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未都:玉有「九竅塞」,不能拿著瞎盤,朋友卻還拿著往嘴裡送

2020-12-16 文史夢古今

馬未都:玉有「九竅塞」,不能拿著瞎盤,朋友卻還拿著往嘴裡送

馬未都是搞收藏的,無論是日常生活還是公開場合,明眼人一看那就是一個文化人,可他與其他文化人又顯得不一樣。大多數文化人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己是文化人,胳膊上都是掛著珠子盤著珍貴玉器,一看就是如同世外高人。馬未都身上不戴什麼東西,連玉都不戴。至於馬未都為何不戴玉,他也是有一番說辭的。馬未都指出,玉有「九竅塞」,不能拿著瞎盤,朋友卻還拿著往嘴裡送。馬未都的這個說法有什麼道理?

馬未都早年也是非常喜歡玉的,好不容易省吃儉用撿漏一塊好玉,也是想著如何才能把玩盡興。按照馬未都的說法,他年輕的時候對於新到手的物件兒也是如痴如醉,甚至夜深人靜之際,也會一個機靈就起來看一宿。隨著年齡的增長,馬未都過手的東西多了,對於玉的痴迷程度也沒有先前那麼厲害了。

馬未都表示,他不想在胳膊上戴什麼東西,那樣很不舒服。所以,馬未都就是無件兒一身輕。除了馬未都的個人習慣之外,還有就是玉是有講究的,還真不能轄盤。馬未都指出,漢以前玉有「九竅塞」,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古人注重喪葬,憧憬著能夠死後也能享盡榮華富貴。九竅塞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防止身體九竅出氣,另一方面也是體現了對墓主人的高規格禮遇。

一般而言,玉除了九竅塞,還有手握,形狀不一。反正古人死了之後,有非常多的講究。言歸正傳,由於九竅塞的特殊性,這就決定了在把玩的時候不能瞎盤。因為你也不知道,到手的玉是什麼來路。由此可見,古人的喪葬文化還是博大精深,也是一門學問,

然而,馬未都身邊就有不少朋友,為了追求形成包漿,不明就裡的卻天天往臉上蹭。臉上蹭了還不過癮,還把玉拿著往嘴裡擱。馬未都好心相勸,人家還不聽依舊如故。所以,這也是一件非常尷尬的事情。實際上,這樣尷尬的事情還真不少,只不過大多數人沒有意識到而已。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還是文化素養的欠缺,收藏理論不過關。

由此可見,收藏是一個講究文化素養的高端領域,沒有什麼文化,那是要鬧笑話。我們也不得不佩服馬未都的文化素養,為我們展現了一個豐富多彩的文化江湖。值得一提的是,馬未都手裡有一個玉豬握,還是西漢時期的,正是用於喪葬。至於價值幾何來路是什麼,馬未都也沒有做過多的透露。

參考資料:

馬未都脫口秀《都嘟》第65期:龜山漢墓,滿城漢墓,金縷玉衣,漢握

《星夜故事》20151001:十一喜樂匯 北京頑主話北京

玉九竅塞 .故宮博物院

相關焦點

  • 馬未都:玉有「九竅塞」,不能拿著瞎盤,朋友卻還拿著往嘴裡送
    馬未都是搞收藏的,無論是日常生活還是公開場合,明眼人一看那就是一個文化人,可他與其他文化人又顯得不一樣。大多數文化人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己是文化人,胳膊上都是掛著珠子盤著珍貴玉器,一看就是如同世外高人。馬未都身上不戴什麼東西,連玉都不戴。至於馬未都為何不戴玉,他也是有一番說辭的。馬未都指出,玉有「九竅塞」,不能拿著瞎盤,朋友卻還拿著往嘴裡送。
  • 有人拿著瓷器找馬未都鑑定,他說:這東西「年齡」還沒我兒子大呢
    作為文物鑑賞家,馬未都這些年已經幾乎不到古玩市場直接撿漏了,偶爾去一次也是為了配合做節目或採訪需要。到古玩市場撿漏,大家都認識他了,他看上的,人家開價自然高,而且現在的古玩市場,真品太少,耗費大量時間也不一定能淘到寶。
  • 皇帝駕崩後,用玉質「九竅塞」封住九竅,這樣做是何用意?
    因此,在古代皇帝死後,他們會用九竅塞,封住九竅,這樣做的意思是對於壽命的一種延伸為什麼皇帝駕崩後使用九竅塞呢?從秦始皇開始,中國皇帝的長壽目標就從未停止過,追求長壽的方式也是層出不窮。秦始皇派出了徐福率領的上千名少男少女下海求壽,也不斷尋求各種神仙,試圖實現長壽;漢武帝和唐太宗這樣雄才大略的人,也是這種陳詞濫調的必然產物,晚年也靠長生不老。
  • 馬未都:雲南挖玉賭玉成風 炒高黃龍玉
    人家的收藏都捐給社會了,這傢伙,但是您還得惦記惦記我們,馬爺。我們還得討論一下什麼東西能升值。馬未都:是。竇文濤:最近您聽說了嗎?投資該往哪投,樓市是不靠譜了,股市也靠不住了,全奔你們這行當去了。馬未都:奔藝術品來了,是。竇文濤:大批資金,而且許老師,你要說是上海人最精明。
  • 古代帝王駕崩後,用「九竅塞」封住九竅,是什麼用意?
    在我國古代,帝王駕崩之後,都會用玉制「九竅塞」封住九竅,很多人肯定會很好奇,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西漢時期,出現了覆蓋周身的玉衣,此外,還形成了相對固定的玉制「九竅塞」。
  • 古人相信玉石能使屍骨不朽 玉九竅塞的喪葬文化盛行
    玉九竅塞,漢,玉眼蓋:長4.8cm,寬2.3cm,厚玉冥巾的使用一直延續到西漢時期。類似本品的眼蓋,在西周時期已經出現,縫綴於冥巾之上。殮玉制度到漢代臻於完備。西漢早期,出現了覆蓋死者周身的玉衣,棗核形玉眼蓋有時即縫綴於玉衣相對於死者眼睛的部位。此外,漢代還在前代殮玉的基礎上,發展形成了形制相對固定的玉九竅塞和玉握,即死者口中含玉蟬,鼻孔、耳朵、肛門、陰道均塞納八稜柱形玉塞,雙手握玉豬各一。
  • 道士拿著拂塵和太監拿著拂塵作用還不同,這其中區別你知道嗎?
    可是為啥太監也拿著拂塵呢?他們要這個東西有什麼用呢?並且不是所有的太監都能拿拂塵的,只有在皇帝或者娘娘身邊伺候的太監有這個榮幸能拿著拂塵。而且是一天到晚都拿著,幾乎和道士沒有什麼兩樣了。第一就是身份的象徵,一般除非是高級太監,否則不能手持拂塵。而且高級太監是隨身伺候皇帝的,皇帝要往哪裡坐,他們首先都要先用拂塵把皇帝坐的地方掃乾淨,然後皇帝才坐。這是拂塵的一大作用。
  • 馬未都:這幾種人今後不能玩玉了
    有玩家在一次訪談會現場向收藏大師馬未都請教收藏,馬未都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所以,要想玩好玉,就不能偷懶,必須要多交流,多學習,多實踐,沒有付出就沒有收穫。即便有再多的錢,如果一直不學習和長進,也是不夠交學費的。更何況,在玩玉這個行業,玩家們更尊重的是真正懂玉的人,而不是錢多的人。
  • 馬未都搞收藏多年最怕的就是這些!簡直字字扎心!
    而許多普通的玩玉人,既沒有馬未都這樣知名,也沒有他對收藏有經驗,但是他們在玩玉時,卻也總是會遇到和馬未都一樣的煩惱:朋友找自己估價、問自己什麼玉有升值空間、讓自己判斷玉的真假等等。一個資深玉友說:因為自己玩玉時間比較長,對玉也小有了解,所以身邊的朋友總喜歡來找自己估價,有時候還帶著朋友的朋友來估價……剛開始,面對這樣的情況,也不好直接拒接,並且估價成功,也挺有樂趣和成就感,但是後來,他說:再也不想給別人估價了,估價實在是個出力不討好的事情!
  • 女人夢見手裡拿著烏龜是什麼意思,夢見手裡拿著烏龜
    女人夢見手裡拿著烏龜夢見手裡拿烏龜,暗示你下一個結交的朋友會是一個貌不驚人,但內心卻十分地善良、憨厚,能給你帶來安全感的人。女人夢見手裡拿烏龜,要提防小偷和強盜。(來自)商人夢見手裡拿烏龜,預示你的生意越做越大,有可能將生意擴展到國外。
  • 封神中,有個悲催的神仙,每年正月初六,都要被人拿著掃把往外趕
    神仙,指的就是那些超脫世俗、脫離低級趣味,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可以長生不老的人物,端的是來無影去無蹤,遊戲紅塵,逍遙快活,似這等高人,我輩凡人要麼羨慕,要麼頂禮膜拜,敬畏有加,又怎麼會有膽子,敢拿著掃把,每年正月初六,大過年的就拿著掃把神仙往外趕呢? 事情其實是這個樣子的。正月初六是什麼日子,俗語有云:下田備春耕,窮氣送出門。
  • 馬未都留給兒子一塊玉!玉為什麼是中國人的傳家寶
    馬未都,這個中國最知名的收藏大家之一,對和田玉可謂是情有獨鍾。要是有對收藏節目感興趣的朋友,甚至時常能在訪談中看到他給予和田玉高度評價。有一次,在楊瀾訪談錄節目中,馬未都曾公開宣稱:自己去世前將把自己博物館中的收藏全捐出去。
  • 古代女性下葬用玉堵住九竅,眼耳口鼻肛為八竅,剩下一個是啥
    玉也根據和田玉,緬甸玉等的不同而收藏價值不同。但是,玉是不能隨便收藏和穿戴的。稍不留意,買到一些在古代給死人戴的玉,就可能會給自己招災。玉為什麼會用在死人身上呢? 古人一直信奉「金玉在九竅,則死人為之不朽」。
  • 馬未都藏品眾多還不缺錢,為何從不佩戴「玉」?原因很簡單
    馬未都藏品眾多還不缺錢,為何從不佩戴「玉」?原因很簡單中國人,一直以來也都是很講究排場,比較「好面子」的。在平日裡,除了吃穿用度之外,身上還需要注重配飾的搭配。年輕人喜歡穿金戴銀,而老一輩的人們就比較喜歡玉器了。對於古玩行業裡的人來講,身上戴著的首飾也有著不少講究。
  • 馬未都公開聲明:和田玉是中國最頂級的玉
    作為中國收藏大家,馬未都對和田玉可謂情有獨鍾。他在百家講壇演講時曾給予和田玉極高的評價。我們先來看看他是怎麼說的。從中不難看出,馬未都對和田玉的評價極高,喜愛極深,而這也促使他在自己幾十年的收藏生涯中,對和田玉的收藏下了一番苦功夫。可能有人會問,為什麼和田玉會是等級最高的玉呢?以下幾點,可能是最主要的原因。
  • 馬未都的古玩之路:買古董碰上最狠中介,拿著古董抬手就摔
    最重要的是,萬一碰到自家恰好有這麼一件古董,那可不就是發了嗎?古玩的大熱帶火了一批在此方面深有建樹的專家,比如說馬未都。不知道大家聽說過《百家講壇》沒有,這是央視臺主辦的一個關於歷史方面的節目,用風趣的語言講述一些古代的風俗人情,這些年來積攢下了不少口碑,馬未都正是《百家講壇》的主持人之一。
  • 揭秘,馬未都送馮小剛綠松石拐杖是寓意何為?
    直到近10多年來,馬爺表示對他的態度有了轉變。畢竟,人過了50歲之後,會去主動發現一些情感上的東西。轉變是馮小剛生日那天,自己送了一根綠松石拐杖,讓他看清了馮小剛的為人。兩人之前很長一段時間沒有聯繫。有一天,馮小剛主動打電話給馬未都,說是老朋友們聚一聚,趕著也是自己的生日,一起吃個飯、聊個天。
  • 馬未都:收藏有詐
    有些掮客為了促成一樁買賣,不惜用一些無賴手段,當年馬未都就遇到一次,「當時早期那種無賴的手段你都不能想像」。有一次,一個年輕人帶他買東西,進屋後那年輕人等在門外,「這堆東西有瓶子、鍾、碗等十來件,一共要360元,我看完覺得還可以,我說我要了,賣主又突然反悔不賣了。出門後年輕人問我買了嗎,我說我想買人家不賣,你說我一文化人也不能跟他掰扯,只能走了。
  • 【玉為傳家寶】馬未都捐出整個博物館也要給兒子留塊玉!
    馬未都,這個中國最知名的收藏大家之一,對和田玉可謂是情有獨鍾。要是有對收藏節目感興趣的朋友,甚至時常能在訪談中看到他給予和田玉高度評價。有一次,在楊瀾訪談錄節目中,馬未都曾公開宣稱:自己去世前將把自己博物館中的收藏全捐出去。
  • 馬未都留給兒子的收藏就是一塊玉!和田玉為什麼是中國人的傳家寶
    要是有對收藏節目感興趣的朋友,甚至時常能在訪談中看到他給予和田玉高度評價。  有一次,在楊瀾訪談錄節目中,馬未都曾公開宣稱:自己去世前將把自己博物館中的收藏全捐出去。  但是,之後又稱,會留下其中一件收藏給予自己的兒子,讓兒子有個念想。據說,其留下的這個收藏就是一塊和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