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火鍋不用籤籤,吃串串才數籤籤,都巴適(很好)。」見到記者,來自北京語言大學的美國留學生張彼得先表演了自己拿手的四川繞口令。和彼得一樣,不少留學生都有自己的「絕活」,都是中國通。
從1962年北京語言大學成立之初招收的第一批11名非洲學生,到如今每年有來自1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上萬名留學生到這裡學習,50個春秋,除了贏來「留學生首選高校」的美譽,他們編寫、出版的漢語教材也以「種類繁多、質量上乘」的口碑感動著世界。
「留學生學習漢語的首選高校」
北京語言大學宣傳部部長李進向記者講述了幾個值得記錄的時代:「1978年,北語創辦了國內第一個面向外國留學生的漢語言本科專業;1986年在全國招收了第一批對外漢語教學專業的碩士研究生;1990年北語研發的漢語水平考試(HSK)被國家教委確定為國家級考試;1996年成為中國第一個培養對外漢語教學碩士學位的高校……」
據最新統計,全球漢語學習人數已逾5000萬。隨著留華環境的日益優化,2011年,全年在華學習的外國留學人員總數首次突破29萬人。
「如果是留學生學習,我們的教材會通過會話的方式把一些文化點包含進去,潛移默化地講述中國的古老與現代」。北京語言大學漢語進修學院教師張莉告訴記者。據了解,自2000年開始,北語每年編輯出版的漢語教材達100多種,在銷漢語教材有414種,年銷售量在100多萬冊。目前,國內200餘所高校,海外包括美國、加拿大、法國、義大利、日本等20多個國家的一些教育機構都在使用北語的漢語教材。
「上世紀70年代末,北語編寫的《實用漢語課本》引起巨大反響,被全美超過四分之三的大專院校話語課程所採用。20年後,北語的《新實用漢語課本》項目開始啟動。出版後,迅速受到世界各地教師和學習者的歡迎。迄今為止,這套新教材已獲得5個獎項,2011年12月還獲得了『優秀國際漢語教材獎』。」張莉介紹說。
「用漢語感動世界」
漢語教材的出版機構——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也穩穩地佔據文化傳播的制高點。
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總編輯張健介紹,「這些年來,北語社打造了一批具有世界品牌的對外漢語教材。《新實用漢語課本》被哈佛大學、史丹福大學、牛津大學、早稻田大學等近2000所大學使用,成為國外大學使用最廣泛的漢語教材;《漢語會話301句》世界銷量第一;《漢語教程》是版權輸出後重印次數最多的對外漢語教材;《對外漢語教材本科系列》是國內大學使用最廣泛的對外漢語教材;《發展漢語》是規模最大的國家級對外漢語教材。」張健十分自豪。
張健告訴記者,2011年1月,北語社出版的、擁有45個語言版本的《漢語樂園》多媒體兒童漢語教材,榮獲了第二屆中國出版政府獎優秀電子出版物,被評為「最受海外歡迎的兒童漢語教材」。這些成功的漢語教材,開闢了中國圖書國際推廣的特色領域。
目前,北語社已經成為出版對外漢語教材的種類最多、使用範圍最廣、讀者評價最高而成為中國對外漢語教材出版的領軍企業。「我們將想盡一切辦法把教材做好,做出品牌。我們有信心,用漢語感動世界。」出版社董事長戚德祥語氣堅定。(記者 姚曉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