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六句的詩既有古體也有律體

2020-11-03 老街味道

前言

我們常見的古詩中,四句和八句的詩多一些,六句的詩相對較少。對於詞來說,有些詞牌本身就是六句的詩,名篇數量還是非常多的。

五言六句詩在魏晉時代已有,到唐朝增加了七言六句的詩體。六句的詩和五言詩、七言詩一樣,既有古體詩也有律詩。

一、五言六句的詩

最早的六句詩是哪一首老街不清楚,但是在魏晉就有不少了,例如建安七子之一應瑒的《別詩》是比較早的六句詩:

朝雲浮四海,日暮歸故山。

行役懷舊土,悲思不能言。

悠悠涉千裡,未知何時旋。

到了唐朝,格律詩成熟,於是六句詩有古體也有近體(律詩),宋朝嚴羽 《滄浪詩話·詩體》中說過:

有律詩至百五十韻者,有律詩止三韻者。」

律詩雙數句必須押韻,第一句押韻不算,一韻就是兩句,三韻就是六句。中唐詩人劉禹錫的《初夏曲》是三韻五言律詩(三韻五律),亦稱為半律詩:

時節過繁華,陰陰千萬家。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 

巢禽子戲,園果墜枝斜。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寂寞孤飛蝶,窺叢覓曉花。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柳宗元《雨後曉行獨至愚溪北池》是押仄韻的古體:

宿雲散洲渚,曉日明村塢。

高樹臨清池,風驚夜來雨。

予心適無事,偶此成賓主。  

李白的《春思》是押平聲韻的六句古體詩: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

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

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說到流傳最廣的六句詩,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就是孟郊的《遊子吟》: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二、七言六句詩

漢朝以來,五言詩是主流,到了唐朝,七言詩的地位空前提高,開始和五言詩並駕齊驅。於是也出現不少七言的六句詩。

和五言一樣,也有古體詩和近體詩。例如白居易 《與微之書》提到過自己的七言六句詩: 餘習所牽,便成三韻。

憶昔封書與君夜,金鑾殿後欲明天。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今夜封書在何處?廬山裡曉燈前。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籠鳥檻猿俱未死,人間相見是何年?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白居易的這首六句詩,是失粘的七言三韻近體詩。

柳宗元《漁翁》,也是著名的七言六句詩: 

漁翁夜傍西巖宿,曉汲清湘燃楚竹。

煙消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

回看天際下中流,巖上無心雲相逐。  

這首是一首押仄韻(入聲韻)的古體詩。

三、詞中的六句詩  
詞也是詩的一種,詞裡有近體詩,如《囉嗊曲》是五言近體絕句。和《囉嗊曲》類似,有的唐詩被收入了詞譜,成為一個詞牌。

例如崔液這首《踏歌詞》是五言六句的樂府詩,被收入《欽定詞譜》,也成了一個詞牌:

彩女迎金屋,仙姬出畫堂。

鴛鴦裁錦袖,翡翠貼花黃。

歌響舞分行。豔色動流光。

劉禹錫的這首五言六句詩,也被收錄入詞譜,成了另一個一個詞牌。名為《拋球樂》:

五色繡團圓,登君玳瑁筵 。

最宜紅燭下,偏落花前 。

上客如先起 ,應須贈一船。

但是大部分的詞看上去像古體詩,詞和古體詩的區別是,詞沒有古體詩那麼自由。詞要依照曲譜或者詞譜來填詞,每一個詞牌,都有固定的格式。

例如《浣溪沙》的正體,也是六句的詩 :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淨無泥,蕭蕭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

很明顯,浣溪沙其實就是七言六句、對格律有要求的詩。

但是《浣溪沙》和柳宗元、劉禹錫等人的六句詩有一個明顯的區別,六句詩一般是分三聯,而《浣溪沙》是分前後兩段。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結束語

在文學史上,六句的詩一直就不是主流詩體, 佳作也不太多。老街印象最深的就是劉禹錫的《漁翁》和孟郊的《遊子吟》。

六句的詩,雖然有近體,但是一般說近體詩的時候,只說絕句、五七律、排律,六句的近體常常被忽略掉了。

您最喜歡的六句詩是哪一首呢?

@老街味道

相關焦點

  • 六句古詩詞有哪些名篇?有五言也有七言,既有古體也有律體
    前言我們常見的古詩中,四句和八句的詩多一些,六句的詩相對較少。對於詞來說,有些詞牌本身就是六句的詩,名篇數量還是非常多的。五言六句詩在魏晉時代已有,到唐朝增加了七言六句的詩體。六句的詩和五言詩、七言詩一樣,既有古體詩也有律詩。
  •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貧寒潦倒的孟郊,寫出千古傳頌的名篇
    遊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三春暉:春天燦爛的陽光,指慈母之恩。三春,舊稱農曆正月為孟春,二月為仲春,三月為季春,合稱三春。暉,陽光。形容母愛如春天溫暖、和煦的陽光照耀著子女。 譯文慈母用手中的針線,為遠行的兒子趕製身上的衣衫。臨行前一針針密密地縫綴,怕的是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
  •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孟郊的《遊子吟》你錯過了什麼?
    大家都知道孟郊所寫的《遊子吟》,大家應該從小時候就會背了,那它其中的深意你又知曉多少呢?讓我們一起來討論一下關於這首詩的故事和關於母親的這一偉大的形象。孟詩現存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今傳本《孟東野詩集》10卷。詩文賞析在這首詩中,我最喜歡的就是「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一想到那個畫面我就滿滿的回憶,想起了很多事。想像一個畫面,就是在昏暗的光線下,有一位蒼老,眼中有血絲,滿身疲憊的老母親眯著眼,幫孩子縫著衣服。
  •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慈母是生母嗎?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的《遊子吟》可謂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是唐詩中的精品。現在比較通用流行的譯文是:慈母用手中的針線,為遠行的兒子趕製身上的衣衫。臨行前一針針密密地縫綴,怕的是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
  •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孟郊苦吟一生,流傳最廣的竟是這首小詩
    遊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慈母用手中的針線,為即將遠行的兒子縫製衣衫,一針一針地縫得很密很結實,怕的是兒子回來得太遲,這身衣服被穿破磨壞。母愛無私偉大,我們這些做子女者如小草般微弱的孝心,又如何能夠報答得了像春天的陽光般溫暖博大的慈母恩情呢?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遊子」在古代指遠遊旅居的人,這裡指代詩人自己,同時也指天下眾多離鄉的遊子。
  •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讀詩《遊子吟有感》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的這首《遊子吟》家喻戶曉,這是孟郊在50多歲寫得一首表達母親對遊子的牽掛關心之情詩詞。不論多大,在父母眼中,你永遠都是一個孩子。
  • 每天學習一首古詩詞34:孟郊《遊子吟》 慈母手中線
    遊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詩句譯文:慈母用手中的針線,為遠行的兒子趕製身上的衣衫。臨行前一針針密密地縫綴,怕的是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有誰敢說,子女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夠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呢?
  •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與母愛相關的詩句還有這些
    2、《遊子吟》——唐 孟郊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3、《十五》——宋 王安石將母邗溝上,留家白邗陰。月明聞杜宇,南北總關心。慈母方病重,欲將名醫投。車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母愛無所報,人生更何求!8、《慈烏夜啼》——唐 白居易慈烏失其母,啞啞吐哀音。晝夜不飛去,經年守故林。夜夜夜半啼,聞者為沾襟。聲中如告訴,未盡反哺心。百鳥豈無母,爾獨哀怨深。
  •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不要惹媽媽生氣好嗎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本文由平凡的人吶原創,關注了解更多生活趣事。
  •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今天母親節,我們如何「報得三春暉」
    今天,母親節,我們分享孟郊這首《遊子吟》,獻給天下所有偉大的母親。《遊子吟》——唐代:孟郊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然而對於孟郊這位常年顛沛流離、居無定所的遊子來說,最值得回憶的,莫過於母子分離的痛苦時刻了。孟郊這首詩無藻繪與雕飾,然清新流暢,淳樸素淡,濃鬱醇美。正如每一位偉大的母親那樣,為了兒女的成長,素麵朝天,不事雕琢,譜寫了一首首母愛的詩篇。《遊子吟》寫出了天下母親的共性:思子之情。
  •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特殊的日子平凡的你——媽媽,節日快樂
    所以突然想起一首幾乎如有人都會的詩句: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我也是一個五歲孩子的母親,對母親的感受更加真切,也對我的母親更加心疼!所以在這裡祝所有的母親節日快樂,那麼在這個特殊的節日當中自然少不了代表母愛的花——康乃馨,來表達我們對於母親的愛!
  •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3)_遊俠...
    BUG修復:  ·修復嬰兒會愛慕NPC或NPC會愛慕嬰兒的bug  ·修復嬰兒會繼任掌門的bug,除非所有掌門候選人皆為嬰兒  ·修復NPC男生女相、女生男相的參數未正確生成的bug  ·修復義子或義女偶爾會與自己的義父或義母義結金蘭的bug  ·修復城鎮偶爾會出現複數城主、鎮長、大當家、村長人物的bug  ·修復身處高位的孩童會因唯一的親人加入太吾村而變成太吾村民的
  • 網友: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網友: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約克亂彈:過去每年回去,老娘總是給我全家每人準備幾雙純收工縫製的鞋墊。前年春節回去,老娘拿了滿滿一塑膠袋鞋墊。
  • 《遊子吟》孟郊,幼年喪父,四十六歲中進士做縣令,三春指什麼?
    這首詩描寫的就是唐代讀書人的遊宦生活,「遊子」的形象是他們生活的真實寫照。作者孟郊(751—814),字東野,唐代著名詩人。因熱衷於復古,與同為復古派的韓愈並稱「韓孟」;又因苦吟作風,有「詩囚」之稱,且與賈島並稱「郊寒島瘦」。
  • 《遊子吟》:六句詩,三十個字,歌頌母愛的巔峰之作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首《遊子吟》只有短短六句,三十個字,卻早已成為中國人表達母愛,表達對母親的感恩的最經典的一首詩。我們甚至可以說,在古典詩詞中有那麼多寫母愛的詩,寫母親的詩,這一首應該是流傳最廣的,影響也是最深遠的。
  • 詩詞美文:遊子吟
    遊子吟唐代:孟郊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誰說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注釋遊子:古代稱遠遊旅居的人。吟:詩體名稱。遊子:指詩人自己,以及各個離鄉的遊子。臨:將要。意恐:擔心。歸:回來,回家。誰言:一作「難將」。言:說。寸草:小草。這裡比喻子女。心:語義雙關,既指草木的莖幹,也指子女的心意。報得:報答。三春暉:春天燦爛的陽光,指慈母之恩。
  • 中國唱詩班,《遊子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有的故事即使看千萬遍,但當下一次你再次看到它時,還是會忍不住淚眼摩挲,《遊子吟》所講述的就是這樣的故事,一個關於母愛的故事。故事的一開頭,就是一群小孩子翻出一件舊棉襖。小男孩進門後,手便被母親放在手中哈氣戳熱,雖然自己身處寒境,但是有這樣的母親就已足夠。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母親在一旁生活做法,小男孩在一旁借燈看書,兩人皆無言,一切盡在不言中。當小男孩回頭,他看見灶臺中的火焰有動畫。
  •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推薦5部適合母親節看的韓國電影!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各位在外打拼的小夥伴,今天千萬不要忘記給媽媽打個電話!
  • 遊子吟全詩的意思 孟郊遊子吟賞析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這兩句詩,我們從小就會念,通過這首詩也可以感受到母親對我們的愛。這兩句詩出自於《遊子吟》,讓我們一起來賞析一下吧!  《遊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 寫出《遊子吟》的孟郊,這十首詩,我讀了好幾遍,絕對拍案叫絕!
    讀讀他的詩就知道了,反正我剛剛讀他的這十首詩的時候,真的是坐不住了,簡直拍案叫絕,立意遼闊、明麗脫俗啊!他的詩中,代表作《遊子吟》,相信大家應該都很熟悉,「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這首詩短短的30個字,真的好有畫面感,「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一位給臨行的孩子縫衣服的老母親的形象,浮現在眼前,多少人曾用這首詩表達自己對母親的感激,「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真的好感動好刻骨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