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證件做手腳 民進黨「獨心」不死

2020-12-11 人民日報海外網

來源:海外網

臺立法機構近日通過所謂提案,要求提高「護照」上「臺灣」「TAIWAN」辨識度。隨後臺行政主管部門公布了新版樣式,強調這是所謂「臺灣的護照」。無獨有偶,臺交通主管部門要求島內華航公司進行研究,如何把機身上鬥大的「CHINA」字樣換掉,由「足以代表臺灣的識別」取代。

民進黨當局近期小動作不斷,其居心不言而喻。蔡英文上臺執政以來,民進黨當局到處搞「去中國化」,見到「中國」字樣就想改成「臺灣」,見到「一中」意涵的歷史、機構和符號就想抹去,妄圖以此否認臺灣是中國一部分的事實,割裂兩岸之間的血脈聯繫,行暗度陳倉之計。旅行證件和中華航空都成了「標的」,也就不奇怪了。

改「護照」花公帑當然要「師出有名」,民進黨當局給出的理由就是要強化「臺灣元素」,「讓國際人士更清楚看見臺灣」。蔡英文毫不隱晦地表示「我們就是臺灣人,就這個意思」,「獨」心昭然若揭。有深綠人士明確表示,這是漸進邁向所謂正常「國家」的一步,可謂不打自招。

臺灣是地名。可有人就是深中「臺獨」的毒,從眼裡到心裡非把祖國寶島的土地幻想成一個「國家」。殷鑑不遠,此前就有「臺獨」分子入境亞、歐、美多個國家時,出示貼有「臺灣國」貼紙的「護照」,結果發現後被禁止入境並遣返。國臺辦新聞發言人馬曉光曾對此明確表示,國際社會普遍奉行一個中國政策,並以此來處理涉臺事務。

踢到鐵板上的民進黨當局對此心知肚明。所以口氣雖大,但在具體做法上首鼠兩端。2003年陳水扁執政時期,曾推動護照加注「TAIWAN」字樣,當時臺涉外部門提出「四不一沒有」「護照」改版,即中文「國號」不變、英文「國名」不變、「國徽」不變、護照內頁格式不變,「一沒有」則是整本「護照」形式未改變。如今近20年過去了,民進黨當局想了各種歪點子,耍了各種小心機,但萬變不離其宗,基本元素還是不敢「妄動」。

島內有識之士早就把其嘴臉看穿。有人發文諷刺,「臺灣國」不存在,民進黨不能改成「臺灣護照」,「臺獨」獨不了,就誇大語氣搞小動作,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或許是錯會洋大人的撐腰給了「臺獨」模糊空間,此前不久綠營還打起了給華航改名的餿主意,最後發現是異想天開,只能不了了之,所以心有不甘,繼續拿飛機塗裝說事。針對「臺灣駐外代表處」名片格式,臺涉外部門負責人公然表示,能使用像臺灣的名詞,將「樂觀其成」。民進黨這種操弄政治、煽動民粹的做法,必將繼續惡化兩岸關係,也必然激起兩岸民眾強烈反對。

說到「爭取國際能見度」,其實兩岸民眾更關心的是,蔡英文當局上臺後,臺「邦交國」持續「斷交」、之前能參與的世衛大會等也被拒之門外。誰為為之,孰令致之?民進黨當局始終欠大家一個交代。對此大陸有關方面講得非常清楚,2016年臺民進黨執政以來,頑固堅持「臺獨」分裂立場,拒不承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導致中國臺灣地區參加世衛大會的政治基礎不復存在;同時也深刻說明,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社會人心所向,不容任何挑戰。

對此民進黨當局不思悔改,反而對外挾洋自重、「以疫謀獨」,對內繼續把目光盯在「護照」的「國號」、華航的名稱和圖標等具體目標上。這種自以為得計的小聰明,最終害人害己。有業界人士表示,代表民進黨當局「爭取國際能見度」,是華航的不可承受之重。華航如果聽從當局號令,貿然變更塗裝,恐怕會觸犯國際航運有關規定而失去航權,「到時候連歐洲都不用去了」。這種苦口婆心的勸諫,一生氣就打自家孩子的民進黨當局,是會放心上還是當風過耳?

臺灣作為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從來就不是一個國家,也永遠不可能成為一個國家。大陸方面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臺獨」言行,決不允許國家分裂的歷史悲劇重演,搞「臺獨」分裂必將自食惡果。不管民進黨當局搞什麼小動作,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一部分的事實不會改變。從臺當局的「斷交」風潮到參與世衛大會、國際民航大會美夢成空,國際一中的大框架是打破不了的。不承認「九二共識」和兩岸一中,爭取所謂「國際空間」和提升「國際能見度」就是個偽命題。「臺獨」分裂是死路一條。所以,玩小動作「搞大」「臺灣」二字,就能實質改變什麼嗎?做夢!(任成琦)

《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0年09月04日 第04 版)

相關焦點

  • 蔡英文「獨心」不死,證件上做手腳,必將自食惡果
    編輯:堅果審稿:悠悠民進黨當局妄想「臺灣獨立」又搞出小動作,日前蔡英文稱要提高臺灣「護照」的辨識度,要將「護照」上的「CHINA」替換成「TAIWAN」。民進黨當局謀求政治利益,大搞「去中國化」,凡是帶有「中國」或「一中」意思的事物統統刪除,藉以分割臺灣和中國的血脈關係。民進黨當局拿旅行證件和航空公司下手,搞「去中國化」,改「護照」、改機身文字,這也不讓人感到驚奇。
  • 正告民進黨當局,「臺獨」「獨」不了
    民進黨當局的「謀獨」新花樣據臺灣媒體報導,近期民進黨當局更改了臺灣民眾的旅行證件上的標識,故意把旅行證件封面上的「TAIWAN」放大。此外,據民進黨當局「行政機構」在9月2日公布的新旅行證件封面圖來看,更改後的封面不僅故意將「TAIWAN」放大,還將「REPUBLIC OF CHINA」故意縮小。
  • 蔡英文對旅行證件動手腳,華春瑩發話後,臺網友痛斥民進黨
    據環球網報導,為加快&34;的步伐,民進黨當局撤換社交帳號頭像後,近期又在臺灣新版旅行證件上作文章,放大封面的&34;字樣,刻意引人誤解。對於這種自欺欺人的小動作,島內罵聲一片,百姓直呼民進黨為&34;,另有臺媒指責蔡英文踩紅線,警告她小心&34;。
  • 人民日報海外版:盯上中山先生,民進黨何其歹「獨」
    為「去中國化」,民進黨無所不用其極,如今連中山先生都要搞切割,簡直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民進黨此舉遭到島內輿論的口誅筆伐,有識之士認為,民進黨「去孫中山化」,企圖令臺灣社會陷入淡漠和遺忘,然而昭昭青史不容成灰,臺灣同胞對這位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的尊敬與愛戴,對其革命思想和奮鬥精神的繼承與弘揚,豈是民進黨這「三拳兩腳」就能輕易抹滅的?
  • 盯上中山先生,民進黨何其歹「獨」
    民進黨此舉遭到島內輿論的口誅筆伐,有識之士認為,民進黨「去孫中山化」,企圖令臺灣社會陷入淡漠和遺忘,然而昭昭青史不容成灰,臺灣同胞對這位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的尊敬與愛戴,對其革命思想和奮鬥精神的繼承與弘揚,豈是民進黨這「三拳兩腳」就能輕易抹滅的?
  • 「獨」心不死,蔡英文打算「去孫中山化」
    島內官員在未來宣誓時不再需要面對著中山先生的遺像,並且民進黨當局對外稱,此次「修改法案」目的是除去島內群眾對於個人的崇拜。在證件上放大「臺灣」字眼,又想更換空機上的中國標識,藉口是提高所謂的「臺灣辨識度」。民進黨當局種種修訂行為,都是在妄圖實現自己的野心。民進黨當局採取「親美」政策,挑釁大陸底線,無異於玩火自焚。
  • 蔡英文要對「臺灣旅行證件」升級?勢必觸犯《反分裂國家法》
    編輯:葉風校對:陳城近日,臺灣所謂「立法院」通過了民進黨團版的「旅行證件正名」公決案,要求旗下的行政部門,立馬對臺灣旅行證件進行升級,增加旅行證件的辨識度而且外事部門領事事務局多次發布通知,表示所有的旅行證件樣式修改,都要經過各國政府的同意,一旦擅自塗改的話,可能會影響旅行證件的辨識度,並且還會影響旅行證件在各國的使用。若是臺灣直接把旅行證件上的「臺灣」加粗,讓其變得更加明顯,或是直接刪除某些的話,可能會失去旅行證件的有效性。
  • 「獨心」暴露!民進黨當局大搞「去中國化」?
    「獨」心逐步暴露 民進黨當局大搞「去中國化」媒體進行深入調查發現,該教科書將中國史併入東亞史的教材中,並對中國史進行了大量刪減,幾乎將中國古代歷史全然抹盡在之前的教科書中,儘管也有「去中國化」的行為,但依舊保有春秋五霸、戰國七雄,唐朝盛世等極其出彩的中國古代史,而該版教科書卻全部將其刪除,被臺灣島內的媒體稱為最「獨」的一版歷史教材,這樣的教材無疑是將「去中國化」做到極致。民進黨當局的「獨心」暴露無遺,這版教科書無疑是最失敗的教材,是給島內下一代進行「洗腦」的「最佳」教科書。這也將民進黨當局的心思完全顯露出來,引起島內輿論一片譁然。
  • 民進黨當局放大「臺灣」字樣,圖個心安
    據臺灣「中時新聞網」9月2日報導,民進黨當局在旅行證件上搞起了小動作,把封面上的「TAIWAN」字樣放大。蔡英文還叫囂,這是在「強化辨識度」。此舉遭到臺灣網友的諷刺和批評,國民黨也表示,這是司馬昭之心。
  • 過河拆橋,民進黨喊話「港獨」:別來臺灣
    編輯:常樂校對:百味前不久,廣東海警局抓捕十餘名非法越境的嫌疑犯,經過調查,得知越境嫌疑犯的身份竟不普通。抓捕不久,港媒紛紛指出,其中一位越境嫌疑犯就是「亂港分子」李宇軒。李宇軒作為「港獨組織」的老成員,在此之前因違反香港國安法被正式逮捕,不久便被保釋限制出境。而這十餘名越境嫌疑犯中,除了李宇軒,剩下的也是有案在身的「亂港分子」。此次一伙人的真正目的是「偷渡」到臺灣,然後申請「政治庇護」,想藉此逃過一劫,最終卻被一網打盡。
  • 民進黨當局別做夢了
    旅行證件和中華航空都成了「標的」,也就不奇怪了。改「護照」花公帑當然要「師出有名」,民進黨當局給出的理由就是要強化「臺灣元素」,「讓國際人士更清楚看見臺灣。」蔡英文毫不隱晦地表示,「我們就是臺灣人,就這個意思」,「獨」心昭然若揭。
  • 民進黨當局別做夢了!
    民進黨當局近期小動作不斷,其居心不言而喻。蔡英文上臺執政以來,民進黨當局到處搞「去中國化」,見到「中國」字樣就想改成「臺灣」,見到「一中」意涵的歷史、機構和符號就想抹去,妄圖以此否認臺灣是中國一部分的事實,割裂兩岸之間的血脈聯繫,行暗度陳倉之計。旅行證件和中華航空都成了「標的」,也就不奇怪了。
  • 基進黨陳奕齊「港獨」推手
    離港回臺的陳奕齊一直透過寫政評、辦講座隔岸做「港獨」推手,即使2005年起陳被拒入境香港,仍不放棄「港獨」,早於四年前,陳奕齊已向現任臺灣「總統」的蔡英文獻計,要求臺灣必須關注香港「獨立」。今年年中蔡英文政府上場,在野的陳奕齊積極以民間「交流」活動緊密聯繫「本土民主前線」黃臺仰。陳奕齊接受本報訪問承認:只要有香港朋友提出要求,必分享「臺獨」經驗。
  • 不承認英國國民(海外)護照作為有效旅行證件,什麼意思?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23日在外交部記者會上表示,中方對英方的行為堅決反對,將考慮不承認英國國民(海外)護照作為有效旅行證件。汪文斌表示,英方不顧中方嚴正交涉,執意在英國國民(海外)護照上搞政治操弄,公然違背承諾,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對香港事務和中國內政橫加幹涉,中方對此堅決反對。
  • 這是臺灣最「獨」歷史課本
    為了「去中國化」民進黨當局可謂是費盡心思,前段時間將臺灣旅行證件更改表面,把「中國」字樣無限縮小。現在又把中國歷史進程篡改,中國偉大的周武王伐紂、春秋五霸、戰國七雄等,在臺灣最新的歷史教科書中一筆帶過,2400年歷史被縮減至1600字左右。
  • 「港獨」成棄婦,民進黨「選後」判若兩人
    蔡英文辦公室終於在昨日發文稱,此事全權交由「陸委會」處置,自己完全不知情。,之所以獲得如此勝利恐怕真是託「港獨」之福。在競選中,民進黨從蔡英文到陳其邁均大打「香港牌」。陳其邁買廣告「撐香港」,蔡英文高舉「反修例」大旗,他們這樣做的目的無非是利用香港之前的亂局,大肆宣傳威脅論以爭取臺灣選民的支持,同時這樣做也讓「港獨派」以為擁有了政治盟友,民進黨與「港獨」甚至互稱手足,綠營的政治目的確實又達到了。
  • 民進黨「以疫謀獨」不計後果,陳柏惟放狂言:就是斷航也要改名!
    編輯:無憂民進黨近年來不斷進行所謂的「去中國化」,不斷地強迫諸多臺灣企業改名,搞小動作「謀獨」。從之前把「中化石油」改為「臺灣石油」、「中華郵政」改為「臺灣郵政」以及「中正機場」改為「桃園機場」,到現在竟然要讓「中華航空」改為「臺灣航空」。
  • 「獨」心不死!蔡英文無視一個中國原則,硬要在非洲建「代表處」
    索馬利蘭一直自稱自己是一個「國家」,其實並不被國際組織所認可,民進黨此番與索馬利蘭「建交」更人讓人啼笑皆非。雙方在國際上都處於比較尷尬的地位,現在二人攜手合作,破壞了正常國家間合作的基本原則。這兩個地區並不是國際承認的「國家」,私自進行「外交」活動是對國家政權的不尊重,也展現出民進黨當局的不正當想法。
  • 民進黨當局「以武謀獨」是螳臂當車
    民進黨當局勾結外部勢力,「以武謀獨」,不過是螳臂當車,只會給臺灣民眾帶來深重災難。  「以武謀獨」只會給臺灣民眾帶來深重災難  針對有記者提及臺防務部門有關訓練規劃等,朱鳳蓮應詢說,這個問題可能和近期解放軍戰訓活動有關。
  • 「港獨」潛逃臺灣被抓,民進黨:追究刑事責任
    文丨葡萄皮 審丨暗藍香港《國安法》出臺後,對亂港分子起到了很大的震懾作用,讓「港獨」坐不住,紛紛外逃。日前,中國海警在海域抓捕了一批亂港分子。民進黨的這個表態意圖明顯,其意在於表明不希望接受這些亂港分子。此態度一出讓企圖到臺灣尋求政治庇護的「港獨」分子背後一涼,更加證明所謂的「挺港」根本就是無稽之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