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文旅新地標·鹽道遺珠① 艾葉古鎮:鹽運古道第一灘

2020-12-07 封面新聞

成渝文旅新地標·鹽道遺珠①

【編者按】

運鹽古道,是一條可與南方絲綢之路、茶馬古道媲美的重要戰略性物資通道、

廣義的運鹽古道,是指連接川黔、川渝、川鄂、川湘以及川滇的道路。狹義的運鹽古道是指從四川、重慶運往貴州、雲南的古道,當然,無論陸路還是水路,都離不開相關的驛站(碼頭)。

歷史上貴州不產鹽,雲南中部雖然產鹽,但囿於滇北崇山峻岭道路崎嶇,所以滇北用鹽也需要從川渝兩地運過去。

於是形成四通八達,密如蛛網的商貿網絡,以及「一衣帶水」的碼頭文化。

即便在今天,也仍然構成「川渝文旅新地標」的人文風景。

作為文旅地標的運鹽古道的「新」在於,如今,幾乎每個地方都在陸續打造與古鹽道相關的古鎮、古街、古村落、古橋、古道、古渡口、驛站、廟宇、鹽商宅邸、碑刻、摩崖石刻等物質文化遺產及鹽業開採的民間故事、食鹽運銷過程中的習俗等民俗民間文化,其中有的正在形成鄉村旅遊新熱點。

艾葉古鎮:鹽運古道第一灘(上)

封面新聞記者  李貴平

四川自貢,曾是一座遍地鹽井的城市,素以盛產井鹽聞名遐邇,被稱為「鹽都」,由此也形成以自貢鹽場為中心溝通成渝、連接滇黔湘鄂邊境的運鹽路線。

自貢開採井鹽已有2000年歷史,特別是清代中葉以後,隨著自貢鹽場鹽業生產迅速發展,經濟繁榮,商旅增多,逐漸形成了以自貢鹽場為中心溝通成渝、連接滇黔湘鄂邊境的運鹽路線。

如果說,自貢是川鹽古道的恢弘起點,那麼,位於自貢市貢井區的艾葉古鎮就是「鹽運古道第一灘」。

古鹽道水路、陸路大驛站

艾葉鎮地處自貢市西部,位於貢井區艾葉鎮李家橋。

鎮子地處自貢鹽場最西端,自古以來就是水、陸路鹽運的樞紐和要津。從南宋年間開始,即有榮州所產煤炭經旭水河輸入自貢燒鹽,所運煤炭就在此轉運。

同時,自貢陸路西運食鹽至雅安、西昌,入康藏下滇黔亦始於此,域內有4條千年古驛道、11座百年古橋,千百年來馱馬絡繹,鹽簍疊轉,商旅輻湊,熙來攘往,無不顯示出當年鹽業生產運輸的盛況。

因鹽而生的艾葉鎮,是川鹽東運水路碼頭起點站,巴鹽西運的陸路啟運地。也是鹽道這條迤邐彩帶上的一顆遺留的人文地理珍珠。

與自貢的仙市古鎮一樣,艾葉鎮也是千年鹽都重要的鹽埠,艾葉灘橫街、平康古橋、平康堰閘均是聞名遐邇,為富榮鹽場西端井鹽生產第一重鎮,有「鹽運古道第一灘」和「梯級水道第一堰」之美譽。

橫街子,是艾葉古鎮的第一大街,臨旭水河而建,傍旭水河而生。百年前的橫街子是挑夫盈途、商賈雲集,大街上來來往往的不是大鹽商就是達官貴人,以及那些依靠鹽業生產、販運為生的各式人等。橫街子的街道兩邊,是明清木結構式川南民居,一樓一底,底層是商鋪,樓上是民居。

這些石板,都是經運鹽馬幫牛隊和轉鹽工人踩踏成坑坑窪窪的,一遇下雨天就盛滿雨水。這裡的人,似乎還在做那些馬幫、客商的生意,他們撐著條小船兒,船上烤些河魚,再滿上些小酒,就吆喝起來。想吃魚的遊人便將船靠過去,各自坐在船上開始吃起來了,吃高興了就吼幾句。

地方志文獻記載:北宋時期,艾葉鎮鄉民就在古鎮發現了鹹水,草木煎熬遂獲食鹽,製鹽外輸。艾葉鎮,至今還保留了許多運鹽古道的石板路遺蹟和老碼頭的遺風。

鹽運工具,主要是馱隊,有用馬的,有用騾子或驢的,還有用獨輪車的,更有人專門用牛爬陡坡。樸實的人民承擔著他們的責任,無論是雨天還是酷暑。

到清朝中晚期,艾葉地區先後開出40多口鹽井,滷源豐、瓦斯少、灶多,在韭菜嘴、石佛寺、么灘子,甚至筱溪壩,炭灶遍地,需要大量的燃煤。為了解決榮州燃煤到貢井各鹽灶的陸路通道,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鹽商張三和獨資建成了平康橋。平康橋一方面將艾葉、長土兩大鹽區連成一片,形成了鹽業優勢互補的強強聯合,另一方面,又解決了榮州燃煤經旭水河航運時要轉灘的困難。

清光緒三十年(1903)富榮場設堰工局,於旭水河貢井段建重灘、艾葉、平橋、中橋、五皇洞5座堰閘,層層截流,提高水位,呈梯級節節接力轉運貨物,這一梯級鹽運水利工程,比1914年竣工的巴拿馬運河還早11年建成,是世界上最早的。這一線型鹽運水道被列為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的重大發現。該系列工程發端於重灘閘,第二閘即艾葉灘閘,均在艾葉鎮境內。

艾葉大碼頭,於是成為旭水河最大的煤鹽集散轉運基地,成為榮州至貢井的水路、陸路大驛站(未完待續)。

相關焦點

  • 成渝文旅新地標·鹽道遺珠⑦太平鎮:出川入黔的水陸鹽道(中)
    成渝文旅新地標·鹽道遺珠⑦太平鎮:出川入黔的水陸鹽道(中)封面新聞記者 李貴平古藺縣太平鎮,位於赤水河中遊西岸古藺河與赤水河交匯處,古名「落洪」(也稱「樂共」,樂與落、共與洪均為通假字),它與土城之間的赤水河中遊水路,早在秦漢時就已通航,太平鎮也成了古代由土城通往昆明和越南的必經地
  • 成渝文旅新地標·鹽道遺珠④仙市:中國鹽運第一鎮(中)
    成渝文旅新地標·鹽道遺珠④仙市:中國鹽運第一鎮(中)封面新聞記者 李貴平 文/圖鎮上至今還保留過河打渡的習慣,每天清晨,船工黃正華都會準時出現在碼頭,不停地往返於兩岸。黃正華說,過去的釜溪河流經這裡時,有一個長長的石灘 ,因這裡灣急灘多水淺,致使運鹽船隻上下頗費時力,鹽船至此無法直接下行,許多鹽船在此候著過灘或停泊起載,只能將鹽包先卸在上碼頭,由縴夫將船拉過灘區後,再將鹽包搬到下碼頭重新裝船外運,這就是川南歷史上有名的「盤灘過坳」 。
  • 自貢第一個鹽運淺灘艾葉古鎮古鹽通道
    艾葉古鎮位於自貢市貢井區,他的命名是因為旭河形成了「艾葉灘」,他是龔井礦鹽的出生地之一,他一直是水和陸路鹽運輸的樞紐和貨運中轉配送中心,被稱為「鹽都西場鎮、鹽運第一灘」。最著名的艾葉是「鹽運古道第一灘」艾葉海灘和「梯級水道第一堰」。「鹽運古道第一灘」艾葉淺灘是由旭河到艾葉鎮形成的長約多米淺灘,淺黃色砂巖在水流的長期侵蝕下形成了壺穴景觀和溶洞。艾葉海灘碼頭是古代貢井最大的碼頭,由上下兩個碼頭組成,也是貢井地區現存最完整的交通運輸碼頭。
  • 「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標」出爐,成渝雙城收穫佳績
    建設成渝雙城經濟圈是新時期的新機遇,那誰將代言成渝文旅名片?誰才是老百姓心中的C位地標?   11月18日,由中共四川省委宣傳部、四川日報報業集團、四川省文旅廳、重慶市文旅委指導,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主辦的「成渝文旅新地標」頒獎儀式在成都盛大舉行。
  • 「成渝文旅新地標」揭曉 最具含金量的地標為什麼是峨眉山?
    11月18日,備受關注的「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標」頒獎典禮在成都雙流區舉行。典禮現場,「成渝文旅新地標」五大榜單盛大揭曉,來自四川峨眉山景區的候選者「連中三元」——《只有峨眉山》戲劇幻城榮膺「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標」,峨旅投、峨旅股份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東榮膺「成渝十大文旅領軍人物」,峨眉山景區榮膺「成渝潮流新地標」。
  • 「成渝文旅新地標」網絡投票榜單出爐
    武侯祠封面新聞記者 徐語楊自8月3日開啟網絡投票以來,為期近一月的「成渝文旅新地標」系列榜單的投票持續受到網絡關注,總票數接近450萬,微博話題閱讀量超過2000萬。9月1日23時59分,網絡投票正式截止,隨後,成渝文旅新地標將進入到專家評審階段,最終榜單的確定將由網絡投票分數和專家評審分數共同組成。投票過程中,不僅有成渝兩地地標CP組團「秀恩愛」,來自各地的家鄉後援團花式拉票,各大熱門旅遊景點的粉絲也掀起了投票熱。
  • 【驕傲】閬中古城榮獲「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標」
    成渝雙城記,中國第四極。巴蜀千載情,川渝一家親。11月18日,「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標」頒獎典禮暨成渝文旅發展交流活動,在成都市雙流區舉行。中國四大古城之一的閬中古城榮獲「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標」殊榮。
  • 「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標」重磅發布
    為加快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11月18日上午,由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主辦,成都市雙流區人民政府承辦,中共成都市雙流區委宣傳部和成都市雙流區文化體育和旅遊局協辦的「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標」頒獎典禮暨成渝文旅發展交流活動在成都市雙流區舉行。
  • 「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標」重磅發布
    為加快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11月18日上午,由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主辦,成都市雙流區人民政府承辦,中共成都市雙流區委宣傳部和成都市雙流區文化體育和旅遊局協辦的「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標」頒獎典禮暨成渝文旅發展交流活動在成都市雙流區舉行。
  • 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標發布,都江堰新晉「頂流」強勢上榜!
    「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標」發布,更是成渝兩城在文旅方面的標誌性「握手」。據了解,「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標」作為主榜單,主要聚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入選地標需要兼具自然與人文相融共生,推動經濟與社會相互協調,體現高質量發展與高品質生活。在此評價標準下,採用網絡評選與專家評審相結合的評選方式確定榜單。
  • 攜手共建巴蜀文化旅遊走廊 「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標」五大榜單重磅發布
    成渝雙城記,中國第四極;巴蜀千載情,川渝一家親。11月18日上午,由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主辦,成都市雙流區人民政府承辦的「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標」頒獎典禮暨成渝文旅發展交流活動在成都市雙流區舉行。頒獎典禮上,重慶洪崖洞、磁器口、來福士等文旅地標成功入選。
  • 「尋找成渝文旅新地標」網絡投票出爐,峨眉山上演「帽子戲法」
    2020年9月2日「尋找成渝文旅新地標」大型評選活動網絡投票環節圓滿收官峨眉山在群雄逐鹿中上演「帽子戲法」拿下3個參選項第一在為期一個月的展示和投票環節中,《只有峨眉山》實景演藝以超過18萬票,在主榜單「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標」中折桂;峨旅投、峨旅股份董事長王東以超過20萬票,在「成渝十大文旅領軍人物」榜單中登頂
  • 尋找成渝文旅新地標|網絡投票最後2天衝刺 哪些潛力股能成為「黑馬...
    點擊圖片進行投票封面新聞記者 徐語楊9月1日 23點59分,「成渝文旅新地標」的網絡投票就要關閉投票通道了。在近一月的投票裡,「成渝文旅新地標」掀起了一場網絡投票風暴,500+候選地標競爭出道位,後援團花式拉票應援。單個地標最高票數已經超過18萬,平均每天獲得票數接近7000票。《只有峨眉山》網絡投票僅剩2天,各大榜單的競爭進入白熱化。
  • 點亮巴蜀文化旅遊走廊 成都融創文旅城榮獲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標
    成渝雙城記,中國第四極,建設成渝雙城經濟圈是成渝新時期的新機遇。那麼,誰可以代言成渝文旅名片?誰是老百姓心中的C位地標?11月18日上午,由中共四川省委宣傳部、四川日報報業集團指導,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主辦,成都市雙流區人民政府協辦的「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標」頒獎典禮暨成渝文旅發展交流活動在成都市雙流區舉行。
  • 尋找成渝文旅新地標|和海田園綜合體:在四川德陽就可赴「馬爾地夫...
    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中,成都以北幾十公裡的德陽市旌陽區德新鎮,和海田園綜合體(以下簡稱和海),也擁有馬爾地夫般的風光。7月20日,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發起的「成渝文旅新地標」大型評選活動正式啟動。8月3日,五大榜單投票通道正式上線。德陽和海參評成渝潮流新地標,在9月1日網絡投票截止日期前,目前暫列榜單第五位。
  • 尋找成渝文旅新地標|川大教授王小紅:峨眉和三峽是被李白、杜甫...
    8月5日,四川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王小紅接受封面新聞記者專訪時,談及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成渝文旅新地標」大型評選活動,這位從事歷史地理學、歷史文獻學研究的學者,引經據典,妙語連珠,笑言成渝兩地的文化同宗同源,盛產CP,其中峨眉山和三峽是被李白、杜甫都蓋過章的「山水CP」。
  • 尋找成渝文旅新地標丨四川綿陽方特東方神畫參評 提升江油文旅產業...
    封面新聞記者 周洪攀 姚茂強9月1日凌晨0點,「尋找成渝文旅新地標」大型投票活動網絡投票環節完美收官。來自四川江油的綿陽方特神畫,參與了「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標」榜單的角逐。江油市文廣旅遊局產業股股長李剛表示,綿陽方特是今年新開發的旅遊項目,通過參加成渝文旅新地標評選活動,有利於增加該項目的知名度。李剛說,今年,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已上升到國家戰略,目前四川綿陽與重慶北培正加緊合作。「兩地間的旅行社也開展了相互間的交流,整合客源市場,進行資源共享。」
  • 中國雪茄文化名城·雪茄小鎮入選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標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封面新聞記者 王攀 王祥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11月18日,成渝文旅屆又匯聚一堂,共敘巴山蜀水情,見證了「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標」的揭榜。中國雪茄文化名城·雪茄小鎮同成都武侯祠·錦裡、洪崖洞等知名地標一道,入選榜單。其中,中國雪茄文化名城·雪茄小鎮就位於四川盆地腹地的德陽什邡市。什邡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市總工會主席向輝說,什邡有400年的菸草種植歷史,是名副其實的「中國雪茄之鄉」。
  • 竹葉青·寬窄論道館獲選「成渝潮流新地標」!
    11月18日,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主辦的「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標」頒獎典禮暨成渝文旅發展交流活動在成都市雙流區舉行。活動現場,「成渝文旅新地標」五大榜單盛大揭曉,竹葉青·寬窄論道館獲選「成渝潮流新地標」。據了解,成渝潮流新地標」榜單定位於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升生活幸福指數,助力建設成渝高品質生活宜居地的潮流新勢力。封面新聞記者 母琪
  • 綿竹這個地方成為成渝潮流新地標
    ,由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主辦,成都市雙流區人民政府承辦,中共成都市雙流區委宣傳部和成都市雙流區文化體育和旅遊局協辦的「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標」頒獎典禮暨成渝文旅發展交流活動在成都市雙流區舉行。據了解,「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標」主要聚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入選地標需要兼具自然與人文相融共生,推動經濟與社會相互協調,體現高質量發展與高品質生活。同時揭曉的還包括四個子榜單、「成渝十大文旅領軍人物」「成渝十大文旅產業地標」「成渝潮流新地標」「巴蜀文化旅遊走廊新地標」。