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粉末注射成型:成型工藝中燒結變形的測試評價技術需求

2020-12-07 上海依陽熱分析儀器

金屬粉末注射成型技術(Metal Powder Injection Molding Technology,簡稱MIM)是將現代塑料注射成型技術引入粉末冶金領域而形成的一門新型粉末冶金近淨形成型技術。注射成型過程中將微細粉末與有機粘結劑均勻混合為具有流變性的餵料,採用注射機注入模腔, 形成坯件,再脫除粘結劑和燒結,使其高度緻密成為製品,如圖1所示。

圖1 金屬粉末注射成型的金屬零部件

金屬粉末注射成型工藝流程如圖2所示。該工藝技術適合大批量生產小型、精密、形狀複雜以及具有特殊性能要求的金屬和陶瓷零部件,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和經濟價值。

圖2 粉末注射成型工藝流程示意圖

粉末注射成型工藝中採用了大量粉末這就意味著最終成型部件內會含有細小的孔穴,圖3所示為粉末注射成型件的典型內部微觀結構。粉末顆粒的尺寸會明顯影響部件的內部結構性能,如空隙率和晶粒尺寸大小。減小粉末顆粒尺寸可以改善燒結性能,但隨之會使得比表面積增大並最終導致氧濃度趨勢的增大。

圖3 粉末注射成型件典型微觀結構圖

在粉末注射成型後要進行排膠和燒結工藝處理,在這些處理工藝中散布在粉體顆粒空隙之間的膠粘劑會引起成型件外形的改變,圖4所示為粉末注射成型件試樣在排膠和燒結前後的外形變化。另外,由於緻密性要求燒結要在高溫下進行,燒結溫度接近熔點,這時就需要考慮重力所帶來的蠕變,越是大尺寸的成型部件越是會產生較大的變形,結果就是最終部件所需的尺寸精度就很難保證。在實際生產中,這種高溫下蠕變變形所帶來的結果就是粉末注射成型工藝僅能用於重量100g以內輕質小尺寸部件的生產。因此,對於較重的大尺寸部件生產中採用粉末注射成型工藝就需要設法抑制這種變形,這是目前粉末注射成型工藝所面臨的巨大挑戰。

圖4 排膠和燒結前後的形變

對於輕質小尺寸部件的生產,為得到高精度和高質量的產品,也需要精確掌握這種變形行為的規律,並根據產品最終的特性,來確定燒結工藝參數以及燒結前坯件的幾何尺寸。排膠和燒結過程中產品部件收縮規律的獲得主要涉及以下兩方面內容:

(1)燒結過程中產品部件的收縮並不能僅僅靠取樣形式測試的熱膨脹係數來準確獲得,這主要是由於取樣測試熱膨脹過程中樣品內部傳熱與產品部件完全不同,通過測試得到的熱膨脹係數要預計部件變形量會存在較大誤差。最好的方式是在模擬燒結工藝過程中實時測試產品部件的整體變形量,採用準確、可靠、高效的測試以及數值模擬方法,來代替目前熱膨脹係數變形計算和基於經驗的反覆試驗法,從而縮短產品的開發周期和費用。(2)燒結過程中一些產品部件的無支撐部位到一定溫度後會由於材料軟化受到重力影響而發生下彎變形,如圖5所示。針對框狀類的產品部件,在燒結後往往會出現部件的側邊會有一定程度內凹或外凸。由此可見重力的影響會使產品部件的收縮產生各向異性並影響到產品部件的最終形狀,文獻1-10對各種燒結中的重力影響進行了詳細描述。總之,所有這些變形是在燒結升溫過程中發生的還是在冷卻過程中發生,以及發生變形的具體溫度和變形量大小是燒結工藝需要了解的重要參數,但這些變形參數則是通過熱膨脹係數測試無法獲得,只有通過部件的整體測量才能準確了解。

圖5 燒結過程中重力效應帶來的變形

綜上所述,針對注射成型燒結過程中產品部件的收縮變形,需要解決以下問題:

直接觀測產品部件在燒結過程中的整體尺寸變化規律以及重力影響部件局部下彎變形規律;採用非接觸測量方式,避免接觸式測量頂杆加載力對排膠和燒結變形的影響;採用大面積測量方式,直接測試成型件變形,避免制樣的代表性不足;實現成型件或試樣的二維變形同時測量,並具有多點位置變化同時測量功能;在不同升溫制度(如不同升降溫速度和不同恆定溫度)下觀測部件尺寸變化規律;觀測不同氣氛(真空、氬氣、氮氣、氫氣等)和不同氣壓條件對部件尺寸變化規律的影響,以及不同溫度區間切換氣氛條件和氣壓恆定對部件尺寸變化規律的影響;同時具備高精度高溫熱膨脹係數測試功能。

參考文獻

1 Olevsky, E.A. and R.M. German, Effect of gravity on dimensional change during sintering--I. Shrinkage anisotropy. Acta Materialia, 2000. 48(5): p. 1153-1166.

2 Olevsky, E.A., R.M. German, and A. Upadhyaya, Effect of gravity on dimensional change during sintering--II. Shape distortion. Acta Materialia, 2000. 48(5): p.1167-1180.

3 SONG Jiupeng, BARRIERE Thierry, LIU Baosheng and GELIN Jean-Claude, Experiment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s on Sintering Process of Metal Injection Molded Components[J].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2008, 44(8).

4 趙小娟, 黨新安. 金屬粉末注射成形技術及模具的研究現狀[J]. 模具技術, 2008(5):11-14.

5 LIUXiang-quan, LIYi-min, YUEJian-ling, LUO Feng-hua, Deformation behavior and strength evolution of MIM compacts during thermal debinding[J]. 中國有色金屬學報(英文版), 2008, 18(2):278-284.

6 Luo T G, Qu X H, Qin M L, et al. Dimension precision of metal injection molded pure tungste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fractory Metals & Hard Materials, 2009, 27(27):615-620.

7 Song J, Barriere T, Liu B, et al.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analysis on sintering behaviours of injection moulded components in 316L stainless steel powder[J]. Powder Metallurgy, 2010, 53(4):295-304.

8 Martens T. Micro feature enhanced sinter bonding of metal injection molded (MIM) parts to a solid substrate[J]. Dissertations & Theses - Gradworks, 2011.

9 Frandsen H L, Olevsky E, Molla T T, et al. Modeling sintering of multilayers under influence of gravity[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 2013, 96(1): 80-89.

10 HASHIKAWA R, OSADA T, TSUMORI F, et al. Control the Distortion of the Large and Complex Shaped Parts by the Metal Injection Molding Process[J]. Journal of the Japan Society of Powder and Powder Metallurgy, 2016, 63(7): 473-478.

相關焦點

  • 淺析金屬粉末選擇性雷射燒結快速成型技術
    1 引言  選擇性雷射燒結(以下簡稱SLS)技術最初是由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Carl Deckard於1989年在其碩士論文中提出的。後美國DTM公司於1992年推出了該工藝的商業化生產設備Sinter Sation。
  • 金屬注射成型概述及生產工藝概要
    20世紀70年代,在陶瓷生產的過程中,人們最先開發出了將增塑的粉末注射料用注射成型工藝生產出了陶瓷零件坯件,稱為陶瓷注射成型(CIM),隨後採用金屬粉末(MIM)進行注射。美國金屬粉末工業聯合會(MPIF)1975年第一次報導MIM,是作為突破了常規粉末冶金設計壁壘的新工藝,其中最精彩的就在於飛機的一種原型零件——鎳制的副翼制動器密封件。後來,人們就將CIM與MIM合併稱為粉末注射成型(PIM)。MIM工藝原理簡單,但工藝複雜,必須解決的主要技術問題如下。
  • 金屬注射成型和其他成型工藝特點的比較
    金屬注射成型適用不鏽鋼,鐵基合金,磁性材料,鎢合金,硬質合金,精細陶瓷等系列。所製備的零件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工業、汽車業、軍工業、醫療、機械行業、日用品等領域。那麼金屬注射成型和其他成型工藝特點的比較,哪個更具優勢。
  • 一圖看懂17種常見金屬成型工藝
    加工時,首先將粉末預熱到稍低於其熔點的溫度,然後在刮平棍子的作用下將粉末鋪平;雷射束在計算機控制下根據分層截面信息進行有選擇地燒結,一層完成後再進行下一層燒結,全部燒結完後去掉多餘的粉末,則就可以得到一燒結好的零件。目前成熟的工藝材料為蠟粉及塑料粉,用金屬粉或陶瓷粉進行燒結的工藝還在研究之中。
  • 國內試製成功金屬直接燒結成型3D印表機技術
    原標題:國內試製成功金屬直接燒結成型3D印表機技術   記者2日從位於西安高新區的中船重工第705研究所獲悉,歷經一年時間的研製,該所在3D印表機技術領域取得重大突破,藉助金屬直接燒結快速成型技術實現了3D列印,成為世界上第四家掌握該技術的企業。   據介紹,直接金屬雷射燒結成型技術是3D列印技術領域王冠上的明珠。
  • 金屬成型工藝到底有多少種,一次性給你講清楚!
    常用的金屬材料成型工藝就是生產零部件的工藝方法,為冷、熱成型,常見的工藝大面上分為以下幾類:鑄造、鍛造、焊接和切削加工!今天我們從這些工藝的小類別用動圖和解釋總結概括一下。
  • 17種常見金屬成型工藝 ,搞機械加工的你知道幾種?
    加工時,首先將粉末預熱到稍低於其熔點的溫度,然後在刮平棍子的作用下將粉末鋪平;雷射束在計算機控制下根據分層截面信息進行有選擇地燒結,一層完成後再進行下一層燒結,全部燒結完後去掉多餘的粉末,則就可以得到一燒結好的零件。目前成熟的工藝材料為蠟粉及塑料粉,用金屬粉或陶瓷粉進行燒結的工藝還在研究之中。
  • 氮化鋁(AlN)陶瓷常見的坯體成型與燒結方法概述
    常見的AlN坯體成型方法由氮化鋁粉末製備氮化鋁陶瓷坯體,需要利用成型工藝把粉體製備成坯體,然後再進行燒結工作。氮化鋁成型工藝主要有幹壓成型、等靜壓成型、流延法成型和注射成型等。圖2為幹壓成型機。幹壓成型(軸向壓製成型)是將經表面活性劑改性等預處理的 AlN 粉體加入至金屬模具中,緩慢施加壓力使其成為緻密的坯體成型工藝。
  • 粉末冶金燒結方法及影響粉末製品燒結質量的因素
    點擊CNPIM關注我們喲☀ 定期推送金屬注射成型(MIM)行業市場動態,新材料/新設備信息,展會/活動,人才招聘,技術資料等諸多優質內容,關注我們妥妥沒錯
  • 金屬成型技術革命-金屬選區雷射熔融技術
    自上世紀80年代3D列印技術,又稱增材製造,如圖1所示。開創以來,各界普遍預期該技術將革新複雜零件的製造,從醫療植入物到噴氣發動機部件。選區雷射燒結SLS技術催生了許多新興的三維列印技術,如近年來發展迅速的電子束熔化技術,在真空環境下,用30至60kV的電壓產生的電子束熔化金屬粉末。
  • 機械設計知識詳解,什麼是燒結技術(粉末冶金)?
    首先我們先從定義上來看看什麼是燒結?燒結是一種零件加工技術,通過硬化金屬粉末,在低於金屬熔化溫度的溫度下烘烤,使"零件成型"的一種技術,這種工藝稱為粉末冶金。硬化成型零件稱為"燒結金屬"或"燒結產品"。那燒結工藝的過程又是什麼樣呢?
  • 雷射快速成型與傳統精密鑄造技術的組合應用
    2 國內外動態和發展趨向  美國在發展快速自動成型技術方面,一直處於領先地位,一些著名的高校如麻省理工學院、德克薩斯大學和一批研究機構從政府和工業界取得了大筆開發、研究經費,用於這項技術的進一步研究。各大公司紛紛購入成型機,以滿足爭分奪秒的市場需求。日本、德國、英國等都在研究新的成型技術,開發新產品。現已有2500 多套快速成型機分布在世界各地的不同領域。
  • 詳析3D列印、快速成型與快速製造技術
    快速製造(Rapid Manufacturing,簡稱RM),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上是基於雷射粉末燒結快速成型技術的全新製造理念,實際上屬於RP快速成型技術的其中一個分支,它是指從電子數據直接自動地進行快速的、柔性並具有較低成本的製造方式。
  • 冷鐓成型油及緊固件冷鐓成型工藝的講解
    緊固件成型工藝中,冷鐓(擠)技術是一種主要加工工藝。冷鐓(擠)屬於金屬壓力加工範疇。在生產中,在常溫狀態下,對金屬施加外力,使金屬在預定的模具內成形,這種方法通常叫冷鐓。今天我們來全面了解一下緊固件冷鐓成型工藝。
  • 雷射粉末燒結快速成型機LaserCore-5300喜摘鑄造裝備創新獎
    日前在由中國鑄造協會主辦的2018第十六屆中國國際鑄造博覽會上,三帝科技旗下北京隆源自動成型系統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3D列印隨形冷卻模具引發廣泛關注,成為本次展會一大亮點。在傳統注塑模具冷卻水道設計中,由於製造手段的限制,只能採用簡單冷卻水道(如對金屬毛坯進行車、銑、刨、鑽、磨、電蝕等),而不能製造出如隨形冷卻流道等三維複雜冷卻系統。與傳統模具冷卻方式相比,隨形冷卻方式一般能縮短其注塑周期20%左右,同時注塑零件的變形減少15%。
  • 二氧化鋯陶瓷材料,注塑成型與通用注塑知識詳解
    氧化鋯陶瓷的生產要求製備高純、分散性能好、粒子超細、粒度分布窄的粉體,氧化鋯超細粉末的製備方法很多,氧化鋯的提純主要有氯化和熱分解法、鹼金屬氧化分解法、石灰熔融法、等離子弧法、沉澱法、膠體法、水解法、噴霧熱解法等。氧化鋯陶瓷,ZrO2陶瓷,Zirconia Ceramic具有熔點和沸點高、硬度大、常溫下為絕緣體、而高溫下則具有導電性等優良性質。
  • 鑄造技術,鑄造工藝及鑄件加工方法區別-你所不知道的鑄造
    輥鍛是材料在一對反向旋轉模具的作用下產生塑性變形得到所需鍛件或鍛坯的塑性成形工藝。它是成形軋制(縱軋)的一種特殊形式。鍛造是一種利用鍛壓機械對金屬坯料施加壓力,使其產生塑性變形以獲得具有一定機械性能、一定形狀和尺寸鍛件的加工方法,鍛壓(鍛造與衝壓)的兩大組成部分之一。
  • 氧化鋯陶瓷成型方式有哪些?
    氧化鋯陶瓷的生產要求製備高純、分散性能好、粒子超細、粒度分布窄的粉體,氧化鋯超細粉末的製備方法很多,氧化鋯的提純主要有氯化和熱分解法、鹼金屬氧化分解法、石灰熔融法、等離子弧法、沉澱法、膠體法、水解法、噴霧熱解法等。氧化鋯陶瓷特點:具有優良的耐磨損、耐化學腐蝕、高韌性、耐高溫、防磁性、高抗彎強度及優異的隔熱性能等。
  • 金屬/陶瓷雙噴嘴3D印表機,中南大學粉末冶金國家重點實驗室順利驗收
    UPS-556雙噴嘴3D印表機能滿足複合材料大型複雜產品列印需求,主要面對高校教育科研領域和粉末冶金領域的客戶,適用於間接3D列印技術開發、材料開發和金屬/陶瓷產品快速開發製造,經過3D印表機列印得到具有一定強度和硬度的生坯。
  • 揭秘:MIM件製造工藝及設備
    您可能不知道MIM(金屬注射成型)技術,但您一定知道手機卡託(如下圖),目前的手機卡託主要是通過MIM技術製造的。MIM技術養活了上百萬人,影響了幾十億手機用戶!:混煉造粒、注塑成型、脫脂、燒結以及二次處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