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書法,肯定要臨帖,但字帖的選擇卻是讓很多初學者糾結的事情。選的字帖不好,練字的成效慢,三分鐘熱度一過就容易放棄。所以寫了這篇文章供初學者參考。
說具體的字帖之前,先大概介紹一下漢字書體的種類:真草隸篆行。
真
真,就是楷書,現在最為常見的就是唐朝開始比較成熟的大楷,比如顏體,歐體,柳體等。書法入門也常選這些字體。另外細分的話又有魏碑、小楷等。
唐·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
明·文徵明《太上清靜經》
明·文徵明《太上清靜經》
北魏·《始平公造像記》(魏碑)
草
草書可以粗略的分為章草和今草,章草年代久遠,在隸書之後,早於楷書,平時也不多見。今草比較有名的就是懷素、張旭等等的大草。
吳·皇象《急就章》(章草)
唐·懷素《自敘帖》
明·王鐸《杜甫秋興詩帖》
隸
隸書也是常見的書法入門字體,講究蠶頭燕尾,古樸典雅。
漢·《曹全碑》
漢·《史晨碑》
篆
篆書現在很少使用,以秦為界,可粗略分為大篆和小篆,清代也有很多篆書大家。
西周·《毛公鼎》(大篆)
秦·李斯《嶧山刻石》(小篆)
清·吳昌碩篆書
行
行書,可以說是目前適用性最廣的書體,兼具書寫速度和易讀性,大部分人練字的目標也是寫一手又快又好的行書。蘭亭序可以說是行書的不二代表。另外趙孟頫的行書也是很多人的心頭所好。
晉·王羲之《蘭亭序》
元·趙孟頫《洛神賦》
宋·蔡襄《蒙惠帖》
字帖的選擇與推薦
初學硬筆書法,不需要像毛筆書法一樣花大量時間去熟悉毛筆的筆性,所以選帖上自由很多。一般來說,只要自己看著順眼,喜歡就好。以楷書和行書為佳。
但是,練習書法,要取法乎上,也就是說,選擇經過歷史檢驗的千古名帖肯定是最好的。我個人建議最好是選擇古人小楷作為入門法帖。首先楷書筆畫齊整,易於摹仿,另外小楷相較於大楷,一個是字體小,二是筆畫變化小,相對適合初學硬筆臨習。
如果實在不想寫楷書,一些相對規整的行楷也是可以的。
下面是我個人推薦的部分古人法帖,排名不分先後:
唐·鍾紹京《靈飛經》
元·趙孟頫《道德經》
元·趙孟頫《漢汲黯傳》
明·文徵明《琴賦》
晉·王羲之《黃庭經》
明·王寵《遊包山集》
晉·王羲之《聖教序》
如果一開始臨摹毛筆字貼感覺比較困難的話,也可以先臨摹一些硬筆字帖,有一定基礎後再去臨摹古帖。硬筆書法名家也很多,下面列了幾位的作品供大家參考選擇,也並不限於這些。
盧中南
曹寶麟
謝非墨
吳玉生
張秀
汪寅生
如果上面列出的字帖都不喜歡,也可以網上搜索找個自己順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