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3月開始炒作的中國科考船進入「賓漢隆起」事件有了最新進展。
《環球時報》5月23日援引菲律賓《星報》消息,菲總統杜特爾特已於16日籤署第25號總統行政命令,正式將呂宋島東部外海的「賓漢隆起」改名為「菲律賓隆起」。
菲律賓總統發言人阿貝拉22日表示,杜特爾特計劃將賓漢隆起(Benham Rise)改名為「菲律賓隆起」(Philippine Rise)。杜特爾特已向議會提交議案,並下令外交部和行政秘書部門研究如何落實改名。該發言人4月1日在向外界介紹這一更名計劃時明確表示,「更名計劃是為了強調菲律賓對這片區域的主權與管轄權。」
2012年,聯合國大陸架界限委員會審查通過菲律賓2009年提交的「賓漢隆起」200海裡外大陸架界限申請。據此,菲方可在「賓漢隆起」進行自然資源勘探和開發,但這並不意味著菲方可將它作為自己的領土。因此,中國外交部多次說明立場,中國船只有權在該地區自由航行。
「賓漢隆起」面積約13萬平方公裡,相當於一個希臘(不限紅圈標示範圍)
「賓漢隆起」蘊大量「可燃冰」,且與黃巖島爭議有關
根據多年勘查,「賓漢隆起」藏有大量「可燃冰」。一旦聯合國宣布該區域屬於菲律賓,政府即有法律依據與民間共同開發,足以讓菲律賓達到能源自足的目標,但菲律賓目前尚不具備相關技術。而關於這一地區的國際法問題,與黃巖島和南沙群島存在某些聯繫。
雅虎新聞日本版5月16日報導稱,「賓漢隆起」引發了很多中菲間的巨大爭議,並與國際影響極大的黃巖島「仲裁」關係密切,菲律賓政府多年來就是通過對該區域的領土所有權主張,爭取掌握黃巖島的控制權。
雅虎還稱,菲律賓海警自5月起加強了「賓漢隆起」海域的巡邏,而且開始使用日本政府提供的更為先進的巡視船,用以阻擋中國船隻。
實際上,菲律賓一直把「賓漢隆起」當作在大陸架申請問題上的「試金石」,以拖延時間並最終提交黃巖島和南沙群島為菲律賓領土的申請。
2009年2月17日,菲律賓國會通過《領海基線法案》,將黃巖島和南沙群島部分島礁劃為菲領土。當年4月8日,菲律賓向聯合國大陸架劃界管理委員會僅遞交了有關「賓漢隆起」的部分申請。菲政府在申請中陳述道:「這是為了不激起、不惡化在南海和其他鄰國的海疆劃界爭議。」
中國政府多次就南海問題嚴正交涉,指出黃巖島和南沙群島歷來都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中國對這些島嶼及其附近海域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
杜特爾特立場發生變化
此輪關於「賓漢隆起」的輿論炒作是由今年3月開始的。當時,菲律賓防長洛倫扎納表示,有衛星圖片顯示,中國勘測船在「賓漢隆起」海域活動,該船可能在尋找潛水艇基地。《菲律賓世界報》曾暗示,菲防長談到的衛星圖片來源是美國。
而總統杜特爾特隨後向媒體表示,中國的科考船進入菲律賓海域(Filipino waters)之前,雙方早有溝通,並斥有人炒作。而對於此處是否為菲律賓領土,他沒有明確表態,只是強調不願與中方「對抗」,寧願「對話」。
路透社3月的報導歪曲了杜特爾特當時的立場,卻「預言」了他今天的立場
防長洛倫扎納繼續堅持會在賓漢隆起區域加強巡邏,並且建造設施,以告知外國船艦「這是菲國領土的一部分。另有部分外媒炒作,在賓漢隆起建造設施,是杜特爾特的「命令」。
菲環境部部長亞典沙也出來施壓。他說,除了打擊毒品,保護黃巖島和「賓漢隆起」的任務亦非常迫切。「我們什麼都不能做的說法是錯誤的,他(杜特爾特)需要保護我們的整個國家和領土主權。」
菲律賓參議員希爾文·格查林稱,現在是開發該海域的時候了。為此,他將加快對312號法案即「賓漢隆起發展機構法案」的審查速度。
防長洛倫扎納始終在這一問題上立場強硬
隨後,杜特爾特的立場發生了變化。
4月1日,杜特爾特親自推動「賓漢隆起」更名計劃,總統發言人厄內斯託·阿貝拉表示,杜特爾特向議會提交了有關更名的議案,並下令外交部和行政秘書部門研究如何落實改名。阿貝拉還稱,杜特爾特已下令菲律賓海軍在「賓漢隆起」建造設施。「更名計劃是為了強調菲律賓對這片區域的主權與管轄權,」阿貝拉說。
一個多月後的5月16日,杜特爾特籤署第25號總統行政命令,正式將呂宋島東部外海的「賓漢隆起」改名為「菲律賓隆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