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東漢佛教傳入並興建第一座寺廟「白馬寺」開始,距今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隨著歷朝歷代的興修發展,從最初的幾座寺廟到「南朝四百八十寺」,佛教在我國得到了極大的傳播。
時至今日,佛教文化與本土文化衝擊,在本土衍生了好多佛教分支,也誕生了好多著名的寺院。像我們耳熟能詳的少林寺、普濟寺、靈隱寺、寒山寺等。今天,一起去了解一下其中的一座寺院。
「天寧寺」,提起這個寺廟,首先想到估計就是江蘇常州的這座了。常州天寧寺始建於唐朝貞觀、永徽年間。為全國重點佛教寺院之一,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有東南第一叢林之稱。由於它的始建歷史起源以及社會地位,使得人們在提起「天寧寺」的時候,常州的這座成為了最著名的一座「天寧寺」。
為什麼這麼說,如果你是喜歡到處燒香拜佛的信徒或者旅遊的朋友,也許你會發現,很多地方都有一座叫天寧寺的寺廟。我國有許多寺廟,重名的並不鮮見,可是為什麼只有天寧寺最多,據不完全統計,至今香火旺盛的天寧寺就有好幾十座。可見天寧寺的「分身」並不少。
先不說遠的,在同屬一個江蘇省,就有好幾座天寧寺。南通和揚州也分別有天寧寺,只是被本地其它名剎的光芒給掩蓋了,以至於在江蘇,人們提到天寧寺,肯定聯想到的是常州天寧寺,已經成為了常州的特色歷史文化之一。
那麼除了江蘇省內的幾座天寧寺,全國其他地方有沒有比較知名的天寧寺呢?我搜羅到了全國其他地方的天寧寺,山西省呂梁市、北京市、河北省邢臺市、浙江省寧波市、浙江省嘉興市、河權南省鶴壁市、廣東省雷州市、河南省安陽市、浙江省衢州市、河北石家莊、江西省南昌市這些地方都有天寧寺。可見天寧寺貌似是全國「分身」最多的寺廟了!
其中,北京、山西呂梁卦山、邢臺和浙江寧波的天寧寺,是除常州以外比較知名的文化旅遊景點了。
那為什麼有這麼多的寺廟,都叫做「天寧寺」呢?每一座寺廟名字的由來,在歷史上都是幾次更名才變成今天的名字的,並不是一開始就叫天寧寺的。就拿常州的天寧寺而言,它始建於唐朝,原本叫廣福寺,唐末更名為齊雲寺。到了北宋又改名為萬壽崇寧寺,政和元年,徽宗皇帝下詔,才更名為天寧寺。後面又幾經易名,元代寺廟重建後才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這麼多寺廟都叫天寧寺,還跟民間流傳的一個小故事有關,據說清朝乾隆皇帝非上任皇帝兒子,其生父乃是民間人士,在乾隆小時候被調換做了皇子,長大才得以繼位,後來乾隆和生父得以見面,因為生父喜歡到處雲遊,為了讓他在各處都有住所,同時契合自己的「年號」,遂下旨讓全國許多寺廟改名「天寧寺」。
當然,上述的小故事是非正統史書和民間流傳的產物,只能做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但是,為什麼這麼多寺廟叫「天寧寺」,這要和佛教的教義有關,佛家講究慈悲濟世,救苦救難。而我們國家的歷史上,經歷了很多王朝,分分合合,每當朝代興替,總免不了戰爭、災難,受難的永遠都是百姓。
古代百姓受苦,總會進寺廟燒香求福,祈求天賜安寧,天下太平!久而久之,寺廟為了圖百姓們吉祥安康,就開始改名「天寧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