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暮江吟》,從紅日西沉寫到新月東升,開篇就是千古名句

2020-11-14 暮城煙雨遙

前一陣買了本講中國二十四節氣知識的小冊子,翻到白露那一章,開頭就放了一首白居易的《暮江吟》,我們小時候曾經學過這一首詩。

這一首詩是白氏七絕力作,被《唐宋詩醇》贊為「作色秋江圖」。作者聖手妙筆,以詩作畫,全詩四句,每一句都是一幅畫面感極強的風景圖。開篇的「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更是千古名句。

白居易詩風平易近人,表面上看,這首詩的內容理解起來全無困難。但是《毛詩序》曾有云:「詩者,志之所之也」。然而,《暮江吟》背後所言的「志」卻不容易弄明白。

一、《暮江吟》賞析

《暮江吟》——唐·白居易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詞作意譯:

一道落日的餘暉,徐徐自江面上鋪開,把江水染成了一半珊瑚紅,一半碧玉綠。我愛這九月初三夜晚江面上的風景。月光照耀下,草叢中掛滿了珍珠般的露水,天上的月兒像一把精緻迷人的彎弓。

這一首詩寫於長慶二年(公元822年)白居易外放杭州刺史的途中,在九月初三的夜晚,他乘船行至長江下遊某地時,有感而發。

這一首詩和白居易的詩風略有不同,比較注重「煉」字,並且末句連用比喻,顯得十分精緻。其中最為人稱道的是第一句中的「鋪」,第二句中的「瑟瑟」以及第三句中的「可憐」。

夕陽照到江面上,他不說「照」而說「鋪」,顯得動作十分輕柔。更襯得這日沉月升之間的風景畫,一派寧靜柔美。「可憐」的意思是指「可愛」,它直接吐露出作者的心聲,表達了這首詩的情感傾向。

至於「瑟瑟」,原來是有兩種解釋,一種是指風聲,另一種是指碧玉的色彩。因為有這兩種不同的意思,所以「半江瑟瑟半江紅」的解釋,也出現了一點分歧。一些人說「瑟瑟」在這裡是描寫顏色,半紅半綠,在視覺上來說更有美感。

而另一些人則認為,「瑟瑟」在此處應當是指風聲。並且舉了白居易自己的《琵琶行》為例來說,詩中「楓葉荻花秋瑟瑟」的「瑟瑟」就是描寫風的聲音。

因此「半江瑟瑟半江紅」有可能是指:太陽照到的一半江水被染紅了,而沒有染紅的另一半,被微風吹動,泛起了波紋。不過這一說法,大多數人都不認同。

白居易這一首七絕描寫的風景,時間跨度比較大。開頭從傍晚寫起,第四句已經是明月當空了。當中的色彩描寫,借代與比喻等修辭手法,運用非常出色。

同時,因為「可憐」二字的存在,讓讀者能明顯感受到白居易遠離朝堂後蕩舟五湖的逸志閒情。由於心情太過愉快,他竟然從傍晚看日落,一直賞玩到了皓月當空。

落日餘暉,江上殘照,草叢中的露水和天上的彎月,本來都屬平常之物,卻被他用丹畫妙筆,繪成了一座精緻的七寶樓臺。

二、《暮江吟》中日月的精神意象

中國的古詩是言志的。那麼,白居易這一首《暮江吟》到底在言什麼呢?有學者運用現代文學理論對它進行了解析。《暮江吟》這首詩裡面有兩個「主角」,一個是「太陽」,另一個是「月亮」。

這首詩先從太陽講起,再到月亮結束,中間包含了一個月升日沉的交替過程。要知道詩背後所言的「志」在哪裡,就應該先弄明白在這一首詩中「太陽」和「月亮」各自象徵著什麼。

在西方文化當中,太陽和月亮是「二元對立」的。一個是光明,另一個是黑暗;一個是主動,另一個是被動。而在中國神話中,太陽代表的是熾熱、光明和希望,它是奮發向上的,積極進取的,而月亮則代表溫潤、貞潔、美麗與永恆。

中國神話裡有《羿射九日》的傳說。故事裡面天帝的九個兒子就是九個太陽,它們一齊出動時,帶給人間是巨大的災難。因此,太陽在中國思維裡面帶有一定的「攻擊性」。

而中國神話中的月亮總是和嫦娥這樣的女性,以及「團圓」意象聯繫在一起。因此它象徵著一段關係的恆定,與態度上的保守。

中國的月亮別號「太陰」。那麼一個日月交替的過程,就是一種由陽向陰的更迭過程。從光明走向黑暗,從熾熱走向溫潤,從進攻走到保守,就是這一過程。

於是,我們結合《暮江吟》的創作時間和背景就知道:長慶二年(公元822年),白居易因上書言事不被採納,主動要求外放杭州當官。

這個時候他已經五十歲了,早已經厭煩了朝廷內的黨爭。「一道殘陽鋪水中」中的「殘陽」是指代他中年以前那種激進的政治態度,現在已經所剩無幾。

從前,他以杜甫為榜樣,在朝中當諫官,努力創作了像《賣炭翁》、《觀刈麥》這樣的「敏感」作品,後來又和激進派宰相武元衡交朋友,結果遭到政治報復,吃足了苦頭。

但是那個時候,他還沒有完全放棄自己的理想,於是我們看到在他眼前的江水是「一半碧綠一半紅」,這正象徵著他眼中時事的陰陽兩極。

但是,經過了許多事以後,他再度回到了權力中心,卻發現一切都沒有改變。黨爭還在繼續,他的主張也不被皇帝所接納。然後他主動請求外放,說明他內心已經豁然開朗了。

他不再執著於在朝廷裡當一名諫官,而是要到地方為人民幹一點實事,比如到杭州為老百姓修築水堤。

他在九月初三這個日子想通了這個道理,他感覺自己依然可以堅持自己的理想,但是不再選擇像開始一樣積極的方式,而是選擇了一種溫和的辦法。

所以,他筆下的月亮最後變成了一把弓箭,它可以幫助他繼續實現治國的理想。於是這個日子,就變得十分「可憐」(可愛)了。

結語

中國古詩是言志的,就像古人常說:文以載道一樣。好的詩,一定要表達作者的志向,但是如今的人並不這樣看。

《暮江吟》言的是什麼志,上面只是一種猜測,未必一定是正確的。白居易這一首七絕,因為描寫技法傳神,「煉」字得當;即使並不言志,依然是一首絕妙的好詩。

相關焦點

  • 白居易這首詩,一開篇就美得令人心醉!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暮江吟》,便是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的一首謳歌美麗自然風光的經典詩作。在這首詩中,白居易選取了紅日西沉到新月東升這一段時間裡的兩組景物進行描寫。因此,我們不僅能夠欣賞到美得令人心醉的夕陽之美,還能欣賞到秋夜的月色之美。如果有人問,夕陽到底有多美?
  • 暮江吟題目的意思 暮江吟題目意思是什麼
    《暮江吟》是白居易的一首寫景佳作,詩中通過簡單的筆觸勾勒出兩幅絕美的風景畫,對於這首詩的意思,很多人都已經爛熟於心了。那麼大家知不知道這首詩題目的意思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 唐詩鑑賞-暮江吟(白居易)
    【賞析】《暮江吟》是白居易「雜律詩」中的一首。這些詩的特點是通過一時一物的吟詠,在一笑一吟中能夠真率自然地表現內心深處的情思。詩人選取了紅日西沉到新月東升這一段時間裡的兩組景物進行描寫。前兩句寫夕陽落照中的江水。
  • 白居易最驚豔的一首絕句,年年入選小學課本,句句都是千古名句
    但也有不足,那就是相對而言美感欠佳,情韻略遜。觀白居易詩集,少有寫美的詩作,但這少有的幾首,卻無一不是驚豔之作。比如下面這首絕句,足以稱得上白居易最美的一首詩,雖短短4句,卻猶如畫境,令人心生嚮往: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殘陽鋪水中 ,
  • 暮江吟.
    暮江吟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暮江吟》是唐朝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七絕,是一首寫景佳作。詩人選取了紅日西沉到新月東升這一段時間裡的兩組景物 進行描寫,運用了新穎巧妙的比喻,創造出和諧、寧靜的意境,通過吟詠表現出內心深處的情思和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全 詩語言清麗流暢,格調清新,繪影繪色,細緻真切,其寫景之微妙,歷來備受稱道。明代楊慎《升庵詩話》評云:「詩有丰韻。
  •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鑑賞
    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鑑賞】  《暮江吟》是白居易「雜律詩」中的一首。這些詩的特點是通過一時一物的吟詠,在一笑一吟中能夠真率自然地表現內心深處的情思。  詩人選取了紅日西沉到新月東升這一段時間裡的兩組景物進行描寫。前兩句寫夕陽落照中的江水。「一道殘陽鋪水中」,殘陽照射在江面上,不說「照」,卻說「鋪」,這是因為「殘陽」已經接近地平線,幾乎是貼著地面照射過來,確象「鋪」在江上,很形象;這個「鋪」字也顯得平緩,寫出了秋天夕陽的柔和,給人以親切、安閒的感覺。
  • 白居易的一首小詩,寫景奇麗,似一幅絕美的暮色秋江圖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唐代三大詩人之一。公元822年,唐朝正處於它生命中的中晚期,當時政治昏暗、牛李黨爭激烈,白居易諳盡了朝官的滋味,於是主動請求到外地任職,後被任命為杭州刺史。白居易乘船赴任,在途中見到暮色秋江的美景,詩興大發,隨口吟成了一首流傳千年的佳作《暮江吟》,這是一首頗為人稱道的寫景小詩。暮江吟 白居易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 「詩魔」白居易一首寫景詩,如詩如畫的美景讓人心醉!
    詩人白居易有著「志在兼濟」的為民請命偉大理想,寫下了《秦中吟》、《新樂府》等偉大的諷喻詩作;也有著「獨善其身」和「明哲保身」思想。隨著政治環境的日益險惡,為避免牛李黨爭之禍,他給自己安排了一條「中隱」的道路。這就是不做朝官而去做地方官,以地方官為隱。
  • 暮江吟
    暮江吟   一道殘陽鋪水中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更讓人憐愛的,是九月初三涼露下降的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一彎新月仿佛一張精巧的弓。這兩句寫九月初三新月初升的夜景。詩人流連忘返,直到新月初上,涼露下降。此時風光,猶如一幅精描細繪的工筆畫。用「真珠」比喻露珠,不僅形象地道出其圓潤,而且寫出了在新月的清輝下露珠閃爍的光澤。
  • 白居易的著名寫景絕句: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暮江吟》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譯文:傍晚時分,快要落山的夕陽,柔和地鋪在江水之上。晚霞斜映下的江水看上去好似鮮紅色的,而綠波卻又在紅色上面滾動。九月初三這個夜晚多麼可愛啊,岸邊草莖樹葉上的露珠像稀少的珍珠一樣,而升起的一彎新月像一張精巧的彎弓。作者白居易(722-846)字樂天,號香山居士。今陝西渭南人,唐代詩人,貞元16年中進士。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
  • 白居易自求外放,途中見日落月升,寫下一首七絕,開篇即千古名句
    開篇的「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更是千古名句。白居易詩風平易近人,表面上看,這首詩的內容理解起來全無困難。但是《毛詩序》曾有云:「詩者,志之所之也」。然而,《暮江吟》背後所言的「志」卻不容易弄明白。
  • 夕陽西沉彎月初升,這樣的畫面有多美?白居易的一首小詩告訴你!
    其實,關於詩歌創作,白居易在他的《與元九書》曾說:他的志向是兼濟天下,獨善其身。而創作諷喻詩和閒適詩就是他實現志向的途徑。因此,除了諷喻詩外,白居易抒發獨善之志的閒適詩,也不乏經典之作,例如他的那首《問劉十九》。
  • 詩王白居易:這5首詩中,你上學的時候一定讀過其中2首
    昨日堂土和大家一起品讀了李清照的相關詞作,今日堂土和大家一起來品品白居易的相關詩文吧!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通俗易懂。我們聽聞最多的就是他的《琵琶行》和《長恨歌》,尤其是《琵琶行》,因為最近兩年古風歌曲開始佔領市場,成為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又因為某音的崛起使得這首高中必備古詩詞火爆全球。當然,最重要的是白居易的《琵琶行》文辭通曉,語言清麗,敘事流暢,結構嚴謹縝密,錯落有致,情節曲折,波瀾起伏,還富有音律美。
  • 幼兒學唐詩之白居易:暮江吟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趣味學習樂園>學前班語文>正文幼兒學唐詩之白居易:暮江吟 2013-02-05 16:09 來源:網際網路
  • 白居易 暮江吟
    白居易 暮江吟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鑑賞:這首著名的七言絕句是白居易在元和十一年(816)至元和十三年(818)間所作,是他「雜律詩」中的一首。
  • 未來講堂|白居易《暮江吟》誦讀:於嘉
    未來講堂|白居易《暮江吟》誦讀:於嘉 2020-10-15 0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白居易最豁達的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看破貧富值得一讀再讀
    唐代是我國詩歌發展的一座高峰,出現了很多名傳千古的大詩人,瀟灑飄逸如「詩仙」李白,沉鬱如「詩聖」杜甫,別具禪理如「詩佛」王維等。而我們今天要介紹的是另外一個詩人和他的一首七言,他就是「詩魔」白居易,可能很多朋友都很好奇,為什麼白居易會被稱為「詩魔」呢?
  • 「情聖」思念遠方愛人,竟寫了一首唯美情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
    唐朝有名的詩人有很多,李白、孟浩然、杜甫、白居易、王維、李賀等等,可這眾多的詩人當中,只有李商隱被後人稱之為「情聖」。 這種感覺是苦澀的,也是帶有憧憬美好的,既殘酷又婉轉,每一次品讀都有不一樣的感覺,開篇就是千古名句,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李商隱的這首 無題四首.其一 來是空言去絕蹤,月斜樓上五更鐘。 夢為遠別啼難喚,書被催成墨未濃。
  • 詩王白居易有多牛?短短28個字寫出了兩幅畫,開篇7個字驚豔世人
    這話要是去唐代詩壇問上一問,第一個跳出來反對的就是詩王白居易了。白居易寫文,要的就是一個務實,一定要通俗易懂。據說詩王寫詩,每寫完一首,就要拿到鄉間老太太面前去念上一遍,老太太要是聽不懂他就改,改到對方能聽懂為止。這雖是民間傳言,但讀一讀他的詩,就會對此事信上幾分。
  • 白居易一首謎語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謎底卻千年沒人猜得出
    作為唐代詩壇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應是過於低調了。提起李白,我們會將鴻鶱鳳立、酣暢淋漓、驚天地泣鬼神等一眾華麗的成語拋過去;提起杜甫,那怎麼也是感民間疾苦、挽大廈將傾的暮雲春樹,其沉鬱頓挫的詩風吹冷了千年的孤獨。可一旦提起白居易,人們往往回憶起的卻是語言平易通俗,甚至是俚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