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濟學報被踢出CSSCI「核心期刊」 學報主編怒斥「潛規則」

2020-12-12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根據最新發布的《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和收錄集刊(2017-2018)目錄》,一批知名高校學報被「踢」出了所謂C刊「核心版」,淪為「擴展版期刊」,包括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華東理工大學學報等。同濟校報主編、人文學院院長教授孫周興在微博上聲明,怒斥其中的「潛規則」:「本主編不思進取,更沒有服從期刊市場遊戲規則,不知道所謂『影響因子』也是可交換和可買賣的,沒有採取相關措施提升本刊的『影響因子』,才有今天的下場。」

&nbsp&nbsp&nbsp&nbsp什麼是CSSCI?什麼又是影響因子?CSSCI是1998年由南京大學評價中心受教育部委託開發研製的引文資料庫,用來檢索中文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論文收錄和被引用情況。如今,這個資料庫,已經被高校、科研院所視為最權威的中文人文社會科學學術評價機制,被戲稱為「中國學術GDP指數」。而影響因子,是CSSCI評價的一個重要工具。

&nbsp&nbsp&nbsp&nbsp影響因子是1972年提出、在國際上被通用於評價期刊學術影響力的指標。它的算法很簡單:將一本刊物前兩年發表的論文在第三年被引用的總次數,除以該刊前兩年發表論文的總數。比如某期刊2006、2007年總共發表了100篇論文,2008年這些論文一共被引用了500次,那麼這個期刊在2008年的影響因子就是5。一般來說,雜誌的影響因子越高,其學術影響力就相對較大。但也不能絕對化,因為有些領域的研究人員較少,每年發表的論文也相對較少,這些專業領域的雜誌影響因子就不可能很高,也許最好的雜誌也只有4或5——所以,用影響因子判定期刊的學術價值,首先要區分具體的科研領域。

&nbsp&nbsp&nbsp&nbsp如今,被納入CSSCI目錄的所謂C刊,在高校中的地位越來越重,不僅是學科排名的重要依據之一,而且,人文社科學者的職稱晉升,也和C刊論文發表密切相關。但是,近年來有不少高校專家對此詬病:CSSCI是期刊的評價標準,並不是學術的評價標準。

&nbsp&nbsp&nbsp&nbsp武漢大學學報得知在CSSCI出局後,發表公開信稱:「由於這份刊物是全國高校系統中唯一一本只發表人文科學,即傳統文史哲三大學科稿件的期刊,而傳統文史哲三科的學者在發表論文時不太習慣像法學、經濟學、管理學等社會科學學者那樣引用期刊論文,所以導致該期刊的被引成績一直不理想。」孫周興昨天接受記者採訪時說,目前的學術評價與期刊評價體制對於人文科學是嚴重不公平的。

&nbsp&nbsp&nbsp&nbsp除了CSSCI評價體系先天不足的客觀原因,當下,更可怕的是造假。一名高校學報負責人告訴記者,「就像某些影視公司買收視率。為了提高刊物的影響因子,一些學報居然串通起來相互引用,或者乾脆要求作者本人安排引用,實在無恥至極。」

&nbsp&nbsp&nbsp&nbsp再來看看眼下的C刊亂象:在南京大學評價中心的官方網站上,不時可見網友提出的意見,主要是對一些收取巨額版面費的C刊提出質疑:「××等期刊中介泛濫,公開收取版面費2萬到3萬元左右,××最甚,所有中介都能操作,要價3到5萬,這樣的雜誌入選CSSCI,會影響聲譽,望貴單位在2014~2015年CSSCI遴選中慎重考察一下。謝謝!」

&nbsp&nbsp&nbsp&nbsp有些期刊在CSSCI目錄中,以收受巨額版面費而著稱。為了多收錢,由雙月刊變成月刊,頁數增加,雖然能發幾篇好文章,但是因為主編完全是把它當成生意來做,並不是做學問。有的成了C刊以後,大家都找它發文章。它以一部分文章撐門面,給人家發稿費,其它大部分文章都要收版面費,有一種是收費發文章,還有一種是直接代寫代發,收費4萬多元。值得一提的是,因為擁有影響因子,這些所謂的「核心期刊」就沒有離開過C刊目錄。

&nbsp&nbsp&nbsp&nbsp有專家指出,根源在於中國高校的科研評價體系一直未得到改變。教授考核要論文、升職要論文、研究生拿學位也要論文。論文大行其道,最終將使高校的創新驅動能力喪失殆盡。

&nbsp&nbsp&nbsp&nbsp有意思的是,孫周興在他的聲明中,提及了五條「整改方案」,諸如「以前所謂學術性、開放性和特色性之類的辦刊目標,實屬書生亂彈,危害極大」、「積極地與兄弟學報和期刊合作,共同把提升學報影響因子的偉大事業進行到底」、「為籌措資金,預留三分之一版面用於發表收費論文」等等,是憤怒的諷刺,還是「同流合汙」,孫教授並沒有明言。不過,有一點是肯定的,要回歸C刊目錄,確有許多無奈之舉。有專家指出,談了多年的「論文問題」、「核心刊物問題」、「學術造假問題」,教育主管部門應該拿出一個治理方案了。(新民晚報記者張炯強)

相關焦點

  • 同濟學報被踢出核心期刊 主編怒斥潛規則—新聞—科學網
    【新民晚報·新民網】根據最新發布的《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和收錄集刊(2017-2018)目錄》,一批知名高校學報被「踢」出了所謂C
  • 被踢出核心期刊 知名高校學報主編怒斥「潛規則」
    根據最新發布的《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和收錄集刊(2017-2018)目錄》,一批知名高校學報被「踢」出了所謂C刊「核心版」,淪為「擴展版期刊」,包括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華東理工大學學報等。
  • 新民晚報數字報-同濟學報被「踢」出C刊「核心版」
    )目錄》,一批知名高校學報被「踢」出所謂C刊「核心版」,淪為「擴展版期刊」,包括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華東理工大學學報等。同濟學報主編、人文學院院長孫周興教授昨天在微博上發表聲明,怒斥其中的「潛規則」:「本主編不思進取,更沒有服從期刊市場遊戲規則,不知道所謂『影響因子』也是可交換和可買賣的,沒有採取相關措施提升本刊的『影響因子』,才有今天的下場。」  如今,被納入CSSCI目錄的所謂C刊,在高校中的地位越來越重,不僅是學科排名的重要依據之一,而且人文社科學者的職稱晉升也和C刊論文發表密切相關。
  • 武大同濟等高校學報被CSSCI降級,學術評價誰說了算?
    一大導火索是新目錄中包括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在內的幾份高校學報從「C刊」降為「C擴」了。新目錄「6增6調」,引學界爭論據《文匯報》報導,有學界人士介紹這次公示目錄就「高校學報」方面出現了「6增6調」:增加到「C刊」的有齊魯學刊、煙臺大學學報、安徽師範大學學報、浙江工商大學學報、吉首大學學報、江西師範大學學報;而從「C刊」被調整到「C擴」的期刊分別是:同濟大學學報、陝西師範大學學報、華東理工大學學報、天津師範大學學報
  • 《物理學報》和「ChinesePhysics」入選SCI核心期刊
    近日,美國科技信息所(ISI)期刊發展部Rodney Chonka教授通過電子郵件通知《物理學報》與「Chinese Physics」 編輯部,《物理學報》和「Chinese Physics」從2003年第1期開始,被接收為科學引文索引(SCI)核心期刊(光碟版),並仍保留SCI原有的網絡版及其它所有版本和資料庫。
  • CSSCI被批,它冤不冤
    【閱讀提示】被踢出核心期刊 知名高校學報主編怒斥「潛規則」  光明網評論員:日前,兩份知名高校學報的聲明刷爆知識分子的朋友圈。然後緊接著《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主編孫周興教授在自己博客中發表文章稱,得知被踢出新版CSSCI來源期刊目錄,深感痛心和羞愧,以後擬痛定思痛,以市場為中心,以影響因子的提升為本刊辦刊目標,不惜用要求作者自行安排引用事宜、與兄弟刊物合作提高引用率、預留部分版面收版面費等一切方法,使得兩年後重歸「核心刊物」陣營。
  • 《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再次入選CSSCI來源期刊
    3月25日,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發布最新CSSCI來源期刊目錄(2019-2020年版)。《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再次入選CSSCI來源期刊。CSSCI是與國際接軌並通行的衡量一本理論學術期刊學術水準的科學、客觀的高位指標,入選CSSCI即表明該刊物代表了當前中國在這一社會科學研究領域的發展方向和權威性。
  • 山東師範大學學報入選CSSCI來源期刊
    記者3月31日從山東師範大學獲悉,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2019-2020)目錄》日前正式公布
  • 《青島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進入核心期刊系列
    --信息區--> <DIV id="textbody     編輯:     我校學報編輯部6月12日收到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發來的《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收錄證書。
  • 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再次入選CSSCI來源期刊
    近日,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經過徵集、統計、審核、遴選、公示等程序,確定了《中文社會科學引文(CSSCI)來源期刊(2019-2020)目錄》。《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入選CSSCI(2019-2020)來源期刊,這是繼2017年以來我校學報(社會科學版)第二次入選CSSCI來源期刊。  此次入選的中文社會科學引文(CSSCI)來源期刊為568種,擴展版來源期刊為214種。
  • 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再次被評定為RCCSE核心期刊!
    在最近發布的《中國學術期刊評價研究報告(第六版)(2020)》中,《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被評為「RCCSE中國高職高專成高院校核心學術期刊(A)」,這是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再次被評定為「RCCSE中國高職高專成高院校核心學術期刊(A)」。並在參與排名的215種社會科學綜合(高職高專、成高院校學報)期刊中位列13位。
  • 《山東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入選CSSCI
    □王原 向玉貞 昌兵 報導  本報濟南訊 記者從山東師範大學獲悉,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2019-2020)目錄》日前公布,《山東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入選中國社會科學引文索引(
  • 中國科學報:破除高校學報潛規則需徹底改革異化科研評價制度
    前段時間,某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因曝出只接收「雙一流」高校的來稿,被指存在身份「歧視」的潛規則,一時成為學界的熱議話題。非「雙一流」高校的作者從自身角度看這個問題時,自然會得出受身份「歧視」的結論,而辦刊人對於該問題卻有苦難言。因為刊物要生存,更要發展,要確保刊物辦出水平,稿源的質量是關鍵。那麼,究竟該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 華東政法大學學報主編馬長山:我們對作者論文格式也沒要求
    核心提示:目前,《華東政法大學學報》已進入中國法學核心科研評價來源期刊目錄,有「專題研討」「信息社會與未來法治」兩大特色欄目。該刊對投稿作者職稱沒有要求,而且常刊發相當比例的博士研究生論文。馬長山。2018年11月17日,我刊編輯部舉行《學報》創刊20周年暨智慧時代期刊重大選題座談會,學報創刊主編何勤華教授,第二任主編、任職時間最長的主編李秀清教授,以及歷任編輯團隊的成員回到編輯部,共同慶祝《學報》的20周歲生日。我認為,如果要對《學報》發展歷程做一個分段的話,那麼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 【中國科學報】《植物學報(英文版)》:探路學術期刊國際化
    接受《中國科學報》採訪時,中國科學院院士、JIPB主編種康的回答簡潔而肯定:「要發展成為一個高水平的科技期刊,必定要走向國際化,更好地為科學研究服務。」  創刊於1952年的《植物學報》,在近70年的發展歷程中,雖頗多磨礪,甚至曾一度停刊,但國際化是其不變的信念。
  • 《植物學報》英文版:探路學術期刊國際化—新聞—科學網
    接受《中國科學報》採訪時,中國科學院院士、JIPB主編種康的回答簡潔而肯定:「要發展成為一個高水平的科技期刊,必定要走向國際化,更好地為科學研究服務。」 創刊於1952年的《植物學報》,在近70年的發展歷程中,雖頗多磨礪,因文革也曾一度停刊,但國際化是其不變的信念。早在1998年,《植物學報》就被SCI資料庫收錄,是國內最早被SCI收錄的期刊之一,成為最早走出國門的中國植物學期刊。
  • C刊新一年目錄公示,孫周興發文揭核心期刊之弊
    1月19日,同濟大學哲學系教授孫周興在自己的博客發表了題為《同濟大學學報(哲社版)主編聲明》的文章,提出五項整改學報的措施,「本刊編輯委員會否定上述提案,本人將辭去主編職務」。1月16日,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網站公示了《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及集刊(2017-2018)目錄》,並稱「公示期間,如對以上目錄存在異議或刊物的信息有誤,請通過公函或電子郵件向我中心反映」。《同濟大學學報》(哲社版)未入選核心,只進入擴展版。
  • 「CSSCI」《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徵稿啟事
    《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年創刊,1998年公開發行,是教育部主管、重慶大學主辦的社會科學綜合性學術期刊(雙月刊)。主要欄目:區域開發、經濟創新與發展、社科研究與評價、法學研究、政治建設與社會治理、教育研究、人文論壇。
  • 地理學報
    《地理學報》是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地理學會和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共同主辦的學術刊物。《地理學報》創刊於1934年,是反映我國地理科學研究水平的學報級綜合性學術刊物,也是我國地理類優秀核心期刊。
  • 山西財經大學學報是cssci核心期刊研究生畢業發表,發表成功後付款
    高會評審時,對個人工作業績、稿件等要求非常嚴格,個人撰寫難以挖掘亮點,無法滿足評審條件,核心期刊稿件發表困難重重,挑選期刊也會受到阻礙。因此也建議大家儘早的諮詢發表學術稿件網的老師,幫您安排核心期刊稿件發表事宜,而您專心的準備筆試考試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