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下午,著名80後詩人、作家、紀錄片導演李成恩詩集《高樓鎮》首發式暨詩歌朗誦會在北京天寶華瓷-盈造內府「溢美藝術沙龍」會所召開。
現場向參加活動的前100名微博網友與詩人贈閱了李成恩最新詩集《高樓鎮》,並舉行了詩歌朗誦與研討。天寶華瓷-盈造內府是知名的高檔瓷品牌,這是一次瓷與詩的完美結合,是與《新詩代》網共同發起的「溢美藝術沙龍」首場活動。
《人民文學》雜誌主編助理、作家邱華棟主持現場活動,《新詩代》主編、詩人海嘯,作家、詩人周瑟瑟,中國文聯出版社文學編輯室主任、詩人洪燭,《詩參考》主編、詩人中島, 80後詩人、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博士楊慶祥等參加了活動。聞訊而來的微博網友與詩人進行了現場朗誦。參加朗誦會的還有詩人安琪、湯松波、張後、李飛駿、麥岸、胡翔、臥夫、徐建宏、李淑敏等。活動還安排了互動抽獎環節,抽出了價值四千多元的高檔瓷器與20瓶紅酒等獎品,網友們在微博上進行了現場直播,反響強烈。
《新詩代》主編海嘯在發言中說:「李成恩的詩集《高樓鎮》古樸典雅,是80後詩歌的一個重要代表。她的詩與瓷有著內在的相通性,她的詩質地柔中帶剛、溫潤瓷實,並且她多年來始終堅持以地域性題材為寫作系列,是中國女性詩歌的一大突破。這次通過微博與沙龍互動的方式,進行詩歌的交流與傳播,讓詩歌走入大眾,與80後、90後進行網上與網下的互動,是一次有益的嘗試。這樣的詩歌藝術活動還會不斷地持續下去。」
「溢美藝術沙龍」發起人馬愛雲則表示:「中華瓷器是幾千年來傳統文化的精髓,我欣喜的看到,瓷與詩的邂逅原來如此完美,世上只有愛詩的人才懂得瓷的美妙,我們溢美藝術沙龍就是要把愛詩的人和懂瓷的人聚集起來,將瓷的光華與詩的大美相互融匯,讓我們的生活感受到純淨的詩意。」
作家、詩人周瑟瑟在發言中強調:「我們的現實處境往往並不像瓷一樣美好,詩人要時刻保持警惕,懷著一顆烈焰的心捨身求仁,愛生活,愛人類,愛詩歌。」他還說:「微博粉絲對詩歌很關注,這是詩歌的魅力,也是微博時代詩歌的一個奇蹟。」
中國人民大學文學博士、80後詩人、詩評家楊慶祥在會上說:「李成恩這次詩歌朗誦會的主題很有深意,溢美之瓷--瓷與詞諧音,『瓷』一方面暗示了李成恩詩歌與中國古典詩歌傳統的繼承關係,另外一方面也指李成恩通過『詞』的鍛造建構了一個獨特的詩歌世界,通過一種『詞』抵達另外一種『瓷』,詞(瓷)是東方的,美的,面向大地和故鄉的。」他還認為:「以微博互動作為本次詩歌朗誦的重要環節也是這次活動的一個特色,這是詩歌傳播方式的一種轉變,詩歌毫無疑問需要讀者,需要互動,與新媒體結合,創造出屬於當下的獨有的詩歌傳播方式,是目前很有必要的一種探索。」
李成恩在活動現場說:「詩人是時代邊緣的獨行俠,哪怕我是一個女子,只要是背負詩的長劍行走天涯,我也自認為我是這個喧譁時代孤寂的獨行俠,雖然今天來了不少詩人同行與喜歡詩歌的微博朋友,但相對於茫茫人海與強大的物質世界,詩人真的只是時代的少數人。瓷的華美與高貴是我內心的嚮往,但我不知道我的詩能否抵達瓷的境界。瓷的冷靜是經過了火的焚燒,瓷的今世是她前世的投胎,時光在瓷的身上留下的是美麗,是一個民族對美與優雅的夢想。我是在文字裡勞作的人,今天置身於瓷的世界,我頓時澄澈清明,祈願老祖宗的智慧與優雅能為我所有。」
李成恩還說:「這次沒有按當下舉辦詩歌活動的慣例請更多的著名詩人、評論家來為我說好話,我認為說好話那純屬多餘,來的人都是喜歡詩歌的朋友,並且是以微博網友為主,包括80後的詩人們,他們都很年輕,熱愛詩歌藝術的心像瓷一樣乾淨,我在意他們。尼採有一句話這樣說道:『白晝之人,豈知夜色之深。』我竊以為,有很多人並不真正懂得他們的純真與美好,一個詩歌活動為什麼要以他們為主體?我認為今天的活動恰好證明了他們的到來與他們發出的聲音,才是詩歌這門面向未來的藝術最好的回聲。我會堅持寫出更好的作品,像瓷一樣經受火的考驗!」
李成恩是中國80後代表詩人與紀錄片導演。獨立拍攝製作有《末代守陵人》、《三輪車夫》、《汴河,汴河》等「底層人文關懷系列」紀錄片在中央電視臺、中國教育電視臺、鳳凰衛視等播出,以及數部廣告、音樂電視與電影劇本等作品。曾擔任中央電視臺多個欄目編導,現在北京某大學工作。在《詩刊》、《星星》、《詩歌月刊》、《詩選刊》、《青年文學》、《十月》等發表作品。入選《21世紀中國文學大系詩歌卷》、《中國新詩年鑑》、《2007-2008中國詩歌選》、《2008中國年度詩選》、《文學中國》(2008、2009、2010年卷)、《2008年中國詩歌精選》、《2008-2009:中國詩歌雙年巡禮》等選本。著有詩集《汴河,汴河》、《春風中有良知》、《高樓鎮》、隨筆集《文明的孩子》等100多萬字。入選由新浪讀書、搜狐讀書等主辦的「2008年度中國80後文學排行榜」十大詩人之一,入選天涯社區等主辦的「2009年中國80後十大作家文學榜」,以及「2009年中國十大80後新銳詩人」之一。2010年八十後文學創作風雲榜之詩人榜。「2001-2011」十年中國詩人排行榜等。獲得第十七屆柔剛詩歌獎提名獎並進入2008年度中國詩歌排行榜之好詩榜。獲得2009年度第二屆井秋峰短詩獎。入圍《詩刊》第七屆華文青年詩人獎。獲得臺灣第五屆葉紅全球華文女性詩獎優等獎。受邀參加了第二屆中國詩歌節、第十三屆國際詩人筆會、詩刊社第25屆「青春詩會」。她還是中國作家協會與北京作家協會會員。
李成恩詩集《高樓鎮》由九州出版社出版。這是李成恩第三部個人詩集,收錄了作者近年創作的二百多首作品。全書400多頁,16開本,定價39元。附錄有著名詩人、學者、評論家林賢治、沈浩波、陳超、柏樺、西川、安琪、莊偉傑等對《高樓鎮》的評介。
著名評論家唐曉渡這樣評論她的作品:從故鄉到異鄉,從三個地理概念到三座紙上建築,李成恩起手於《汴河,汴河》,繼之以《雨落孤山營》,至《高樓鎮》收束,在一個自我確認的向度上,完成了她咫尺天涯的語言遠徵。這場隱秘進行的遠徵更準確地說是一場與沉默的持續對刺,猝然一擊或膠著糾纏,闃寂無聲而又氣血充盈。在這樣的對刺中面具破碎,情意洶湧,疾速轉換的場景及其聲色光影既體現了「無窮動」的魅力,又足以讓我們在種種變奏中辨認出閃爍其間的原形--不僅是地域生態的原形、鄉土中國的原形,也包括一個人與之致命相關的歡樂的原形,苦痛的原形,焦慮的原形,恐懼的原形,而更重要的,是她儘管意識到「那三十架鋼鐵的機器,壓在烏鴉的舌頭上」,也決不放棄挑戰難度的詩歌雄心的原形。尖銳而隨機的瞬間聯想,豐富而靈巧的節奏變化,稍縱即逝的戲劇性,諸如此類,李成恩在大規模嘗試詩的敘述可能,以拓展其內部格局的同時,又採取了當下拆解的策略,並據此鍛造出她前景廣闊的語言風格,其質地跳躍于堅硬和柔韌之間,急切與從容之間,直捷和隱約之間,漫不經意和精雕細刻之間。所有這些在《高樓鎮》中都達到了自己的新高度。它再次傳達了詩的祝福:凡深入語言內部大地者,行之必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