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恭王府樂道堂,一幅幅充滿童真童趣的書法、國畫、攝影、版畫作品,向觀眾展示著孩子們眼中的恭王府。「童畫恭王府——2020恭王府博物館青少年美育成果展」正在這裡舉辦。
《童畫恭王府——2020線上線下美育課程與活動》是恭王府博物館結合今年疫情形勢,探索館校合作新模式開發的系列美育課程,活動以恭王府的建築園林為寫生對象,圍繞「感知體驗發現傳統」「筆墨紙硯表現傳統」「藝術實踐融入傳統」3個方向,設置了8個主題,16個課程,北京史家胡同小學、北京芳草地國際學校甘露園分校等20所學校的25個社團600餘人參加了此次活動。活動採用書法、國畫、攝影、版畫、綜合材料等多種表現形式,創作了近600幅作品,豐富了中小學生藝術實踐活動。此次展覽從中選出300餘幅作品進行展示。
據介紹,文化和旅遊部恭王府博物館作為2018年第二批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基地,近年來一直致力於充分發揮博物館教育職能,通過組織、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研學活動,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歷史文化的傳承與傳播,增強青少年探究性學習能力,助其樹立文化自信。
2020年8月恭王府博物館成功申請到「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支持未成年人校外教育項目」專項資金,批覆後館內迅速組織成立項目組,依照教育部下發的任務書,充分考慮當前疫情防控形式,制定切實可行的項目方案,按照計劃穩步進行項目的實施。
《童畫恭王府——2020線上線下美育課程與活動》旨在通過「感受體驗」「認知理解」「描繪表現」的教育途徑,為青少年提供更多的學習交流平臺,使之對清代歷史、王府文化、傳統文化有更深刻的認識,為恭王府藝術教育寫生基地的建設奠定良好基礎,課程分為實地寫生和錄播網課兩種形式。
該項目在館內舉辦3場系列寫生活動,400人次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參與其中;下校25所,4000人次師生觀看「童畫恭王府」系列網課,600人次社團學生參與創作,共收集400餘幅作品。鑑於項目成果豐碩,該館自籌資金舉辦「童畫恭王府——2020恭王府博物館青少年美育成果展」,精選優秀作品300餘幅展覽展出,為學生提供更多的交流展示平臺。
2020年疫情為工作帶來了很多不便,恭王府博物館克服種種困難,與北京教育學院美育學科創新平臺共同合作,科學定位課程目標,完善課程設置,圍繞「感知體驗發現傳統」「筆墨紙硯表現傳統」「藝術實踐融入傳統」3個方向,設置了8個主題,16個課程,指導25個學生社團,近600位師生參與了「童畫恭王府」的教育活動,創作了近300幅作品,豐富了中小學生藝術實踐活動。
恭王府博物館公共教育部主任張建表示:「我們欣喜地看到,不同年齡段的學生,運用多樣的繪畫材料和表現手法,不僅將王府文化以多元的美育方式生動地呈現出來,而且在藝術學習和創作過程中,了解清代王府文化,觸摸文化脈絡,汲取文化藝術精髓。希望恭王府博物館的美育課程帶給參展的青少年美好的回憶,希望恭王府的教育能夠影響更多人!」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而今少年庭間坐,筆端寄情顯才華。」正如參與項目的老師們所感悟的,曾經的繁華已成為了今日的古典,在古典精緻之中去欣賞體味其無限的美感,而這些僅存的美又已化為我們的品味與內涵。這也許就是我們在古典與理想之間最好的過渡,這是傳承之中的重要環節。是對古,對今,對未來的最直接的關切與期待。
責編: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