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瑤毀「三觀」?另外一個簡直讓你「碎掉牙」,亦舒另類的愛情觀

2021-01-11 八爪娛公主

瓊瑤和亦舒,可以說是是上個世紀寫情感小說比較出名的兩個女作家,也是香港和臺灣為人熟知的才女。兩人的愛情小說也都是曾經被改編成影視劇,而原著小說也是在愛情小說圈裡面擁有龐大的粉絲。他們的小說也是在上個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影響了兩代青年人的愛情觀念。

瓊瑤是一直以來都是標榜愛情至上,愛情小說的情節也是多數都是轟轟烈烈,至死不渝。在她小說裡面的愛情,基本上都是一些虐戀為主,為了愛情總是不管任何世俗都要不顧一切的在一起的種種。而亦舒當中的愛情,很多人都會把亦舒當中的女主角標籤成一個獨立,自主,不卑微,不將就,又有主見的女孩子,甚至每一個都是自帶光環,一定是美貌如花,而且也是運氣好得不得了,無論在這些小說或者改編成影視劇裡面的女主,多金的男主總是會愛這些女主角得要生要死,所謂的獨立女性標籤就是看不起男人,通過各種手段,即便是充當情婦,小三,也要讓不同的男人拜倒在其石榴裙下,最後的結局也是基本上都收穫了多金帥氣的男人。即便沒有愛情,也是不愁吃穿的。

瓊瑤雖然在這些年以來,由於物質精神文明的發展,她在上個世紀的寫的一些小說,或者是改編的影視劇紛紛被新時代的弄潮兒們批得體無完膚。有人說:「看著是什麼不顧一切衝破世俗的悽美愛情,其實也是一些小三上位和破壞家庭。」更被指斥為「三觀不正,愛情毒草」。而亦舒也沒有好到哪裡去,在之前熱播的電視劇《我的前半生》裡面,女主羅子君被離婚後,那種獨立自主撫養孩子的情節讓觀眾很同情,但是在後半部竟然有了搶閨蜜的情節,甚至最後把閨蜜男朋友都給搶了。還美化成多麼的逼不得已,這種狗血情節,更是讓網友大呼「毀三觀」。

在瓊瑤的那個年代,人們對愛情的追求或者是追捧,其實很大程度上是當時的社會婚姻風氣影響的,在物質不豐富的年代,加上男強女弱的一種社會現實,當時很多的婚姻大多數情況下都是以物質條件為主,情感這樣的需求在婚姻當中並不是十分突出,但是人們渴望兩情相悅的情感追求也是人類的天性,在自由的小說世界和影視世界裡面,把不現實的情感渴望寄托在影視作品和愛情文學當中,即便如今現在的人多麼的在鞭撻瓊瑤愛情小說價值觀的「不正」,但是她作品當中那種對情感的真摯寄託也是滿足了當時人們渴望愛情的狀態,所以那個時候瓊瑤電視劇能夠大行其道大概也是這種原因。

亦舒深處的時代則不同,亦舒的書能夠在香港受到極大的推崇,其實很多時候是建基於香港當時告訴蓬勃的背景之下,女性開始在社會上有著開始覺醒的獨立意識,因此她的小說和影視劇裡面,女主大多數處於一個主動得有點精緻利己主義的狀態,甚至是表示出一種蔑視男性的因素在裡面 。例如她比較出名的一部小說並且改編成《玫瑰的故事》,其中一段對白。

" 周士輝是有老婆的人,他妻子現在懷孕,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他來追你是錯,你犯不著陪他錯,你想想,如果人家周太太知道了這件事,會有多傷心?"玫瑰非常不耐煩," 那是他家的事。"" 你要答應我不再見這個人。"" 大哥,我可沒有主動去找過周士輝,他要跑了來在校門口等我,我可沒法了。"我說:" 可是他約你,你可以不接受?"" 為什麼?" 玫瑰反問," 他是一個有趣的人,我有交朋友的自由。"我聽見更生問:" ……你愛他嗎?"" 我從來沒有愛過他。"玫瑰答。" 那麼為什麼跟他在一起?" 更生很溫和。" 我寂寞,而他對我好。"玫瑰說。

從這裡面,女主角都是一個掌握愛情主動權的女人,而且也是同樣不在乎對方是否有老婆小孩,做的所有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排遣寂寞。如今看來,這種獨立和掌控男人,不是也是另外一種情況的毀三觀嗎?還有另外一部電影《喜寶》,這個標籤的獨立女性,其實是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男友出錢讓她出國讀書,但是她為了滿足自己物質上面的需求,富豪閨蜜家的父親和哥哥甚至自己的未婚夫都要愛上他,甚至還做了閨蜜父親的情婦,只為了滿足自己的物質欲望。但是又耐不住寂寞去勾搭了其他男人,最後閨蜜父親為了她去殺人。結局最後她竟然還分了一大筆財產。

可以說,在物質欲望的支配下,這些女主都是可以不擇手段的,甚至還要強行的在結局安排一個多金男主,就算沒有愛情,也是自己衣食無憂,大富大貴的。

崇尚女性獨立的標籤又如此的物化了女性,錢是萬能的,感情是可以利用的。甚至曾經一度風靡的名言金句子:「如果沒有錢,就絕不可能有快樂。」這顯然就是笑貧不笑娼啊,而她書中的女主,甘願做小三情婦。甚至所謂的女性要有學歷,有修養。之後也是為了能夠嫁給一個好男人。

她在對女性的所有標籤的獨立自主都是建立在:「自己的優秀才可以吸引有錢男人。」的基礎上。本質上還是站在男性角度上對女性提出的各種要求,漂亮美貌,情商高都是為了嫁入豪門。而即便是窮人對這些女生的愛慕,在她的書裡面表達出來都是不配有,因為沒有錢。

瓊瑤的小說女主至少還是可以為了愛情放棄所有,她的愛情觀裡面是必須物質在先,她曾經說過:「那個瓊瑤,提了也是多餘。」但是現在回想起來,不都是殊途同歸嗎?好歹瓊瑤也是宣傳為愛痴狂的價值觀,但是在她的愛情觀裡面,感情是可以成為利用的資本,美貌是利用的資本。如果瓊瑤讓人三觀動搖,她的愛情觀又有什麼不同,也只不過用「女性獨立」的包裝出的另外一種的殊途同歸罷了。

對此你怎麼看,歡迎留言評論轉發

相關焦點

  • 說到毀三觀,還有瓊瑤的這本兒《金盞花》
    一般用一個多小時看完一本書,然後畫一張簡單的圖表,列出人物關係,再然後,就開始12345的講故事……(這樣看來,這樣12345講故事還真是我的習慣)當時也就這樣看了幾十本瓊瑤,當時還真的蠻喜歡瓊瑤的。三、毀三觀的《金盞花》直到有一天,拿到了一本《金盞花》。其實那裡面的副線我還是很喜歡的,寫一個不愛數理化的女孩子,因為我一貫不喜歡數理化,所以特別有同感。可是主線很毀三觀。
  • 寫盡天下狗血愛情,為「小三」正名,瓊瑤的愛情最毀三觀
    瓊瑤的一生也經歷了幾段感情,其實她的愛情觀才是最毀三觀的。第一段:禁忌的「師生戀」瓊瑤的童年是飽受戰亂之苦而飄搖不定的,再加上受到父母重男輕女思想的影響,長期缺少關愛,她的性格變得多愁善感起來。在她18歲讀高中時,一個情竇初開的年紀裡,她迷戀上了自己的國文老師蔣仁。感念於瓊瑤寫作裡的傷感和無奈,蔣仁開始重視她並處處關照。日久生情這個詞還是降臨在瓊瑤身上。
  • 細數瓊瑤阿姨那些毀三觀的臺詞,網友:簡直太辣眼睛了
    HELLO大家好,提起瓊瑤阿姨,大家一定不會陌生,《還珠格格》、《一簾幽夢》、《情深深雨濛濛》等作品是好幾代人共同的回憶,也是很多當時情竇初開年輕人的啟蒙作,但是近些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普世價值觀的推廣,瓊瑤阿姨的一些作品中的某些臺詞,卻被現代網友給扒了出來,讓人看了直呼辣眼睛,
  • 當年很火的電視劇,卻都毀盡了三觀,瓊瑤阿姨強勢上榜!
    細心的網友就會發現原來我們曾經愛看的電視劇裡有很多三觀不正的地方。下面,我們就來盤點幾部三觀不正卻依舊火爆的電視劇。 瓊瑤阿姨的電視劇想必大家都看過。曾經風靡兩岸三地的瓊瑤電視劇如今卻被認為是在歪曲年輕人的愛情觀。
  • 瓊瑤是小三上位?小時候你看過瓊瑤哪些毀三觀的劇
    瓊瑤是一名作家編劇,相信很多都看過《情深深雨濛濛》,這個作品就是瓊瑤的。小時候覺得如萍是一個善良的女孩,看到如萍跟雪姨說你打敗了八個女人,難道就因為一點點事放棄自己打下的天下的時候的,就有點懷疑了。簡直噁心透了。離間依萍和書桓(書桓也是一個渣男),還吊著杜飛。杜飛就是現實的舔狗啊。還有尓豪那些事,都不想說了,簡直教壞小孩。瓊瑤在個人社交平臺發文:四十年的婚姻,五十多年的相愛,她丈夫離婚四十年,這算是承認是小三?瓊瑤阿姨的作品也是很多都是在幫助小三,美化小三。這很噁心啊。最討厭小三了。
  • 愛情觀蛻變史:走出瓊瑤式的愛情夢
    聽說瓊瑤奶奶告別大眾了,她可是包含了好幾代人的記憶。當初我還是小學生時,人生最大樂趣就是守在電視機前,觀看《還珠格格》劇的。那種神魂顛倒、日思夜想,晚上做夢都恨不得小燕子和紫薇能入夢來。現在都覺得費解,一個十歲的小孩能從這個咋咋呼呼的神劇中看出什麼名堂。
  • 盤點火爆但是劇情卻「毀三觀」的瓊瑤電視劇
    說起三觀不正,但是卻異常火爆的劇。小編腦海裡第一個想起的就是瓊瑤阿姨的劇了,記得小時候還特別喜歡看,每天最開心的事就是是在電視機前等還珠格格的播放。但是小時候喜歡看的電視長大了再拿出來看。才發現我們真的是太年輕了啊,有些劇情著實讓人三觀俱毀。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來盤點一下。
  • 最毀三觀的電視劇是哪一部,瓊瑤多年好口碑現在怎樣了?
    回過頭來以前的那些作品,毀三觀,讓人不敢苟同。那麼多的影視作品,不知道最毀三觀的電視劇是哪一部?瓊瑤阿姨多年好口碑,早已崩塌。    以前瓊瑤阿姨的作品部部是爆品,她也捧紅了很多明星,如:趙薇、蘇有朋、林心如、古巨基等大咖。現在回過頭來看這些作品,太毀三觀,如果問:最毀三觀的電視劇是哪一部?瓊瑤阿姨的作品絕對排第一。
  • 那些毀三觀的瓊瑤劇,你看過幾部?
    也難怪,「理想豐滿,現實骨感」,從來都是赤裸裸的感情真相,而瓊瑤的愛情劇如同為憧憬愛情的青年男女們畫了一塊大餅,充滿虛幻色彩。被稱為「言情派開山派」的瓊瑤,她的小說曾經堪稱「愛情指南」,而如今回過頭來看,這些作品實在是毀三觀。
  • 比《婉君》還毀三觀,瓊瑤的《三朵花》把愛情「妖魔化」!
    《三朵花》這部劇真的是比《婉君》還毀三觀,或者說這部劇真的是把愛情妖魔化,現在再反過頭來看這部劇的三段愛情,真的是太恐怖。因為一個母親對愛情的恐懼,最終讓三個女兒的幸福為其陪葬,真的是匪夷所思,甚至是有些可怕。
  • 做小三還叫囂「愛情至上」,瓊瑤情史有多毀三觀?
    做小三還叫囂「愛情至上」,瓊瑤情史有多毀三觀?說起瓊瑤劇可以算得上言情劇的鼻祖了,像是創造了一個時代,成為不少人童年的記憶。自1973年的《窗外》開始,瓊瑤用半個世紀給觀眾營造了一個可歌可泣的愛情天堂—《水雲間》裡渴望自由戀愛的杜芊芊、《一簾幽夢》裡糾結的汪紫菱、《婉君》中天真可愛的婉君、《還珠格格》裡古靈精怪的小燕子和知書達理的紫薇、《情深深雨濛濛》裡愛恨交織的陸依萍......
  • 既然瓊瑤阿姨三觀如此不正,為何作品當年還受追捧?
    回過頭來看瓊瑤劇,很多人覺得三觀不正,紫菱通篇聖母,新月噁心,紫菱矯情,紫薇聖母,小燕子更是毫無社會責任感和大局觀莽夫一個。反而是曾經擔著反派之名的雁姬賢惠明理,綠萍堅強正直,知畫從頭到尾利害分明攤牌明講,老佛爺更是風燭殘年還承擔著家庭和宮廷的顏面……但大家對比一下如今各大火爆的言情劇,你會發現她們其實各個都是鮮明立體的人,而不是為了壞而壞。角色除了愛情觀有問題,是非觀其實非常正確。
  • 瓊瑤真神奇,情深深雨濛濛主角毀三觀,配角杜飛反而三觀特正
    而如今回頭看這部劇,有的地方簡直毀三觀啊。當年覺得萬般深情的何書桓竟然是個真正意義上的渣男。一手抓著依萍,一手抓著如萍,還自己痛苦到無法呼吸。反觀杜飛才是整部劇三觀最正的一個,簡直讓人懷疑這個角色當年是瓊瑤阿姨找人代筆寫的,不然杜飛怎麼會一枝獨秀,出淤泥而不染?
  • 聊聊女作家吧,亦舒、瓊瑤、張愛玲寫情愛的女人都不含糊!
    甚至依然痛心疾首:你還我喜寶!羊忽然想誇誇鍾楚紅和張曼玉主演的《流金歲月》,無論是外形,還是內核,都沒拉胯。亦舒對筆下的每個女性都格外富養,無論是穿衣打扮還是愛情觀絕不媚俗。一個頂級撈女的故事瞬間變成了無聊的忘年戀。羊不得不說,現在的影視構建出來的愛情觀,遠遠不如老一輩作家寫的那樣迷人。無論是亦舒、張愛玲還是瓊瑤,她們的愛情會落實到穿衣吃飯,延伸到人性的深淺。
  • 「愛情至上」的瓊瑤作品,放在如今時代,卻讓人覺得三觀盡毀
    可她本人的情感經歷也因為一個"情"字而承受了諸多波折和坎坷,可以說是毀譽參半。數歷曲折、少時缺愛的才情女孩逐漸踏上了寫作之路瓊瑤,本名陳喆,出生在四川成都一個典型的書香門第——父親陳致平是著名的歷史學家、輔仁大學校友會會長,母親袁行恕是知名女作家,家中還有多個弟弟妹妹。在那個動蕩不安的年月,瓊瑤從4歲起便跟隨父母輾轉多地逃難,曾歷經生死、與家人一度失散。
  • 為什麼瓊瑤劇很多三觀都有問題?大概與瓊瑤本人自身經歷有關
    網上比較流行的瓊瑤劇臺詞雷人的還是相當多的。這就是瓊瑤的所作所為了。  而她的這個做法完全就是自己的愛情觀的所有展現,為了愛情就是可以不擇手段的。所以她的作品中女人可以為愛做任何瘋狂的事兒,而外人卻對此毫無指責,反而誇讚她真偉大,她很感人!  尤其是新月格格中的一句臺詞,我是來加入這個家的,不是來拆散這個家的——這是小三的經典語錄啊!而可以說得如此冠冕堂皇,也是讓人覺得十分無語啊!
  • 亦舒:瓊瑤同時代的作家
    從八十年代開始,她的作品在香港的影響便已經超過了瓊瑤,以至於出版界出現了"香港有亦舒,臺灣有瓊瑤"的說法。亦舒與瓊瑤的創作有一定相同之處。除了同樣以愛情為主要題材外,她們又都是作品多產的暢銷書作家,這樣眾多的作品便難免出現重複、雷同現象,即她們的作品已經各自形成一定的模式。如俊男美女的主人公形象,巧合偶遇的情節設置等。
  • 比瓊瑤劇更「毀三觀」的是瓊瑤:師生戀,當小三,和父母一起自殺
    還記得「情深深 雨濛濛,世界只在你眼中~」這首歌嗎?瓊瑤的作品太多了,不管你是從哪部作品中認識她的,都不難發現她筆下人物都是這樣的↓我愛你,你不愛我,你愛他。不過瓊瑤劇火了之後就有人評論,說瓊瑤劇「毀三觀」「缺德」。其實不只是瓊瑤劇「毀三觀」「缺德」,創作出來這些作品的瓊瑤也是讓人「嘆為觀止」。
  • 瓊瑤二婚丈夫去世,沉默50年的原配出書揭露瓊瑤上位史,顛覆三觀
    對於不少80、90後來說,暑假(寒假)時光,都是在「瓊瑤劇」中度過的,啥《還珠格格》、《情深深雨濛濛》、《一簾幽夢》,那真是不知道翻來覆去看了多少遍,我們既會學小燕子那樣在家裡鬧來鬧去,也會學著紫薇大喊「你還記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嗎!」,還會心疼紫菱失去「愛情」。
  • 拋夫棄子幾十年,撬走閨蜜男友,亦舒的人生比瓊瑤還狗血
    拋夫棄子幾十年,撬走閨蜜男友,亦舒的人生比瓊瑤還狗血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瓊瑤片風靡一時。這股熱潮從寶島一直蔓延到大陸,任憑誰都會哼幾句"我有一簾幽夢",誰還沒看過《還珠格格》。同樣,江湖盛傳"臺灣有瓊瑤,香港有亦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