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一千年道觀,藏於蒙山山腳下,擁有全國最大石鼎卻少有人知

2021-01-08 這個地方特好玩

文/小蜂【原創文章,歡迎個人用戶轉載分享!】

人生至少要有兩次衝動,一為奮不顧身的愛情,一為說走就走的旅行。

佛教和道教一直是我國廣為流傳的兩大宗教,尤其是佛教,在我國各個城市都能看到佛教的身影。之前小編也介紹過很多有特色的寺廟。但今天小編要介紹的是關於道教的,想必經常出去旅遊的你們,一定在一些古建築上看到過刻有傳記或是有著祝福、美好寓意的字。不知道你們有去過山東的一個道觀,6百噸石鼎刻有999個壽字,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該道觀的名字叫萬壽宮,位於山東省蒙山南邊山腳下。聽到萬壽宮這三個字,是不是想到了很多古裝劇中,太后居住的宮殿。其實它名字的由來是因為在道觀的旁邊有一個巨大的石鼎,上面刻有999個"壽"字,所以才會以此命名。該道觀距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文化傳承。

萬壽宮的規模還是非常大,佔地面積大約有102畝,也就是80000平方米。這是它現在的規模,在很早以前它只是一個供奉山神的小廟。因為它位於蒙山腳下,蒙山是我國十分熱門的一大旅遊景區,這裡山清水秀,人傑地靈, 每年有大量的遊前往,所以也帶火了萬壽宮在,這也是為什麼不斷擴建的原因。

萬壽宮裡面的各種樓閣殿宇,排列整齊有序。整個道觀共分為3部分,每個部分都有各自的特點。還有走進院落的裡面一眼就能看見的是,這裡種植的700多株喬松,把道觀襯託的仿佛是神仙居住的洞府。萬壽宮最著名的景點之一是萬壽坊。

萬壽坊也可以說是蒙山的一扇門。它是由4根石柱支撐起來的,它的高大約是17米,長是19米,看上去很有年代感。據說萬壽坊寓意著福壽萬年,就衝著這美好的寓意,還有其上面各種精緻的雕刻,有時間也一定要來這裡參觀一下,還有這裡每年都會舉行廟會,那時候來這裡會更加熱鬧。

除了萬壽坊,當然還有屬那個刻有999個壽字的石鼎吸引人了,該石鼎位於蒙山文化廣場上,石鼎看上去非常巨大,有種泰山壓頂的感覺。據了解石鼎重600多噸,高達10左右,用天然的黑墨玉青石打造而成,是我國最大的石鼎,石鼎上刻著999個壽字是萬壽無疆的意思,還有石鼎的形狀上面是圓的下面是方的,有天圓地方的意思。

還有來萬壽宮也是要收取門票的,不過非常便宜只需要5元,此外萬壽宮還號稱是江北第一道觀,江指的是長江。如果你們想要對萬壽宮有更多的了解,可以自己親自前去體驗,當然除了萬壽宮,你還可以去去蒙山這一熱門旅遊景區去看看。對於這一道觀你們有什麼不一樣的看法嗎?歡迎多多留言評論!

重慶又一石頭景點走紅,遊客翻欄杆打卡,被譽為渝城八景

明年見!西安鬧市著名景點閉園改造,大家不要再來了

太原藏於鬧市的「皇家招待所」,1000年歷史,曾有大人物居住在此

相關焦點

  • 山東有座千年的道觀,地理位置獨特,擁有最大石鼎卻鮮少人知
    我們宗教文化也同樣是傳統文化的一個體現,雖然有很多人沒有宗教信仰,但是也是承認了他們的存在的,佛教文化和道教文化是我們本土比較多的,由於的一種文化體現,在我們範圍內擁有的寺廟,道觀也是比較多的。他們作為現在一種實物的文化體現會吸引更多的人,而本身信教的教徒對於,這些地點就有著更多的一些信仰。
  • 山東一低調道觀,坐擁606噸石鼎,據說許願很靈但少有人知
    在這山上還有一座祭祀山神的寺廟有幾千年的歷史。教道在宋代盛行,當時被改名為道觀,現在又被稱作萬壽宮。這個山高16.6米,寬18.8米,門外一座萬壽坊,被譽為「蒙山第一山門」,這裡 遠遠看起來壯觀有宏偉,整體是由四根石頭的柱子支撐起來的,石坊上還有精美石雕,上面刻著遊龍戲鳳、盤虎坐獅等畫面栩栩如生,充分體現了當地人民祈願「福壽萬年」的美好祝願。
  • 山東最低調道觀 坐擁606噸全國最大石鼎 據說許願很靈卻少有人知
    由於宋代盛行道教,顓臾王廟被改為道觀,後易名萬壽宮。山門外一座宏偉壯麗的萬壽坊,高16.6米、橫跨18.8米,僅以四根石柱支撐。石坊上雕刻著遊龍戲鳳、盤虎坐獅等栩栩如生的精美石雕,體現了沂蒙人民祈願「福壽萬年」的美好祝願,被譽為「蒙山第一山門」。萬壽宮不但是攀登山東省第二高峰——蒙山龜蒙頂的起點,也是山江北地區規模最大的一座道觀。
  • 山東這座千年道觀十分靈驗,藏有國內最大、最高石鼎,重達606噸
    如日照五蓮山的光明寺、臨沂龜蒙山的萬壽宮,這座名剎寶寺不僅歷史悠久,也威名赫赫,堪稱是山東寺廟、道觀的翹楚。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還是位於龜蒙山山腳處的萬壽宮,這是祭祀古顓臾王的道觀。蒙山古稱東蒙、東山,素有「九州之巨鎮,巍然敦大觀」之稱。因其狀如神龜伏臥雲端而得名,為山東第二高峰,與泰山遙遙相望,被譽為「岱宗之亞」。蒙山是道教的發源地之一,歷史文化深厚。
  • 位於臨沂「最大」的道觀,被稱為「江北第一」,還有600多噸石鼎
    道教和佛教作為我國流傳最廣的兩大宗教,一直以來在我國都久負盛名,而除了道教和佛教的文學之外,兩大宗教許多具有悠久歷史文化背景的建築,如今也是備受人們的關注,之前我們在往日的節目當中就給大家介紹過許多我國佛教建築,而今天我們再來給大家介紹一座非常著名的道觀,他被稱為我國山東臨沂「最大」的道觀,同時也有著江北第一的稱號。
  • 山東這個「江北第一」道觀,6百噸石鼎刻有999個壽字,門票僅5元
    在我國山東的蒙山腳下就有一座號稱「江北第一」的道觀,其中的「江」自然所指的是長江,敢於稱得上第一,肯定還是有一定原因的,整個道觀佔地大約有120畝左右,也就是80000平方米,規模還是很大的。這座道觀就叫做萬壽宮,看到這個名字,可能大家就有想難道這個道觀中有上萬個壽字嘛?
  • 山東臨沂「最靈」的道觀,就在蒙山山腳,香火旺盛,遊客雲集
    山東省是儒家文化的發源地,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在山東省臨沂市中有一個沂蒙山,有著「東泰山」的美譽,它是以沂山、蒙山為主,其中蒙山更是風景秀麗、人文歷史遺蹟眾多,被人稱為「華夏神山天下宗」,而在蒙山南邊山腳下有一個萬壽宮,其不僅僅是登龜蒙頂的起點,也是山東江淮地區最大規模的一個道觀,其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被譽為「江北第一」
  • 四川第二大道觀,僅次於青城山,藏在深山少有人知
    自古以來,對於世間萬物,人們只知第一,不知第二,排名第一的總是受眾矚目,排名第二的從來都是默默無聞。四川就有這樣一個景點,它是四川排名第二的道觀,僅次於第一的青城山,但是青城山名聲在外,享譽全國,它卻藏於深山,默默無聞,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存在,它就是四川的雲臺觀。
  • 山東被忽視的景區,國內規模最大的古城,建築風格獨特卻少有人知
    山東被忽視的景區,國內規模最大的古城,建築風格獨特卻少有人知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城市都開始重視旅遊業的發展,而我們國家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在悠久的歷史中孕育了很多的古城,甚至一些古城在經歷過戰火的洗禮後被完整地保留了下來
  • 這座藏在蒙山腳下的老玉皇廟,經修繕後又重新開放,門票免費且少有...
    這座藏在蒙山腳下的老玉皇廟,經修繕後又重新開放,門票免費且少有人知! 沂蒙山 ▪ 萬壽宮訪道教聖地,尋千年古韻這座藏在蒙山腳下裡的老玉皇廟
  • 崑嵛山腳下的山東古村 宛如世外桃源 榮獲全國美麗鄉村卻少有人知
    位於文登市界石鎮的梧桐庵村,坐落在有「海上仙山之祖」之稱的崑嵛山腳下,四周群山環抱,溪水橫陳,巍峨的崑嵛山有如一把太師椅,將古村藏在椅圈裡。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讓這裡充滿著詩酒田園的意趣與炊煙嫋嫋的氣息,宛如傳說中「俗事皆不問,遁隱白雲邊」的世外桃源。
  • 贛州最「低調」的4A景區,擁有「三絕」風景,卻少有人知
    贛州最「低調」的4A景區,擁有「三絕」風景,卻少有人知,江西省南大門康州市是江西省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江西第二大城市,世界鎢城、千裡贛江第一城、江南宋城、紅都、世界橙鄉等著名城市,當然院內的觀光資源也很豐富,其中有「低調」的4A景點,雖然有「三絕」的風景,但不太為人所知。
  • 山東面積最大的城市 與義烏齊名被譽「中國物流之都」 現僅為三線
    乾隆皇帝在巡遊山東時,曾對沂蒙琅琊一帶人才輩出的歷史充滿了溢美之詞。一說到革命老區,總給人一種貧窮落後的感覺。但臨沂是個例外。事實上臨沂的經濟並不輸沿海城市,作為中國最具投資價值的十大城市之一和中國北方最大的批發城,臨沂擁有100多個專業性批發市場,與浙江義烏齊名,素有「南義烏,北臨沂」之說。臨沂還是全國著名的物流之都和物流周轉中心。
  • 河南的道觀,裡面有全國最大的地廟,門票免費,值得一遊
    興陽觀,位於河南省南召縣雲陽鎮,原名南石廟,後重建,後改名為興陽觀,始建於北宋,最初只有一地爺像,後有人在此建小廟,稱為南石廟,又稱上廟,不料香火愈來愈旺,到明清時期,這裡已擴建至遠近聞名,共有五座大殿,兩百間房屋,加上廟田,佔地八百多畝,幾乎相當於10座少林寺。
  • 山東「最大」的古寺,唐玄奘曾在此地翻譯經文,如今卻少有人知
    「山東」是一個很受關注的省份,省內無論是自然景觀還是文物古蹟都很有名氣。比如自然景觀裡最出名的是「泰山」,作為國內有名的地理標誌,泰山的風景以雄奇為主,每年都有大量的遊客來遊玩。文化古蹟則以孔廟的影響最廣最大,在國外的很多城市都有孔廟的建設,孔廟文化傳揚到了世界各地。
  • 陝西最大的石窟群,堪比巴黎聖母院,入選世界遺產卻少有人知
    今天小編就來說一個陝西最大的石窟群,擁有一座陝西最大的大佛,你們知道這個石窟群嗎?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它就是大佛寺石窟,位於陝西鹹陽彬縣,是鹹陽境內最大的石窟群寺內有445處佛龕和1980餘尊精美造像,如今的大佛寺石窟已經是全國重點保護文物單位。所以它還是非常具有觀賞價值的。而且裡面還藏了一座陝西最大的佛,知道的人也不是很多。
  • 成都這座道觀為道教最早的「天師府」,曾改為佛寺重興後少有人知
    這座道觀名叫陽平觀,又稱「陽平玄觀」,它的入口就在彭州新興鎮彭白路的馬路邊上,但是很容易被過往遊人忽略。入口山門氣派的的五間六柱石牌坊似乎彰顯著這座道觀不平凡的地位,牌坊正中題刻「玄門通道」,兩邊各題刻「道法自然」、「懸壺濟世」。
  • 山東被忽略的山,有海上仙山之祖美譽,名字很難讀,卻少有人知
    在我國的一些山旅遊發展中,有許多的山還沒有完全開發出來,在我國的許多城市中,它境內所擁有的文化等景觀也是我國很值得一看的,但由於多種因素的影響,以及全國的知名度卻不大,所以它實際的名氣也是不高的,也因為此,所以有許多的山是並不出名的,也算是被忽視的一個山了。
  • 一千多年間百餘作者留下400餘方石刻 是天柱山門戶卻少有人知
    早在漢武帝時就封為「南嶽」,歷代都有人文活動。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題天柱峰》一詩中讚美:「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門千仞鎖雲雷。」更是讓無數人嚮往以「奇峰、怪石、幽洞、峽谷」等自然景觀而聞名天下的天柱山。在天柱山山腳下還有一處少有人知的人文景區——山谷流泉摩崖石刻景區,在這裡保存著自唐代以來眾多朝代的摩崖石刻,在一千多年間摩崖石刻數量更是高達400多方石刻。
  • 山東省資訊|山東最「低調」的山,是「壽比南山」起源地,卻少有人知
    山東省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山東最「低調」的山,是「壽比南山」起源地,卻少有人知好客山東,是一座有著悠久歷史的大省,自古以來就有「孔孟之鄉,禮儀之邦不過,在山東,除了泰山,還有一座低調的山,是「壽比南山」起源地,被譽為「中華古壽文化第一山」卻少有人知。而青州也是一座小有名氣的城市,是「東夷文化」的發源地,自漢代到明代的1400餘年間,一直是山東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素有「三齊重鎮,海岱都會」之稱。而我們經常用「福如東海,壽比南山」作為對長輩的祝福語,據辭海記載:「壽比南山」中的「南山」,就是山東青州的雲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