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在 哈爾濱 生活多年,發現這裡的建築、語言、生活習慣、許多人的基因多與 俄羅斯 有關。其實這些開始的起因都與 中東 鐵路有關,正是 中東 鐵路的修建,引來 俄羅斯 人和文化的入侵,』設立在原 中東鐵路俱樂部的 哈爾濱 鐵路博物館讓人知道了這個過程,這裡充分展示了原 俄羅斯 的入侵歷史。
中東鐵路
沙皇俄國一直把吞併 中國 東北 地區作為它的既定國策,從19世紀80年代開始,即開始醞釀建設一條穿過 中國 東北 地區的鐵路,把遠東重鎮符拉迪 沃斯 託克( 海參崴 )與其國境內的西伯利亞鐵路東段連接在一起。清朝光緒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清政府特使李鴻章赴俄祝賀沙皇加冕典禮,與沙俄籤訂《中俄禦敵互相援助條約》(簡稱《中俄密約》),允許俄國修築東清鐵路。同年12月,俄國將鐵路定名「滿洲鐵路」,遭到李鴻章的反對。李鴻章堅持「必須名曰『大清東省鐵路』,若名為『滿洲鐵路』,即須取消允給之應需地畝權」。因此正式定名為大清東省鐵路,又稱 中國 東省鐵路,簡稱東清鐵路。1931年9月18日, 日本 關東 軍借南滿鐵路發動「九一八事變」,並迅速攻佔 東北 全境,扶植偽滿洲國政權。這個時候, 中東 鐵路的路權依然掌握在蘇聯手裡, 日本 人覺得「 中東 鐵路」這個名字不妥,就要求蘇聯改稱其為「北滿鐵路」,後來蘇聯乾脆把鐵路以1.4億日元的價格賣給了 日本 。中東 鐵路1897年8月開始施工,1903年7月正式通車運營。 中東 鐵路建成後,大量資本注入,商貿發展迅速,30多個國家在這裡設立領事館和銀行,以鐵路為依託,以商貿為中介開埠, 滿洲裡 , 富拉爾基 , 扎蘭屯 , 哈爾濱 由此發展起來。
中東鐵路俱樂部
哈爾濱 市南崗區西大直街86號。 哈爾濱 鐵路博物館,原 中東 鐵路俱樂部舊址。主體建築始建於1903年,是 哈爾濱 一類文物保護建築。整體設計舒展威嚴,構思典雅精美,盡顯 歐洲 古典建築的豪華氣派,是20世紀折衷主義風格建築的代表作。特殊的建築成為打開 哈爾濱 鐵路和 哈爾濱 這座城市歷史隧道的標誌性建築之一,具有傳承歷史文化的特殊優勢。鐵路博物館選址的這幢建築本身就是一個鐵路歷史的典型符號,從1911年12月建成起,至今已經100多年了。是 黑龍江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公布,第六批)。中東 鐵路俱樂部當年由 中東 鐵路技師、俄國建造師康·德·捷尼索夫按照 莫斯科 大劇院風格設計建造的。這座建築不僅是百餘年前鐵路職工休閒娛樂的場所,更是見證了鐵路之城 哈爾濱 發生的重大事件。 中東 鐵路俱樂部裡曾上演過一幕幕真實的歷史活劇,伴隨鐵軌的鏗鏘, 中東 鐵路交響樂團第一次將交響樂和芭蕾舞從西方引進 中國 就是在這裡演奏的。這裡還是重要的大型會議場所,1952年12月31日,中蘇共管的中長鐵路全部移交我國。移交典禮就在哈鐵文化宮舉行,周恩來總理參加了移交典禮並在此發表了重要講話。
哈爾濱鐵路博物館
「 哈爾濱 鐵路博物館」設立於 哈爾濱 鐵路局文化宮老劇場(原 中東 鐵路俱樂部)。 總規劃面積約7800平方米,其中室內約5000平方米,室外約2800平方米,集陳列、展示、收藏於一體,主要設有歷程館、主題館、特色館(未開放)三大部分。走過對百年鐵路風雨歷程回顧的歷程館,踩著由「百年老地磚」鋪就的道路,觀看著道路兩旁浮光掠影般展現著的歷史進程,踏上了一條「時光隧道」。這是一條由百年鋼軌鋪就的時光隧道,這些鋼軌見證了一百年來 哈爾濱 鐵路和 中國 鐵路的發展軌跡,記錄了 哈爾濱 歷史進程中的鐵路情緣。在「百年鋼軌時光隧道」展示區,看到了1894年、1896年、1900年、1903年、1904年、1917年、1928年、1932年、1938年、1942年製造的百年鋼軌,以及兩根1900年製造的百年鋼枕。伴隨著鋼軌的延展,時光在火車的飛馳中穿梭, 哈爾濱 這座城市彈奏出了華美的樂章。哈鐵博物館設有「百年老地磚」「高鐵規劃建設」「蒸汽機車構造」「 滿洲裡 國門」「松花江碼頭」「時光隧道」「百年工程建設」「百年老火車站」「百年經典建築」「『毛澤東號』『朱德號』『鐵牛號』機車」「3005次秘密軍火列車」「嵯崗精神」「『滿超五』運動」「江橋抗戰」「98抗洪」《紅燈記》16個專題展。每個專題展都是對百年鐵路發展歷程上重大歷史事件、人物,標誌性建築的回顧,讓人真切感受到「人民鐵路搖籃」百餘年來發生的滄桑巨變。
詹天佑廣場
詹天佑廣場規劃面積2800平方米,整體布局呈新時期鐵路路徽造型。廣場中心矗立一尊詹天佑先生的銅像,總高為7米。圓形廣場平臺外環直徑19.46米,內環直徑12.12米,寓意 哈爾濱 鐵路局1946年12月12日建立。廣場入口處的主標識雕塑,設計元素來源於飛馳的列車動輪,上部鑲嵌「詹天佑廣場」五個古銅字。詹天佑雕塑前方兩側為白色浮雕牆,周圍安放了「解放1型」蒸汽機車、「滿鐵」綠皮車輛、70年代水鶴、老式臂板信號機等老物件,並復原了二十世紀30年代老 哈爾濱 站的月臺場景,以一個開放性的景觀廣場形式,來引導市民緬懷和紀念詹天佑先生對發展 中國 鐵路事業做出的突出貢獻。 詹天佑是我國近代工程技術界的先驅,被譽為 中國 首位鐵路工程師。他一生滿懷愛國激情,不辭艱辛把畢生精力和智慧奉獻給 中國 鐵路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