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州小記者帶你學古詩|望天門山

2020-12-18 燕趙滄州

望天門山

(唐)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譯文:

長江猶如巨斧劈開天門雄峰,碧綠江水東流到此沒有迴旋。

兩岸青山對峙美景難分高下,遇見一葉孤舟悠悠來自天邊。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全詩通過對天門山景象的描述,讚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壯麗,表達了作者初出巴蜀時樂觀豪邁的感情,展示了作者自由灑脫、無拘無束的精神風貌。作品意境開闊,氣象雄偉,動靜虛實,相映成趣,並能化靜為動,化動為靜,表現出一種新鮮的意趣。

滄州小記者:金祺雅

黃河路小學一(9)班

相關焦點

  • 滄州小記者帶你學古詩|勸學
    大家好,歡迎關注滄州小記者。放假了,我的學習幾乎處於了停滯狀態,於是媽媽給我找了這首古詩《勸學》來告訴我要重視學習,堅持每天學習!今天我就藉助小記者的平臺分享給大家。古詩第一句用客觀現象寫時間早,引出第二句學習要勤奮,三、四句為對偶句,「黑髮」與「白首」前後呼應,互相映襯,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這首詩深入淺出,自然流暢,富含哲理。作為有志氣的人,要注意抓緊時間讀書學習,修身養性,最好的讀書時間是在三更五更,晨讀不息;而且只有年年月月刻苦堅持,才能真正學到報國興家立業的本領。
  • 滄州小記者帶你學古詩|望洞庭
    望洞庭(唐)劉禹錫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裡一青螺。滄州小記者 李夢琪運河區實驗小學二(4)班
  • 古詩賞析 | 望天門山
    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明堂賦》《早發白帝城》等多首。天門山:位於安徽省和縣與蕪湖市長江兩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東梁山(古代又稱博望山)星垂平野闊:星空低垂,原野顯得格外廣闊。楚江:即長江。因為古代長江中遊地帶屬楚國,所以叫楚江。
  • 滄州小記者帶你學古詩|送崔九
    莫學武陵人,暫遊桃源裡。譯文:你若要歸山無論深淺都要去看看;山巒溝壑清淨秀美要盡情地賞玩。 千萬別學陶淵明筆下那個武陵人,只在桃花源遊了幾天就匆匆出山。滄州小記者 賈曉溪回民小學二(2)班
  • 鄭州小學必備古詩解析:《望天門山》
    鄭州小學必備古詩解析:《望天門山》   《望天門山》——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解析】   該詩為725年(開元十三年)作者赴江東途中行至天門山時所作。該詩描寫詩人舟行江中溯流而上,遠望天門山的情景。前兩句用鋪敘的方法,描寫天門山的雄奇壯觀和江水浩蕩奔流的氣勢。
  • 學唐詩 | 李白《望天門山》→ 練吟誦,明詩句,悟詩情
    學會一首古詩,了解一段歷史詩詞是最精煉的語言,也是小學生必背必考的內容。「聽老師講故事」平臺通過每周詩詞,帶大家吟誦一首詩,了解詩詞背後的人文歷史故事。原來詩意並不遙遠,詩心就在眼前。( 點擊上方綠色音頻即可跟著江老師學詩詞)音頻授權 | 江美麗文字編輯 |「聽老師講故事」微信公眾號
  • 滄州小記者帶你學古詩|聽箏
    想盡了辦法為博取周郎的青睞,你看她故意地時時撥錯了琴弦。李端,字正已,唐代詩人其詩多為應酬之作,多表現消極避世思想,個別作品對社會現實亦有所反映,一些寫閨情的詩也清婉可誦。「聽箏」應是聽奏箏有感。但從題意看似乎應作「鳴箏」來得有味,來得生動。
  • 滄州小記者帶你學古詩|回鄉偶書
    滄州小記者 張夢琪運河區實驗小學二(8)班
  • 滄州小記者帶你學古詩|漁歌子
    滄州小記者 穆弘凝 上海路小學一年級(4)班
  • 滄州小記者走進博物館 與文物面對面 探秘曾經的滄州
    為了讓更多的孩子了解滄州歷史,9 月 12 日,滄州小記者走進了博物館,與歷史文物近距離接觸,探秘曾經的滄州。" 館,滄州小記者們首先被牆上的巨幅鐵獅浮雕所吸引。"…… 在求知慾的驅使下,滄州小記者們禁不住開始發問。鐵獅子是滄州的象徵,鑄造於公元 953 年(五代後周廣順三年),距今有一千多年歷史,如今依然屹立在滄縣舊州鎮內 …… 講解員耐心地向小記者講解。跟隨著講解員的指引,在左側牆體上,小記者們找到了滄州歷史沿革簡表,滄州自新石器時代至今已有長達 6000 多年的歷史,滄州之名始於北魏熙平二年,取滄海為名。
  • 燕趙晚報:滄州小記者走進博物館
    為了讓更多的孩子了解滄州歷史,9 月 12 日,滄州小記者走進了博物館,與歷史文物近距離接觸,探秘曾經的滄州。" 館,滄州小記者們首先被牆上的巨幅鐵獅浮雕所吸引。"…… 在求知慾的驅使下,滄州小記者們禁不住開始發問。鐵獅子是滄州的象徵,鑄造於公元 953 年(五代後周廣順三年),距今有一千多年歷史,如今依然屹立在滄縣舊州鎮內 …… 講解員耐心地向小記者講解。跟隨著講解員的指引,在左側牆體上,小記者們找到了滄州歷史沿革簡表,滄州自新石器時代至今已有長達 6000 多年的歷史,滄州之名始於北魏熙平二年,取滄海為名。
  • 望天門山——唐·李白
    望天門山——唐·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 滄州小記者帶你學古詩|三衢道中
    滄州小記者 張紫涵上海路小學一(12)班
  • 「揚帆夢想之旅,開啟智慧之門」 滄州小記者秉承初心再前行
    燕趙晚報訊(融媒體記者 金鑫 實習生 張歡)" 揚帆夢想之旅,開啟智慧之門 "7 月 22 日,來自黃河路小學二年級的滄州小記者張譯丹媽媽給燕趙晚報滄州小記者俱樂部送來一面錦旗稱,作為一名滄州小記者的家長感到特別高興、驕傲,感謝滄州小記者俱樂部陪伴小記者們健康快樂的成長和學習及老師們的辛苦付出
  • 滄州小記者帶你學古詩|早發白帝城
    滄州小記者 潘貽洋朝陽小學一(6)班
  • 滄州小記者帶你學古詩|古朗月行
    滄州小記者:張夢琪運河區實驗小學二(8)班
  • 滄州小記者帶你學古詩|酬張少府
    滄州小記者 劉夢運河區實驗小學三(4)班
  • 滄州小記者帶你學古詩|過香積寺
    滄州小記者 劉中博朝陽小學一(6)班
  • 三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望天門山》教學設計
    《望天門山》教學設計一、談話導入1.我國幅員遼闊,有960多萬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積第三大的國家。今天,老師帶領同學們一起去領略祖國的大好河山。兩山隔江相對,形同門戶,所以被叫「天門山」。4.請同學根據劃分的節奏,有感情地朗讀這首古詩。注意:寫景詩是「望」出來的,所以要讀得慢一些,讀出自己的感覺和味道。5.請同學們根據釋義大致說一說詩意,教師在旁指導。長江猶如巨斧劈開天門雄峰,碧綠江水東流到此迴旋澎湃。
  • 滄州小記者帶你學古詩|賦得古原草送別
    滄州小記者 劉中博朝陽小學一(6)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