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一年入學,究竟是愛是害?很多父母都錯了……

2020-12-11 騰訊網

有個同事,這幾天一直悶悶不樂的,為什麼?因為他家孩子是9月2號出生的,要晚一年入學。其實身邊的很多父母都認為,早上學比晚上學更有優勢:早上學早畢業早工作,這就比別人多了一年經驗,將來更有競爭力。這不就是贏在了起跑線上了嗎?

中青報的調查顯示,大部分家長都認為孩子入學時間的早晚會對他們一輩子的成長帶來影響:

63%受訪家長認為孩子入學早晚對成長影響大

調查的受訪家長中,孩子是男孩的佔54.3%,是女孩的佔45.7%。來自北上廣深的佔30.4%,其他一線城市的佔20.1%,二線城市的佔30.4%,三、四線城市的佔18.1%。

結果顯示:63.0%的受訪家長認為孩子入學年齡對日後成長發展影響大,其中,14.4%的受訪家長認為影響很大。認為影響一般和不大的受訪家長分別僅佔24.8%和12.3%。

對於孩子早上學還是晚上學問題:39.8%的受訪家長認為孩子晚入學好,36.0%的受訪家長認為早入學好。具體來說,認為孩子晚上學的受訪家長認為「早上學容易跟不上」,而認為應該早上學的家長覺得這樣可以「為以後爭取更多時間」。

同時,在受訪家長看來,自理自律能力(57.6%)、心理成熟度(57.0%)和身體發育程度(50.9%)應該是判斷孩子是否可入學的主要標準。

老師們表示孩子過早上學不是好事

山東某小學的招生老師不建議孩子過早上學。「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孩子如果太早上學,並不是一件好事。相差半年,生理發展就會有很明顯的不同」。她表示,在孩子的成長中,必須尊重客觀的發育規律,不能揠苗助長。「比如學寫字,5歲孩子的手部力量和6歲就不同,不是孩子不好好學而是肌肉沒有發育成熟」。

孩子小,各項能力都不達標,這麼火急火燎的讓孩子去上學,跟不上怎麼辦?自卑、厭學了又怎麼辦?!這可比「輸在起跑線上」更嚴重1000倍的問題!其實人生不是百米賽的短程竟跑,而是馬拉松像那樣的長跑,但那些馬拉松比賽贏在起跑線上的運動員,往往會由於沒有保存體力,致使後天來體力不支,失掉了了比賽。所以,不要老抱著「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的無知想法了,早一年上學還是晚一年上學,可能會影響孩子一身的成就。

孩子上學宜晚不宜早

從醫學角度:男女新生兒的心智差別

剛出生的女寶寶比男寶寶早慧,從新生的那刻,她們的智力已經比男孩子成熟幾周,具體可表現在她們比男寶寶更早懂得微笑,還會更早懂得用啼哭尋求大人的陪伴、較早懂得說長句子複雜句子等。

學齡前男女孩子呢?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孫雲曉表示,根據國際研究表明,男孩早期大腦語言區的發育水平的確會晚於女生,男生5歲時,僅相當於3歲半女生的語言發育能力。他認同孩子晚一年上學比較好,但應該在8歲前上學。

北大教授提出錯齡入學觀點「鑑於男女兒童智力發育速度不同,男童普遍晚於女童2年左右,同性學童之間也有智力發育差異,因此全國統一規定男女兒童7周歲入學違反教育規律。

建議女童可在6~7歲入學,男童可在7~8歲入學。女孩父母顯然沒什麼意見,因為沒變化。可是男孩晚1-2年入學,男孩父母,你們同意嗎?」9月24日,北京大學教授吳必虎在微博上發表觀點,認為男孩應該比女孩晚入學。

幼兒園老師也反映,相對於年齡較小的孩子,年齡稍大的孩子照顧起來顯然輕鬆很多。同齡孩子間,女孩子會比男孩子更容易理解老師的話,相對來說也比較乖巧,這是因為女孩子的心智發育會比男孩早。

情商發育不夠:

現代社會競爭激烈,提早讓孩子上學,意味著你得讓你孩子一輩子永遠和比他(她)大的人競爭。5歲和6歲孩子相比,心智發育的差距很大。孩子的自制力、注意力、堅持性、人際交往能力以及抗挫折能力等都達不到上學的要求。

影響個性發展:

大點的孩子通常會更成熟、懂事。而小點的孩子(特別是學齡前)他們調節、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較差,律己困難,很難堅持坐住一節課。而且理解能力也會稍差一點,這些因素可能導致孩子成績不好,讓孩子產生自卑、膽怯、厭學等不良情緒。

揠苗並不會助長:

就像揠苗助長的成語一樣,急於求成並不會有好收成。而且讓低齡孩子承受與年齡不相稱的學業重壓,這是違背成長發展規律的。學習的難度超出孩子的能力範疇,會使孩子在無法理解的情況下強行記憶,但完全不理解自己死記硬背的是什麼東西。這種學習習慣會給日後的學習和人生帶來巨大的影響和障礙。

美國兒童學家提出,讓孩子晚上學一年或者一年半,這是「給他們最好的禮物」。經過學前教育的「瘋狂開發」,中國孩子進入小學之後,面對一個更為殘酷的境地。孫雲曉認為,中國目前的教育體制忽略性別差異,是一個「兇猛殺手」。

讓孩子晚一年上學好處多多

1、晚一年更懂事

稍大點兒的孩子當然比其他小毛頭更懂事啊!晚一年讀書的孩子,心智會比

同班的其他孩子成熟,別的小孩還在東摸摸西看看時,晚上學的孩子就已經適應學校生活了,提前進入狀態,讓老師省了不少事呢。

由於稍微「成熟穩重」點,他們通常在體能和情商方面比低齡的孩子更有優勢,能把自己情緒控制的很好,吃飯睡覺也比其他孩子自覺些,而且和老師溝通幾乎無障礙,當然更得老師喜愛,很容易就升級為老師的小幫手。這些都會為孩子增粉不少哦。

2、更容易「鶴立雞群」

大點的孩子就是「佔便宜」些。因為在同等學習條件下,年齡較大的孩子,他們的專注力、理解能力都會比年紀小的孩子要好一些。其他的孩子上課時總愛東張西望,和同學嘰嘰喳喳。而大點的孩子都在專心聽講,思考問題。

大點的孩子在知識的接受方面會更好些,所以,成績自然也會更好些,和其他孩子比起來,簡直就是「鶴立雞群」。通常那些專注力差、理解能力弱,好動的,除了有多動症的孩子以外,往往都是一些年齡較小的孩子。

3、自信心更強

大孩子能力強啊,所以什麼大紅花啊,小星星呀之類的,他們簡直「通吃」了!生活技能,學習技能的,通通都被點滿了,而且心智也比其他小毛孩更成熟些,獨立能力也更強。這種「佼佼者」光環會給他們帶來自信和從容,這種心態會他以後的人生越來越好!

自卑的人往往都成不了事,因為他們不自信自己能完成,有的人還沒做之前,就急著否定自己,斷言一定做不成。連機會都不給自己,哪裡來的成功呢?而當人有了自信,就會更努力的投入,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他們做一件事會更容易成功。

4、晚點受「摧殘」,多快樂一年

現在的學校壓力多大啊,幼兒園老師就布置作業了。小學就更不用說了,我侄女每天放學回家,做完老師布置的作業,都到10點了,再加上洗澡、吃飯時間,幾乎每天都要到11點才睡(9點睡最好),睡眠嚴重不足!更別說第二天的精神了。

很多人都認為「我們的孩子聰明,早上學肯定沒問題。」而且早上學早畢業,早入社會,肯定會比別人更早的「成龍、成鳳」!事實上,人類發展的基本規律並未發生變化。不管男孩、女孩,和其他年代的同年段幼兒相比,智力水平並未提高。這是一個人為製造的假象。

父母需要認識到男孩的生理發展和心理發展總體落後於女孩,如果孩子在生活和學習上都比同齡的女孩子差,千萬不要把自己的孩子跟別人比較,甚至嘲諷孩子蠢笨,這是父母最大的無知。

孩子在成績方面表現焦慮時請多鼓勵,值得稱讚的地方就不要吝嗇你的誇獎,缺乏自信是孩子人生的災難,會阻礙孩子其他地方的發展。

最後請家長們最好也能讓孩子的老師知道這一點,給班裡的男孩子更多的耐心和寬容,不要戴有色眼鏡對待學習表現不夠好的孩子。

相關焦點

  • 九月出生的孩子,晚一年讀書!真的賺了嗎?
    在知乎上我也曾經看到過這麼問題,說的是「如何看待在9月1日出生的孩子要晚一年入學?」這下我才明白了,原來趕到醫院生產的這些媽媽們,全是為了能讓孩子在九月前出生,抓住八月的尾巴,將來不至於延遲一年入學。除了入學日子,也有的孕媽會希望能讓自己的孩子在元旦前出世的,這樣孩子也不會虛長一歲。
  • 同樣是生在9月的娃,一個提前入學一個推遲入學,三年後差距明顯
    如今做父母真的太難了,這是很多爸媽的共同心聲。閨蜜漫悠回憶起當初備孕的時光說,現在的爸媽,從備孕的時候就開始計劃孩子的未來了,為了讓孩子能趕在9月份之前出生,他們小兩口算好了時間精準「播種」。◆而漫悠的娃就推遲了一年入學,他在班上就是年齡較大的,各方面能力都要超出其他同學,學習起來就不那麼吃力,成績一直名列前茅,而且開朗健談,自信陽光。
  • ...入學嗎?(北大教授提議「男孩比女孩晚入學」引發熱議)_博採眾議...
    121014周末:男孩應該比女孩晚入學嗎?(北大教授提議「男孩比女孩晚入學」引發熱議) 時間:2012年10月14日 09:20 來源: 【微議】
  • 孩子的健康成長,需要父母的陪伴,而不只是陪著,很多父母都錯了
    文|張女子育兒原創,當好媽,帶好娃,娃娃愛媽媽。第一個家庭:一個三口出遊,兩個年輕的父母,在充氣城堡外面,自顧自地聊著天,對於孩子的呼喊,都不怎麼搭理,偶爾只是簡單回應一下,還說趕緊去玩,不晚我們就回家了。本來興致盎然的小傢伙,慢慢地卻沒有多少玩樂的興致了。
  • 準媽媽為讓孩子提前一年入學 紛紛在8月剖腹產
    「搶生」的寶寶愛生病,如果上學太早、心智發育不健全,還會阻礙孩子的學習、成長。  張女士預產期在9月25日,昨天到中南醫院做產檢時諮詢醫生,能否在本月31日前做剖宮產手術。張女士告訴醫生,自己本想等孩子順產,但丈夫覺得划不來,將來孩子要推遲一年上學。  為她做檢查的李家福教授分析,張女士的各項指標都正常,胎位也好,不符合剖宮產的指徵。
  • 孩子4歲了還沒有上幼兒園,晚一年上學,將來會吃虧嗎?
    文|秘籍君記得霍思燕曾在節目當中說,自己選擇讓自己的孩子晚上一年學,作為送給自己孩子的禮物。畢竟現在的家長都很重視孩子的教育,生怕孩子上學晚了會落後於同齡人,或者由於工作的原因,讓孩子早早的就上了學。因此,現在的孩子普遍上學比較早。
  • 教育部文件引發入學時間熱議 溫州家長、老師怎麼說
    這兩年要求提早剖宮產的少了許多,現在的父母理性多了,醫學知識也豐富了,大多數父母都會以孩子身體健康為主要考慮因素。有的父母還覺得孩子遲一年上學,對學習和身體都有好處。」  張紅萍建議,父母要以孩子的身體健康為重,條件允許的話最好自然分娩,這樣對母嬰健康以及孩子日後的成長都有幫助。
  • 孩子不孝順,往往錯不在孩子,而是父母犯了錯!
    作者:胡楊映月在這個世界上,如果說到「愛」,可以說任何一種愛都不及父母給我們的愛那樣的無私和偉大。並且,跟媽媽說的最後一句話不是感恩,也不是知道錯了,而是「是你從小嬌生慣養害了我」!還有這樣一件事,我記得一個女藝人,單身養大自己的兒子。但是,由於不懂得「兒大避母」這個道理,所以讓兒子12歲才斷奶,長到15歲還跟自己在一個床上同榻而眠,什麼都不避諱。結果,後來兒子觸犯了法律進了班房。
  • 8月份的孩子要不要多讀一年幼兒園晚一年上學?這是最真實的答案...
    這一部分家長都有一個共同的困惑:孩子都是8月份出生的,要不要多讀一年幼兒園晚一年上學?晚一年上學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很多人都說:晚一年上學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這種說法被很多人所接受,尤其是很多男孩子的家長。
  • 「都是為你好」太多只是情緒綁架,父母的認知偏差可能會害了你
    01「一切都是為你好」,可能會害了你在我們的人生當中,你一定曾經接受過來自於父母對你的各種強硬性的愛的「表達」,然而,很不幸,生活中很多父母所做的決定,往往都存在極大局限性。因為大多數老一輩父母,他們大多沒有接受過系統教育,也沒有太多時間去研究過什麼人生哲學。他們的一生,其實也不過是摸著石頭過河,把自己勉強「渡」過來了,而孩子也是在莽莽撞撞、渾渾噩噩中,靠人靠己「渡」過來的。
  • 小學生入學還要父母結婚證?
    13日,武漢漢口家長錢女士在網上向媒體反映,「孩子年齡到了,對口上學,跟父母的結婚證有什麼關係?」錢女士對這所學校要求孩子報名入學須家長帶結婚證原件和複印件的規定表示難以理解。(5月14日《楚天金報》)  現在又到了小學新生報名入學的時候。一般來說,按照「就近入學」的原則,小學新生報名入學需要家長提供房產證、戶口本、孩子的出生醫學證明等證件。
  • 入學之前這一年
    如今,楊心怡已如願就讀於丹麥皇家音樂學院,一年的等待有了令人滿意的結果。張琪在澳大利亞獵潛。正式開啟留學生涯之前,我能做些什麼?如今,延期入學在留學生群體中並不鮮見。「每一段經歷都是寶貴的,它們讓我變得更獨立、自信,讓我可以更從容地擁抱生活,也學會去包容不同的文化。」在張琪看來,這段時光甚至讓她的性格完成了蛻變,現在的她已經是英國杜倫大學的研究生,但探索未知世界的腳步卻不曾停歇。
  • 開學季:一年級新生在入學儀式上向父母行跪拜禮
    9月9日,南充嘉陵區南榮路小學舉行一年級入學儀式。在這次特別的新生入學儀式上,一個孩子正在向父母行跪拜禮,緊接著一群孩子也模仿起來,有模有樣地向自己的父母行起了跪拜禮。「身體髮膚,受之父母;雙親教誨,時刻銘記;父母囑託,不會忘懷。一拜父母,給予生命;二拜父母,銘記教誨;三拜父母,誓做棟梁。」
  • 《蜀山戰紀2》終於迎來大結局,太過虐心,愛究竟是對還是錯?
    這部古裝劇雖然都是以新人的方式主演,不過他們的演技也是讓大家眼前一亮,自上映以來至今就已經突破了12億的播放量了,而他們的表現也讓許多的觀眾朋友們紛紛點讚,獲得了不少的好評。這部古裝劇中的感情線也是很深,無論是親情友情愛情都彰顯的淋漓盡致。至於在愛情這一塊也很是虐心,我們都知道愛情就像一杯毒藥,不喜則傷,雖然最後的結局很傷,依然留有一絲希望。
  • 晚一年送孩子上幼兒園,將來會不會吃虧?
    很多爸媽覺得,讓孩子晚一年上幼兒園,或者晚一年上學是吃虧了,因為別的孩子已經能很好適應集體生活了,自己的孩子還只知道傻玩;別的孩子已經認識很多字母了,自己家的孩子還只知道傻玩……真的是這樣嗎?錯了!其實晚上一年幼兒園對孩子來說,益處更多,讓我們來看看。1.
  • 提前入學 利大還是弊多?-入學-中安在線-安徽新聞
    9月6日,家住合肥市經開區的劉先生向記者抱怨,晚生幾天就要比別的孩子晚一年上學,將來考大學、找工作時年齡就比別的孩子大一歲,同等條件下機會也比別人少一些。  每年開學前,教育部門「年滿6周歲方能入學」的硬槓槓都會令很多家長很焦慮。8月底出生和9月初出生的孩子,雖然生日只差幾天,但入學時間卻要相差一年。
  • 滿6周歲入學年齡引爭議 看看國外家長怎麼做
    「耽擱幾天,孩子就要推遲一年才能上學啊」。  「為了讓孩子提前一年讀書,每年8月底,許多準媽媽都要求醫生提前施行剖腹產手術,就怕寶寶晚上學一年。」同濟醫院婦產科醫生告訴記者。  對於這些近乎「瘋狂」的舉動,業內人士卻認為,8月31日是一個維持多年的鐵律,家長們也早已習慣。
  • 教育部發文「小學入學截止出生年月由各省決定」引熱議
    22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於做好2017年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提出「義務教育是國家統一實施的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就讀小學一年級兒童的截止出生年月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根據法律規定和實際情況統籌確定」。這是否意味著9月1日後出生的寶寶要晚一年入學的難題可以破解?
  • 9月出生晚一年上學?7月和8月出生的才最吃虧,體現在這三方面
    現在的小學對一年級新生入學年齡有很嚴格的規定,哪怕孩子的年齡只差一天,都不能提前入學,只好等下一年。有些人為了能夠讓孩子儘早入學,在備孕期間就開始「計劃」孩子的出生日期,不想讓孩子在9月出生,不然會晚一年上學。其實與晚一年上學相比,7月和8月出生的孩子才最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