之門,將城市的喧囂與紛雜拒之門外。

點上一盤香,煮上一壺茶,讀上一本書,給自己留一個平心靜氣的天地。

人生的長卷總向遠方鋪開,無論春秋,都阻擋不了它前行的腳步。

行走在路上,看沿途的風景,人生的經歷會讓我們漸漸學會「珍惜」。

謹言慎行,給人生安排一場方便的修行;

不負時光,為生活增添一點詩意的瀟灑;

安分知足,替幸福尋找一份簡單的歸宿;

修心養性,為健康裝點一絲平靜的高雅。

人生如逆旅,我輩皆行人。

唯願安好,以「珍惜」二字相贈。

相關焦點

  • 人生最大的成功,莫過於曾國藩說的兩個字,參悟透了一生好運不斷
    他認為,人生最大的成功,莫過於「守拙」這兩個字。守拙」並不是愚笨,而是大智若愚,懂得如何「守拙」才能做什麼都順利,才會走向人生的巔峰,悟透這兩個字,你的一生會好運不斷,事業有成!一、心頭明白,表麵糊塗「守拙」的第一步就是難得糊塗。做人不能太過聰明,有的時候心中明白就行了,糊塗一下可以減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 人生的智慧,說透道盡,也就這兩個字
    在生活當中,我們經常會說這樣一句話: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聽起來有道理,但這句話真的對嘛?確定不是失敗者給自己找的藉口嗎?因為爭不過別人,所以說捨得小利,交個朋友,這真的是一種智者的智慧而不是愚者的藉口跟安慰嘛?其實,捨得捨得,說到底就是一種爭跟不爭。
  • 18個悟透人生的經典短句子,深刻入骨,讓人過目不忘!
    18個悟透人生的經典短句子,深刻入骨,讓人過目不忘!18個悟透人生的經典短句子,深刻入骨,讓人過目不忘!1.若想懂我,就請親自來懂,若是討厭,盡情討厭。2.你多學一樣本事,就少說一句求人的話。3.命運要你成長的時候,總會安排一些讓你不順心的人或事刺激你。這是規律。4.每個人的性格中,都有某些無法讓人接受的部分,再美好的人也一樣;所以不要苛求別人,也不要埋怨自己。
  • 一幅對聯,說透人生哲理
    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左宗棠,梁啓超稱他為「五百年來第一偉人」;曾國藩說:「論兵戰,吾不如左宗棠;為國盡忠,亦以季高為冠。國幸有左宗棠也」。論軍功,他平太平天國,特別是收復新疆,戰功赫赫;論文採,他為江蘇無錫梅園題寫的一幅對聯,字字珠璣,說盡人生哲理,深得許多當今許多高端人士的喜愛,奉為做人做事的經典準則。這副對聯為: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擇高處立,尋平處坐,向寬處行。
  • 《天道》:丁元英說的這兩個字,包含了人生訣竅,你悟透了嗎?
    《天道》中,有非常之多的有意義的片段,段落、逆推、換算、布局,還有一些普遍的平常思維的觀念,換成肖亞文說的一句話「思維顛倒」!所以,咱們現在討論的不是那三位股東的精神絕症的事件,只來討論一下表面後面的顛倒世界丁元英說:「不管是文化藝術還是生存藝術,有道無術,術尚可求也。有術無道,止於術。你的前途在哪兒?
  • 胡雪巖用這4句話,說透了自己人生失敗的原因,值得後人戒鑑!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胡雪巖感悟人生的4句話,句句深刻,不愧是經歷過大風大浪的人!俗話說,生活教給了我們智慧,吃一塹長一智!胡雪巖傳奇一生,以及他精明的經商頭腦,這是眾人皆知的,但是大家很少知道胡雪巖也是一位很會思考人生的智者。在《胡雪巖》一書中,胡雪巖留下了4句感悟人生的良言,句句深刻,不愧是經歷過大風大浪的人!這四句話說透了他自己人生失敗的原因,值得後人戒鑑!如果我們能熟記這四句話,也可以讀懂人生,幫我們少吃虧!下面我們來一起看一看!
  • 矽谷禁書:能走出絕境的人,往往都悟透了兩個字
    最近看了一本書,叫做《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課》,又被稱為矽谷禁書,書中給出了走出絕境的辦法,那些能走出絕境的人,往往都悟透了兩個字。書中的智慧也一定能夠幫你,你若能悟透這兩個字,也能更快的走出絕境。02想要走出絕境,最好把這兩個字給悟透這兩個字是:平衡
  • 隨筆:「人生」這兩個字,透著孤單
    喜歡,偶爾讓時光慢下來,手握一盞茶,清清淡淡,再細細品味,讓心靈安穩,也讓人生多一份沉澱和從容。」    哪怕,這人生平淡似水,但心中,仍有花開的樣子,就算只有一株,卻也不會寂寥!   只是我想,我應該是高估了自己,或者是說,低看了人生!
  • 讓人打心眼裡佩服得句子,深刻睿智,說透人生
    人生因為經歷,所以才懂得。只有吃過生活的苦頭,經歷過許多的事情,再加上自己的修養和悟性,才能做到平和淡泊。三 *怕黑就開燈,想念就聯繫。今天再大的事,到了明天就是小事;今年再大的事,到了明年就是故事。我們最多也就是個有故事的人,所以,人生就像蒲公英,看似自由,卻身不由己。有些事,不是不在意,而是在意了又能怎樣。自己盡力了就好,人生沒有如果,只有後果和結果。
  • 短短一句話,說透人生!
    短短一句話,說透人生! 人生是一段旅程,走過的路, 就是你編織的生活,我們無法預知以後的路途。
  • 佛說:人生最高的境界,就這兩個字!
    這是為什麼呢?唐代天台山國清寺裡住著一位豐幹禪師。一天他在松林裡發現一位走丟的幼童正在哭個不停,上前發現那小孩衣服雖不整,但相貌奇偉。禪師帶著孩子在附近村莊四處詢問,卻沒有人知道這是誰家的孩子。最後,豐幹禪師不得已,只得將這男孩帶回國清寺,等著他的家人來認領。
  • 說透人生的句子,感悟深刻,讓你受益匪淺!
    六、 這世界並不是掌握在那些嘲笑者的手上,而剛好掌握在可以經受得住取笑與批評忍不斷向前走的人手上。七、 20歲的裙子,80歲再買就沒有意義了,抓住此刻的小幸福才是最重要的事情,珍惜當下,珍惜青春,去做會讓自己變美變好的事。
  • 家國兩個字 心中深深刻(攸茂泉)
    家國兩個字 心中深深刻(攸茂泉)作者:攸茂泉山東學習平臺中國從古至今,仁人志士數不勝數,嶽飛精忠報國,林則徐虎門銷煙,一代名將張自忠,捨身炸碉堡的董存瑞,他們的種種感人壯舉是為了什麼家國兩個字,心中深深刻。家庭是小家,國家是大家,抗戰時期全國人民浴血奮戰,不懼生死,這便是國魂。新中國成立後,國家不斷發展壯大,科技和軍事力量從小米加步槍到大國重器。現在的一切成果來之不易,離不開全國愛國人士的共同努力。
  • 說透人生哲理一段話!
    說透人生哲理一段話! 有些事明白了就好, 看破不必說破。 人生難得糊塗, 做好自己該做的事, 無論在別人眼中, 你是什麼樣子, 要記住: 不與事爭,因為爭不過因果; 不與人爭,因為會傷了感情;
  • 做人,就兩個字, 相處,就兩個字!(說的真好)
    片尾曲:風雨人生 人生海海,我們一生遇人無數,有人奸詐,有人忠厚。 歌德曾說:「做人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但必須要有做人之道。」 正所謂,七分靠做人,三分靠做事。
  • 讓你悟透人生的句子。深刻透徹,句句走心
    四、唯有不在乎你的人,才會把離開你的藉口說得動聽又感人至深,真正愛你的人就算被現實生活狠狠地折磨,再見兩個字也對你說不出。五、人多時,管好嘴。話多、錯多、是非多,自找麻煩;人少時,管好心!妄念、妄想、痛苦多,自找煩惱。群處守嘴,獨處守心。修己以清心為要,涉世以慎言為先。
  • 佛法:人生路上最大的困難,只有這兩個字!
    無論你是否學佛,人生的路上都會遇到很多困難,如果我們可以找到造成我們困難與煩惱的原因,從根本上解決掉人生路上最大的困難,就可不再受苦,從痛苦中解脫。佛陀當年正是因為發現了困難的根,以及找到了解脫苦難的方法,所以佛覺悟了,不再承受痛苦與煩惱。
  • 理解孫子兵法這八句話,悟透人生,從容面對人生波瀾!
    如果你這麼理解,那可就大錯特錯了,其實這部書不僅僅在行軍打仗中有著非常大的作用,其實他給我們的人生也是有非常大的幫助和啟迪的。裡面有很多的東西,還可以靈活的運用在我們的為人處事當中,萬事萬物都是相互聯繫交叉而成的,很多典籍之中的道理在不同的方面都有相通之處,所以說今天我們就研究一下孫子兵法的做人大智慧,讓我們深刻透徹的去了解一下,來幫助我們化解生活中的矛盾,從容面對人生的波瀾。
  • 身處困境時,用這兩個字自救,爭取早日否極泰來
    正如曾國藩所說:「吾生平長進全在受挫受辱之時,務須明勵志,蓄其氣而長其智,切不可戡恭然自餒也」。一個人,身處困境時,用這兩個字自救,爭取早日否極泰來!人生低谷時,好好悟透這兩個字,天不渡人,人自渡!這句話一語雙關,「專」既可以是專門的意思,也可以是專業、專注的意思。而我們選擇「專業、專注」,便可以早日渡過難關。很多時候,我們的迷茫和困惑都是無病呻吟。做人做事沒有方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也什麼都不會,想要的太多,而自身能力不夠,這才造成了「才華和夢想不匹配」的尷尬,最後我們像溫水煮青蛙般地陷入了人生困境或低谷。
  • 人生有八苦,如何去除?佛只說了兩個字!
    佛法認為,人生是苦多樂少的,人生具體有多少種苦,怕是十個指頭都數不過來,不過有八大苦,是我們每個人,都離不開的。這八大苦,又叫人生八苦。佛既然說了人生八苦,就一定有解決八苦的辦法,而我們學佛的過程,其實就是在遠離八苦的過程,就是在向佛學習,該如何離苦得樂。先來看一下具體八苦,都有哪些?第一苦,出生是苦,這苦是大家都深有體會的,出生時,大人孩子,都會經歷一段痛苦的過程。第二苦,老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