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服貿會期間,北京網際網路法院與北京版權保護中心共同搭建的版權鏈-天平鏈協同治理平臺此間正式啟動。該平臺搭建了「雙標統一」「雙鏈協同」的可信數字版權生態,這也是全國首個版權領域行政-司法協同治理機制。
智慧財產權是全球服務貿易的核心領域,也是國家核心競爭力的組成部分。為展示版權鏈和天平鏈共同構建的可信數字版權生態,展示區塊鏈技術在版權管理、版權保護和產業賦能領域解決方案,展示出版、圖片、音樂、藝術品等領域重點項目的最新應用示範成果,積極推進區塊鏈技術在版權產業的發展應用,在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版權局)、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指導下,北京版權保護中心、北京網際網路法院、首都版權協會共同舉辦的「版權鏈-天平鏈協同治理平臺發布會暨可信數字版權生態重點示範項目發布會」於9月6日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行。
首都版權協會副秘書長宣宏量詳細解讀了版權鏈,版權證書鏈、版權保護鏈和版權交易鏈統稱版權鏈,共同構成了版權產業的可信數字基礎設施。據悉傳統版權證書(紙質證書、電子證書)所能呈現的版權資訊有限,易篡改、易偽造,導致證書法律效力不足。數字版權證書具有信息容量大的特點,可以完整記錄作者、著作權人、作品、作品文件、權利證明文件的信息。數字證書利用哈希技術,鎖定證書的數據項,建立數據項之間的唯一關係,保證了證書內容可信。數字證書利用非對稱加密技術,實現證書防篡改、防偽造。由數字證書生成的電子證書和紙質證書,構成了可信證書體系。在數字經濟時代,數字版權證書實現了版權資產數位化,成為版權資產唯一可信的價值載體。
清華大學國家文化產業研究中心主任、首都版權協會副會長熊澄宇表示:「從保護到管理再到治理的版權行業發展理念,突破了版權所有人的單一角度,超越了管理與被管理的二元關係,有助於推動形成全社會協同共治、合作共贏的版權治理格局。」
現場發布了涵蓋圖書、音樂、遊戲、藝術品等領域的版權鏈重點示範項目。中北文藝術品(北京)有限公司與北京版權保護中心、北京文創動力籤署合作協議,今後將聯合制定和發布基於版權鏈的藝術品版權、物權上鏈規範。
作為國內古代藝術品收藏的知名機構,中北文藝術品致力於古代藝術品IP運營及衍生品開發應用,目前已完成自有私家藏品實物逾23萬件藝術品的數位化和信息採集工作,成為國內首個版權鏈古代藝術品的先行者。北京文創動力是國內領先的版權科技服務提供商,公司具有完整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版權自服務平臺,是國內首個基於版權鏈並支持行政司法確權標準的版權公共服務平臺,為用戶提供著作權註冊、轉授權等功能。
該公司董事長但羽表示:「全球化、數位化、信息化加劇了數位技術高速發展,被運用普及到各行各業,其中包括藝術數位技術。可信數位化版權生態就是讓包括古董藝術品在內的諸多領域走到世界最前沿,數位化的資產促使民間收藏煥然一新。數位化是大勢所趨,藉助成熟的區塊鏈技術與法律武器,實現藝術品從證書、維權、交易多鏈結構的版權保護,有效通過數字版權維護正當權益。民間收藏界一定要抓住這個機遇,普及相關知識,運用技術手段來賦能產業。將古代藝術精品的文化價值,藉助數字版權融入新經濟浪潮中。同時,讓普通百姓通過數位化技術,更便于欣賞和學習上下五千年古代藝術的精髓。」
文/北青-北京頭條記者 李佳編輯/李曉萌
[ 北京頭條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