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畫恭王府——2020恭王府博物館青少年美育成果展」舉辦

2021-01-12 文旅中國

走進恭王府樂道堂,一幅幅充滿童真童趣的書法、國畫、攝影、版畫作品,向觀眾展示著孩子們眼中的恭王府。「童畫恭王府——2020恭王府博物館青少年美育成果展」正在這裡舉辦。

《童畫恭王府——2020線上線下美育課程與活動》是恭王府博物館結合今年疫情形勢,探索館校合作新模式開發的系列美育課程,活動以恭王府的建築園林為寫生對象,圍繞「感知體驗發現傳統」「筆墨紙硯表現傳統」「藝術實踐融入傳統」3個方向,設置了8個主題,16個課程,北京史家胡同小學、北京芳草地國際學校甘露園分校等20所學校的25個社團600餘人參加了此次活動。活動採用書法、國畫、攝影、版畫、綜合材料等多種表現形式,創作了近600幅作品,豐富了中小學生藝術實踐活動。此次展覽從中選出300餘幅作品進行展示。

據介紹,文化和旅遊部恭王府博物館作為2018年第二批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基地,近年來一直致力於充分發揮博物館教育職能,通過組織、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研學活動,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歷史文化的傳承與傳播,增強青少年探究性學習能力,助其樹立文化自信。

2020年8月恭王府博物館成功申請到「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支持未成年人校外教育項目」專項資金,批覆後館內迅速組織成立項目組,依照教育部下發的任務書,充分考慮當前疫情防控形式,制定切實可行的項目方案,按照計劃穩步進行項目的實施。

《童畫恭王府——2020線上線下美育課程與活動》旨在通過「感受體驗」「認知理解」「描繪表現」的教育途徑,為青少年提供更多的學習交流平臺,使之對清代歷史、王府文化、傳統文化有更深刻的認識,為恭王府藝術教育寫生基地的建設奠定良好基礎,課程分為實地寫生和錄播網課兩種形式。

該項目在館內舉辦3場系列寫生活動,400人次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參與其中;下校25所,4000人次師生觀看「童畫恭王府」系列網課,600人次社團學生參與創作,共收集400餘幅作品。鑑於項目成果豐碩,該館自籌資金舉辦「童畫恭王府——2020恭王府博物館青少年美育成果展」,精選優秀作品300餘幅展覽展出,為學生提供更多的交流展示平臺。

2020年疫情為工作帶來了很多不便,恭王府博物館克服種種困難,與北京教育學院美育學科創新平臺共同合作,科學定位課程目標,完善課程設置,圍繞「感知體驗發現傳統」「筆墨紙硯表現傳統」「藝術實踐融入傳統」3個方向,設置了8個主題,16個課程,指導25個學生社團,近600位師生參與了「童畫恭王府」的教育活動,創作了近300幅作品,豐富了中小學生藝術實踐活動。

恭王府博物館公共教育部主任張建表示:「我們欣喜地看到,不同年齡段的學生,運用多樣的繪畫材料和表現手法,不僅將王府文化以多元的美育方式生動地呈現出來,而且在藝術學習和創作過程中,了解清代王府文化,觸摸文化脈絡,汲取文化藝術精髓。希望恭王府博物館的美育課程帶給參展的青少年美好的回憶,希望恭王府的教育能夠影響更多人!」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而今少年庭間坐,筆端寄情顯才華。」正如參與項目的老師們所感悟的,曾經的繁華已成為了今日的古典,在古典精緻之中去欣賞體味其無限的美感,而這些僅存的美又已化為我們的品味與內涵。這也許就是我們在古典與理想之間最好的過渡,這是傳承之中的重要環節。是對古,對今,對未來的最直接的關切與期待。

責編:吳敏

相關焦點

  • 「鶴慶銀器鍛制技藝精品展」走進北京恭王府博物館
    2020年10月9日,「千錘鑄輝熠 百鍊承匠心——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鶴慶銀器鍛制技藝精品展」在恭王府博物館開展。展覽由文化和旅遊部恭王府博物館、雲南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中國傳統工藝振興計劃協同創新中心
  • 恭王府博物館館長馮乃恩:修好梧桐樹 引來鳳凰棲
    馮乃恩介紹,恭王府將大力推動以王府文化為核心的學術研究,通過積極搭建學術平臺,建立課題制度,規範展覽體系三個層面強化博物館學術建設,培養科研人才,豐富研究成果,打造一座學術立館,人才興館的學術王府。同時,恭王府是一個富含王府文化特色的博物館,做好「王府文化」內涵的挖掘,把這些研究成果轉化成文化IP。
  • 「古骨新風——蕭和人物畫作品展」在恭王府開幕
    展覽海報2018年6月27日,由中國美術家協會新文藝群體(組織)展覽與推廣中心、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館展覽活動部共同主辦的「古骨新風——蕭和人物畫作品展」在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館開幕。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多種畫展,曾在香港、臺灣、澳門、南京等地舉辦個人畫展。作品在國內外眾多畫冊、刊物發表,並為國內外眾多博物館及美術館收藏,出版有《中國人物畫傳統技法解析》、《蕭和畫集》、《世紀畫壇菁英—蕭和》等專著。曾獲文化部頒發的「文華獎」並受到江蘇省人民政府嘉獎。中央電視臺、中國教育電視臺等做過專題訪談,作為海協會大陸書畫家代表團成員兩次訪問中國臺灣。
  • 恭王府定位社區博物館,從故宮調任的新館長發布系列計劃
    館長馮乃恩最近,故宮博物院副院長馮乃恩調任為恭王府博物館館長,馮館長到任的兩個月間,分別與恭王府12個部室、138名職工舉辦了17場集體座談,並對恭王府的835間房屋、三處館外房產和館區周邊進行了踏勘。通過調研,恭王府明確了自身定位,即恭王府博物館是建立在恭王府遺址基礎上,以王府文化為研究、展示、傳播核心的社區博物館。
  • 河南滑縣木版年畫展亮相恭王府
    當日,由文化和旅遊部恭王府博物館與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共同主辦的「祈福納祥 趨吉避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滑縣木版年畫保護成果展」在北京恭王府開幕。展覽精選了滑縣木版年畫中的老年畫精品和傳承人代表作品,讓觀眾得以感受滑縣藝人的巧手匠心,進而探究年畫背後更深層的文化內涵。新華社記者 金良快 攝12月30日,觀眾參觀展覽。
  • 《廣作華章——廣繡歷史文化與傳承展》在北京恭王府博物館舉行
    8月26日,《廣作華章——廣繡歷史文化與傳承展》在北京恭王府博物館開幕。這是作為四大名繡之一的廣繡首次在北京舉辦專場展覽,展覽通過50件多個時期的廣繡代表作組成多個文化空間,從「一繡千年」和「一繡千面」兩個版塊展示了廣繡的歷史文化積澱和當代傳承新面貌。
  • 鶴慶銀器鍛制技藝精品展亮相北京恭王府
    10月30日,主題為「千錘鑄輝熠 百鍊承匠心」 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鶴慶銀器鍛制技藝精品展在北京恭王府博物館開幕。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展示中心專家委員會主任劉魁立,文化和旅遊部恭王府博物館副館長王靜,雲南省文化和旅遊廳二級巡視員張碧偉,大理州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李建華分別在開幕式上致辭。雲南省文化和旅遊廳、大理州文化和旅遊局、大理州政府駐京聯絡處,鶴慶縣委常委、縣委宣傳部長劉寧,鶴慶縣文旅局負責人出席了開幕式活動。相關銀器鍛制技藝傳承人和歌舞傳承人在現場進行了活態展演展示活動。
  • 建築師白羽:恭王府中青年藝術季藝術沙龍成功舉辦
    【中華建材網】9月13日下午2時——4時,2018恭王府中青年藝術季系列藝術沙龍之「當人們通過建築『觸摸』世界」在恭王府博物館報告廳舉辦。此次藝術沙龍以建築藝術作為切入點,選取恭王府抱廈展廳中所展出的相關建築作品,從建築藝術與文化的角度同到場嘉賓展開討論,並接受現場提問。
  • 講好黃河故事 傳承河湟文化 恭王府與西寧市合作舉辦非遺精品展
    文化和旅遊部恭王府博物館與西寧市人民政府近日宣布,將於11月中旬在京舉辦「西寧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展示月」系列活動,講好黃河故事,保護、傳承和弘揚河湟文化。本次展覽主題為「河湟遺韻·西陲安寧」,策展團隊以「三山湟水間·花兒與少年」為策展主線,以西寧非遺項目為策展內容,湟中區非遺為主體,兼顧大通縣和湟源縣,分三個版塊分別呈現「蓮花山·塔爾寺·民族繁榮之花」、「老爺山·湟水畔·民族團結之花」、「日月山·古道邊·民族融合之花」。
  • 萬象融心——安濱水彩作品展在北京恭王府博物館開幕
    開幕式現場11月7日下午,由文化和旅遊部恭王府博物館展覽活動部主辦的「萬象融心——安濱水彩作品展」在文化和旅遊部恭王府博物館安善堂展廳揭幕。徐裡書記在賀詞中說到「欣聞《萬象融心——安濱水彩作品展》即將在恭王府開幕,謹代表中國美術家協會和我個人,對展覽的舉辦表示熱烈祝賀。當前,中國水彩畫在整體上透露出時代蓬勃發展的生機,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面向世界不斷吸收、研究、借鑑國際繪畫諸多有益因素,廣大水彩畫家更加明確了站在自己的文化土壤上來思考中國水彩畫藝術的發展,思考中國水彩畫的價值定位,安濱就是其中一位。
  • 恭王府:從歷史走向未來
    恭王府舉辦的「殘疾人公益文化日」活動感動了眾多殘疾人朋友。從2010年起,他們每月都舉辦類似的公益活動。(資料圖)這是恭王府管理中心多年來改革創新、深入挖掘王府文化精髓的價值取向的成果。實際上,為恭王府定義一個核心價值觀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們思考了很長時間,最後還是歷史給出了答案:在恭王府的歷史上,從和珅到恭親王,從輔仁大學到今天的文化部直屬事業單位,每個時期都能提煉出一個頗具文化理想的字,那就是——和、恭、仁、文。
  • 「萬象融心」安濱水彩作品展在恭王府博物館開幕
    11月7日下午,由文化和旅遊部恭王府博物館展覽活動部主辦的「萬象融心——安濱水彩作品展」在文化和旅遊部恭王府博物館安善堂隆重揭幕。中國文聯社團辦主任、社會組織黨總支副書記周雪靜,中國駐美國舊金山總領館原總領事、外交學院黨委書記兼常務副院長袁南生,中國美術家協會原駐會副主席,分黨組書記,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吳長江,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原副主任楊秀芝,文化和旅遊部恭王府博物館原館長孫旭光,文化和旅遊部恭王府博物館副館長邊偉,中央美術學院原副院長董長俠,中國文聯美術藝術中心副主任李偉,《美術》雜誌原主編王仲及夫人錢曉霞
  • 湟中:講好黃河故事 傳承河湟文化 恭王府與西寧市合作舉辦非遺精品展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2019年9月18日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文化和旅遊部恭王府博物館與西寧市人民政府近日宣布,將於11月中旬在京舉辦「西寧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展示月」系列活動,講好黃河故事,保護
  • 北京恭王府博物館恢復對公眾開放
    9月15日,遊客在北京恭王府博物館門口留影。中國日報記者 姜東 攝9月15日,遊客參觀北京恭王府博物館。中國日報記者 姜東 攝9月15日,北京恭王府博物館工作人員向遊客講解恭王府的歷史。中國日報記者 姜東 攝9月15日,遊客參觀北京恭王府博物館。 中國日報記者 姜東 攝中國日報9月15日北京電(記者 姜東)2020年9月15日,閉館235天的北京恭王府博物館正式對公眾恢復開放。
  • 「絲路明珠·中國古代壁畫現狀摹寫展」在恭王府博物館開幕
    8月12日, 「絲路明珠·中國古代壁畫現狀模寫展」開幕式在恭王府博物館舉辦。此次展覽是國家藝術基金「中國古代壁畫現狀模寫與展覽推廣」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由國家文化和旅遊部恭王府博物館作為申報主體,於2017年度立項的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項目內容包括古代壁畫遺存與相關地域考察、古代壁畫現狀模寫和巡迴展覽。2018年3月以來,展覽先後於西安美術學院美術館、寧波美術館、天津濱海美術館、濟南美術館、九江美術館和北京時代美術館展出。
  • 2020北京恭王府春節遊玩攻略(開放時間+門票+展覽)
    2020北京恭王府春節遊玩攻略  》》相關推薦:2020北京恭王府博物館春節開放時間公告  北京恭王府門票:40元  》》相關推薦:2020年1月1日起北京恭王府調整開放時間並實行全網售票  2020北京恭王府春節期間展覽匯總  【楊家將專題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展】
  • 千錘鑄輝熠 鶴慶銀器鍛制技藝亮相恭王府
    由文化和旅遊部恭王府博物館、雲南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中國傳統工藝振興計劃協同創新中心、大理白族自治州文化和旅遊局、大理傳統工藝工作站鶴慶基地、雲南藝術學院共同舉辦的「千錘鑄輝熠 百鍊承匠心——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鶴慶銀器鍛制技藝精品展」於10月9日至11月9日在恭王府博物館展出。
  • 來北京一定要去看看恭王府
    恭王府佔地面積約6.1萬平方米,格局為前府邸、後花園,建築形制多樣,結合了中國古代官式建築與南北方民居建築的特色。「作為遺址類博物館,恭王府博物館最大的藏品就是王府建築本身,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恭王府博物館館長馮乃恩對本報記者說。
  • 展訊| 【郝凝輝 | 非遺文創設計展】10月14日在恭王府開幕
    由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恭王府博物館、中央美術學院、中國銀行主辦,國家非遺展覽展示研究中心、北京非遺保護中心承辦的「郝凝輝|非遺文創設計展」將於2019年10月14日在恭王府博物館舉行開幕儀式。
  • 文化部長發賀詞祝賀恭王府首度走出國門辦展成功
    由中國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與丹麥腓特烈堡國家歷史博物館合作舉辦的「北京的恭王府——丹麥腓特烈堡之行」展覽10月3日在丹麥腓特烈堡國家歷史博物館開幕。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二世及丈夫亨裡克親王,丹麥文化大臣埃爾貝克,中國駐丹麥大使李瑞宇等出席開幕式。中國文化部部長蔡武發來賀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