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最火爆的一部劇,當屬《三十而已》。
三個不同階層的女性,生動地詮釋了各自生活裡的兵荒馬亂。
隨著大結局曝光,整部劇的真實性不僅引來一片唏噓,也戳中了無數人的軟肋:因為劇中隱藏了太多比出軌更扎心的成年人真相!
在此之前,我們先簡單回顧一下結局:
許幻山和顧佳眾望所歸,離婚了。許幻山因為煙花廠爆炸,鋃鐺入獄。顧佳賣了房子,幫許幻山還債。
兜兜轉轉了一圈,陳嶼和鍾曉芹甜甜蜜蜜地復婚了。
王漫妮既沒有選擇小張主任,也拒絕了海王的複合請求,出國深造獨自美麗。
很多人說,這部劇刻畫得太真實了,就像一句評論說的:「一部《三十而已》,寫盡三十不易。」
記得之前在豆瓣上關注過一個話題——#三十歲才發現的生活真相#。話題下的回答,句句像箭一樣精準無比的插進許多人心裡,但終其一句不過還是「成年人的世界,從來沒有容易二字」。
無論身處什麼階層,外人看起來光鮮亮麗,只有自己知道咬緊牙關堅持了多久。就像顧佳說的那樣,生活的本質,就是千難之後有萬難。生活對誰也不會手軟,與其羨慕別人的生活,不如踏實過好自己的日子。
好在,通往幸福的路還是有跡可循的:
01
生活是靠修行的
顧佳大概是整部劇中最受觀眾歡迎的一個角色了,她能屈能伸,既能出入上流圈子拿資源,又能滿大街地跑業務。而且她不怨天尤人,也不需要別人的同情,一直都活得很清醒。
當鍾曉芹心疼顧佳低聲下氣的時候,顧佳只是輕鬆地說:「這是我當媽的修行,不需要靠別人,就靠自己。」
一個人真正強大的表現,不是她去徵服什麼,而是她能學會面對什麼、承受什麼。「因為比起體面,有了更寶貴的東西,有了想保護的人。」於是當我們面對生活中的重重困難時,如何為人處事和能夠處變不驚的態度,就更像是一種修行了。
02
婚姻是兩個人的
誰都想避風,還有誰當港?
鍾曉芹和陳嶼吵架的時候,陳嶼說:「都說婚姻是避風港,誰結婚誰成家不是為了踏實過日子啊。」這句話一下子引爆了鍾曉芹:「都想避風誰當港啊!」
在婚姻裡,兩個人一定是要相互支持的狀態。如果一方一直有期待,卻一直得不到回應,失望攢夠了自然就會離開。我們即不能躲在安逸的殼裡,懶得溝通、懶得付出;更不能只是一味索取,甚至限制對方自由。
我看過一句描述關於婚姻中兩個人最好的狀態就是「以信任之心不限制對方自由,同時以珍惜之心不濫用自己的自由」。
03
父母是最重要的
渡我們到最後的,依舊是父母
要說這部劇還有一點真實得讓人心疼,就是父母對子女的那份愛。
即使我們成長為能夠獨當一面的大人了,但在父母眼裡,依舊是一個沒長大的孩子。不管發生什麼事,父母都做好準備給你撐著。
不想成為女兒的負擔,堅持住養老院的顧佳爸爸;
婚後也經常跑到女兒家,給小兩口做飯的鐘曉芹媽媽;
還有擔心女兒在大城市辛苦,隔三差五打電話的王漫妮媽媽。
就像顧爸說的:「兒女就是咱們前世的債啊,沒本事咱們就當好那渡人的船,閉眼之前能送到哪兒送到哪兒;有本事他們自己就是那條大郵輪,那咱們也得當好那上邊的救生艇。萬一出什麼事,咱們就是那個最後把他們送到岸邊上的人。」
其實,相比自己的修行和婚姻的經營,父母這個層面可能是我們最無法控制的。因為時光不等人,他們也終將老去。
關於父母,人人都在「等待回報」的路上,但事實是,時間留給我們的機會並不多。
與其坐等時間一點點溜走,看著父母一天天老去,更好的為他們所想,讓他們享受晚年的輕鬆快樂,才是更有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